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北上平叛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五萬大軍乘坐火車北上,抵達徐州,渡過黃河,換乘運河船隻,沿著運河繼續一路北上,進入山東境內。

“王爺,不好了,南方王逆的五萬大軍來了!”吳世璠的中軍大帳中,一名斥候騎兵跌跌撞撞的跑過來稟報。

“本王有十萬大軍,何懼王逆五萬人馬!”吳世璠底氣十足的說道。

吳世璠麾下的十萬吳軍,若是說論精銳部隊的武器,和王羽的平叛大軍並沒有代差,擁有五百後膛槍步槍兵和五千米尼彈步槍手,另有十門後裝線膛炮,吳世璠就依靠這些精良武器打得二叔吳應麒的十萬大軍傷亡慘重。只是吳世璠精良武器太少,大部分步兵使用的還是老式的滑膛槍,大部分炮兵用的還是前裝滑膛炮。

反觀王羽的五萬平叛大軍,三萬步兵全部線膛槍,其中有兩千後裝步槍,五千炮兵裝備了三百多門各種口徑的大炮,擁有五十二門七十五毫米後裝山炮,六門一百五十毫米口徑後裝榴彈炮,另有二十四門八十二毫米迫擊炮,其餘的才是前裝滑膛炮。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僅僅憑藉那六門一百五十毫米榴彈炮和二十四門八十二毫米迫擊炮,就已經是戰場上威力巨大的大殺器了。而且王羽的炮兵部隊當中,還裝備了威力極大的機槍和機關炮。

十月八日,雙方大軍在泰安一帶交火,首先爆發的是一場激烈的炮戰。

六門一百五十毫米榴彈炮,對吳軍的炮兵完全形成了壓制,只要吳軍一開炮,對面立即有一發接一發炮彈準確的落在吳軍炮兵陣地上,把暴露了目標的火炮全部摧毀。

不要說一百五十毫米榴彈炮,其實就算是那五十二門七十五毫米山炮,都能壓住吳軍炮兵打,吳軍炮兵不過十門七十五毫米山炮,數量只有王羽大軍的五分之一不到,完全是被人火力覆蓋。

看到炮兵被完全壓制,指揮作戰的夏國相發現王羽軍的炮兵居然獨立佈陣,周圍沒有大批步兵掩護,於是他決定決定孤注一擲,下令以步兵去衝鋒,企圖讓步兵來奪取王羽軍的炮兵陣地。

吳軍步兵向王羽軍的炮兵陣地發起衝鋒,在半途中,五十二門山炮不斷射出炮彈,吳軍步兵在半路上就被炸死炸傷了數千人。等到衝到三千米之內的時候,二十四門迫擊炮急速射擊,炮彈下冰雹一樣落下。

一分鐘射速可達三四十發炮彈的迫擊炮,是一種屠殺步兵的利器!

王羽軍炮手們早已把彈藥箱開啟來,把裡面的炮彈取出來,整整齊齊放在炮兵陣地上。看到吳軍步兵衝了過來,炮手們不斷抓起炮彈,塞進炮口。炮彈塞進炮口之後,立即發出一聲沉悶的火藥{氣體膨脹聲,炮彈準確落在吳軍人群中,炸開一團團火球。

不知道多少吳軍步兵倒下,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才衝入到五百米之內。

這時候,王羽軍炮兵陣地上吐出一條條噬人毒蛇般的火舌,好似一條條死神揮舞的火鞭,掃過吳軍人群,把吳軍一片片的撂倒。

那是手搖式機槍發威,手搖式機槍也是編入炮兵當中。

吳軍連王羽軍步兵的面都沒見到,僅僅是炮兵,就把他們打得慘敗而歸。

吳軍炮兵遭到完全壓制,只要開炮就被摧毀,步兵進攻又遭到慘重損失,抵擋不住高得捷哭喪著臉回去稟報:“王爺,沒法打了,王逆的大炮太厲害了!我軍炮兵一開炮,馬上就被他們摧毀。”

高得捷本來也是吳三桂手下第一猛將,可是武器上的差距,個人勇武根本無法彌補。

吳世璠這才想起來,自己的精銳部隊武器還不是從王羽那邊買的?人家是賣主,自己肯定留下了更多的精良武器,吳軍又如何是對手。

“馬上派人向王逆求和,本王也是被逼造反的。”吳世璠立即想起求和這條路子。

夏國相自告奮勇,前往王羽軍當使者。

“別開炮!我們是來談判的!”夏國相等人打著白旗,走向王羽大軍陣地。

“放他們進來,本藩倒想聽聽,吳逆叛賊還有什麼話要說!”王羽下令讓開一條路,放夏國相他們幾個進入自己的中軍大帳。

夏國相走進王羽的中軍大帳後,便企圖以親情打動王羽,要王羽放棄進攻:“俗話說一個女婿半個兒,王賢侄也算是我吳家半個兒子了,我們都是一家人,又何必自相殘殺,讓外人看笑話?那永曆皇帝昏庸無能,聽信讒言,欲害我們王爺,我們這才被迫造反。如此無道昏君,早該下臺了!我們應當結成同盟,共同北伐,攻入京城,清君側!”

王羽哈哈大笑:“爾等叛亂便是叛亂了,還說得好聽,什麼清君側?即便永曆是一個無道昏君,也輪不到你們吳家來處理!更何況,你們吳家放清軍入關,導致我華夏大地落入韃子之手二十餘年!若不是看在老王爺迷途知返,棄暗投明,本藩定然不會放過他這個民族的罪人!而你們吳家不知恩圖報,反而再次造反,此次叛亂,雖然吳世璠是被迫的,但也是因為你們吳家的人挑起的!所以我宣佈,吳軍便為叛軍!所有吳軍的路只有一條,就是無條件放下武器投降!沒有第二條路可以走!”

“可是我們吳老王爺的孫女,也是您的愛姬,王大將軍又何必如此絕情?”夏國相見無法說服王羽,也只好怔怔的離開。

王羽大軍向吳軍發起了最後的猛攻,各種口徑的大炮盡情發洩炮彈之後,成群結隊的步兵就以最新式的三三制發起了衝鋒,憑藉著線膛槍的優勢,在兩百米的距離上,擊潰了頑固抵抗的吳軍步兵。

吳軍潰敗下來,王羽大軍的一萬騎兵在後面緊追不捨,裝備了後裝槍和左輪手槍的騎兵本來跑得就比步兵快得多,慘敗的吳軍不斷被追上,紛紛跪地投降。不投降的,不是被一槍打死,就是被一刀砍飛了頭顱。

但最後,吳世璠還是有骨氣的選擇了自盡,沒有被俘受辱。

夏國相死於亂軍之中,高得捷被俘之後,王羽考慮到在真實歷史上,高得捷殺了很多滿清韃子,所以有意放他一條生路,下令讓人放了高得捷,並對他說:“高老將軍年事已高,念在老將軍殺了不少韃子的份上,本藩決定放老將軍離去,今後老將軍歸隱山林吧。不要再出來問天下事了。”

高得捷也沒有道謝,徑直離去,隨後攜帶著家人和家產歸隱泰山,不久之後病逝。(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