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三峽激戰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巫山峽谷下游,從湖北逆流而上的清軍水師大小戰船直撲巫山峽谷,企圖救出李國英。清軍水師後陣的中軍大艦上,湖廣總督張長庚站在舵樓上。這次他親自坐鎮指揮,率領湖北一萬綠營水師和兩萬陸師,分乘四百多艘大小船隻馳援四川的李國英部。

湖廣綠營水師在當年還算是比較強大的一支清軍水師,這支水師在平日裡擔任長江巡邏,負責押送湖北湖南兩省糧食進京等任務。湖廣水師下轄武昌、荊州、常德和嶽州四座水師大營,擁有兩萬多官兵,大小七百多艘戰船和運輸船。

清軍主力戰艦是三十六艘大趕繒船,這種戰船長約三十六米,寬七米,雙桅雙舵,載有八十餘名水兵,頭尾各有一門佛郎機快炮,兩舷還有多門小炮。除了大趕繒船外,其餘的清軍戰船是中趕繒船、鳥船、快蟹和舢板等船型,均為清軍內河水師的標準船型,主要還是以接舷戰為主。這樣的水師如果是拉到長江口,不要說碰到南洋海軍了,就連鄭家軍水師和浙軍水師都打不過。但是在長江上遊,這支清軍水師卻是巨無霸一般的存在。

“稟報大人!上游賊人的火攻木筏下來了!”一名親兵來報。

張長庚順著那名親兵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見上游江面上出現了密密麻麻的木筏,正順流而下,向清軍的船隊衝來。那些木筏子上堆滿了柴薪,明顯是火攻木筏。

“讓小船上,攔住賊人!不能讓賊人的火攻木筏靠近我們的大船!”張長庚大吼道。

清軍大船遠遠的對順流而下的火攻木筏開炮轟擊,有少數幾條木筏子被炮彈擊中,木筏上的柴薪被轟得四分五裂,木筏子也被砸裂,捆綁的繩索鬆動,木筏開始解體。木筏上中彈的義軍士卒當即血肉橫飛。因為木筏解體,沒被炮彈命中的士卒也跌落到江水中。

不過所幸的是,因為距離比較遠,清軍水師的炮命中率不高,大部分的炮彈只是落在江水中騰起沖天水柱。絕大多數義軍木筏完好無損,繼續順流而下,直撲清軍主力船隊。

大批清軍舢板從船隊中殺出,清軍水師士卒們奮力划著船,逆流而上殺向正在順溜飄下來的義軍火攻木筏。

單純從人數來看,清軍水師數量遠超過義軍水師。但義軍是順流而下,不需要划槳的人,每一條木筏上只要站著幾名弓箭手,幾名肉搏兵和幾個專門負責點火的人就好。而清軍要逆流而上,需要耗費大量人力去划槳。雖然說在進入接舷戰之後,槳手也能拿起刀參戰,轉變成肉搏兵,但在划槳過程中耗費了大量體力,戰鬥力要打一個折扣。

雙方距離越來越近,義軍木筏上,站在柴薪後面的弓箭手紛紛張弓搭箭,向迎面衝來的清軍舢板射出鋪天蓋地的羽箭。

“盾牌!盾牌!”小舢板上的清軍士卒大喊道。

清軍人數雖多,卻不是很有利,因為要耗費大量人手划槳,船上的弓箭手自然就少了,無法形成對義軍木筏的壓制火力。而且風向也對清軍不利,上游下來的義軍弓箭手射出的箭支順風而來,射程也增加了一些。

“嗖嗖嗖”義軍木筏上射出的羽箭撲面而來。

舢板上的清兵用藤牌遮擋,擋住了大部分的羽箭。不過還是不少箭支從藤牌和藤牌之間的縫隙鑽入,狠狠扎入清兵身上,小舢板上頓時響起了一片撕心裂肺的慘叫聲。

為數不多的清軍弓箭手也張弓搭箭,向義軍發起反擊。一排羽箭飛射向幾十步外的木筏,大部分的箭支都落在木筏前面的柴薪上。有少數箭支射向柴薪後面的義軍士卒,但都被義軍士卒用木牌擋住了射來的箭支,只有極少數不幸的人中箭受傷。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快衝上去!”清軍軍官焦急的喊道。

只有儘快衝上去進行接舷肉搏戰,清軍人數上的優勢才能發揮出來。否則人數的優勢被逆風逆水的劣勢所抵消,清軍基本上只能被動挨打無力還手,那也太被動了。

“轟隆”一條來不及向邊上躲開的清軍舢板被順流而下的一條義軍木筏重重撞上,巨大的木筏一下就把小舢板頂翻,船上的清兵下餃子一樣紛紛落進水中。

另外一條清軍舢板躲過木筏的撞擊,從邊上繞過去,貼上木筏子。小舢板上的清兵紛紛丟下槳,拔出刀,大喊大叫著跳上木筏,向木筏上的義軍砍來。

木筏上的義軍弓箭手急匆匆的射出幾支羽箭,就丟掉弓箭,拔出短刀應戰。義軍肉搏兵紛紛拔出腰刀和斧頭,迎著清軍殺去。這些駕駛木筏的義軍士卒都是戰鬥力彪悍,不懼生死的精銳士卒,雙方一交手,義軍人數雖少卻一點不落下風,他們刀砍斧劈,把跳上木筏的清兵一個個砍翻到水中。

無奈清軍人多勢眾,一條條小舢板靠上去,越來越多的清兵跳上木筏,同上面的義軍展開激烈的肉搏戰。在清軍源源不斷的增援壓力之下,那些被清軍舢板糾纏住的木筏上面,義軍士卒不是被殺,就是跳水逃命。也有一些勇敢的義軍士卒點燃柴薪之後,架著燃起熊熊烈火的木筏撞向清軍舢板。等清兵跳上木筏的時候,他們既不躲閃也不跳水逃生,而是抱著起火的柴薪和火油罐,跳上了清軍舢板,同清軍同歸於盡。

義軍的木筏不斷被清軍小舢板攔住,能夠繼續衝向清軍大船陣的木筏越來越少。

為數不多的火攻木筏躲避過清軍小舢板的糾纏,直衝清軍大船,但都被清軍大船上射下的火箭提前點燃,或是被清軍大船上的火炮打得解體,變成漂浮在水面的一根根原木。最終,只有兩條火攻木筏成功點燃了兩艘清軍的中趕繒船。

首批出擊的八十三條火攻木筏全軍覆沒,六百多義軍水師官兵陣亡或失蹤,取得的戰果是擊沉兩艘清軍大船,三十一艘清軍舢板,擊斃清軍七百餘人,雙方損失大致相當。

“賊人不過爾爾!”看到破了義軍的火攻木筏陣,張長庚大喜過望,下令全軍前進,衝入巫山峽谷,救出李國英。

湖北清軍進入狹窄的巫山峽谷,他們發現前方江面上又出現了義軍的第二批火攻木筏,正順流而下,向清軍船隊殺了過來。

張長庚故伎重演,下令讓小舢板去攔截木筏。

“砰砰”岸邊叢林中連連騰起了白色的煙霧,西徵軍夜不收使用射速極高的掣電銃,向江面上的清軍小舢板開火猛烈射擊。三十多支掣電銃,抵得上數百鳥銃了,密集的子彈居高臨下不斷射入江中。這裡江面狹窄,最窄處不到百步,江面的船隻無論躲在哪裡,都在岸邊掣電銃的射程之內。

子彈擊中清兵,不斷噴起血霧。不少正在搖槳的清兵中彈,或是當場被擊斃,或是受傷失去力量。一條十五六人的小舢板上被打死打傷了七八槳手,船速立即慢了下來。

“轟”岸上的虎蹲炮也吐出火光,炮彈擊中了江中的清軍舢板,一發炮彈砸下去,船上就是一個破洞,小舢板根本經不起炮擊,中彈即沉。

張長庚焦急的大喊:“快讓炮船上去!炮擊兩岸的賊人!”

清軍的大中趕繒船、鳥船和快蟹船等戰船湧入峽谷內,向上游駛去,企圖用船上的火炮、鳥銃和弓箭來壓制岸邊義軍和西徵軍。就在大批吃水深的清軍炮船進入峽谷時,突然衝在最前面的一艘快蟹船猛的撞上了什麼物體,船底立即被撕開一個破洞,江水湧入船內。

接著又是一艘中趕繒船劇烈的震動一下,船底破開一個大洞,洶湧的江水咆哮著灌入船艙,船速立即慢了下來。

“賊人佈置了好多水下暗樁!”看到自己的大型船隻一艘接一艘下沉,張長庚明白過來。之前的小舢板進入峽谷,水下暗樁在水下有一定深度,吃水淺的小舢板不會被撞沉。可是大船一進去就不一樣了,不少清軍大船撞上暗樁下沉。

清軍船隊減慢了速度,張長庚下令讓小船去清理水下暗樁,大船跟著後面緩緩航行。

就在這時候,兩岸冒出了不計其數的義軍弓箭手,鋪天蓋地的火箭如同漫天的火烏鴉,直撲向江中的清軍戰船。火箭射到清軍戰船上,點燃風帆、甲板。雖然清軍用沙袋、溼毛氈和水桶來滅火,但落下的火箭實在太多了,還是有不少船被點燃,起火的清軍戰船上,大火越燒越旺,上面的清兵哭喊著跳進冰冷刺骨的江水中。

更令張長庚膛目結舌的是,岸邊射來的火箭中,還夾雜著幾支特別粗大的火箭,那種火箭飛行時發出刺耳的尖嘯聲,落在船上立即爆炸,點燃了船帆等易燃物。其中一艘大趕繒船被一枚火箭直接擊中炮位邊上的火藥桶,引發了劇烈的爆炸,整艘船燃起熊熊烈火。席捲的氣浪把船上十多名清兵掀起,飛落到江中。

這種大型的火箭,就是西徵軍所用的火箭溜。

趁著清軍水師陣型出現混亂的機會,上游的木筏也殺到清軍跟前。大木筏子接連撞翻了清軍舢板,直衝向清軍的大船。很快就有一條木筏撞上一艘四百料的大鳥船,木筏上的義軍士卒點燃柴薪和火油,立即跳進江中逃生。

被火攻木筏撞上的這艘清軍大鳥船燃起熊熊烈火,很快整艘船就被大火吞噬。

接二連三殺過來的火攻木筏,不斷的撞翻清軍舢板,撞上大船。只在轉眼之間,就有三十多艘舢板被撞翻,八艘大船被點燃。

“岸上很多賊人!讓陸師登陸去對付他們!”張長庚大喊道。

一艘艘滿載著綠營清兵的運輸船頂著義軍和西徵軍密集的火力全速前進,船上的清兵用盾牌護住自己,吶喊著划槳。船剛剛靠上江灘,船上的清兵就跳下船,頂著羽箭彈丸,踏著沒過膝蓋深的江水,拼命向岸上衝鋒。

密集的彈丸羽箭射來,登陸的清兵紛紛倒下。但沒有一名清兵退縮,他們前赴後繼,用盾牌防護住自己,在槍林彈雨中繼續前進。

被王進忠派遣前來協助義軍,同夔東義軍並肩作戰的西徵軍夜不收隊和炮兵這時候發揮出強大的威力。一支支火箭接連從岸邊樹林中射出,鑽入清軍人群中。火箭溜這種單兵火箭,這時候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一枚火箭鑽入密集的清軍人群中,一下就能放倒七八名清兵。

西徵軍的小型臼炮也開始大顯神威,炮彈不斷的騰空而起,砸到清軍人群中,蕩起了一陣陣血雨腥風。

義軍也投入了最強大的火力,投石機、虎蹲炮、將軍炮、鳥銃和弓箭連連潑灑出彈雨,撂倒了大片的清兵。黃橙橙的江岸沙灘上,橫七豎八倒下大批清兵屍體,大片金黃色的沙子都被染紅了。江面上,江水泛著紅色的泡沫,拍打岸邊的礁石。

有的清兵見勢不妙,扭頭想要逃回船上,卻被身邊的督戰隊一刀砍下頭顱。

看到不少當逃兵的人被人當場斬殺,頃刻間就有便有百餘人倒在督戰隊刀下,清兵只能硬著頭皮衝鋒,沒有人敢回頭逃跑。其實就算沒有督戰隊,他們也沒地方跑,因為駕船的水師官兵在沒有接到撤退命令,肯定不敢讓陸師上船逃命。

“弟兄們,殺!只要衝上去,前面的明狗根本擋不住我們!殺!”一名清軍把總大吼道。

等到清兵倒下大量屍體,好容易才衝到義軍跟前的時候才發現,義軍居然在樹林中立起了一面木柵欄!木柵欄後面的長槍手不斷用長槍刺殺,殺死不少清兵。可是手持短兵器的清兵卻根本無法傷及木柵欄後面的義軍士卒。

一道木柵欄,隔開了明軍和清軍,讓清軍的短兵器無法發揮威力,只能砍翻木柵欄才能攻過去。明軍前面長槍兵,後面弓箭手,持續輸出火力,給清軍極大的殺傷。

親眼看到自己的“勇士們”已經登上陸地,正在向義軍猛攻,張長庚還以為不用多久就能得到好消息。可是等了許久,卻發現自己的登陸部隊猶如擔雪填井,填進去多少就被吃掉多少,連一點反應都沒有,張長庚才詢問情況。(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