第三十章 偷開海禁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姚啟聖入旗,是因為他闖禍太多,這才跟著家族的人加入旗籍,以此避禍。

這時候的姚啟聖坐在縣衙中,挑燈翻看前任留下來的公文,越看越是皺起眉頭:前任胡戴仁不僅僅是因為受賄而入獄的,更重要的原因是香山縣根本交不出賦稅!前面的七任縣令,均因為拖欠朝廷賦稅,而被清廷投入大牢。那些可憐的縣令,雖有受賄,可是他們把自己受賄的銀子全部拿出來了,還是無法補貼上欠下的賦稅。

香山縣衙裡的衙役、公差、捕快們其實也很窮,因為縣裡實在太輕了,他們的俸祿都快發不起了,完全依靠一點外快收入。可是在這窮地方,****都不願意來,來打官司的大部分也是窮人,哪裡有幾個銀子。

姚啟聖感嘆道:“香山縣靠近海邊,百姓收入是靠海吃海啊!可是這海禁,害得多少百姓傾家蕩產!”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老爺!慎言!”一名衙役嚇了一大跳,“小的們也是實在太窮了!前兩年的張捕頭,就是為了貪圖一點銀子,私放漁民出了海。結果那一家人出海之後就沒有再回來了,據說去了海外島上當了海盜,結果觸犯了逃人法,加上違反了海禁,張捕頭被斬首問罪,一家大小也全部下了大獄啊!”

“可是百姓窮得連飯都吃不上了,縣老爺都收不上賦稅,為何不想辦法偷偷放人出海?只要衙門中大家齊心協力,上面怎麼可能知道?”姚啟聖問道。

衙役畢恭畢敬的回道:“老爺,您有所不知,對面的張總兵大人可不是那麼好隱瞞的!他的鼻子比狗還靈了!老百姓實在是沒錢,我們衙門裡的人也窮得快吃不上飯了,實在是看不下去,可是只要我們偷偷放人出海,張總兵馬上就會知道!他的水師,看得可緊了!”

“張國勳上次不是被海寇打得滿地找牙?”姚啟聖問道。

“是的,他的綠營慘敗,水師折損大半,我們都在暗中拍手稱快。可是這傢伙沒多久又組建了一支水師!附近幾個縣,江裡的漁船都被他搶走了!他在搶來的漁船上安上小炮,就變成了水師戰船。漁民們也被他抓去當了兵。”衙役回道。

姚啟聖搖了搖頭,他對張國勳並沒有什麼好印象,他知道此人死忠於尚可喜。而尚可喜,又是在廣州屠城的罪魁禍首。姚啟聖並不喜歡尚可喜。

每次當姚啟聖的兒子問他:“父親,既然你不喜歡韃子,把自己看成真正的漢人,可是為何你還要入旗,還要當韃子的官?”

姚啟聖的回答是:“那麼多漢人都投了韃子,抵抗力量都被他們消滅了,我們又何必白白去犧牲?為父的給韃子當官,是為了多救一些漢人!既然抵抗不成功,我們漢人只有先忍辱負重活下去,以後還有翻盤機會!”

次日一早,衙門外就有人擊鼓喊冤。聽到鼓聲,姚啟聖立即升堂,把擊鼓喊冤的那人請到縣衙中詢問。

經過一番詢問,姚啟聖得知,這位擊鼓喊冤的人名叫劉二根,本來是海邊打漁為生的漁民。自從清廷海禁之後,他就只能駕駛他的漁船在江中捕魚。可是後來因為香山水師“擴建”的需要,張國勳強徵了他的漁船。失去了漁船的劉二根只好“響應朝廷號召”去開墾無主荒地。當年的香山經過多年戰亂,人口並不多,其實無主荒地不少。可是劉二根剛剛開出一片荒地,就有人找上門來,硬說那片土地是他的,劉二根要耕種這塊地,必須交租子。

這本來是當年民間常見的強佔土地案,多半敢出來強佔他人土地的人都有一定的勢力。這次當然也不例外,此人是廣州將軍哈哈木包衣奴才金旺的小舅子,名叫張福榮。

別看此人只是包衣奴才的小舅子,這廣州將軍哈哈木又是何許人,那可是滿洲正一品的都統大人!他的一個普通包衣外放出去至少都是縣令。

劉二根要告狀,自己又不懂得寫狀子。縣裡鄉里的秀才們一聽要轉告張福榮,又有誰敢接這個狀子的!不過還是有正義人士在,一位名叫蘇良佐的老秀才接了過來,幫劉二根寫了狀子,但這個官司結果如何,蘇良佐也知道希望十分渺茫。

像金旺這樣的大包衣,若不是在廣州城,在別的地方,怎麼說都可以當一個知州了。他的小舅子出來搶奪土地,劉二根這官司能打贏嗎?

誰知道姚啟聖卻像愣頭青一樣,根本就不顧被告身份,直接對衙役說:“立即傳被告張福榮!”

張福榮來到公堂,不驚不怕,也不下跪,卻是大模大樣的站在公堂中間,仰著腦袋,一副目中無人的樣子。

“啪”姚啟聖驚堂木一拍:“大膽張福榮!你沒有功名在身,見官竟敢不跪!”

“我是被人誣告的!更何況我的姐夫是廣州將軍府上的金旺!姐夫說準備要給我抬旗了!我還用得著給你們這些漢人下跪?”張福榮仍然是仰著腦袋。

“哼!”姚啟聖冷笑一聲:“一個包衣奴才的小舅子也敢囂張放肆?本官也是旗人!今天倒要看你到底是跪還是不跪!”

一名年輕衙役模樣的人走到張福榮後面,一下按住他的肩膀,又是一腳踢在他膝蓋後面的腿彎處。張福榮只覺得一股巨力傳來,一下控制不住自己,當場跪在地上。這年輕衙役,其實正是姚啟聖的兒子。姚啟聖學過武,他的兒子也是一身好身手。

姚啟聖轉頭問劉二根:“原告劉二根,你有何冤可訴,如實說來!”

見姚啟聖根本就沒被哈哈木將軍的包衣這張虎皮嚇到,劉二根似乎看到了希望,就像是竹筒倒豆子一樣,把自己“相應朝廷號召”辛苦開墾荒地,一開始因為不熟悉農活,收成不好。剛剛學會了種田的技術,看到了好收成的苗頭,卻冒出了一個張福榮來強佔土地的事情,全部都在公堂上傾吐出來。

張福榮急得大喊起來:“大人!冤枉啊!那片土地明明就是小人的!小人這裡還有地契!大人您可以去問劉二根,他手中可有地契否?”

劉二根大呼冤枉:“大人,草民開墾的乃無主荒地,前任縣令老爺犯事下獄,官府也來不及丈量土地給草民開出地契。大人,草民所說句句屬實啊!”

姚啟聖轉頭看著張福榮:“張福榮,你說你有地契,可否拿出來讓本官過目?”

“大人,草民這就讓奴僕回去拿地契去!”張福榮喊來他的奴僕張二貴,還暗中給他使了個眼色。

過了不多久,張二貴就取來了地契,呈了上去。

姚啟聖接過地契一看,氣得笑了:“好你個大膽刁民,膽量不小啊!竟敢偽造地契!要偽造也不偽造得像點,拿個墨跡未乾的假地契來矇騙本官?當本官是傻子?”

“我姐夫是哈哈木將軍府上的!”張福榮焦急的大喊道,似乎只要喊出這個名字,這個不知好歹的縣令就會昧著良心幫他。

“強佔他人土地,偽造地契,本官管他姐夫是誰!兩項罪名相加,該打五十大板,收監關押一年!來人,打五十大板!”姚啟聖驚堂木一拍。

“青天大老爺啊!真的是青天大老爺啊!”看到這包衣奴才的小舅子吃癟,圍觀的老百姓們紛紛叫好。

人群中,一條彪形大漢感嘆一聲,遠遠的向大堂上抱拳道:“姚老爺,真是造福一方百姓的好官啊!竟然能不畏強暴,秉公辦案,實在是難得!”

誰知姚啟聖也注意到這條彪形大漢,轉過頭來看了一眼,心中暗歎:好一條練武的好漢!此人看來身手非凡,肯定不是等閒之輩!就是不知道此人來我香山有何目的?香山對面就是澳門,不少鄭家的人想要走香山這條路出口貨物,說不定此人就和鄭家有關!

姚啟聖和鄭家的關係十分微妙,真實歷史上,他擔任福建巡撫的時候,曾經暗中支助過鄭家。可是最後,他又幫施琅去消滅了盤踞臺灣的鄭家。可以說此人的想法十分復雜,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

這條彪形大漢,正是李開式。其實今天發生的一切,都是天地會給姚啟聖設下的一個套:那哈哈木的包衣奴才金旺嗜賭如命,天地會的人就在自己開的賭場裡面給他下了一個套,讓他輸得精光,無法離開賭場,被人按住要砍下雙手。這時候天地會的李開式出面,借給金旺銀子,讓他避免了被砍斷手的命運。

之後,李開式又讓金旺給新任的香山縣令姚啟聖下一個套。因為這張福榮不過是自己小妾的弟弟,金旺也就咬咬牙答應下來,當然事後還是會想辦法把這個小舅子保出來,要不然小妾鬧騰起來,也真的受不了。

李開式轉身準備離開,卻被一名衙役叫住:“這位壯士請留步!我們老爺說了,我們縣衙缺少捕快公差,看壯士身強力壯,是否有意入縣衙為造福香山百姓出力?”

“這……”李開式本來是只想在姚啟聖面前混個臉熟,沒想到一下就被姚啟聖盯上了,還讓人來邀請他進縣衙當衙役,這一下李開式反而不知道該怎麼說才好。

“壯士看起來也是一身好功夫的模樣!為何不肯為朝廷出力呢?”那衙役繼續道。這名衙役,就是剛剛把張福榮強按跪下的衙役。

就這樣,李開式留了下來,成為了香山縣的一名捕快。一開始幾日,姚啟聖沒來找他。突然有一天,姚啟聖把李開式叫到自己的書房中問話。

姚啟聖先是問了一番別的問題,譬如說李開式的家人之類的,等到李開式一一回答後,姚啟聖突然把話題一轉,笑眯眯的看著李開式問道:“李壯士,你可要給本官老實交代,你是不是鄭家那邊的人?”

李開式嘴巴張大得可要塞進自己的拳頭,看著姚啟聖身邊站著的那名年輕衙役,他不知道該怎麼說。

姚啟聖哈哈大笑:“李壯士放心好了!這位不是外人,正是犬子姚儀!”

姚儀上前一步拱手道:“小生姚儀見過李壯士!”

姚啟聖笑道:“李壯士,老夫看得出來,你是一位習武之人。如今亂世,習武之人不是朝廷的人,就是西南晉王的,抑或是對岸鄭家的,當然也可能是瓊州王家的。老夫察言觀色,便知你不是朝廷的人!你就老實說吧,你到底是哪一家的?李壯士你就放心好了,老夫不會把你送去廣州府的。若老夫是那樣的人,早就讓廣州府來拿人了。”

被姚啟聖識破了身份,李開式只好老老實實的交代:“大人,草民確實是鄭家的,也是瓊州王家的。不過現在鄭家和瓊州王家乃一家。雖然我們各為其主,但對大人愛民如子,秉公辦事,草民實在是敬佩不已!只是朝廷中,若是你們這樣的清官越多,我們反清復明的希望就越小啊!”

既然都已經暴露身份了,李開式也不在乎說“反清復明”這樣“大逆不道”的話。

姚啟聖笑道:“若是你們真能成功,本官也願意助你們一臂之力!你是鄭家的人,應當也知道當年本官怎麼被罷免了福建巡撫一職的!”

“原來姚大人是身在曹營心在漢啊!”

“算不上!老夫只是不願意看到太多漢人遭到屠戮!若是這滿清坐了天下,老夫當這滿清的官也是為了給漢人百姓做事!”

“姚大人確實是為民辦事!只是這香山百姓實在是太窮了,前幾任縣令都不能完成賦稅而下了大獄。我想,姚大人應該不會想在香山因為此事而下獄吧!”李開式問道。

“你們這次來香山,是為了開海禁之事吧?”姚啟聖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道。

“大人果然好眼力!”李開式十分敬佩。

姚啟聖輕輕撫摸著鬍子笑道:“既然如此,老夫就不會因為交不出賦稅而下獄了!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香山縣靠著大海,邊上又是一座無異於金山的香山澳(澳門),卻收不上賦稅,這豈不是令人貽笑大方!”

“大人,私開海禁,可是重罪啊!”李開式道。

“開了海禁,能交上賦稅,還有銀子把前幾任大人從獄中保出,又能造福香山百姓,而且對你們也有好處,此乃一舉多得之舉!就算因此而下獄,老夫也甘願了!”姚啟聖鄭重道。

“草民先替香山百姓,替延平王爺和南海王爺,替東番百姓和瓊州百姓謝過大人了!只是大人要私開海禁,又如何瞞過張國勳的耳目?此人乃是尚可喜的一條狗!鼻子比獵犬還靈!若是被他發現了,恐怕大人會大難臨頭!”李開式提醒道。

姚啟聖笑道:“你們天地會神通廣大,難道這點小事都辦不好嗎?只要你們肯合作,老夫就替香山百姓,替前幾任入獄的縣令感謝你們了!”

之後姚啟聖就和真實歷史上一樣,偷偷開了香山縣的海禁。大批天地會想方設法從江西購得的官窯瓷器,從湖廣購得的生絲等物從香山運出,南洋產的玻璃杯、香菸,來自東南亞的香料,象牙,阿拉伯和非洲的寶石,源源不斷進入內陸。而張國勳的綠營清兵之中,也被天地會暗中滲透,收買了不少人。結果張國勳長期矇在鼓裡。等後來張國勳發現姚啟聖偷開了海禁的時候,為時已晚。(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