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名將”如雲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每年九月份到次年四月份是緬甸的旱季,這半年多幾乎是滴雨不下的。

亞哇城外,王進忠吆喝著指揮輔兵和民壯修建土城,挖掘壕溝。因為考慮到要長期圍困作戰,僅靠土城是不夠的,一旦明年的雨季到來,土城很容易變成一堆爛泥巴。因此土城修築完畢之後,輔兵和民壯們就開始在在土城外面鋪設石頭。這些石頭當然都是從上游運來的。

伊洛瓦底江上,吳浩東率領的內河艦隊一路追殺緬軍水師到了上游。由於有當地的阿卡人帶路,大明南洋艦隊輕車熟路直抵上游,最終迫使緬軍殘存水師全部投降。至此,從下游的阿努律陀城到上游的八莫一帶航線全部打通。

隨著從江口抵達八莫的航線被明軍打通,南洋公司生產的大米、布匹、盔甲、刀劍和火器可以源源不斷沿著伊洛瓦底江一路抵達八莫,給李定國和白文選的軍隊送去補給物品。

風向快要轉為西北風了,這對今後滿載補給物資的船隊逆流而上是一件不利的事情,但是南洋公司新租用的一批淺吃水縱帆船能夠解決這個問題,這種船可以在橫風和側風的條件下航線,直抵上游,給李定國運輸補給物品。今後王新宇自制的淺吃水內河飛剪快船問世之後,將會更好的把李定國同南洋公司聯絡在一起。

江面上,一眼望不到邊的大明船隊逆流而上。一批滿載著石頭的船隻從上游駛下,在江邊碼頭上停靠。

“一二一!”幾名輔兵吆喝著,把一塊大石頭從船上抬下來,裝上車。

幾條從下游來的大船抵達亞哇城下,輔兵和民壯們從船上搬下了一袋袋水泥。

明軍輔兵和當地阿卡人民壯們推著車,把一塊塊大石頭送到建築工地上。幾名擔任建築任務的工匠們指手畫腳,指揮輔兵和民壯把石頭壘砌起來,工匠們隨後就抹上泥土和水泥,在土城外面鋪設一層石頭。

亞哇城頭,滿臉焦慮的莽白站在城樓上,憂心忡忡看著城外的明軍修建工事。

“看來這些賊人要對我們長期圍困了!他們在加固土城,肯定是考慮到半年後的雨季!”邊牙鮓說道。

就在此時,城樓上的緬甸人猛然看到城外的明軍推出一門二十四磅的大炮,黑洞洞的炮口對準城樓。莽白和一群人嚇得急忙逃下城樓,縮回王宮。

“狗ri的,讓你們再看!”龔小大拍著大炮道,“算你們這些小兔崽子跑得快!要不然一炮把你們一鍋端!”

到了下午的時候,有緬甸使者來到明軍大營。

王新宇沒在,羅祥、鄔豬蛋、龔小大、張巍等部將讓緬甸使者走進中軍大帳,看看他想要說些什麼。

那緬甸使者行了一個禮,隨後發話道:“是我們大王叫我來和你們談判的,你們的天子在我們手裡!如果你們不想你們的天子有什麼三長兩短的話,那就請你們馬上撤掉工事,撤離亞哇城!我們一定會把你們的天子放回去的!”

“你們大王是來威脅我們的嗎?”羅祥冷笑一聲,“我們的條件只有一個,馬上把我們的皇上放回來,我們就撤軍,否則一切免談!”

“難道沒有什麼其他條件嗎?我們大王說了,只要你們肯撤軍,我們除了放回你們的天子之外,我們還願意給你們一定的補償。”緬甸使者的口氣稍微軟了一點下來。

“我說的很清楚了,我們提督大人不在,其他任何條件我們不能接受!除非你們把我們的皇上先放回來!否則就請回吧!”鄔豬蛋冷冰冰的道。

“既然如此,那我們就沒什麼好談的!”緬甸使者怔怔的離去。

看到緬甸使者走出去,羅祥等人指著緬甸使者的背影說:“隨便你們!要打就打!反正我們有的是時間!看你們能堅持多久!”

數百裡外的怒江,吳三桂大軍正沿著明軍防禦薄弱的怒江峽谷,向西南方向行軍進入緬甸境內。怒江上游水流湍急,無法通航。只要吳三桂的軍隊抵達水流平穩一點的地方,即可砍伐木頭,打造木筏順流而下,直抵亞哇城。

從雲南進入緬甸境內有三條路可以走,一條是從今天的瑞麗一帶入緬,那條路是最好走的一條路,沿著河谷即可抵達八莫,再從八莫順流而下就能到亞哇城。但吳三桂的探子得知,李定國的主力就沿著錫波江一帶佈置防禦,這些地方都是易守難攻之地,清軍若是要從李定國的駐地透過,必然會遭到明軍頑強的阻擊。第二條路是從現在的西雙版納一帶進入緬甸,這條路沒有河谷,一路上都是崇山峻嶺,茂密的原始森林,直到後來科技發達的時候都只有一條十分險峻的公路。當年如果在這種路上行軍,大軍很容易遭到當地土司襲擊,因為地形的緣故,哪怕幾百名土兵都可能擊敗十幾萬大軍。

最後一條路,就是吳三桂現在選擇的怒江峽谷。

這條路比起走瑞麗江那條路來,要險峻得多。但吳三桂的探子事先都已經探明了情況,清軍獲知李定國的主力佈置在八莫一帶,在怒江一帶幾乎沒有明軍駐紮,因此吳三桂的主力選擇這條路進入緬甸。

吳三桂畢竟是一員名將,他派遣的主力部隊行走怒江,同時還派遣另外一支五萬人馬的大軍從木邦進入,抄小路迂迴繞行李定國的背後,企圖從明軍背後給李定國致命一擊。與此同時,吳三桂還讓一支偏師故意行走瑞麗江一帶,吸引李定國的注意力,企圖讓李定國把兵力集中在正面,這樣李定國就不會防範背後偷襲的清軍以及進入緬甸捉拿永曆的清軍。

執行迂迴包抄任務,準備從李定國背後發起攻擊的北路大軍主將是“一代名將”趙良棟。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趙良棟,擎之,號西華,寧夏人,此人武功高強,精通箭術,而且極為奸詐狡猾。後來入川作戰中,趙良棟和他的親兵射傷了張獻忠,致使張獻忠不久之後就死去,因此趙良棟深受洪承疇喜愛。後來洪承疇去了雲南的時候,把趙良棟帶上,用他來牽制吳三桂。洪承疇雖然已經回了北京,又被派往廣東,但趙良棟留在雲南,就代表了洪承疇。

趙良棟的副將是******。

******,原本出生於官宦人家,武功高強,但是嗜賭如命。後來******跟著姐夫參加了李自成的闖軍之後,因為賭博輸了姐夫的六百兩銀子,結果就逃走去投奔了明軍大同總兵姜瓖。後來李自成到來,******又跟著姜瓖投奔了農民軍。清軍來了之後,又投降了清軍。再後來是姜瓖反清,武功高強的******殺得阿濟格麾下的精銳八旗都聞風喪膽,被人號稱小呂布。不久之後姜瓖兵敗身死,******被迫向清軍投降。

因為******的武功極高,多爾袞死後,順治把******安排給洪承疇當貼身侍衛。進入雲南之後,******多次給洪承疇立下大功,深受洪承疇賞識,因此被提拔為總兵。

雖說******是洪承疇安排在吳三桂身邊的一個釘子,但是老奸巨猾的吳三桂深知******此人嗜賭,就藉機拉攏,叫手下人找他賭博,故意輸錢給他,還給他送了美女。結果******就把吳三桂當成了自己的世伯一樣,完全背離了洪承疇的希望。

正因為******和吳三桂走得太近了,愛星阿對此人不放心,這才讓趙良棟擔任主將,******擔任副將。

擔任趙良棟部先鋒的是原李定國麾下馬寶、祁三升、馬惟興等三員降將,率領一萬原南明降軍,在三萬綠營清軍和一萬漢八旗的前面開路。

事實上馬寶、祁三升、馬惟興等人當年都是向吳三桂投降的,可是洪承疇不放心吳三桂,也不放心這些原南明降將,因此洪承疇做出了安排,把這些南明降將都安排到趙良棟手下,一方面可以不讓吳三桂發展太快,另外一方面又能用對朝廷忠心耿耿的趙良棟來監視這些降將。

中路清軍,也就是佯動吸引李定國注意力的清軍有八千餘人,主將是王進寶。這支軍隊有一大半是擅長登山的倮倮兵,是一支精銳山地部隊。

根據吳三桂的交代,王進寶從正面進攻李定國。若是抓住機會,王進寶部可以攀爬懸崖深入李定國防線內側,配合側面偷襲的趙良棟,兩面夾擊李定國,一舉擊潰李定國部。

倮倮兵,都是當地少數民族的土兵中選拔出來的精銳部隊,是吳三桂手中的一支殺手鐧。這次吳三桂撥了五千倮倮兵給王進寶,加上王進寶自己的本部兵馬三千人,共有八千。之前王進寶就曾經指揮過倮倮兵,當時李定國的部將羅大順駐守險要地形,王進寶向吳三桂請戰,要求吳三桂派遣精銳山地兵助戰。於是吳三桂撥給了王進寶五百倮倮兵。後來王進寶親自率領五百倮倮兵攀登懸崖,從李定國背後發起偷襲,擊敗了羅大順。

再說吳三桂親自率領的主力部隊,吳三桂擔任主帥,八旗將領愛星阿為副帥。

舒穆祿?愛星阿,老野豬皮的曾外孫,曾經跟著他爺爺一起征戰朝鮮。在和多鐸一起追殺朝鮮軍的時候,愛星阿的爺爺中了鳥銃斃命。後來他的父親舒穆祿?塔瞻設伏擒獲洪承疇。這愛星阿,也是“名將”之後。

主力清軍先鋒部六千人,擔任先鋒官的是吳國貴,副先鋒官高得捷。

吳國貴,吳三桂義子,絕對是吳三桂的親信,武功高強,有萬夫不當之勇。此人多年來跟隨吳三桂南征北戰,立下汗馬功勞,深得吳三桂的賞識。

高得捷,也是吳三桂手下一員猛將,所訓練的騎兵異常精銳,往往能以少勝多,能出其不意的獲得勝利。

六千平西王府軍先鋒軍隊中,大部分都是吳三桂的王府軍,還有兩千原南明降軍,擔任降軍將領的是高起隆。此人雖是降將,但因為投降較早,比較得吳三桂的信任。

吳三桂部的中軍為五千滿蒙八旗,八旗主將是愛星阿兼任,副將卓羅貝子。五千滿蒙八旗都是一路從關外殺到西南的八旗精銳部隊,和已經開始墮落的京城八旗不一樣,這些駐滇的八旗兵多年征戰,從來就沒有生疏了戰技,是一支十分兇悍的生力軍。

滿蒙八旗軍與其說是吳三桂的中軍,倒還不如說是監督吳三桂的。

真正吳三桂的中軍,是他自己的平西王府軍加上少量綠營軍。平西王府軍中軍大將有夏國相、胡國柱、李如碧、劉之復、塔新策、王會等人,綠營和漢八旗中軍大將是孫思克。

夏國相和胡國柱,都是吳三桂的女婿,這兩人可以說是智勇雙全。早年他們懷才不遇,後來遇見吳三桂之後,吳三桂看中他們兩人,還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們。

孫思克,漢八旗“名將”,也是洪承疇提拔起來的一名清軍大將。被稱為康熙年間“河西四名將”的四員大名鼎鼎的清軍將領,除了張勇沒到之外,趙良棟、王進寶和孫思克都到了,可謂是“名將雲集”,聲勢浩大。

吳三桂騎著一匹高頭大馬,和愛星阿並肩而行。表面上看起來,吳三桂似乎是躊躇滿志,大有一番志在必得的自信。

“王爺此行聲勢浩大,必能一舉平定李逆和白逆,擒獲偽明皇帝!”愛星阿故意恭維了吳三桂一番,想要看看吳三桂是什麼反應。

其實吳三桂心中十分苦悶,他很清楚清廷是要拿他當槍頭使。最壞的可能性是,清廷很可能會讓他親手殺害永歷來當投名狀!如果真的發生這種事情,吳三桂已經決定好了,要表現得更加忠心的樣子給清廷看,雖然這是一個很痛苦的決定,但吳三桂認為自己沒得選擇。

歷史上的吳三桂是一直想要偏安一隅,一次次答應了朝廷提出的條件,只可惜康熙小皇帝得寸進尺步步進逼,不把吳三桂削藩了就誓不罷休,最後把快入土的吳三桂都給逼反了。

吳三桂很鎮定的微笑著,撫摸著鬍鬚:“這一仗我們是志在必得!一定能大獲全勝!”

愛星阿見試探不出吳三桂什麼,又把話題一轉:“這天氣也太熱了!不知道還得走多久我們才能坐船順流而下?”

“快了,再走七日即可!”吳三桂回道。

愛星阿又問道:“李逆和白逆在北面,我們只以五萬人馬去對付他們,十萬大軍卻入緬去擒偽明皇帝,這是否有小題大作之舉?偽明皇帝已經落在緬人手裡,我們只消兩三萬人去抓他就夠了!應該用主力去對付李逆和白逆!”

吳三桂道:“那李逆詭計多端,就怕他們在前面會有埋伏!吾等去擒偽明皇帝,此乃最重要的大事!兵書雲,擒賊先擒王!只要拿住了偽明皇帝,李逆和白逆都不足為懼!”

兩人正在說話的時候,突然前面有人快馬來報:“王爺,不好了!前面有明軍埋伏!山上滾木礌石推下,先鋒高總兵部損失了十多名兄弟!”

“這是怎麼回事?”吳三桂臉色大變。

剛剛高得捷的先鋒清軍在怒江河谷中行進,經過一處險要之地,突然山頭上滾下了數塊巨石和幾根滾木,前面的十多名清兵躲閃不及,有的人被當場砸成了肉泥,還有的人被巨石和木頭撞落到波濤洶湧的怒江中,轉眼之間就被急流卷走。

吳三桂派出快馬,讓先鋒官吳國貴火速快馬回報。

不一會兒,吳國貴回到中軍,單膝跪地,向吳三桂稟報:“稟報王爺!前面有賊人埋伏!但賊人數量不多,末將已經派人去追趕了!”

“很好!你必須注意前方道路的安全!此處地形險要,若是我大軍陷入賊人伏擊圈中,後果不堪設想!快去吧!”吳三桂鄭重的摸著鬍鬚點了點頭。

“扎!”吳國貴退了下去。

怒江左岸的山林中,明軍夜不收郭峰正在山林中穿行奔跑,後面大批清兵大喊:“站住!別跑!”

原來剛剛郭峰和唐衝發現了清軍之後,郭峰便讓唐衝快馬趕回八莫一帶向李定國稟報,自己卻在一處險要之地佈置了滾木礌石。等到清軍的先鋒大隊過來的時候,郭峰推下滾木礌石,砸死了十多名清兵。

清兵追趕過來,郭峰帶著清兵,往自己之前佈置的機關陷阱區域跑去。他和唐衝兩人在這裡埋伏了兩日,在這兩日期間,兩人在身後的山林中佈置了不少機關陷阱。現在清兵追趕上來,這些機關陷阱剛好派上用場。

郭峰在竹林中奔跑,經過一處機關絆繩的時候,他輕輕一跳,跳過了繩子。

清兵追趕上來,跑在最前面的一名清兵一腳絆到草叢中一條用青藤製成的繩子,只聽到“呼呼呼”一連串風聲,竹林中被壓彎的竹子猛然彈直,一大排前面削尖的竹槍飛出,把三名躲閃不及的清兵釘在地上。

後面的清兵被嚇了一大跳,半天不敢追趕。過了片刻,清兵見竹林中沒有埋伏,這才放心大膽再次追趕出去。沒追出幾步,就聽到“轟”一聲,前面兩名清兵落進陷阱,被陷阱裡面的竹子刺成了篩子。(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