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常熟定策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朱昌祚不僅沒有被殺,反而受到了鄭成功和王新宇等人的優待。當初朱昌祚報明身份之後,王新宇甚至還親自給他松了綁。

之後,鄭成功就把朱昌祚交給了王新宇處理。反正鄭成功對此人是殺不殺都無所謂了,若是他不肯投降的話,就算是明軍把他放回去了,清廷也不會放過他。堂堂浙江巡撫,不僅把杭州都丟了,又落入明軍手中,之後還能全身而退,那樣清廷肯定會懷疑。

“朱大人是崇禎十一年被擄到關外為奴的,後來被抬旗,又隨清軍入關才當上官。而且久聞朱大人體恤民情,救濟災民,是個好官,我們也不忍心殺你。”王新宇道。

朱昌祚無奈的苦笑一聲:“那你們還是殺了我吧!實話告訴你們,若是本官落入你們手裡的事情被朝廷知道了,而且本官還能活下去,那我的家人就倒黴了!若是你們殺了我,還能讓我家裡人過上好日子。”

因為明軍對朱昌祚以禮相待,他的態度也好轉了很多。

王新宇遞上一根煙:“來,朱大人來抽一根吧!”之後自己也掏出一根煙含在口中,取出火摺子先幫朱昌祚點上,再給自己點上。

“這煙味道如何?”王新宇問道。

朱昌祚吸了一口,點了點頭:“比菸斗裝的菸絲好多了,這是哪裡產的?”

王新宇把整包煙遞上去。

朱昌祚接過,看了看外包裝盒,只見上面寫著:紅雙喜牌香菸,南洋公司出品。

“這是南洋公司生產的,產地是在遙遠海外的一座小島上,所以也叫南洋紅雙喜。不過我們打算在長江口也建造一座菸廠,也生產紅雙喜,就叫上海紅雙喜吧。”王新宇笑道。

“上海?那不是松江府所轄的一個縣城?”朱昌祚愣住了。

“對!就是那座縣城!不過我們是想把這座縣城變成超過北京和江寧的大城市!因為那裡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既有長江航運的便利,又能出海遠航,所以說,這裡是一個好地方啊!”王新宇深深吸了一口煙道。

“這得看你們能不能在江南站住腳了!朝廷大軍馬上就要南下了,你們就這點人,能擋得住朝廷幾十萬大軍?”朱昌祚冷笑一聲。

“兵不在多,在於精!”王新宇淡淡的笑了笑。

閩軍奪取杭州後,同佔領了常熟的浙軍南北呼應,兩軍相距不過數百裡,清廷在江南地區的統治出現了大規模雪崩現象,從常熟到杭州之間的湖州、長興、嘉善、嘉定、松江、海寧、上海、吳淞等地的綠營清軍紛紛降下綠色的綠營清軍旗,換上明軍旗幟。就連山陰、會稽、紹興和寧波等地的綠營也降下了清軍旗。

原本這些城裡的綠營清軍打著如意算盤,他們只是放開江南河流通道,不阻攔明軍,想要觀察明軍和鰲拜決戰的結果再做打算的。但是這次鄭成功的態度比上次強硬許多,他給了這些城內的清軍兩個選擇:第一是降下清軍旗幟,換上明軍旗幟;第二是堅守,那明軍就會毫不客氣的攻城。

這些城池裡面,有不少從杭州城逃過去的綠營清軍。據說杭州那樣的堅城都守不住幾天,那些小城的清軍又哪裡敢對抗鄭成功?於是紛紛選擇了換上明軍旗幟。

當然也有不開竅的,譬如說嘉興的綠營清軍,他們自持自己的較為堅固的府城,想要拖延時間,拖到鰲拜大軍南下。對此,鄭成功毫不客氣的發起進攻。明軍先用大炮壓制了城頭的清軍火力,之後直接使用臼炮轟擊城牆,炸開了一道缺口。結果連兩天時間都不到,嘉興城就被明軍攻破,清廷知府自盡,駐守的綠營遊擊被殺,三千多綠營兵死傷了一大半,其餘的全部被俘。

有了嘉興綠營的教訓,其他地方的清軍都不敢違抗鄭成功的命令,都老老實實的降下清軍旗幟,換上明軍旗幟。雖然說這些綠營清軍仍然還在觀望,大部分的人連辮子都不敢剪,只是簡單的披散頭髮,但目前來說,他們暫時不敢對明軍製造什麼麻煩。

對從河面上透過的明軍船隻,這些“自稱反正”的綠營清軍自然是不敢阻攔,閩軍、浙軍和瓊州軍的船隻可以自由的從江南河道上透過,在鄭成功的杭州大營和張煌言的常熟大營之間暢通無阻。

一隊懸掛著鄭家軍旗號的船隊從湖州城外的河道透過,城頭已經換上明軍旗號的清軍雖然沒有主動開門歡迎明軍,更不要說給明軍送補給,但至少他們只敢在城頭觀望,根本就不敢派出兵來攔截明軍船隻。

“父王,這些首鼠兩端的傢伙肯定是在等著我們和鰲拜決戰的結果!為什麼我們不攻打進去,徹底解決了他們?那樣可以永絕後患!”鄭聰指著城頭的清軍問父親。

鄭成功道:“他們都已經把韃子的旗幟降下來了,換上了我們的旗幟。雖然他們沒有開啟城門來歡迎我們,但他們現在不敢給我們製造麻煩!要真正把這些假韃子變成為我們所用,還得等我們擊敗了鰲拜之後,他們才敢真的投靠我們。”

“父王,我們有攻城利器,為何不讓他們開城迎接我們?”

“沒有這個必要!若是撕破臉,對我們在江南很不利!江南百姓被韃子屠殺太多了,我們再攻城的話,又要造成更多無辜百姓的傷亡。現在我們要做的,是儘快同張大人會師,共議如何對付鰲拜的主力!”鄭成功平心靜氣的向兒子解釋此事。

同鄭成功父子同乘一艘船的王新宇也對鄭成功的說法表示贊同:“世伯言之有理!只要我們擊敗了鰲拜,然後揮師破江寧城,這裡不管是真降還是假降的假韃子,那就都真的向我們投降了!我們沒必要把太多精力浪費在這些小城上。”

就算是平均攻佔一座城只需要一天時間,加上路上的時間,還有物資彈藥方面的消耗,對那些願意換上明軍旗幟的清軍發起攻擊,不僅是白白浪費時間和精力,而且引起其他地方清軍的抱團固守,對明軍來說不利。

鄭家軍水陸並進,抵達常熟。

張煌言和錢謙益等人帶著一大批江南士子,早早的就在常熟城外迎接鄭家軍到來。浙軍兄弟們排開兩列,刀槍如林,旌旗招展。

見到鄭成功和王新宇在大群侍衛簇擁下一前一後出現,張煌言等人立即迎上前,向鄭成功行禮:“兵部尚書張煌言在此恭迎兩位郡王!”

鄭成功帶著諸將,走進錢謙益府邸改成的明軍議事大廳內。

自從常熟回到明軍手中後,錢謙益就把常熟最好的房子,也就是他的府邸改成了明軍的中軍大營,自己卻和家人住到原來的縣衙去了。這錢府,也就成為明軍發號施令的中心,也是明軍高級將領的住所。

早有秘密在江北活動的天地會成員和明軍探子送回了訊息,說鰲拜親自率領的三十多萬大軍,號稱八十萬,已經沿著運河南下,不日即可抵達揚州。

“鰲拜老賊到了揚州之後,必然會渡江。不過這鰲拜老賊保密做得極好,我們根本不知道他們下一步要從哪個地方過江。”來報的明軍探子道。

“三十多萬大軍?那麼短的時間內鰲拜哪裡來的那麼多人馬?”鄭聰不解道。

鄭成功道:“三十多萬是有的,鰲拜老賊可以拉出十五萬人馬的軍隊,沿途再招募民壯和輔兵,這就有三十多萬人馬了。不過其中戰兵,也就是鰲拜老賊帶來的十五萬人左右吧,最多再加上一萬八旗兵。”

鄭聰恍然大悟:“原來如此!若是韃子只有十五萬戰兵,也不足為懼。我軍人數雖少,卻都是百戰精銳,以少勝多不在話下。杭州一戰,已經暴露了韃子的戰鬥力。就算是杭州最精銳的八旗,還不是不堪一擊?”

“聰兒千萬不可輕敵!”鄭成功大驚道,“韃子十五萬戰兵都是北方下來的綠營,這些假韃子戰鬥力在杭州八旗之上!此外,若是讓鰲拜過了江,他還能集結再江西、湖南等地綠營,只怕到那時候,鰲拜可以真正集結二十五萬戰兵,加上輔兵,兵力可達五六十萬。我軍若要取勝,必須主動去找鰲拜,不能等他打上門來。”

“主動去找鰲拜?我們放棄長江天險,渡江去打他們?”不管是鄭成功的部將還是張煌言的部將都十分吃驚。

鄭成功道:“長江那麼長,我軍尚未控制住整條長江航線,你們以為鰲拜會老老實實的從我們戰艦封鎖的江面渡江?他難道不會從上游的安慶等地渡江,再沿著江岸到江寧集結,等到兵力都齊了,再向我們發起攻擊?”

聽了鄭成功的分析,連王新宇都倒抽了一口冷氣。原本他認為,鰲拜來江南,肯定是會從揚州一帶過江。那樣明軍可以利用自己水師的威力,在江邊消滅清軍主力。但鰲拜如果真的像鄭成功說的那樣從上游過江,集結兵力再向下游發起攻擊,那樣明軍估計連常熟和杭州等地都守不住了,只能退守崇明島。

鄭成功又道:“鰲拜老賊甚至還能集結兩湖、江西、江淮和川東水師,長江、淮河、漢水、洞庭湖加上贛江,韃子組建一支擁有二十萬人,上萬條船的水師都不是難題。雖說韃子都是小船,可是數量眾多,我們也不好對付。現在我們當務之急,是儘快找到鰲拜在江北的集結地,不讓韃子集中兵力,我們先發制人。”

之前第三次北伐,鄭成功就是被緩兵之計害慘了,結果被清軍從容集結兵力發起反擊,這才遭致了失敗。

現在鄭成功完全吸取了此前的教訓,已經變得行事果斷,不會再拖拖拉拉。

“王爺,為何我們不趕在鰲拜老賊到來之前,搶先一步奪取江寧呢?只要拿下江寧,鰲拜老賊來了,我們就守在江寧堅城裡面!看他要攻到什麼時候!幾十萬韃子,每天的糧草消耗都不是小數目!”劉國軒問道。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江寧堅城,守敵眾多,可不比杭州城。杭州城因為有山陰祁家吸引走了杭州綠營一部分兵力,浙江韃子也未能集結,所以杭州城內韃子兵力不足。我軍強攻江寧,倘若一時半載無法攻克,鰲拜老賊又剛好趕到,那麼我軍將會腹背受敵!現在江寧敵軍不敢出城,正是我軍過江尋找鰲拜主力決戰的好機會。”鄭成功道。

張煌言問道:“可是鰲拜實力雄厚,我軍卻要放棄有利於我軍作戰的江南,渡江北上,同韃子在江淮一帶交戰,不知延平王可有把握破敵否?”

鄭成功指著地圖上的江北京杭大運河道:“鰲拜老賊要入江南,他們在這裡還有一支很重要的力量:漕運綠營!本王打算各個擊破,趁著鰲拜還沒到揚州,先破漕運綠營!把韃子的漕運水師和陸師一舉殲滅在江北!”

說到漕運綠營,鄭成功可謂是咬牙切齒。當年鄭成功中了梁化鳳的緩兵之計後,第一批趕來增援江寧的清軍就是漕運綠營。結果梁化鳳愣是帶著漕運綠營,擊敗了強大的鄭家軍,導致鄭成功損失慘重。

如今張煌言再入長江,事先有了準備,漕運綠營企圖渡江,結果反被張煌言擊敗。

雖然說漕運綠營在長江上吃了一個敗仗,但漕運綠營的主力尚存,龜縮在江北運河內。現在鄭成功打算先發制人,利用鰲拜未到,清軍尚未集結的機會先發制人,一舉殲滅漕運綠營,砍掉鰲拜一條胳膊。

若要進攻江北漕運綠營,從水上走的話,揚州是必經之路。

原本漕運總督的綠營清軍都是沿著運河各大城佈置,因為張煌言入江,漕運總督蔡士英把兵力集中到了揚州一帶。此時揚州的漕運綠營兵力較為集中,而且揚州城池堅固,清軍對守住揚州還是很有信心。

除了揚州城池堅固,清軍集結之外,揚州和江寧隔江相望,明軍若是渡江攻擊揚州,躲在安慶一帶的清軍江蘇水師也有可能會趁機順流而下。

“必須渡江打揚州!這樣可以迫使鰲拜放棄從安慶一帶渡江的計劃,讓他們和我們在運河兩岸決戰!”鄭成功道。(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