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海闊天空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李定國命人把緬甸使者引入中軍大帳中。

緬甸使者一進來,就開口道:“王爺,貴國有一句話,叫進一步魚死網破,退一步海闊天空。我想王爺應該明白這個道理吧?若是貴國繼續進攻,那麼對我們都沒好處。若是我們各退一步,只要你們撤軍,我們就會把你們的天子還給你們。”

李定國面無表情的搖搖手:“你們可知道我們還有一句話 ,叫玉石俱焚?若是我們的天子有什麼三長兩短,恐怕你們誰都沒有好下場!我軍有攻城利器,你們就不怕我們破城之日,取爾等頸上人頭?”

使者道:“若是貴軍繼續攻城,就不怕我們把你們的天子綁上城頭?”

“你回去轉告你們莽白,如果他真敢這樣做,就要承擔緬人的滅國之災!還有,我們支援了孟人和克倫人,他們也是恨不得要滅了你們。只要我們下令屠城,相信孟人會像你們對付他們的一樣,毫不猶豫的屠殺你們的國人!”李定國雖然心地善良,心慈手軟,但那是在國內的時候,對異族他是不會客氣的。

“吳三桂已經出兵,你們若是強攻,就不怕吳三桂抄了你們的後路?”緬人使者外厲內荏的威脅了一句。

李定國大笑:“吳三桂?還是請你們的莽白派一名使者去八莫看看便知!吳三桂已經被我們擊敗了,八旗主將愛星阿斃命,吳三桂已經敗退回去。為了表示誠意,他還留了人在我們那當人質,還給我們送來銀子。”

李定國這番話雖帶有詐唬的成份,但莽白若是真的派遣使者去了八莫,看到吳三桂的人送銀子來八莫,又運送東西回去,他的人去詢問的話,吳三桂的人只會告訴他們,平西王已經戰敗,無力再攻,只能同明軍和睦共處,卻不會告訴莽白的人吳三桂和明軍籤訂協議一事,因為吳三桂也不希望這件事暴露出去。

聽說吳三桂已經戰敗,緬人使者臉色蒼白,冷汗直冒。原本莽白寄希望的吳三桂出兵,來接走永曆的夢想全部落空。

王新宇也補充了一句:“對了,再轉告你們的莽白,我們大明軍隊深得你們緬人的支援,我們在亞哇城周圍分田地,大批奴隸得到了土地,他們現在可是心向我們,對你們很不友好。”

李定國又道:“暹羅也出兵了,希望你們的莽白自己考慮一下這其中利害關係!若是一意孤行,恐怕結果不會太妙。我們有攻城利器,不消幾日,即可破城!”

送走了緬人使者,李定國傳令下去,讓明軍加快速度猛攻,必須儘快佔領全部外城,在莽白下次派遣使者到來之前開始炮擊內城。

王新宇十分擔憂的問道:“王爺,我們加快速度猛攻,莽白賊子不會惱羞成怒,殺害我們的天子吧?要是發生了那樣的事情,我們就前功盡棄了。卑職之所以圍而不打,就是要圍困亞哇城,讓城內斷糧,最後迫使緬人自己暴亂,殺了莽白向我們獻上人頭,這樣就能把我們的天子救回了。如果這時候發起猛攻,緬人會不會做出對陛下不利的舉動?”

李定國哈哈大笑:“賢侄還是經驗不足啊!不懂得琢磨人的心理。我們猛攻亞哇城,莽白不僅不會對我們的天子不利,反而要照顧好他。只要我們攻破外城,他們肯定會老老實實的和我們簽訂城下之盟!到時候,退一步海闊天空的不是我們,而是他們!若是繼續圍困,你知道這亞哇城內的糧食還能支撐多久嗎?”

“應該只能支撐到六七月份吧?”

“錯了,亞哇城是王城,王城內的糧食足夠支撐兩年都不成問題!難道我們就長時間在這裡耗著嗎?只有儘快解決,接出天子,才能安心。”李定國糾正了王新宇的錯誤。

明軍加大了攻擊的力度。

這時候亞哇城內還有三萬多緬軍,另外有十萬左右的民壯。為了抵禦明軍的進攻,莽白把城內三萬多老頭小孩,五萬多女人都武裝起來,登城據守。

明軍用直射火炮壓制城頭,輔兵堆砌土坡向前推移,再架設臼炮轟擊城頭,一點點推進。不僅是威力強大的六十四磅臼炮轟擊城牆,還有數量眾多的二十四磅和十二磅臼炮也加入到轟擊的行列之中。遭到炮擊的城牆一塊塊崩裂,城磚和泥土成片的落下。往往是二十輪左右的炮擊過後,就鑿開一道缺口。

城內的緬軍則憑藉著城頭眾多的火炮,頑強抵抗,冒著明軍猛烈的炮火,用火炮轟擊修築工事推進的明軍輔兵。炮彈下雨一樣落下,修築工事的克倫人輔兵死傷慘重。可是這些克倫人沒有退縮,他們冒著緬軍炮火強行修築工事向前推進。

明軍炸開一道缺口之後,緬軍又派人堵住缺口,雙方在缺口處展開了血腥的爭奪戰。緬軍不斷的投入兵力堵路,在缺口處,雙方士兵屍體堆積成山,緬人用沙袋、磚塊、石頭和泥土直接堆到屍體上,堵住缺口。

隨著臼炮轟開的缺口越來越多,緬人的兵力明顯不足,無法堵住多頭缺口。

大批孟人明軍殺入城內,經過了激烈的巷戰肉搏戰,把外城的緬軍驅趕到內城中。

明軍攻破外城之後,把大炮運入城內,在外城的城頭上架起火炮,對準內城。因為外城和內城的城頭高度差距不大,明軍的直射火炮架在城頭,可以直接轟擊壓制內城緬軍大炮,這樣緬軍的火炮就失去了高度上的優勢。

架在外城上的大炮憑藉著數量上的絕對優勢,壓制了緬軍火炮。外城和內城之間大量的建築物又對修築工事的克倫人輔兵起到良好的保護作用,輔兵能夠以最小的代價,把工事向前推進,以便於明軍架設臼炮轟擊內城。

攻入外城後,明軍進度明顯加快許多。輔兵甚至不需要挖掘土方,只要推倒房屋,在上面堆起沙袋,再從推倒的廢墟上搬運泥土和磚頭,就築好了可以抗擊緬軍炮擊的工事。

三月底,明軍已經在外城之內架好臼炮。

等到六十四磅臼炮再次發出怒吼,新式開花炮彈落在內城的時候,城內的莽白是真正開始慌了神。

莽白召集文武官員,在王宮大殿中議事,商議如何解圍。

聽了使者回來說的話,吳三桂明顯已經敗了,否則李定國也沒有那樣的底氣加速攻城,還讓莽白派遣使者去八莫看看。南面的暹羅也已經出兵,邊界線上的緬軍無法抽調兵力回援;孟人和克倫人又牽制住南北緬軍,讓其他的緬軍無法脫身。

“大王!”一名向來比較親明的文臣道,“明軍的新式大炮威力無窮,炮彈落地還能爆炸,一發炮彈炸開,潰爛數百丈,爆炸聲如萬炮齊鳴,幾輪炮擊,城牆就破開缺口。城頭的守軍死傷累累,不僅士氣影響極大,而且城牆不斷被炸開,恐怕難以防守。如此看來,城破只是早晚的事情,我們還不如把他們的天子還給他們吧。”

莽白嚇了一跳,連忙搖了搖手:“不可!萬萬不可!這大明天子肯定對我們深惡痛絕,若是把他放回去了,還不是對我們變本加厲的報復?兩軍交戰,何時言而有信過的?”

“對!”緬軍大將邊牙鮓上前道,“就算是賊人攻入城內,我們還有民壯,還有老人小孩,還有女人,都能拿起武器!城頭守不住,我們把賊人引入城內巷戰,我軍火器多,巷戰對我們有利!一個女人拿起火槍都能打死敵人!我們怕他們幹嘛?更何況我們手中還有他們的天子這張牌,必要的時候可以打出去。”

那名文臣道:“可是現在人心已經不穩了,我們能保證明軍攻入城內只會,城內的人都對大王忠心耿耿?若是有宵小之輩趁機獻城,我們豈不是都死無葬身之地了?”

莽白略微想了想,覺得這名大臣說得很有道理,本來他就上位不正,城內還是有很多人是忠於老緬王的,如果那些人趁著這個機會起事,自己真的就危險了。到時候那些人只要獻城,明軍攻入,殺了自己,隨便拉個王室來當新的緬王都是很有可能的事情。但現在把永曆放了回去,明軍不肯撤軍怎麼辦?

“明人向來言而無信,若是我們放回天子,我們手中就更沒有籌碼了。他們不肯撤軍,反而要滅我們的國,那該如何是好?”莽白問道。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那文臣道:“這還不好辦?我們可以放回永曆,但太子和皇后必須留下。讓永曆回去後,給明軍下旨,讓明軍撤軍。只要明軍撤軍了,我們就把太子和皇后還給他們。這永曆貪生怕死性格懦弱,肯定會答應我們的。”

“孤怎麼就沒想到這一點呢?”莽白猛一拍自己的大腿,恍然大悟道。

邊牙鮓道:“讓人去找永曆,再加上一句話,讓他給明軍下旨,不許明軍再支援孟人和克倫人!要不然,就算明軍撤軍了,那些孟人和克倫人還是會和我們繼續作戰的!”

“對!”莽白點了點頭,“把這條也加上去!只要他們不再支援孟人和克倫人,他們要什麼條件都好說!對於那些亂民,只要沒有明人支援,他們根本不是我們的對手,阿瓦城解圍只會,我們回頭就去滅了他們!”

莽白隨後就派人去找了永曆,告訴他,願意放他回去,但是有條件的,太子和皇后必須留下來當人質,等到永曆下旨讓明軍全部撤退,而且等到證實明軍不再支援孟族和克倫族人之後,緬人自然會把太子和皇后都放回去。

永曆性格懦弱,聽說自己能夠先被放回去,很高興的滿口答應下緬人的條件。他知道只要自己回去了,緬人肯定不敢為難自己的太子和皇后。只要自己回去下旨讓明軍撤退,並答應不支援孟族和克倫族,緬人會守約把太子和皇后放回。假如那個時候緬人背信棄義,明軍再回來進攻也來得及。

“陛下,您要丟下臣妾和孩兒自己先回去?”聽永曆說要單獨先回去,等以後緬人才會放自己和太子回去,皇后跪在地上痛哭流涕。

“只能是朕先回去了,朕回去後,就下旨讓晉王和瓊州軍他們撤軍,這樣緬人就能把你們放回來。你們放心吧,很快我們又能見面的。”永曆回道。

皇后道:“陛下,這亞哇城破在即,我們馬上就要恢復自由了,為何此時偏偏要答應緬人的條件?我們不能服軟,一定要讓瓊州軍殺了這莽白,給枉死的文武百官報仇啊!很可能都不用我們動手了,緬人自己都會殺了莽白。”

永曆甩開皇后的手:“婦人之見!緬人已經答應放朕回去,朕還留在這裡恐怕夜長夢多!此時不回更待何時!”

城外,明軍的六十四磅臼炮又一次爆發出怒吼聲,新式開花炮彈直接砸在城樓上,劇烈的爆炸聲響起,城樓轟然倒塌,化為一片廢墟,城門被炸開,城牆倒了一大片。

就在李定國下令,準備向內城發起進攻的時候,城內發出信號,讓明軍停火,緬人同意把永曆送出城去。

“暫停開炮,看看緬人想要幹什麼。”李定國傳令下去。

緬人派遣了使者來明軍大營,告訴李定國說,莽白不願意再看到兩軍流血。為表達誠意,莽白答應把永曆放回去。但是緬甸方面又擔心明軍不肯撤軍,太子和皇后暫時留下,等明軍撤走了,緬人自然會把太子和皇后送回去。

李定國憤怒的吼道:“怎麼還要扣住太子和皇后?難道這就是你們的誠意?”

“你們的底線不是把你們的天子還給你們嗎?太子和皇后留在我們這裡,不算觸犯到你們的底線吧?更何況,天子回去了,太子和皇后對你們來說是沒有用的,但是對天子有用,這樣天子才會下旨讓你們撤軍,我們也能放心。”緬人使者回道。

“除了讓我們撤軍,你們還有什麼其他條件?”李定國問道。

緬人使者答道:“其他的條件就是,你們不得再支援叛亂的孟人和克倫人!只要你們都做到了,太子和皇后自然就會回來。”(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