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錢龍錫的絕戶計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看著這些倒黴蛋,哭喪著臉下去了。

崇禎心裡有些消了些氣兒。這個懲罰不輕不重,但是他們去了遼東和熱河,可有的罪遭了。看看今後誰還敢在跟朕抖機靈,就都試活著。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九原城危在旦夕,定遠伯向朕求援,眾位愛卿都議一議。”崇禎繼續說道。

李標和錢龍錫對視了一樣,今日終於說到了正題。定遠伯的事情,才是陛下今日真正要處理的。

李邦華上前一步說道:“目前九原城的處境,兵部已經知道,按說是應該派出援兵的。不過此時兵部已經無兵可調。”

“薊鎮本來有十萬兵馬,但是剛剛發生叛亂,雖然鎮壓了下去,但是損失巨大,儘管兵部把投降的叛軍重新編進薊鎮,薊鎮兵力也不足三萬人。長城沿線的烽燧守禦都有些捉襟見肘,哪裡還調得出多餘的兵力去西北。”

崇禎默然。李邦華說的是實情。薊鎮廢了,根本無兵可調。

“再說五鎮裁撤之兵。精兵都去了遼東和熱河,老弱已經編為巡防營,負責地方治安,他們已經劃給了州縣。算是地方之兵了。地方上給他們發餉銀糧草。至於普通士兵打算合編為營兵,去陝西平叛的。現在陝西民變蜂起,陝西本地根本鎮壓不下去。兵力嚴重不足。所以這些人也是動不了的。”

崇禎問道:“九原城關係整個西北戰局,不得有失。建奴的問題還沒有解決,如果衛拉特人打進來,情況就更糟了。難道朝廷什麼也不做,坐看定遠伯失敗嗎。”

李邦華無言以對。沒兵就是沒兵。他也沒有辦法不是。

崇禎沒有再理他,轉頭問戶部尚書畢自嚴,“戶部如今還有多少存銀,撥出來一些,招募士兵是否可行。”

畢自嚴說道:“陛下,臣這兩年開源節流,從歷年的罰款、稅費、折色等各種名目中攢了五十萬兩,是預備朝廷有緊急情況下的救命錢,萬萬不可輕易動用。戶部就這點機動銀子了。”

畢自嚴的意思很明顯,如果把這五十萬兩拿出去招兵。今後朝廷在要有緊急情況,可就拿不出來錢了。

崇禎感覺心裡非常煩躁,調兵沒有兵,招兵沒有錢。

錢龍錫忽然出列說道:“陛下,定遠伯一向善於練兵,號稱有教無類。不論什麼人到了他那裡都能練成好兵。不如把各省的囚犯都發送到九原城,將功折罪,軍前效力。這樣,就不用再花朝廷一分銀子。同時也能幫助定遠伯守城。豈不是兩全其美嗎。”

錢龍錫此言一出,頓時,一片驚歎之聲。

這些囚犯,是不用給軍餉的,管飯就行。他們本身還揹著罪行呢。拿他們當敢死隊,當炮灰,真是再合適不過了。

這個辦法真是既可以堵住定遠伯的嘴,又不需要朝廷花錢,還不用抽調各個勢力控制的軍隊。除了定遠伯,幾乎所有人都高興,可真是太好了。

李邦華心說,要是楊凡在這裡,估計會口吐芬芳,我踏馬的謝謝你。

這麼陰損的湖弄定遠伯,這奸計也是沒有誰了。

錢龍錫看準了崇禎的心思,他即不願意楊凡戰敗,導致衛拉特人打到長城之內來。又不願意掏錢。況且遼東才穩定下來,也不願意從遼東調兵。

楊凡確實善於訓練團練。但是,此時九原城已經人腦袋打出狗腦袋來了。哪裡還有時間給你從容的練兵。現在那裡只要是一個兵,就得給楊凡頂上去。

錢龍錫這是噁心楊凡嗎。監獄裡的人,哪有什麼好人。

單單管理好,不鬧事,不逃跑都是大問題,還想驅使他們上陣。

簡直是笑話。

但是,錢龍錫這老賊,就是看準了陛下不捨財,才故意出這個壞主意的。

人很多時候,都是一廂情願的相信對自己有利的結果。而不願意相信自己不願意看到的結果。

果然,皇帝動心了。

“全國的囚犯,也不好籌集。陝西、山西、北直隸、河南、山東五省的囚犯有多少。”

很快大理寺的資料上來了,這五個省,在押人員,足足有二十五六萬人。

崇禎大吃一驚,他怎麼也沒有想到,居然有這麼多人在坐牢。

這麼多人,挑出來身體狀況較好的十萬人,應該不是問題。

可是,這些人能打仗嗎。崇禎自己心裡都沒底兒。

他又糾結起來。他感覺這樣對定遠伯有點過分。但是,他又捨不得軍費。好不容易裁撤了五鎮,薊鎮也瘦身成功了。他是一點也不願意增加軍費了。

囚犯當士兵使用,就是一個字,省錢。只要管吃就行了。崇禎都是採購楊凡的一文錢三斤的玉米麵,他出得起糧食。

他們如果立功,也不用賞賜和升官。只要減刑就可以了。

可是他也知道,這些人都是些人渣敗類,窮兇極惡之徒。

別所打仗了,他們在牢裡都不安分,每天打架都不知道死多少人呢。

楊凡看到這些人非得氣瘋了不可。

錢龍錫心裡卻十分得意。這些賊人,看著他們都得浪費兵力。養著還浪費糧食。都是朝廷的負擔。還得動用兵力看管著。

他們別說上陣打仗了。他們一有機會早就跑了。誰給你賣命。

招兵得招那種老實巴交,害怕官府的農家子弟。哪敢招收這些街面上的潑皮喇虎們。市井油滑之徒只會把軍隊給你搞爛。不會有任何好的結果。

但是,這些人把鴛鴦戰襖一穿,押送到九原城,就說是新招的兵。楊凡不要也得要。

既然不想給他幫忙,那就只好添亂了。等他敗了,京營垮了,再回頭收拾他。

崇禎臉色不停的變幻,心裡糾結了好一會時間,最終下定了決心。

畢竟朝廷財政給他的壓力太大了。這兩年,皇后入股楊凡的幾家買賣,都很賺錢,每年都有七八十萬兩銀子的收入。

隨著北城的開發,商業也繁榮了起來。楊凡的買賣都是照章納稅的。儘管明朝商業稅率很低,很多士紳還拒絕交商業稅,但是楊凡還是繳納商業稅的。一個是楊凡想給天下做個表率。二是楊凡的商品利潤太高,根本不在乎這三瓜倆棗的。

雖然商業稅稅率很低,但是也收上來不少錢。而且數十萬工人,帶動起來的消費市場,也給朝廷提供了不少的稅收。至少很多人交得起稅了。

雖然戶部銀庫依然緊張,入不敷出。但他手裡也確實寬綽了不少。

“這件事,就按照錢卿的意思辦吧。五省的囚犯,只要能跑能撩的,都給定遠伯送去。讓他們軍前效力,爭取減刑。朕回頭給定遠伯一份旨意,讓他們體諒一下朝廷的難處。這件事就這樣吧。”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