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出兵揚州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對鰲拜南征的事情,鄭成功並不打算等清軍集結完畢之後打上門來,那樣是清軍進攻,明軍被動挨打,他要主動出擊。這都是三年前北伐失敗的教訓,是折損了甘輝、餘新等大將後得出血的教訓。

被動的守在江南,等待清軍集結完畢,可以從容對自己發動進攻,那樣主動權就完全掌握在清軍手中,清軍可以等明軍士氣低落的時候發起攻擊。若是主動出擊,利用水師之利掌握戰場主動權,對強敵各個擊破,才是上策。

制定好了對抗鰲拜的全部計劃後,明軍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比起相對比較危險的常熟、杭州等城,明軍最佳糧食集結地就是崇明島。

鄭成功和王新宇遠征緬甸時的做法一樣,選擇不容易遭到敵人偷襲的江口島嶼當成糧食囤積點,這樣進,可以向江北和江南輻射,四處出擊;退,可以用崇明島為中心,同清軍在江口對抗,就算戰事不利,明軍隨時退出長江回到海上,自己也不會元氣大傷。

崇明島岸邊,一艘艘滿載著武器彈藥的明軍運輸船從外海駛來,停靠在碼頭上,民壯和輔兵正從船上搬下一箱箱貨物。長江上,一艘艘滿載著糧食的小型運輸船從上游和各支流駛出,抵達崇明島碼頭,卸下了從江南各地徵來的糧食。還有些運輸船上卻是載著從江南各地採購來的陶瓷、絲綢等出口貨物,運到崇明島卸下之後,再由裝上海船。

卸下了武器彈藥的海船,又裝滿了出口貨物,離開崇明島,向外海駛去。

“來了!”碼頭上有瓊州兵喊了聲。

兩艘懸掛著南洋公司標誌的大型西班牙大帆船駛入崇明島,在碼頭上停靠下來。

民壯和輔兵馬上迎上去,給船系好纜繩,架起跳板。不一會兒,就有人開始從船上搬運各種貨物下船。這兩艘船上,載著一袋袋產自南洋的水泥、捲菸等貨物,還有一些上面寫著“易碎品,小心輕放”標誌的箱子,裡面裝的是各種玻璃器皿。

水泥,用來修建崇明島堡壘和炮臺和所用;捲菸,不僅是明軍自己的消費品,還有一部分是用來出售的商品;至於玻璃器皿,就是賣到江南的奢侈品。

崇明島上,手裡拿著鋼刀和皮鞭的明軍士卒正在督促俘虜們幹活。

一隊隊的清兵俘虜抬著巨大的石頭,推著滿載著磚頭的小推車,挖掘地面泥土,搬運著沙袋和已經混合好的水泥,熱火朝天的在工地上忙碌著。手腳架已經被人搭了起來,城牆、炮臺、稜堡拔地而起。

“今天晚上加餐!都加把勁!幹活賣力的,可以獎勵吃肉!”一名明軍軍官大聲吆喝。

俘虜的清兵被送到這裡後,雖然要幹苦力活,不過他們在這裡至少不會餓肚子,每天紅薯玉米之類的粗糧管飽,偶爾還能吃到糙米和粗麵。吃的菜一般是青菜、豆製品、土豆,有時候甚至還能吃到肉。總之,他們雖然當了俘虜,不過伙食不會比他們當綠營清兵的時候差,而且能保證填飽肚子,這讓俘虜們沒有任何意見。

有些有煙癮的俘虜,還能限量供給捲菸,雖說是最差的捲菸,不過也比他們平時抽的菸絲口感要好多了。

劣質捲菸成為俘虜們的搶手貨,一些煙癮不太大的俘虜,甚至把供給自己的捲菸高價賣給同伴們。這些俘虜們身上沒有銀子,但他們做工其實也是有工錢的,在服苦役年限未到,恢復自由身之前,工錢暫時存放在明軍手中,等服役年限到,重獲自由身的時候,工錢會發放到他們手中。

有不少監督幹活的明軍,都是之前在福建等地被俘的清軍俘虜,他們做滿兩年後,已經重獲自由。很多人沒有地方去,於是選擇加入明軍。有了這些以前的清軍俘虜做榜樣,每一名清兵俘虜都相信自己可以領到工錢。

手頭沒有現銀,並不影響俘虜們私下的交易。賣出捲菸的清軍俘虜,從自己的同伴手中獲得了欠條。久而久之,欠條變成俘虜中的紙鈔,可以自由流通,不僅可以用來從他人手中購買捲菸,一些懂得捕魚撈蝦的俘虜也能出售他們的貨物,從同伴手裡獲得欠條,再用欠條購入捲菸,轉手賣給他人。

明軍也沒有禁止清軍俘虜私下裡的交易,反而是一些原南洋公司護衛隊出身的士卒還特意留意到那些有經濟頭腦的俘虜,等以後他們服滿了勞役之後,將會把這些有經濟頭腦的傢伙招募進入南洋公司工作。

農曆六月二十日,按照既定計劃,明軍準備渡江攻擊揚州漕運綠營。

揚州地區河網縱橫,除了京杭大運河穿過之外,還有新城河、壁虎河、鳳凰河、瘦西湖、邵伯湖、高郵湖等河流湖泊,這種地形不利於大軍行動,但對於擁有水師之利的明軍來說卻並不影響明軍的機動性。不過進攻揚州,主要依靠的還是陸師的戰鬥力。鄭成功對於上次北伐被漕運綠營擊敗一事一直耿耿於懷,這次發誓要先滅漕運綠營。

“今日我們要先滅韃子漕運綠營!給三年前死難的將士們報仇雪恨!三年前,就是對岸那些漕運綠營偷襲了我們!這是奇恥大辱啊!今日一定要雪恥!”站在船頭上,鄭成功語重心長的對王新宇說道。

最讓鄭成功感到屈辱是,並非這些漕運綠營清軍的戰鬥力有多麼強悍,而是鄭成功自己失誤,中了緩兵之計後,他還以為清兵會投降,於是又放鬆了警惕,結果遭到漕運綠營偷襲之後,明軍立即崩潰,這才白白葬送了一批精兵良將。若是真刀真槍的正面打,鄭家軍肯定不會輸給漕運綠營。

“三年前本王犯下了致命的錯誤,今天是不會再犯錯了!當年行事拖沓,給了韃子集結兵力反擊的機會。現在就不能給他們集中起來,我們要進攻,打亂他們的部署。”鄭成功還在繼續自言自語。三年前北伐失敗,是令鄭成功一生中最痛心疾首的事情。

明軍渡江攻擊揚州漕運綠營,一共有一千多艘船隻,載著三萬多精銳部隊,並攜帶了攻城臼炮、紅衣大炮、三磅銅炮、四磅銅炮等精良武器,鄭家軍的鐵人軍、長刀兵、鳥銃手和弓箭手等精銳部隊全部參戰。南洋軍出動僱傭兵隊,精良西式火炮,燧發槍隊,以及鐵甲長槍兵、長戟兵、苗刀兵、鐵人兵等精銳。

此時,王新宇已經答應迎娶錢小姐。他經過再三考慮,還是決定接受錢知玉。因為這是一樁政治婚姻,娶了錢知玉,可以得到江南士族更多的支援,而且這錢知玉長得貌美如花,娶了她也沒什麼吃虧的。

不過大軍出征在即,王新宇是打算先配合鄭成功,奪取揚州之後,回來再來迎娶錢小姐。於是定下這門親事之後,就率軍出擊。

二十日上午,揚州大運河流入長江的河口外,江面上突然出現了成群結隊懸掛著明軍戰旗的大小戰艦,向揚州方向駛來。

江北運河邊上,沒有幾名清軍駐守。原本這裡駐紮這清軍一個營,號稱千人,事實上因為吃空餉的緣故,只有五百多人。但前一段時間張煌言入江,艦隊從揚州江面透過的時候,曾經炮擊清軍大營,這裡的清軍基本上跑光了,只留下幾十人在看守。

清兵見到江面上出現的明軍戰艦,也不以為然,自從張煌言入江之後,明軍艦隊幾乎天天大搖大擺航行在從長江口到江寧一帶的江面上,甚至有巨大的炮艦深入到安慶一帶江面,清軍根本無力阻攔。

看到江面的明軍戰艦,清軍還以為又是例行慣例巡邏的明軍艦隊。

“看啊,他們向我們這裡過來了!好像是要靠岸!”突然一名清兵驚叫了一聲。

“壞事了!海寇要登陸!”一名清軍小軍官道。

“大人,我們馬上放出烽煙訊號吧!”一名看起來還不到十七八歲模樣的小兵說道。

話還沒說完,這名清兵後腦勺就重重挨了一擊爆栗子,只聽到清軍把總吼道:“你是活得不耐煩了啊?現在還不趕快跑,還想著放烽煙?點燃烽煙,我們就跑不掉了!”

清軍丟下了兵營和烽火臺,自古自己逃命。明軍過了長江,踏上北岸的土地時沒有遭到一兵一卒的阻攔。

登陸的明軍沿著運河,水陸並進,向揚州方向殺去。而另外一路明軍,則是從長江下遊的芒稻河進入,沿著這條有一里多寬的大河向北航行,從東面殺向揚州。

早有清軍士卒向駐守揚州的清軍漕運總督蔡士英和揚州總兵林起龍等人稟報了明軍在江北進入,向揚州殺來的訊息。

“蔡大人,海寇向揚州殺來了!他們不打江南的江寧和鎮江,反而來進攻揚州,海寇的舉動實在是令人奇怪。”林起龍打了個千道。

蔡士英也無法理解明軍為何捨近求遠,不先打江南,反而要過江攻打揚州。思索了片刻,蔡士英得出一個結論:“必定是江寧堅城固若金湯,賊人不敢貿然攻之,這才捨近求遠,放棄江寧,來進犯揚州。”

林起龍道:“大人,杭州城池也是十分堅固,還不是被賊人攻破了?”

蔡士英冷笑一聲,板起臉來:“杭州城池雖然堅固,可是還不是因為朱國治一心為了抄山陰會稽那幾個大戶的家?結果反而損兵折將,這才讓杭州綠營出兵攻打一家大戶人家,結果大戶人家沒打下來,反而把杭州綠營都折損在山陰了!賊人卻趁機出兵杭州,那時候杭州城裡又有多少守軍?城池再大,也得人守,越是大的城,需要的守軍就越多。”

“揚州城池堅固,我們漕運水陸兩師都在揚州,城內兵力雄厚,賊人反而來攻打我們,那簡直是自尋死路!”林起龍道。

蔡士英道:“我們漕運綠營,若是出城野戰未必能破敵。但有城池堅守,賊人沒有一兩個月根本就無法攻克揚州!只要我們堅持下去,鰲大人的朝廷大軍一到,就是鄭逆兵敗揚州之時!屆時我軍趁勝追擊,連江南一併收復了,哈哈哈!”

從芒稻河進入的明軍水師大軍,前面有天地會的人在帶路,對河流中何處有攔江索,何處有水下暗樁都十分熟悉。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芒稻河河流寬闊,適合大型戰船航行。在前面開路的幾艘天地會漁船,不斷向河流中投下了水雷,炸燬了清軍佈置在河中的水下暗樁。

一里寬的河流,兩岸清軍除了火炮之外,弓箭鳥銃都無法威脅到河中水師戰船。清軍在芒稻河兩岸又沒有大口徑重炮,佈置在兩岸的虎蹲炮、將軍炮之類的小炮剛剛開火,馬上就遭到明軍艦隊強有力的反擊。

河面上炮聲隆隆,一艘艘一百多噸級的明軍戰艦吐出火光,炮彈向岸上的清軍炮臺砸去,轉眼之間就把清軍炮臺打得濃煙滾滾。

這些內河戰船都是王新宇自己設計的閩軍和浙軍的內河戰艦,排水量不大,吃水淺,有風槳雙重動力,在內河來去自如。這種船有兩層甲板,下層是槳手艙,上面是炮甲板,雖然不是西式戰艦那種封閉式的炮甲板,但是炮位有厚實的木板保護,每一舷有六門炮的強大火力。這些按照英國銅炮設計的火炮,射程遠,射速快,威力不小。

兩岸的清軍火炮一下就全部被壓制,沒被打死的清兵紛紛丟下火炮逃去。

“前方河面發現韃子火攻木筏,正順流而下!”一名親兵向浙軍將領陳文達稟報。

“放出小船!去摧毀韃子的火攻木筏!”陳文達下令道。

浙軍水師士卒大部分都是海邊漁民,從小就在海邊出生海上長大,操縱船隻的技術是那些綠營清兵遠不能相比的。清軍也曾經有一批熟練的水手,不過在廈門海一戰中,清軍精銳水師幾乎全軍覆沒,現在那些漕運水師根本就不是明軍對手。

明軍士卒們划著小船,迎著火攻木筏衝過去。雙方抵近之後,明軍射出一排排亂箭。

箭矢如蝗,正划著木筏的清兵紛紛中箭,慘叫著跌進水中。

小船撞翻了木筏,解除了這些火攻木筏對大船的威脅。(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