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談判使者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德州城門樓上高懸著大紅色的大明旗,城內所有的軍民百姓都已經剪掉了金錢鼠尾辮,士紳官員不僅剪掉了金錢鼠尾辮,官員們還丟掉了頂戴花翎,換上紅袍烏紗,士紳們又穿上寬袍大袖,百姓們奔走相告,迎接王師。

瓊州軍進入德州的時候,沒有遭到任何抵抗,當地的知府早在明軍到來之前,就已經換下了滿清的旗幟,開啟城門恭迎王師。明軍抵達德州,就好像行軍一樣,大搖大擺的就走進城去,兵不血刃的佔領了德州。

在清明節即將到來的日子,軍民百姓手中提著祭品,走向祖輩的墳頭。

德州的百姓終於見到了多年來威名遠揚的瓊州軍,這支軍隊號稱天下第一強軍,戰無不勝攻無不克,至今沒有打過敗仗。當瓊州軍開到德州城的時候,親眼目睹了這支軍隊的老百姓深受震撼。

這支軍隊確實是名不虛傳的天下第一強軍,走在最前面的,是一隊隊身穿精良盔甲,騎著高頭大馬的精銳重騎兵,他們身上的盔甲閃爍著白色的亮光,臉上還帶著假面,戰馬身上也披著鎧甲,馬脖子上掛著防箭布簾,重騎兵的腰間挎著馬刀和短銃,一看就知道是一支銳不可當的重騎兵。

重騎兵後面,跟著龍騎兵,龍騎兵雖然都是騎著個頭矮小了許多的蒙古馬,而且身上的鎧甲也不如重騎兵,但是每一名龍騎兵都揹著一杆精良的火銃,腰間掛著短銃、馬刀、手雷和子彈盒。

老百姓不認得龍騎兵使用的後裝線膛槍,只知道是一種新式火銃。在濟南城,兩百火槍手衝入張鳳儀府上,以後裝線膛槍擊斃了三百多名武林高手的那些火槍手,就是龍騎兵。在新式後裝線膛槍面前,任何高強的武功都是浮雲,那些苦練了十多年,甚至苦練了幾十年的晉商護衛隊高手,在龍騎兵面前就好像獵物一般被射殺。

龍騎兵後面,走過了飛騎炮兵,這支炮兵也是屬於騎兵編制。

接著過去的是穿著綠色軍服,揹著新式火槍,騎著高頭大馬的夜不收編隊。夜不收是既可以在馬背上作戰,也能下馬作戰的精銳特種部隊。

夜不收後面,是同樣身穿綠色軍服,揹著新式火槍,但是騎著蒙古馬的散兵。相比起龍騎兵來,散兵是真正騎馬機動,下馬作戰的步兵,龍騎兵雖然也下馬作戰,但是在很多時候,龍騎兵擔負起輕騎兵的任務,可以騎馬追殺敵人,而散兵沒有這樣的任務,只是單純的用來打散對手的步兵編隊,甚至可以向對手炮兵射擊。

再後面,過去一隊隊威風凜凜的步兵方隊,如今的瓊州軍步兵,已經大部分火器化了,而且其中的精銳部隊都使用上線膛槍,裝備了米尼彈。步兵方隊走過去,槍上的刺刀閃著耀眼的光芒。

各種火炮編隊、車隊、輜重兵,一隊隊的走過去。

看到裝備如此精良的強軍,德州百姓們心裡都很清楚,這亂了幾十年的天下,終於要迎來和平了!於是在清明節到來的時候,他們不惜準備好最好的祭品,上祖墳祭拜。因為這幾十年來,不知道死了多少人,能活下來的都是祖墳風水好,積了陰德的人。

德州城門口,走過來一隊商隊打扮的人。

“站住!把帽子摘掉!”門口放哨的明軍攔住商隊。

商隊停了下來,商隊的夥計和掌櫃們老老實實的摘下帽子,露出頭上的金錢鼠尾辮。

“過去那邊!把辮子剪掉了才能進城!”明軍士卒指了指擺在城門口的剪辮處。

順著明軍士卒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見城門口一邊擺著一副剃頭擔子,排著長隊的人們在剃頭擔子跟前等待,大部分的人排到了之後,也沒有坐下來,只是讓人一剪刀剪掉辮子。也有些人坐在凳子上,乾脆讓人給自己剃了一個大光頭。

“怎麼要剪掉辮子?不是說我們南來北往的商隊來的時候,只需要打散了辮子就好?”商隊的一名掌櫃疑惑的問門口那名明軍士卒。

明軍士卒冷笑一聲:“不用剪辮子,只要打散辮子即可進城,那是以前的老黃歷了!那時候考慮照顧來往的商隊,沒了辮子回到韃子偽朝那邊會被砍頭!可是現在不一樣了,保定韃子大敗,恐怕京城都快要光復了!韃子自己都在準備跑路了,誰還管你又沒有留辮子?大家都是漢人,頭上的辮子還能留?留著這辮子,死了都進不了祖墳!”

那商隊掌櫃無奈之下,只好表明了身份:“我們不是商隊,我們是來北面派來,來和你們王爺和談的使者,老夫叫王熙!”

“王熙?”畢竟王熙是一名大清官,聽到這個名字,士卒楞了一下,隨即反應過來:“既然是來和談的使者,那請出示腰牌還是其他的什麼憑證?要不然,我們又如何知道你到底是不是真的王熙?”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王熙摸出了腰牌和文書,那名士卒檢查一番,把王熙一行人放入城內。

清廷派遣使者求和的訊息,早就有人向王羽通告了。聽說是王熙、黃機和黃錫袞等人,王羽擺出了正式迎接使者的禮儀,令錦衣親兵在臨時王府外的道路上列隊兩側,府門大開,一條紅色地毯從王府大門口鋪到大堂,王羽穿上大紅色蟒袍,頭戴黑色翼善冠,腰間掛著玉帶,坐在正中間的座椅上。

李銳走進來,拱手稟報:“大帥,清廷使者已經帶到!”

“讓他們進來吧!”王羽點了點頭道。

王熙走進大堂,向端坐在正中間的王羽行了個禮,隨後讓人呈上禮單。

親兵從王熙手中接過禮單,呈了上來。

王羽開啟禮單一看,只見上面寫著:馬匹五百,紋銀十萬兩,黃金八千兩,珠寶三箱,綢緞一百擔,人參、鹿茸、貂皮二十擔。

“你們的皇帝好大手筆啊!都已經快沒有銀子了,還送來如此厚禮!若是本藩不收下,那還真對不起你們皇帝了!”王羽哈哈大笑道。

王熙道:“王爺,大清入關,本乃為思宗先帝復仇而來,因大清入關剿滅流寇,士紳官員軍民百姓紛紛來投。江南百姓雖有抵抗,可那是誤會。如今皇上聖明,懲治貪官,抄查奸商,所得贓款用來造福百姓,希望王爺能放過我們皇上。”(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