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再回瓊州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一六六一年五月二十四日,農曆四月二十六日上午,王新宇的船隊抵達瓊州。

王新宇站在甲板上,遠方海口衛城牆逐漸清晰。那裡是自己的地盤,今後自己的妻子和家人就將生活在那裡。從三月份告別嬌妻離開廈門島,到現在來到瓊州,已經兩個多月沒有見到妻子了,王新宇有點小小的激動。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不過王新宇上岸之後卻沒有先回家看看娘子,而是直接來到瓊州府衙門。

沿途過去,無論是海口城還是瓊州府城,都在建設之中。海口城和瓊州城將會透過城垣連線在一起,沿途過去有炮臺、角堡,稜堡、塔樓、箭樓,城池是東西方結合式的,角堡、稜堡和塔樓都是西方城堡式結構的建築。每一座堡壘都是密封式的,上面密密麻麻開著射擊孔。堡壘的最上方還有垛口,女牆,這些堡壘附在城牆外面,又高過城牆,起到保護城牆的作用。進攻每一段城牆的敵人,都會遭到兩座堡壘的同時攻擊。

由於延平城的水泥廠已經開始投產,從延平城到這裡很快,一般的貨船也只需要一個星期的時間就能抵達,這在當年是很快的運輸速度了。一袋袋水泥被送了過來,工匠們又從山上拉來了石頭。

有了水泥,修建城堡的速度就比原來快了很多,又不需要消耗糯米之類的糧食。

到了府衙門口,王新宇下馬。府衙內的人早已得知王新宇到來的訊息,同知大人帶著眾衙役在門口迎接。見到王新宇,同知大人走上前,拱手作揖:“卑職冒闢疆見過提督大人!”

雖說明朝文貴武賤,但這個時候事實上武將的地位已經非常高了,更何況王新宇的正一品武職比同知的五品文職要大了很多,因此,即便是名聲赫赫的冒闢疆,也得行禮。

“原來是樸庵先生,久仰大名!”王新宇連忙拱手還禮。

走進府衙內,王新宇見到了知府大人方以智。

“王軍門想瞭解移民情況,請隨同知去二堂!”方以智叫王新宇去後面。

府衙裡面,大門進來的大堂是升堂辦案之處,平日裡衙役捕快之類的都在大堂,只有遇見打官司,審判案子,知府下達命令的時候,知府才會坐在大堂中央。平時知府和同知等人都在二堂裡面處理檔案檔案。

兩人穿過府衙後面的大院子,走進知府和同知辦公的二堂。

王新宇坐下來後,冒闢疆把這段時間來移民情況的文件取了出來,呈了上去:“文件都在這裡,請王軍門過目!”

王新宇開啟移民情況的文件,只見上面寫著:從過年前到五月,天地會在廣東、福建、浙江、江蘇和山東等地沿海活動,一共遷移了三萬多人來瓊州,這三萬多人包括王新宇襲擊綠營清軍廣東水師的時候帶回來的六千餘人。三萬多移民,其中有一萬多人已經被送去呂宋島,另外的一半人暫時留在瓊州。

“半年多來我們才移民三萬多人,按照這個速度,十年只能移民六十多萬人,加上瓊州本來的十多萬人口,呂宋島和婆羅洲的十多萬漢人,一共才八十多萬人。這八十多萬人扣除了婦孺老弱,有男丁二十萬就頂天了!二十萬男丁又不可能全部參軍,我們最多只能組建一支七八萬人的軍隊,扣除兩萬海軍,陸軍只有五六萬人。”王新宇很明顯對移民速度不滿意。

冒闢疆苦笑一聲:“十年能移民六十萬人只能是想想罷了!自五月初,韃子實施殘酷的遷海令,故五月份移民者甚少,我等損失了五十三名天地會人員,乃送七百人爾!如此遲速,恐一年遷移不足萬人,十年能遷移十萬已是頂天!而且移民我等還得損失內應,移民十萬,我料得折損七八千人精銳內應。”

“這樣真不行!”方以智不知道什麼時候走進了二堂,“以此龜速,何時方能北伐?我等得另尋他道,豈可常年困守孤島。”

“這樣吧,我想辦法打通同西南聯絡的路子,聯合晉王和夔東十三家。”王新宇回道。

誰知方以智卻開口道:“那李定國和夔東十三家乃反賊出身,同他們聯手,還不如派人說服吳三桂,勸其棄暗投明,效忠我大明。”

那個年頭吳三桂還沒殺害永歷帝,明朝舊臣中有很多人對吳三桂還是充滿了希望,都以為吳三桂是走投無路,才會投靠滿清。後來因為滿清借刀殺人,把吳三桂的軍隊放在前面同流寇消耗,導致吳三桂嫡系損失殆盡,清廷又趁機往吳三桂的軍隊裡面摻進沙子,使得吳三桂只能跟著清廷做下去。

吳三桂確實沒有像三順王和洪承疇那樣屠城,屠殺百姓,當時給舊臣和遺民的印象不錯。只有王新宇心裡清楚,其實吳三桂就是一個出爾反爾的小人。那些舊臣遺民都以為,只要時機成熟,吳三桂一定會反正。

後來吳三桂確實是反清了,但那也是被康熙逼的,如果不是因為削藩惹急了吳三桂,這個漢奸到老死都不會反清。

不過王新宇覺得,還是可以派人去找吳三桂談一談,不奢望他反正,只希望吳三桂能夠明白養寇自重的道理。想到這裡,王新宇說道:“我倒是可以派人去找吳三桂,找他談談,說不定我們還真能開啟一條新的路子。”

“這就對了!吳三桂只是被流寇所逼,萬不得已才投降了韃子!”方以智點頭道。

王新宇打算派人去找吳三桂,可是派誰去找吳三桂呢?他又不想讓自己的生死弟兄去冒這個險,萬一沒有談好,被吳三桂一刀砍了,那不是白白損失一個兄弟?想了很久,王新宇想到一件事:是否能派個人,從吳三桂的軍師劉玄初身上下手!

說起劉玄初,王新宇還是在前世的時候看的一部給康熙歌功頌德的辮子戲裡面知道這個人物的,劉玄初原本是蜀王劉文秀的幕客,後來兵敗,迫不得已投降了吳三桂。但他一直很堅決的反清。如果能從劉玄初身上開啟一個突破口,或許有希望讓吳三桂聽從自己的建議:養寇自重,不要對李定國殘部下太重的手,或許還能保住永曆一條命。

除了吳三桂那邊,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訊息是:尚可喜已經殘廢了,他的兒子尚之信很有可能會比歷史上提前來到廣州繼任藩王的位置。

想到這裡,王新宇告訴方以智和冒闢疆說:“我想到了一個好辦法:我們可以從劉玄初身上開啟一個缺口。只要能夠說服他,他一定會有辦法說服吳三桂。”

“這倒是一個好辦法!這劉玄初是後來才投降吳三桂的,但他很得吳三桂重用。”方以智畢竟是南明情報部門的創始人之一,各路訊息還是十分靈通。

“另外,尚可喜已經廢了,他兒子可能會提前來廣州繼位接任新的平南王。我們還能從他兒子身上想辦法。”王新宇又說出第二件事。

“尚可喜的兒子?”方以智搖了搖頭,“此人兇殘暴虐,我們不同如此惡人為伍!”

王新宇道:“不是為伍,是暫時利用!等到我們成功北伐,再除掉此人。”

這辦法雖說有些卑鄙,但對付製造廣州大屠殺的尚可喜,用什麼樣的辦法都不為過,而且方以智很清楚尚可喜的為人,因此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妥的。

“另外,香山縣令那邊我們已經找人去談了,那家夥答應我們,只要給他足夠的好處,他可以放我們的商品渡海進入香山澳。只是有一個麻煩,張國勳那邊盯得比較死,恐怕不太好辦。”冒闢疆說道。

“不急一時!”王新宇道,“等尚之信回來南方,我們直接從他身上入手。到時候就不用擔心張國勳不給我們開一道通道!”

“韃子開始實施遷海令,我們這段時間還去遷移百姓嗎?”冒闢疆問道。

“暫時不移民了,天地會損失有些大!等打通好各處關節再作打算。”

臨近中午了,方以智招呼道:“王軍門既然來了,不若用過午飯再回家,如何?”

“兩位,本將娘子在家裡等著呢,今日就不奉陪了,明日晚上,本將在瓊州最大的酒樓宴請兩位,不知兩位意下如何?”王新宇急著想要回家見妻子。

“好!就這樣定了!”方以智笑道。

離開府衙後,王新宇帶著幾名親兵回到暫時當成提督府的瓊崖鎮守府。

想到馬上就要見到朝思暮想的柳兒,李銳心情激動,走起路來都有些飄飄然。

羅祥給了李銳一個爆栗子:“李銳,看你這德性,真是沒出息!大男人,整天把心思就放在一個女人身上了!”

“是男人都想女人的,除非你是宮內的公公!”李銳當仁不讓的反擊道,“聽說夫人組建了個女兵營,到時候你看到她們,可別眼睛都發直了!”

走到鎮守府大門口,王新宇發現府門口站著的居然是兩名年輕的女兵!兩人看起來不過十五六歲的模樣,一名女兵略帶嬰兒肥,長著一張粉嫩的圓臉,眼睛很大;另外一名女兵是鵝蛋形臉,臉上帶有一點雀斑,但長得十分耐看。

親兵們看到兩名漂亮的女兵,一時眼睛都停留在那兩名女兵身上不肯離開,看得那兩名女孩不好意思的低下頭。

“看你這德行!你也就這個出息了!眼睛都發直了!”這次換成李銳賞給羅祥一記爆栗子。

“老爺回來了!”剛到家門口,就有家中僕人進去稟報。(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