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大年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夕陽西下,夜幕漸漸四合,天空的霞光漸漸黯淡下來,深紅的顏色慢慢變成了一抹淺紅,當一切紅光消失的時候,深藍色的天空便出現璀璨的星星。

趙海生孤獨一個人,坐在狹小的禁閉室中,聽著外面此起彼伏的鞭炮聲,透過小小的窗戶,看到外面夜競相竄起,在夜空中綻放的禮花,心中充滿了孤獨和惆悵。

難民安置營外的空曠地上,燃起一堆堆篝火。火堆上,架上大鍋,裡面的水燒得滾開,一名明軍士卒把雞放進鍋裡,又放進豬骨頭,燉起一大鍋香噴噴的濃湯。篝火裡面烤著牛羊肉,整條的魚,豬肉條,還有滾燙的石板上烤的蝦、牡蠣等海鮮。所有人圍住篝火,席地而坐,人們跟前擺著盤子,裡面擺上香蕉、柑橘、菠蘿、椰子等南方水果,還有兩種陳水根從來沒見過的水果。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陳水根不知道是何物,就叫住正站在篝火前烤羊肉的明軍士卒詢問。

“這種五角形的是楊桃,是劉啟劉大人從延平港帶回來的;這種紅色的叫紅毛丹,也是劉大人從延平港帶回來的。”那名士卒回答道。

陳水根剝開一粒紅毛丹嘗了一口,覺得和荔枝味道很像,但比荔枝清淡,入口特別甘爽。又嘗了一個楊桃,覺得水分特別多。

看到香甜可口的水果,最高興的就是孩子們。

幾名士卒忙碌著,端著一罈壇酒上來。

就在此時,忽聽到有人大喝:“劉大人到!”

一群士卒簇擁著一名身穿紅色官服,頭戴紗羅折上巾的人走進來。

有人悄悄對陳水根說:“那就是劉啟劉大人。”

劉啟走到人群中間,拉開嗓門大聲喊話:“各位鄉親父老們,你們背井離鄉來到這裡,而我劉啟,早些年是跟隨家人背井離鄉去了南洋。我有幸成為王將軍的部將,又來到瓊州島。今天是大年夜,讓我們所有遠離家鄉的人們相聚在一起,共渡這佳節吧!從此,我們都是一家人了!因為我們都有個共同的名字:漢人!”

場地中掌聲如雷,久久不能平息。

劉寶瑞也聽得熱血沸騰,情不自禁自言自語:“對,我們都是漢人!”

劉啟喊了聲:“大家開始用膳吧!”

涼棚裡面的明軍伙頭兵抬出一鍋鍋剛剛煮好的水餃,抬到眾人跟前。有伙頭兵拿起漏勺,給每一個人的飯盆裡面打上熱氣騰騰的水餃。

酒壇子開啟,香醇的美酒倒在碗中。烤好的魚肉海鮮放在大盤子中端上來,供大家盡情的享用;熱氣騰騰的高湯熬好,香味撲鼻,喝上一口,令人感覺鮮美無比。

同樣在歡慶的,還有明軍的大營。

大營內,樹上掛起了燈籠,士卒們圍著桌子儘快的狂歡。

十多個人圍住一個方桌,桌子上擺著水餃、糖醋魚、紅燒肉、白灼大蝦、蒸螃蟹、白切雞、糖醋排骨等美味佳餚。大年夜沒有禁酒令,除了晚上要站崗的哨兵之外,軍營內其他人酒可以隨便喝。

聽著外面連綿不絕的鞭炮聲,聽著外面的歡聲笑語,大年夜被關了緊閉的趙海生感覺更加孤獨。他禁不住又一次想起了自己的父母妻兒,眼淚打溼了身上的戰衣。

“吱呀”一聲,門開了,有人打著火把走進來。

趙海生抬起頭一看,只見進來的人竟然是中午和他鬧矛盾的那名士卒!

這名士卒名叫吳國明,他手上提著一副木盒子走進來。

“你來幹嘛?來看我笑話的?”趙海生憤憤道。

吳國明把火把插在牆上,把木盒子放在地上,隨後跪在地上拱手道:“趙大哥!小弟我不知道您的事情,中午得罪了,特意來請罪的。”

趙海生坐在床上,扭過頭去:“你走吧!我不想看到你,也不用你來請罪!”

“若是大哥不肯原諒小弟,小弟就在此長跪不起!”

趙海生轉過頭來,把吳國明扶起來,有點不甘願的說道:“你起來吧!我原諒你行不?你趕快去外面和他們過大年夜去。我要睡了。”

外面傳來江志平的聲音:“踏進這個軍營,都是自家兄弟,又有什麼解不開的結?俗話說不知者不罪,吳小兄弟他是不知道趙兄弟你的情況,中午得罪了,晚上來請罪,難道這樣你都不肯原諒他嗎?”

聽到江志平的聲音,趙海生連忙從床上下來,跪地向外面拱手道:“江大人前來,屬下不知,罪該萬死!”

江志平走進來,扶起了趙海生和吳國明,微笑著道:“來到這裡都是一家人了,還有什麼過不去的坎?以後大家都是親兄弟!將來上戰場,要兄弟齊心,才能戰勝兇悍的敵人!”

廈門島,家家戶戶掛出了大紅燈籠,鞭炮聲聲,煙花綻放。

王家大院,王夫人一家人和一群孩子,共度大年夜。

飯桌上擺著白斬雞、五香牛肉、水果拼盤、各種海鮮和美味佳餚。這是那些孩子們從來沒有享用過的年夜飯,也是他們吃過最豐盛的一餐,孩子們別提有多開心了。

每個孩子還領到了五十文的壓歲錢,用紅線穿了起來,給這些孩子過年。另外,王夫人還讓人給孩子們一人做了一套新衣服。

身上穿著嶄新的衣服,懷裡揣著壓歲錢,放開肚皮盡情的享用美味,吃完飯後去放鞭炮放煙花,每個孩子都特別開心。

“王大人就和我們的爹爹一樣,對我們恩重如山!以後上了戰場,誰要是貪生怕死,我王武全第一個砍下他的腦袋,到時候別怪我翻臉不認人!”王武全說道。

張旺不服的說道:“烏龜王八蛋才貪生怕死!”

“對!怕死的是烏龜王八蛋!”所有的孩子齊聲大喊。

王武全提議道:“不如今天我們結為兄弟吧,各位意下如何?”

“好!所有人都同意了王武全的提議。”

二十七名孩子來到海邊,跪在沙灘上對天起誓,沒有香,他們就摘了樹枝取代,沒有血酒,就找來一個陶罐,裝入水,用刀子割破自己的手指,每個人都把血滴進去,混合均勻了,再把罐子分給每個人喝一口。

“從今日起,我們二十七人結為兄弟!從此我們兄弟同生共死,誓死為王大人效力!我王武全發誓,一定殺光王大人最痛恨的天下所有漢奸!”王武全第一個立誓。

所有人紛紛立下誓言,從此這二十七人就成為結拜兄弟。

日後,這些孩子成為少年營的骨幹力量,除了犧牲在戰場上的十多人之外,其餘的最後都成為了戰功赫赫的名將。

當晚王新宇喝了很多酒,躺下去後就矇頭大睡。次日一早,頭還疼著,就有人來登門拜訪,上門送禮拜年。接著又是不斷有人來上門,想要美美的睡個懶覺都不可能。

總算是閒暇下來,王新宇讓人熬了粥,喝下一碗熱氣騰騰的熱粥,感覺舒服了很多。

“娘,我去兵營走一圈,看看他們過年過得好不。”王新宇說道。

王夫人心疼的責怪道:“這孩子,過年了也不待在家裡,還去到處亂走。”

“娘,孩兒去去就回來的。”說完王新宇便走出家門。

來到兵營,只見兵營比平日裡冷清多了,至少半數士卒都回去和家人團圓了,剩下的都是外地來的單身漢,或是無家可歸的孤兒,或是家裡沒有父母,兄弟都在這裡當兵的,他們都留在兵營內過年。但留在這裡過年的那些兵,大部分也都出去逛了,偌大的兵營冷冷清清的,除了執勤的兵外,就是昨晚喝多的還在營房裡睡覺的兵。

王新宇走進伙房,只見伙頭兵們已經在忙碌了。昨晚軍營內的菜餚雖然豐盛,但擺在這些能吃的兵們面前,都被吃得一點不剩,連冷盤和水果都沒剩下,伙頭兵們正在準備午餐。

“大人!”一名伙頭兵看到王新宇,連忙放下手中活,轉身行禮。

“中午本將軍就在這裡和各位一起過大年初一了!”王新宇笑著說道。

千里之外,延平城。

王五生揉了揉睡眼朦朧的眼睛,坐了起來,伸了個懶腰。

“昨天喝太多了!”王五生努力回憶昨晚發生的事情,頭卻像是要爆炸一樣疼痛。

昨晚,像王五生這些軍墾的俘虜們,也在這裡過了一個愉快的除夕夜。

這些開發軍墾田的俘虜們,雖然住的是單人的營房,不過卻沒有自己的伙房,平日裡都是吃飯堂燒的飯菜。來到這裡之後,種軍墾田的俘虜們伙食還算不錯,每天番薯、高粱、玉米可以管飽,菜是土豆、青菜和豆腐,偶爾還能吃到一頓大米飯,有魚和肉。而且他們幹活也不是白白做事的,還有餉銀可以拿。只要表現好,三年後重獲自由,就會把餉銀發下來。

另外,這裡還有一種菜,特別合王五生的胃口:一種紅彤彤的,味道香辣的菜。吃到嘴裡,感覺特別的辣爽。江西人喜歡吃辣,但本來他們吃的都是茱萸。而這種叫辣椒的東西,味道比茱萸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每次閒暇下來,王五生總是在心裡想著:這樣的日子,簡直不是來當苦力的,而是來享福的啊!

原來在江西家裡的時候,王五生是一名佃戶,不要說吃大米飯了,就連吃飽都成問題。後來當兵之後,高進庫又剋扣軍餉,扣他們的伙食費,綠營兵吃得並不好。有些“有辦法”的綠營兵就想方設法去外面撈外快,倒是賺了一點錢可以喝酒吃肉。不過高進庫戰敗之後,那些“有辦法”的綠營兵,不是被斬首了,就是被送去修城堡,修碼頭,吃的是豬食,做的是最苦最累的苦力活,還要經常挨鞭子。

傻人有傻福!王五生這樣想著。要是當時他也學那些“有辦法”的綠營兵,就算現在不是已經人頭落地,恐怕也是過著豬狗不如的日子。

不過那些綠營兵也真是活該,平日裡他們禍害百姓,幹了多少傷天害理的事情。除了被砍了腦袋的,送到這裡來的也沒好日子過,就連昨天和今天,那些俘虜還要被人押著去幹活,也沒有年夜飯可以吃。

昨晚是大年夜,延平城的軍墾戶們吃到了一頓從來沒有吃過的好酒席,魚肉海鮮可以隨便放開肚皮吃,酒可以放開來喝。

酒席上,還來了一位國色天香的美人,還帶了一群小姑娘來一起參加酒宴。聽別人說,那姑娘名叫潘瑩,她可是南洋公司的總經理!而且還是延平城的城主。

總經理是什麼,王五生不清楚,但肯定是很大的官了。反正那姑娘真的是漂亮,王五生覺得是他見過最漂亮的姑娘。不過王五生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過是一名俘虜,根本就不敢對潘小姐有任何非分之想,就連潘小姐的貼身丫鬟,一位水靈靈的小姑娘,也不敢有任何非分之想。

王五生倒是看中了昨晚來的一名圓臉乖巧的女孩,大概十二三歲。聽人說這女孩也是江西人,後來全家逃難去了福建,父親當了兵。再後來父親在詔安之戰中被明軍俘虜,然後全家都被送到這裡來了。

聽說那小姑娘是文工團的女兵。什麼是文工團,王五生不清楚,問了人,才知道是唱歌唱戲的。

雖然我是俘虜,但她父親也是俘虜,和自己一起開墾軍田,而且她還是一名戲子。等改天,向她父親提親去。王五生有點想入非非。(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