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康熙元年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白文選到了瓊州過年,在瓊州看到的一切,令他讚歎不已。

自從王新宇離開瓊州之後的半年多以來,瓊州發展速度突飛猛進,海口城已經完工,修建的是新式的帶有稜堡的城池,城內的商業興榮,寬闊的石頭馬路兩邊都是店鋪,這裡除了居住了瓊州的軍隊之外,大部分的家屬也都住在這裡,平民百姓也有很多人遷到城內。

城內的設施十分完善,有商業區、居民區、工廠區和兵營區。

“這毛驢拉的是什麼東西?”白文選指著毛驢拉動的圓盤問道,“看起來不像磨盤,這東西是幹什麼用的?”

前面是一座高塔,有四頭毛驢拉動四個圓盤,似乎還有鐵管子和圓盤連線。

方以智告訴白文選說:“王爺,這高塔是水塔,這圓盤是螺旋式抽水機,可以從水下的井裡面抽水上來,灌入水塔中。水塔上有竹管同房屋連線,這樣清水就能自動流到兵營、商鋪和公共廁所內。”

“公共廁所?”白文選吃驚的問道。

“就是那座房子。”方以智指著一棟外觀很漂亮的建築物說道。

走進建築物內,只見分為男廁和女廁,在裡面解手完畢,可以拉一下繩子,就能自動放出水來沖洗。這廁所裡面沒有任何異味,十分乾淨。

“這是提督大人說的,衛生搞好了,可以減少疾病。”方以智道。

“那水塔的水,能提供的地方也不多啊?”白文選問道。

“是不多,一般的居民家裡都是自己從水井裡面打水,水塔能存的水不是很多。”

出了海口新城,只見碼頭上鋪設著石板路,一條寬闊的石板路直通往遙遠的中部山區。有不少滿載著鐵礦石和煤炭的大車從遠處山中駛來。騾子、毛驢和牛拉著車,進入碼頭,之後就有人把鐵礦石和煤炭裝上船隻。

“瓊州的煤礦和鐵礦都已經開發,開採礦石的都是抓來的韃子俘虜。”方以智介紹說。

“好像鐵礦石多,煤炭少。”白文選道。

方以智點了點頭道:“不錯!瓊州不缺鐵礦石,但煤礦太少了。而安南煤礦多,這次提督大人會親自去瓊州和他們談開採煤礦的事情。”

“之前那些安南人還不同意我們開礦,現在把他們打怕了,就由不得他們了!”白文選哈哈大笑幾聲。

海口城外,還建立了不少工場,有加工糧食的磨坊,有製造香料的作坊,有織布工場,還有燒製陶瓷的瓷窯,生產茶葉的工場,製造車輛的工場,加工食品的作坊等。

最令白文選詫異的是,這裡也開辦了卷煙廠,因為老遠就問道了烤制菸葉的香味。

“不是說新加坡有菸廠了?我們那邊也有菸廠,怎麼這裡還有菸廠?”白文選問道。

“菸廠多多益善,這可是賺大錢的!新加坡菸廠出品的主要是賣給泰西人;這裡的是賣給自己的軍隊,還有賣去浙江,福建,臺灣等地;你們那邊的是賣往雲南。”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新年剛剛過去,瓊州各地到處都在忙碌。兵營已經開始練兵,商店已經開門營業,各工場作坊也已經開工了。

白文選很吃驚的發現,在瓊州軍中,居然有幾名蒙古兵。問了方以智之後,白文選才明白是怎麼一回事。

至於那些在礦山做事的清兵俘虜,除夕和大年初一也得到了放假,看押他們的瓊州兵給俘虜們加了餐,讓他們吃到了白米飯和少量肉,工錢也發了下來。那些俘虜改造得好的,在兩年後就能恢復自由的身份,可以選擇去當兵,也能做其他事情。

不過戰俘營也不是那麼太平,年前有蒙古人來舉報,說幾個滿人和漢人企圖造反。結果根據蒙古人的舉報,瓊州軍鎮壓了那幾名企圖鬧事的俘虜,砍下的腦袋就掛在礦山上。

本來蒙古人同滿人之間就有矛盾,幾個不知死活的滿人企圖造反,自然就被早已盯上他們的蒙古人給舉報了。

立功的蒙古人立即獲得自由。那幾個蒙古人重獲自由之後,想想也沒地方去,於是選擇了當兵。他們被招到軍中,擔任了騎兵教官。

“就算是滿人,只要老老實實的接受改造,用自己的勞動來洗刷罪行,把自己真正變成漢人,我們也能接受。但要是鬧事,肯定嚴懲不貸!”方以智說道。

農曆新年的開始,意味著康熙元年的到來。去年順治死得早,而且又是閏年,康熙小皇帝的屁股在龍椅上坐了整整一年還多,才正式用上康熙元年的年號。

七歲的小皇帝端坐在龍椅上,一本正經地聽著輔政大臣和祖母的對奏。聽著大臣和祖母議論紛紛,說的什麼新皇年號、普天同慶、大赦天下之類的,又有人反對說,西南東南未平,不宜大赦天下,目前還是亂世要用重典。小皇帝還不是很懂這些,只看到鰲拜唾液星子亂噴,和蘇克薩哈格格不入。

遏必隆站在鰲拜這一邊,年老的首輔索尼顯得軟弱無能,好像木偶一樣,什麼意見都沒有,反而一直要宣稱身體不適,要想讓出首輔。

太皇太后看著越發跋扈的鰲拜,心中很不是滋味,暗暗盤算:這鰲拜也越來越不像話了!這簡直是居功自傲!當年太宗皇帝的時候,鰲拜忠心耿耿,也很單純的一個人,現在怎麼變成這樣了?沒想到啊,知人知面不知心,這個人早晚要除掉,否則對孫兒威脅太大!

待到退朝之後,太皇太后領著小皇帝到了後殿。

“乖孫兒,你要記得,這個鰲拜不是什麼好東西!”太皇太后摟住小皇帝輕聲道。

“奶奶,他不是我們大清國的功臣嗎?”

“對!就是他功勞太大了,所以我們難以駕馭!乖孫兒,你要記得一點,不聽話的功臣,都該死!”太皇太后面目猙獰恨恨的道。

其實鰲拜忠心耿耿,對康熙和孝莊,對大清國都十分忠心,就是對權力的****太高,所以拉攏遏必隆,擅自殺死對自己不尊敬的康熙貼身侍衛,矯詔處死戶部尚書蘇納海、直隸總督朱昌祚、巡撫王登聯等三人,後來又設計除掉了一直和自己作對的蘇克薩哈,這才導致後來太皇太后更堅定了除掉鰲拜的念頭。

新皇年號使用,大赦天下?沒有的事情!對於通海案等大案,鰲拜下令務必嚴查,查處之後對“人犯”必須嚴懲不貸。

抄查那些江南士族,可以剝奪他們的財產,把他們當成養肥的豬殺了,獲得的財產一部分由朱國治等官員自己吃掉,還有一部分是上交給清廷,否則清廷如何解決連年戰亂而導致的財政問題?他們嫌只依靠江南的稅收還不夠快,還是抄家最快。

有了上面的旨意,朱國治開始把手伸到原本不屬於他管的浙江。

浙江巡撫朱昌祚此人還不算太壞,但是江蘇的朱國治有上面的旨意,而且還有一些被刑訊逼供的人所謂的“口供”作為證據,朱昌祚不敢違抗,明知道山陰和會稽兩地那些江南士族是無辜的,也不得不讓人傳令下去,讓紹興府去緝拿名單上的江南士族。

當年的通訊不方便,朱昌祚也有意拖延時間,因為前些年浙江旱災的時候,在他的勸說之下不少浙江士紳也拿出銀子賑災,要對他們動手,朱昌祚還是覺得有些於心不忍。因此派去抓人的捕快也沒那麼快到。

數千裡外的大越王國,剛剛過完年就動身的王新宇在一群親兵和李定國部的騎兵護送下,騎馬走陸路趕往東京。

東京大越國皇宮,大越皇帝黎維祺坐在大殿上,他左邊的那張鄭主座位早就被人搬走,從此不再有人能和他大越皇帝平起平坐。可是臺下的莫敬宇和阮福瀕卻在爭論不休,似乎他們想要爭奪新的鄭主那樣的位置。

阮福瀕是急匆匆從南方乘坐快船趕來的,就是為了能夠和莫敬宇爭權。

作為“護駕大功臣”,又是上國將領的劉啟,自然得到了皇帝賜座,坐在大殿前方所有文武百官前面。

劉啟冷冷看著爭論的雙方,沒有發表意見。雖然他已經決定採納王餘佑的提議,讓阮家去對付清化的鄭家,讓莫家留在東京牽制黎家,但因為這種大事他還不敢擅自做主,得等到王新宇抵達之後,再把這件事定下來。

數日後,王新宇一行人趕到東京。

“王大人!”劉啟帶著王餘佑走出府門迎接。

王新宇見到了王餘佑,問了他的對越計劃。當王餘佑把他的計劃說出來之後,王新宇對此人的計劃是十分佩服。

“此計甚妙!我們故意留下鄭家不滅,以黎家這個名義上的皇帝下旨,讓阮家去對付鄭家,我們再讓莫家去牽制黎家。這樣就是以黎家這個名義上的大越皇帝位中心,阮、莫和鄭三家相互牽制,有如三國演義。”王新宇笑著道。

“倘若鄭阮兩家,有一家要硬來的,以莫家能擋得住嗎?”劉啟問道。

王餘佑道:“那黎家也是有頭腦的,黎家實力和莫家旗鼓相當,假如黎家被阮家還是鄭家控制住,就再無出頭之日。若是聯合莫家對付其中一家,還是能夠對付。更何況,不管是阮家還是鄭家,還是需要這個傀儡皇帝。”

“他們如此牽制,是最好的辦法!不怕以後安南人不加入我們大明!”王新宇道。

劉啟問道:“王大人為何如此肯定他們以後會加入我們?”

“只要他們看到我們富了,我們的國民生活好過了,他們哭著求著都要加入我們!到時候我們還懶得要他們!”王新宇笑道。後世的美國和墨西哥,一開始美國吞併了墨西哥的土地。到了後來墨西哥想要加入美國,美國還不答應。

南洋公司要的只是安南廉價的礦產資源,再把自己的工業品賣給安南,又不需要他們的人,實現半殖民化管理是最好的辦法,用安南人自己來管理安南人,讓他們的皇帝和軍隊來讓他們給大明提供礦產,購買大明的工業品。

安南的財政收入極少,每一家一年收入不過幾十萬兩銀子。

而南洋公司在安南的開發,能夠給這三家提供的稅收比他們自己在國內收取的農業稅都要高得多,從這一點來講,這三家都會同意南洋公司在安南開發礦產,購買廉價糧食,僱傭廉價勞動力,對安南百姓實施盤剝。

見到了大越國皇帝黎維祺之後,王新宇去說服大越國皇帝:“你照樣當你的皇帝,我們不會佔領你們的地盤。另外,你下旨給阮家,讓他們在太原一帶佈置兵力,去對付鄭家,這樣在你的身邊可以減少一個威脅!至於莫家,你們要和莫家聯手,才能起到三足鼎立,牽制阮鄭兩家。這是你維持大越國平衡的最好辦法。”

黎維祺也不是一個草包,他知道王新宇的提議很有道理。但他又問:“把阮家派出去,他不會抗旨吧?”

“抗旨?他還不敢!如果他抗旨的話,你們和莫家一起對付他,你們的實力全部削弱了,那不是便宜了鄭家?他不會那麼傻的!”王新宇笑道。

隨後黎維祺就下旨給阮福瀕,讓他調走京城兵力,把重兵佈置到太原一帶,用來對付隨時可能入侵的鄭家。

阮福瀕也討價還價,最後是阮家在東京留下了一萬人的兵力,這才把其他的兵力調遣出城,去對付鄭家。而莫家的實力不足,只能和黎家聯手。

之後王新宇又以南洋公司代表出面,同安南簽訂關於開發安南礦產等協議。

南洋公司在安南開發煤礦,僱傭安南人當公司員工;南洋公司從安南購買糧食,安南以優惠價格賣給南洋公司;南洋公司給安南提供布匹、陶瓷、鐵器等工業品。另外,南洋公司用來保護公司利益的護衛隊在安南駐紮。

雖然這些協議對安南這個國家一點好處都沒有,但是王新宇給了黎家、莫家和阮家三家極大的利益,所有貨物進口和出口,這三家都能得到他們應得的銀子。

不管是哪一家,想一想自己不僅沒有損失,而且可以發財,能夠獲得比他們原來稅收更多的收入,而南洋公司盤剝的是普通百姓,於是這三家便答應下來。(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