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延平城堡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此時的延平城已經初具規模,經過近一年時間的建設,已經修建起一座接近方圓一里的城池,城牆周長七百二十丈,四角有四座凸出在外面的封閉式角堡,設有東西南北四座城門,每一座城門兩邊還有兩座稜堡在拱衛城門。城牆上面,還有一層城牆,上面設有內堡,在堡壘的頂部有炮臺防禦。

如果僅僅是為了對付當地的土著,根本不需要建築一座如此堅固的城池,王新宇是考慮到萬一受到西方殖民者的威脅,這樣一座堅城,就能讓西方人知難而退。

延平城的周圍,開墾出大片的荒地。曾經鬱鬱蒼蒼的原始森林被砍伐了不少,變成了一片片的水稻田。在一些低窪的地方,開鑿出了水塘,裡面養著魚,養著鴨子和鵝,水塘的兩邊種滿了桑樹,桑樹的落葉可以提供給魚塘當魚食,魚塘裡撈出來的淤泥又能當桑樹的肥料;在比較高山坡上,種滿了果樹,果林之間養著雞羊豬牛。

城門口,出現了一座座熱鬧的集市,有不少移民來的漢人在出售物品,有賣糧食的,賣肉食的,賣蔬菜的,賣雞蛋的等商販。大部分的商販都是周圍開墾的軍屯戶和自由民。軍屯戶除了上交的糧食之外,其餘的食物都是自行支配,可以拿來集市上出售。

集市上,還有不少當地的蘇祿熟番帶著他們捕捉到的魚和海鮮,山上打來的鹿和各種野味在集市上出售,他們賣掉了自己的東西,買回大米、蔬菜、番薯、布匹、食鹽、佐料和陶瓷等各種生活日常用品回去。但是蘇祿人出售給漢人的黃金和黃銅,以及漢人賣給蘇祿人的絲綢、鐵器、茶葉和酒,都是班詩蘭土王的專賣專案,普通的蘇祿人不能隨便出售黃金和黃銅,只能由土王來賣;普通的蘇祿人也無權購買絲綢、鐵器、茶葉和酒,在集市上也買不到這些東西,只能是土王從延平城內的官商手裡購買,回去再賣給族人。

因為專賣物品專案,讓班詩蘭土王從中賺得盆滿缽滿。

延平城都督府,潘瑩坐在書房中,手指飛快的打著算盤。

“小姐!姑爺來了!”外面一名丫鬟急匆匆飛奔而入,看起來跑得很急的樣子,頭上香汗淋漓。

“姑爺?”潘瑩生氣的轉過頭來,“哪來的姑爺?本小姐都還沒嫁人呢!你這死丫頭,再亂說話本小姐可對你不客氣了!說!是哪個小子想佔本小姐便宜的!看本小姐不收拾他!”

“是王都督啊!”那丫鬟抿著嘴吃吃的偷笑。

“啊?是王大哥回來了!”潘瑩就像觸電一樣跳了起來,飛奔出院子。

“剛還說不高興呢,一聽說是王都督來了,跑得比誰都急!”丫鬟看著潘瑩的背影,笑得捂住肚子蹲在地上。

潘瑩剛剛走出都督府大門,就看到一名白衣方巾少年迎面走來。那白衣少年不是自己朝思暮想的王新宇又是何人!潘瑩甜甜的叫了聲:“王大哥!”一陣風一樣輕步小跑上前,一張絕美的臉上洋溢著春風般的笑容,滿滿的幸福全部泛上心頭,臉上寫著滿臉喜悅。

“瑩兒!”王新宇就像中了定身法一樣定住了。半年多沒有見到潘瑩了,這小姑娘變得越發美麗。

半年多的思念,令潘瑩完全忘記了羞澀,一下就鑽入王新宇懷中,滿心喜悅道:“王大哥,你可知道這半年多來,妾身有多掛念你。”

王新宇一時不知所措,愣在那裡,但還是禁不住伸出胳膊,緊緊擁住潘瑩。

潘瑩也許是覺得自己的失態,掙脫開王新宇的魔掌,退出半步,站在那裡秋水含情看著王新宇:“王大哥旅途勞頓,趕快進府休息吧。”

走進都督府內,潘瑩問長問短,這才知道王新宇從瓊州過來,船隊在海上航行了七天七夜。於是她關切的說道:“王大哥去裡面躺一會,妾身這就讓人去給你準備午飯。”說完便去了廚房,囑咐下人準備午餐。

王新宇走到臥室,躺了下來,心裡想:這時候的船速度也太慢了!如果是順風順水還好,這次過來用了七天七夜的時間。能否設計一種快船呢?對了,好像十九世紀有一種帆船,速度可以達到十四到十七節,甚至可以達到二十節的高速!只需要十多天就能橫渡太平洋。如果有那種船,一個多月就能跑到歐洲去,那是多麼高的效率啊!

這種船的名字叫飛剪船,是十九世紀才誕生的高速帆船。

王新宇沒辦法畫出這種船的設計圖,這個年代也沒這種船,只能慢慢摸索了。

有了飛剪船,還需要六分儀。當年從亞洲到歐洲才船都是沿著海岸線走的,這樣就繞行了一大圈,有六分儀之後,船在過了馬六甲海峽之後就能直接穿過印度洋,透過好望角,再沿著非洲海岸線往北去歐洲,就不需要一直沿著印度海岸線,再沿著阿拉伯海岸線,再走非洲海岸線南下這樣繞一大圈,就可以拉直航行。

當年的船正因為沒有六分儀,容易偏離航線,所以儘可能不直穿大洋。

不知不覺中,王新宇昏昏睡著。過了不知道多久,一股清香味鑽入他的鼻孔中,只聽到一聲輕柔的聲音在叫喊他:“王大哥,起來吃飯了。”

走到餐廳,僕人和丫鬟早已把飯菜端上桌。桌子上擺著一大盆白米飯,一盆紅燒肉,一盤清蒸魚,一盤白灼蝦,一盤炒青菜和一大碗燉雞湯。大廳外面也擺上了三張桌子,親兵們坐在外面吃飯。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都是一些家常菜,但廚師的手藝不錯,王新宇吃得很香甜。

“這大米和豬肉是這裡產的,還是別的地方運來的?”王新宇放下筷子問道。

“都是這裡產的,這裡水稻田多,土地也肥沃,產量挺高的。去年運來養的小豬也長大了,還有雞鴨牛羊,也都長大了。”潘瑩回道。

王新宇覺得挺滿意的,但又認為還是去看看別人過得怎麼樣,於是開口道:“晚上就不用準備我的飯了,我去看看那些軍屯戶,和他們一起吃飯。”

吃過午飯之後,王新宇回到書房同潘瑩交談,瞭解一下延平城人口的情況,從潘瑩口裡得知,目前延平城有一萬五千多人,其中有瓊州送來的移民七千多人,綠營清兵俘虜三千多人,加上原來從廈門移民來的民壯五千多人。其中大部分都是男丁,經過統計,有一萬一千多男丁,一千多小孩,只有不到三千女人。

“這男女比例嚴重失調,看樣子得準備弄些女移民來了,還得多弄點過來。不過韃子現在搞了遷海令,很難再移民了。”王新宇說了一句。

潘瑩想到一個辦法:“王大哥,要不然這樣,讓這些男丁去娶當地的土著女人如何?”

王新宇剛好喝了一口茶,聽到這話,差點一口茶水噴出來。他放下茶杯,開口道:“那些蘇祿土著女人長得實在太難看了,換成是我,我真下不了手。”

“也有好看的。”

“但是不多,大部分都長得太噁心了。”王新宇笑道。這個年代的菲律賓土著女人還沒經過華人和白人的混血,絕大多數都非常難看,幾乎清一色的都是皮膚黝黑,鼻子扁平,相貌醜陋。後來的菲律賓女人因為混入了華人和白人的基因,才變得好看的。

“如果沒有女人了,他們看到蘇祿女人也不會覺得難看。”潘瑩說了句。

“這倒不錯,不過我還是有個更好的想法。”

潘瑩迫不及待的問:“什麼想法?”

“去安南、朝鮮和日本引進女人吧,那些女人還能讓人接受。”王新宇提議道。

潘瑩略想了下回道:“家父正準備去安南,去找他們商議,洽談我們在那邊開採煤礦和鐵礦的事情。”

“只要那邊的礦產能夠開發起來,我們在那邊開設了分公司,就可以在那裡建立婚介公司,引進安南新娘,給我們的民壯提供媳婦。”王新宇說道。那些越南女人長得都還是挺不錯的,個子高挑,腰細,該大的地方絕對沒問題。只要自己這裡能夠發展得好起來,相信越南人都願意把自己的女兒送過來。

下午,王新宇帶上自己的親兵,跟著潘瑩去了位於延平河上游的延平城槍炮廠。

從延平港坐船逆流而上,航行了大約六裡路,進入一條支流,就抵達了延平城槍炮廠。這座槍炮廠正在施工之中,上游的水壩正在施工之中,周圍的廠房、宿舍也在建設中。

“我們用什麼來保護槍炮廠的安全?假如有人來襲擊槍炮廠的話,這裡距離我們的城池有六裡路,我們怎麼保護?”李銳提出一個問題。

王新宇看著地圖說:“外來的入侵者,如果是西方人的話,他們只能透過延平河上去。而我們的延平城就是一座巨型炮臺,加上我們的水師,完全可以擋住西方人從水上進攻。如果是當地的土著來襲,你也知道那些土著的戰鬥力。我們在炮廠周圍有一圈圍牆,上面還有木柵欄,我們在裡面再設定幾座塔臺,你覺得土著人可能打得進來嗎?”

李銳又問:“大人,若是西方人繞行過來呢?他們如果繞過我們的延平城,從森林裡面透過,去襲擊我們的炮廠呢?”

“真到了西方人能夠從陸地攻入炮廠,恐怕我們的延平城都被人攻破了吧?那種事情是不可能發生的!目前在這裡,葡萄牙人和英國人是我們的盟友,西班牙人是合作伙伴。只有一個敵人:荷蘭人!我們馬上就要去找他們麻煩了!只要我們在即將到來的巴達維亞大海戰中大獲全勝,我們就能解除我們最大的麻煩!”王新宇說道。

參觀了炮廠工地之後,王新宇一行人坐船返回延平城。先是把潘瑩送回城裡,然後王新宇帶著自己的親兵,前往林福榮所在的軍屯戶村子。

延平城外,修建起一條條石板馬路。呂宋島上氣候溼潤,多雨水,有了石板馬路之後,下雨天就不容易泥濘,便於人馬和車行走。今後王新宇是打算修建水泥馬路的,但是現在水泥的產量還不大,必須優先保證瓊州海口堡壘的建設和未來的新加坡堡壘的建設,等有了足夠的水泥之後,才能用水泥來修建馬路。

來到林福榮的軍屯村,這裡是位於一條小河邊上的村子,這座村子被命名為雲霄村,河邊種植著一排排防護林,在防護林和防護林之間是茂密的水稻田。這些防護林都是原來的森林殘存下來的,中間的林子被砍伐了,變成了農田,田坎和河邊的樹木被保留下來,形成防護林。因為雲霄村所在的位置低平,沒有山坡,所以在一些低窪地上挖出池塘來,挖出來的泥土被填高,形成了一些高的旱地,上面種植果樹,番薯,養殖家畜家禽。

沿著兩邊都是參天大樹的石板路一直走進去,就看到了雲霄村的大門。

雲霄村是一座軍屯村,這裡居住的大部分都是從瓊州抓來的綠營清兵俘虜,由林福榮等十多名從福建來的民壯進行管理。這座村子周圍都有填高的土城防護,土城上面修築了木柵欄。村口就是一座城門口,木頭的城門,木製的城樓,還有塔臺。雖然是一座簡易的土城,可是這樣的城防就能擋住一些不友好的當地蘇祿土人。

當然,這種簡易城池是擋不住荷蘭人的,假如荷蘭人真的找到這裡,村民們只要沿著石板路撤回到延平城內即可。

見到王新宇過來,林福榮連忙帶著十多名民壯出城迎接。

“回大人,卑職在這裡過得很好!卑職的妻子和老奶奶都接過來了。”林福榮回答王新宇的問題。

王新宇問道:“你的家人呢?”

“她們進城去趕集了,要傍晚才能回來。”林福榮答道。

走進村子內,林福榮指著一棟木製的兩層建築道:“那就是卑職的寒舍,請大人賞臉光臨。”

“哈哈哈!今天來了,就是要讓你請客吃飯的!”王新宇笑了起來。

林福榮連忙拱手行禮道:“王都督能賞臉光臨寒舍,卑職臉上倍感有光!”

“不需要精心準備了,家常便飯就好。”(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