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水泥玻璃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王新宇派出艦隊去執行“大掃除”行動,自己卻去了一趟馬尼拉,然後就帶著南洋公司的股東一起去婆羅洲。

船隊抵達坤甸,一行人下了大海船,就轉乘在蒼水江航行的船,前往上游的水泥廠和玻璃廠參觀。

其實相對於玻璃來講,王新宇更重視水泥。玻璃廠以後只是生產奢侈品,拿出來賣錢,賺銀子的工具。而水泥廠生產的,是一種重要的戰略物資!有了水泥,就能快速修建城堡,修建炮臺,修建堅固的建築,修建船塢。僅僅是將來的新加坡要塞這一項工程,就不知道要消耗多少鋼筋水泥。

和王新宇爭奪第二大股東的吳鋒,當然也跟著過來了。他想要看看王新宇所謂的新技術有多厲害。如果真的可以燒製出玻璃和水泥,那麼吳鋒甘願讓出第二大股東的寶座,老老實實的當第三大股東。畢竟吳鋒是個很有經濟頭腦的人物,他知道若是能燒出這兩樣東西,以後南洋公司不愁賺不到錢,玻璃和水泥這兩樣東西,今後不管是賣給洋人還是賣給土著人,都是絕對的熱銷品。

在蒼水江上航行的客船並不,不過吃水很淺,是一種內河船隻。這種船是從對面的暹羅買來的內河船,該船長四十二米,寬十米,甲板下面是一層槳手艙,裡面坐著四十名奴隸槳手,這些奴隸都是從延平城送來的蘇祿奴隸。奴隸槳手被腳鏈固定在艙內地板上,坐在地上專門負責划船,槳手艙內還有一名專職監督的船工,手持皮鞭,監督奴隸,以免他們偷懶。船的甲板上面,有兩層樓房,一樓是客艙,二樓是餐廳和觀景臺。再上去,在船的尾部有一座舵樓,負責掌舵的船老大就在上面。

雖是逆流而上,不過船速不算慢,有七節的航速。用了一個上午的時間,船在一座被命名為陶城的新興鎮碼頭上停泊下來。

潘瑩早已在碼頭上等候多時,船靠上岸,潘六從船上走下來,潘瑩一陣風一樣迎了上去,激動的叫了聲:“爺爺!您來了啊!”

“你這個死丫頭,肯定不是來看爺爺的!”潘六笑著,撫摸著孫女的一頭秀髮,“你啊,肯定是來看王公子的,是吧?”

“瑩兒才不想看他呢!他都已經有婚配的人了!”潘瑩嘴裡狡辯著,眼珠子卻四下裡轉動,想要看看自己的心上人到底有沒有來。

“潘姐!”王新宇就像是從地下冒出來的一樣出現在潘瑩身後。

“嚇死我了!”潘瑩轉過頭去,“公子,你從哪裡冒出來的?怎麼我沒看到你從船上下來就跑到我後面去了?”

王新宇臉上露出詭秘的笑容:“生有隱身法術,能神不知鬼不覺的出現。”

“哼!少來了!你肯定是趁我沒注意,從另外一邊下來的!”這次是被潘瑩猜對了,王新宇是從船尾下的船。因為人多,潘瑩沒發現人群中的王新宇。

潘六轉頭對吳鋒:“吳老爺子,我們走吧!到我們的廠子去看看!”

水泥廠和玻璃廠修建在這裡陶城十里外的一條河邊,這條河是蒼水江的支流。河流上,有人正在修建攔河大壩,準備利用水力來推動機械運轉。

走進水泥廠,只見大爐子剛剛燒出一批水泥。工人們用鏟子把剛燒好的水泥熟料從窯內一鏟鏟的掏出,鏟到一輛車上,隨後就有人推著車,去了河邊的碾磨坊內。燒完一窯熟料之後,在另外一邊,有工人推著碾磨好的粘土、石灰石、煤炭等,送入窯內。隨後又是一窯新的水泥開始燒製。

爐子火之後,有毛驢拉動的風箱給爐子送風。在新鮮空氣的作用下,這種節能高溫的新式爐子很快就達到了一千四百多度的高溫,對混合的生料進行燒製。

“走,我們去碾磨坊看看去!”潘六招呼股東們道。

吳鋒一行人走進碾磨坊內,只見工人們把熟料倒進碾盤中,由毛驢拉動碾子,對水泥熟料進行碾磨,磨成粉末狀。

潘瑩向股東們介紹:“目前水壩還沒完工,生產出來的水泥只能用畜力碾磨。等到水壩完工之後,就能用水車來推動磨盤,那樣效率就更高了。”

磨成粉的水泥,被裝入袋子中,然後送去裝船,送往坤甸城。

看著這些細粉一樣的東西,吳鋒走上前去,抓起一把,在手裡把弄了半天,問道:“這種細粉有那麼強的功能嗎?能夠造出和石頭一樣硬的建築?”

潘瑩也回答不上來,還是王新宇替她回答了答案:“坤甸城內正在修建南洋公司銀行總部,等我們回去的時候,你們去參觀一下施工現場,就知道了。”

“沒錯,坤甸城內正在施工,不過剛剛打好地基,吳老爺子要是不相信,在坤甸住上一個月時間就能看到了。”潘瑩道。

吳鋒半信半疑的皺起眉頭,他不知道這種東西是不是有王新宇吹噓的那麼好。反正他有的是時間,就在坤甸住上一段時間看看。至於股份的問題,一會兒看了玻璃廠之後,只要生產出的玻璃能夠讓他滿意,這股份的事情也差不多可以定下來了。

玻璃廠就在河的對岸,從水壩工地的一座便橋走過去,就到了玻璃廠。

走進工廠大門,人們發現這玻璃廠的規模,明顯沒有水泥廠那麼大,不過玻璃廠的戒備十分森嚴,圍牆非常高,裡面有兵營和塔臺,門口有衛兵放哨,所有的工匠,都住在玻璃廠裡面,未經允許,不得隨意外出。玻璃廠內的建築物要多得多,都是分散式的作坊,工匠們住在自己的作坊裡面。工匠們居住的每一套房子裡面,都有一口燒製玻璃的爐子。幾名工匠正在裡面忙碌著。

“燒著透明琉璃,可是一門精細活。我們把原料混合好之後,送給工匠們,由他們造出各種造型的產品出來。”潘六向股東們介紹。

不過在原材料處理,和玻璃毛坯的燒製方面,卻只有潘六和潘瑩掌握了秘訣。從山上開採過來的白色石英岩石頭被運到這裡之後,就由幾名工人砸碎,然後用畜力磨成粉,變成雪白的石英粉。

石英粉被加入了一些輔料,送入爐子中,經過高溫燒製。

製造玻璃的工匠,有很多人原本是製造琉璃的匠人,其實製造玻璃和製造琉璃的工藝差不多,只不過製造琉璃的爐溫比較低一。

燒製的過程都是嚴格保密的,就算是這些股東,也不能進入作坊內參觀匠人工作,只能站在外面等候。

等到原料被燒熔化,變成了液體之後,股東們才被允許進入製造成品的作坊內,觀看工匠們如何把軟化的玻璃製成各種成品。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根據不同的需要,加入不同的物質,可以讓玻璃擁有不同的顏色。

吳鋒在潘六和潘瑩的帶領下,走進一座作坊內。

只見裡面兩名工匠正在忙碌著,發熱變紅變軟的玻璃,被工匠吹出不同的形狀。還有些有顏色的玻璃,正在被工匠趁熱切割,製造成各種不同的配件。

不久之後,吹制玻璃的工匠就做好了一個玻璃杯。

桌子上,還放著幾個已經冷卻的成品。

“吳老爺子,您拿起來看看吧,看我們自己做的這種透明琉璃怎麼樣。”潘瑩笑著對吳鋒道。

吳鋒拿起一個玻璃杯,在手中來回翻看,只見這玻璃杯晶瑩透徹,沒有一雜質,玻璃透明得就好像無物一樣。這種極品,如果是拿去賣,一個玻璃杯就可以賣不少銀子。

還有一些玻璃的工藝品,有各種顏色的玻璃制品,有酒瓶,有花瓶,有大玻璃球等。每一件玻璃制品,都是質量上乘的好東西!

“天啊!這些透明琉璃,可以賣多少銀子啊!”吳鋒倒抽了一口冷氣。

“這透明琉璃的配方是王公子拿出來的,吳老爺子同意讓他技術入股,當第二大的股東嗎?”潘瑩笑著問道。

“好!老夫同意王公子的技術入股!他當第二大股東,老夫當第三大股東!”吳鋒滿口答應了下來。參觀了玻璃廠,吳鋒這時候已經甘拜下風,他願意讓王新宇以技術入股,當第二大的股東,而自己就老老實實的當第三大股東,每年拿分紅就好了。吳鋒知道,就玻璃廠這一項,每年的分紅肯定不會少!更不用南洋公司還有別的產業。

參觀了這兩處工廠之後,吳鋒又問:“剛剛我們看的水泥,有多大用途呢?能否讓我們去坤甸看看建築工地?”

“這個沒問題,你們都是股東,我們肯定要讓你們瞭解情況!”潘六摸著鬍子,得意的笑著對股東們。

“大家走,去坤甸看看!”吳鋒道。

大夥們又回到碼頭,上了船。潘瑩也跟著股東們,一起乘船前往坤甸。

因為行程安排得很緊,股東們也想早去坤甸城內看看,因此沒在陶城吃飯,大家就在船上用午餐。

返航的船上,二樓的餐廳開飯,船上的廚師燒好潘六預定好的菜餚。隨後,服務員們一盤盤美味佳餚,端著一瓶瓶美酒擺上了餐桌。

吳鋒看著給自己桌子上菜的那名女服務員,只見這女孩大約十五六歲,長得十分漂亮。於是問道:“潘老爺子,這丫鬟長得挺漂亮的!老夫挺喜歡的,能不能出銀子給潘老爺子您?老朽想要買下這丫鬟當妾。”

潘六搖了搖頭道:“吳老爺子你錯了!這不是丫鬟,這是服務員!是來我們公司打工的員工,並非是奴婢。老夫沒有權力把她賣給你。如果你真的喜歡,你就自己去問她,願不願意讓你納為妾!”

等到那名服務員又上來的時候,吳鋒問道:“這位姑娘,老夫在這裡雖然比不上潘老爺子,可也是富可敵國,不知道姑娘是否有意進我吳鋒的家門?”

這名服務員臉一紅,道了個萬福:“這位老爺,實在是對不起,女子已有婚約,恕女子不能答應。”

吳鋒鬧了個沒趣,潘六卻哈哈大笑道:“我們這裡是來去自由的,公司的服務員都是我們正式員工,有自己的自由。”

船到了坤甸碼頭停下來,股東們急匆匆的趕往南洋公司銀行工地去參觀。

只見工人們把一袋袋被稱為水泥的粉末,倒在一口鐵缸內,又把沙子和碎石頭倒進去,然後倒進水去混合。之後就有人把一個帶有攪拌裝置的蓋子蓋在鐵缸上面,然後驅趕著毛驢去拉動轉子。

鐵缸蓋子上面的轉子,在毛驢的拉動之下轉動,又透過變速齒輪,帶動下面的攪拌裝置,把水泥、沙子和石塊混合。

“就這些水泥粉末,加了水,再用石頭和沙子就能蓋房子了?”吳鋒驚奇的問道。

“還不行,還要一些鐵的棍子當支柱。”潘六回答道。

走進銀行建築物的地基上,只見有工人在地基上豎起了一個個由拇指粗的鐵製成的支架,外面有用木板搭好。

潘六介紹:“這些木板以後是要拆掉的。我們把拌好的水泥倒進去,過幾天,等水泥幹了之後,木板就可以拆掉了。等木板拆掉,這些柱子就和石頭柱子一樣堅固!然後我們就開始屋的施工了。”

吳鋒十分吃驚:“就這些鐵支架,加上這些水泥,就能造出堅固的建築物?老夫這還不相信了!反正老夫有的是時間,就在這裡看著銀行完工吧!”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