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大獲全勝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海戰進入到最關鍵的時刻,鄭成功艦隊正在猛攻清軍李率泰的八旗艦隊。

這些滿人在南方多年,經過綠營調教,也都熟悉水性,在海戰中並不比綠營遜色。

八旗軍艦隊的清兵作戰還是想當勇猛的,不少兇悍的滿人乘坐中型戰艦,頂著鄭家軍猛烈的炮火,強行靠上明軍大船,跳上明軍戰艦,用自己精湛的近身格鬥術來對付明軍水兵。

但在明軍猛烈的火力打擊下,八旗兵的近戰技能得不到發揮。

滿洲二等侍衛查克丹十分勇猛,跳上一艘明軍戰艦,連續砍翻了多名明軍士兵,但卻被躲藏在暗處的一名鳥銃手擊斃。

正白旗前鋒校鄂勒布的座艦被多發炮彈擊中,為了逃命,他脫掉盔甲跳進海中逃命,卻被明軍一陣亂箭射死在海上。

隨後,清軍八旗水師三等侍衛噶喇護軍校巴蘭的座艦相繼被擊沉,這兩員清將溺亡海中。一等護衛鄂邁的戰艦被火箭點燃,滿洲從三品大將鄂邁也被霰彈打成了馬蜂窩。

東面登陸戰場上,達素指揮的綠營兵用屍體填平了明軍的壕溝,堆到女牆上,衝破了第一道防線。在清軍拼死攻擊之下,駐守第一道防線的明軍抵擋不住,紛紛後撤。

報主子爺我們衝破了明狗的防線已經連續衝破了兩座大營一名包衣奴才來報。

達素大喜,下了命令:太好了傳我令下,讓富察氏佟濟率滿八旗騎兵立即下船直取南狗中軍

喳包衣奴才退下傳令去了。

滿洲大將富察氏佟濟率領八旗兵下了船,殺氣騰騰向明軍後面的防線撲去。

一共是一萬三千多清軍上了岸,其中兩千多八旗軍。

得知有一萬多人登陸,達素大喜道:破鄭逆指日可待

富察氏佟濟率領近一萬三千多人的大軍,列陣殺向前方的明軍中軍大營。

但是一路上,明軍一道道壕溝木柵欄一次又一次阻攔住清軍,在明軍鳥銃虎蹲炮弓箭等遠端武器打擊下,清軍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才連續突破明軍三道防線。而明軍的損失卻微乎其微。

看到綠營兵的慘重損失,富察氏佟濟卻連眉頭都沒有皺一下,因為他的精銳八旗幾乎沒有受到什麼損失。在他心目中,只要八旗兵不受損失,就算綠營兵死再多,也不算戰敗。

清軍終於突破了明軍設定在海岸線上的最後一道防線,進入了島內的平地。

報主子爺,前面有明狗阻攔富察氏佟濟的親兵來報。

富察氏佟濟哈哈大笑:在平地上野戰,南狗怎麼可能擋得住我精銳八旗

隨後富察氏佟濟傳令讓綠營步兵在前面衝鋒破陣,八旗騎兵在兩翼,一旦明軍出現敗象,就用騎兵追殺。

手持刀斧的清軍綠營兵大喊著,向明軍衝去。突然,這些綠營兵發現,他們面前那些輕甲的明軍紛紛散開,露出中間的五百鐵人兵。

五百鐵人兵緩緩推進,清軍綠營兵紛紛射箭,但弓箭射在鐵人兵身上,就像是撓癢一樣,羽箭紛紛掉落。鐵人兵緩緩推進,手中大刀在清兵人群中一陣亂砍,猶如斬瓜切菜一般砍翻了大批清軍綠營兵。

富察氏佟濟冷笑:該輪到我們八旗騎兵出擊了

八旗騎兵上馬,大約一千騎兵,手持木矛,緩緩加速,向鄭成功的鐵人兵衝去。雖然木矛更無法刺穿鐵人兵身上的鐵甲,但騎兵全速衝鋒,用木矛撞擊,可以把鐵人撞飛出去。馬的衝擊力極大,撞飛的鐵人就算不死,也會受嚴重內傷。不過八旗兵撞飛鐵人之後,如果不能及時剎住馬回頭,自己衝入鐵人堆裡面,也可能被砍死。對此,富察氏佟濟覺得也是無奈之舉,他知道鄭成功的鐵人兵不多,每個都是精銳,就算用八旗兵一對一去換鐵人,鄭軍的精銳鐵人兵損失完了,這一仗就算贏了,自己的兩千八旗騎兵只損耗不到三成,剩下的明軍,在八旗兵面前不過是土雞瓦狗爾。

看到八旗兵衝過來,鐵人兵知道八旗騎兵的厲害,不敢硬扛,紛紛後退。

想把我們的騎兵引誘過去,用火器和長槍對付富察氏佟濟冷笑一聲。

清軍大旗舞動,八旗騎兵得到大旗號令,立即放慢速度,沒有正面去衝擊明軍結成的陣,而是在外圍繞著明軍慢跑,用騎弓漫射。

騎弓的威力本來就不大,射在鐵人身上更是一點效果都沒有。

八旗騎兵並不急著去衝明軍步兵結成的大陣,而是在外面繞著圈子,用輕弓箭騷擾,試圖等明軍陣型出現混亂,再發起攻擊。

明軍陣型絲毫不亂,面對著清軍,一步步穩穩後退。

八旗騎兵在外面繞著圈子,不時射出手中的箭。就在此時,突然一名八旗騎兵馬失前蹄,摔在地上。

其餘幾名八旗兵也下馬,撥開泥土上的草皮,才發現地上居然有陷馬坑。

這些下賤的南狗居然用這種辦法對付我們一名清兵罵道。

一半的八旗騎兵紛紛下馬,檢查地面是否有陷馬坑;另外一半八旗騎兵騎著馬緩緩走動,假如明軍向前發起攻擊,八旗騎兵就尋找破綻,從側面薄弱位置衝陣。不過對面的明軍似乎很沉得住氣,沒有趁八旗騎兵下馬的時候反擊。

清軍大旗搖動,綠營兵再次嚎叫著衝上去。

明軍用鐵人兵當成移動的堡壘,後面是長槍兵弓箭手和鳥銃兵,把綠營兵的攻勢打退回去。

就在此時,八旗騎兵卻突然發起衝鋒。

弓箭鳥銃射來,十多名八旗兵落馬。其餘的八旗兵繼續衝鋒,把戰馬的速度提高到最高。

八旗騎兵即將衝到明軍陣型的鐵人跟前時,先勒馬減速,然後把手中的木矛刺出,撞飛了幾個鐵人。不過大部分的八旗騎兵都被明軍長槍兵戳下馬來,只有少數人調轉馬頭離去。

明軍鳥銃手上前,一排齊射,剛剛轉身離去的八旗兵又有五六人翻身落馬。

看到撞飛了幾名鐵人,自己卻損失了二十多名八旗騎兵,富察氏佟濟心疼得直咧嘴。雖然用這種辦法可以消滅幾個鐵人兵,但這樣的交換比,恐怕自己的兩千八旗兵都死完了,還無法消滅五百鐵人兵。

給我上讓綠營全線攻擊富察氏佟濟下了命令。

清軍擂動大鼓,鼓聲隆隆,所有綠營兵全部壓上去,發起了瘋狂的進攻。

富察氏佟濟的計劃是,綠營的步兵衝陣,先把明軍的陣型衝亂了,使得明軍的長槍兵不能結陣,然後八旗兵策馬衝擊,用馬力來撞飛鐵人。只要解決了鐵人,就能輕鬆解決明軍。

但明軍並沒有亂,綠營兵卻在明軍陣前丟下枕疊的屍體。

八旗騎兵不敢貿然衝鋒,只能在外圍打轉,尋找機會,可是他們一直沒找到明軍的破綻。於是雙方形成了對峙。假如是在北方平原上,騎兵和步兵對峙,步兵永遠是吃虧的,因為步兵必須保持高度緊張,稍有不慎,就會自亂陣腳,被騎兵衝破之後,就是潰敗,在被騎兵的追殺中全軍覆沒。而騎兵在外圍騷擾的同時,他們可以坐在馬背上吃乾糧,喝水,能保持輕鬆。就算騎兵敗了,還能跑掉,步兵跑斷腿都追不上。

但這裡不是北方平原,這是孤懸於大海的小島。一旦清軍水師敗了,那麼不管是綠營步兵,還是八旗騎兵,就全部得留在島上。

也就在登陸清軍攻勢受阻的時候,海面上颳起大風,原本風平浪靜的大海,就像是小孩子的臉,說哭就哭。

海面上颳起大風,對那些本來就不擅長行舟的清軍來說,無疑是一場災難。

首先,李率泰的滿洲八旗水師無法適應大風大浪,這些滿人雖然向綠營學習了水戰技術,但還是經受不住風浪。大風一來,船上的滿人紛紛站立不穩,戰鬥力嚴重下降。

八旗水師轉眼之間就遭到滅頂之災,隨後綠營水師也在鄭軍的猛烈攻擊之下潰不成軍。

見到慘敗,李率泰達素和黃梧丟下艦隊狼狽逃竄。而已經登陸的一萬三千名清軍,這時候徹底變成了孤軍。

清軍旗艦逃跑,其他的清軍大小戰船失去了指揮,而且很多清軍水師是來自江蘇浙江山東等地,根本不熟悉廈門的水域情況。看不到旗艦的影子,清軍水師就像無頭的蒼蠅在海上打轉,不斷被明軍戰艦包圍,分割殲滅。

炮聲隆隆,一艘艘清軍戰船起火燃燒,海面上到處都是破碎的木板,鮮血染紅了大片海面。

清軍登陸場,那些還來不及上岸的清軍督促趕緊開船,已經上岸的清軍涉水奔來,哭喊著要運輸船等等他們。但沒有人理睬他們,清軍的運輸船丟下了陸師,跟著敗退下來的艦隊向泉州灣方向逃去。

站在海水中的綠營八旗清兵看著遠去的運輸船大聲叫罵。後面的明軍已經殺到,走投無路的清兵不是跪地投降,就是被殺死在海灘上。

成為了孤軍的富察氏佟濟部得知水師大敗,他們已經被人拋棄的訊息,頓時軍心動搖。那些綠營兵一陣騷動,準備投降。

八旗兵砍殺了不少綠營兵,但還是不能阻止住低落的士氣。一萬六千清兵被困在四面環海的孤島上,島上地形複雜,到處是丘陵,樹林密佈,四周都是敵人的地盤,這支孤軍就算是紮營結寨佈置了防禦,最終也會因為斷糧全部餓死。

鄭成功殲滅了清軍水師之後,這股登陸清軍被鄭成功親自率領帶隊的陸師殲滅。綠營兵死傷大半,其餘的全部投降。八旗兵一開始還在負隅頑抗,他們結陣防守。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損失,明軍並沒有發起攻擊,而是圍住清軍,用大炮不斷轟擊,同時勸降,告訴他們投降免死。等清軍衝陣,用長槍兵擋回去。不久之後,清軍主將富察氏佟濟被明軍大炮擊斃,精銳的八旗不得不低下頭顱,放下武器投降。

大捷的訊息還沒穿到高崎,王新宇那邊見到追不上即將逃回同安灣的清軍,便駕船回到大營。

臨時充當監獄的一間營房內,剛下船的王新宇見到關押在這裡的陳鵬。

陳大人王新宇走進屋內,喊了聲。

陳鵬苦笑一聲:王公子,別叫我陳大人了,現在我只是待斬的死囚。

王新宇拱了一下手行禮道:陳大人,不管怎麼說,您都是我的恩主。如果沒有您,也就沒有我的今天。只是我想不通,為何您要背叛我大明,背叛延平王,去投奔對面的韃子

陳鵬回道:大明天子都棄國了,我們現在哪裡來的大明啊如今天下,大明只剩下舟山,廈門,金門幾個小島,還有四川的闖營佔了一小塊地盤,連晉王都被人趕出雲南了。我是在想,我也是為了大家著想,給弟兄們爭取前程。但是沒想到,施琅那賊子居然如此不堪

王新宇悲憤的說道:那些韃子屠殺我大明百姓,毀我衣冠,對我華夏犯下累累罪行我王某人為的不是那棄國的天子而戰,而是為我華夏百姓而戰陳大人,非施琅賊子不堪,而是你陳大人手下都是我大明百姓,是大明的赤子忠臣因為韃子欠下了累累血債,他們每個人都和韃子有深仇大恨,所以陳大人要降,他們卻不會降

陳鵬像是明白了什麼,落下眼淚:事已至此,罪將悔之已晚,只希望延平王能放過我一家大小,只懲處我一人。

請大人放心,屬下一定會稟報延平王爺,用屬下功勞去給您抵罪,不會連累大人的家人王新宇拱手道。

陳鵬道:多謝王公子寬容大量

其實倒不是王新宇寬容大量,而是他覺得該死的只是陳鵬一人,不應該株連九族。

王新宇又提起一件事:陳大人,其實你讓我上船出海時,我已經有懷疑了,這才帶了寶刀寶甲和親兵上船。只不過那時候我還不敢肯定,我不相信對我有提攜之恩的陳大人您會叛國投敵。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陳鵬嘆了口氣道:看來我還是小看了你,早知韃子如此不堪,我何必當初啊

前面部分基本上按照歷史事實寫,除了和主角有關的,略微撬動一點歷史之外,其他基本不變。從後面開始,歷史將會出現巨大變動。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