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經濟戰(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聽說了麼?最近有私鹽可以買,價格比官鹽低一半呢。”嘈雜的茶館最後永遠有人會散播小道消息。

“聽說了,我家小三就去買了,不但便宜,還是上好的精細鹽呢,也不知道是哪路神仙,有這麼大的本事。”

“還能是誰?肯定是監守自盜,這鹽的價格這麼高,所得的利潤大都被收走了,下面的人肯定是不願意的,這不,自己偷點拿出來賣,呵呵,這就是蛇鼠一窩啊。”

——北平日軍司令部

“啪”新任的華北方面軍總司令東久邇宮稔彥王把一堆資料砸在桌子上喝道“你們看看,難道你們就沒有一點羞愧之心麼?這一個月,我們的鹽的銷量減少了一半,這不僅僅是北平,而是整個華北!除了山東好點,其他地方都是這樣!尤其是河北農村,基本都不再買鹽,全部買的是私鹽,這麼多的鹽到底是從哪裡來的?你們難道一點都不知道麼?”

東久邇宮稔彥王是裕仁的叔叔,也是掀起南京大屠殺的朝香宮鳩彥王的弟弟,他是久邇宮朝彥親王最小的兒子,從小便性格頑劣。還是個陸大學生時就敢拒絕出席明治宴會的邀請,還跟還小的大正吵過嘴。三十多歲時和他哥朝香宮一起跑到法國去“留學”,混了張法國陸大的文憑。在法國到處追逐漂亮女人,著實風流了一把。並且頑固地拒絕回國,不管是皇族之人還是大臣一次次來請都置之不理,********不想再做皇族和軍人,最後內閣實在不耐煩要求降低他的身份,他才無奈回國。

他和其他皇族在軍隊中往往是副官不一樣,他一直都是主官,並且對國聯等西方勢力極為不屑,在九一八之前就提出國聯不可怕的言論。

裕仁在這兩年的戰爭中,也不禁感覺到陸軍的不好控制,因為山西之戰的失敗,裕仁便藉機撤掉了寺內壽一換上了自己親人的東久邇宮稔彥王,一來希望可以加強皇族的力量,二來也希望陸軍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不再擅自發動進攻。

站在東久邇宮稔彥王面前的是李際春、潘毓桂、齊燮元三人,三人一頭大汗,不知道如何回答。

最後還是齊燮元說道“司令官閣下,我們的確得到了訊息,這些私鹽都是來自山西那邊的,我們也抓了不少人了,但這實在是攔不住啊,誰也不知道山西怎麼會有這麼多的鹽,不過司令請放心,我覺得山西也不會有太多的鹽,這不過是他們想擾亂我們的小計策罷了。過一兩個月就好了。”

東久邇宮稔彥王瞪了他一眼說道“那這幾個月的經濟損失怎麼辦?

李際春想了一下說道“司令官閣下,除了我們嚴抓外,如何打擊游擊隊才是關鍵啊,現在這些游擊隊有鹽作為經濟來源,錢糧不缺,愈加兵強馬壯了,再這樣下去,恐怕會有山西之禍啊。”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東久邇宮稔彥王點點頭,表示認可,這東京讓自己不要去進攻山西,但這華北的游擊隊總是要對付的吧,自己任職也有幾個月了,是時候搞一場大掃蕩了,不把這華北好好打掃打掃,自己就是在司令部裡也要擔心會有人丟炸彈。

“掃蕩是必須的,齊司令,你的同僚在南方為皇軍立了大功,不知道你準備好了沒有呢?”東久邇宮稔彥王笑著說道。

齊燮元立正說道“我華北治安軍現有十一個師團加五個混成旅團,共計23萬人,隨時可以為皇軍征戰,只是...大多是新兵,這戰鬥力恐怕有些不足,而且軍械方面也有些不夠。”

東久邇宮稔彥王也沒準備讓這些皇協軍承擔主力,而是說道“主力自然由皇軍擔任,你們的主要任務是封鎖和協助皇軍作戰,這私鹽既然來自太行山,我們就要徹底剿滅在太行山的八路軍!”

看到李際春的主意被採納,潘毓桂不由的有些急了,自從南京政府成立後,原來的華北政府諸多要人如王克敏都調往了南京,這華北到底誰會成為政府的領頭人還沒有定論呢,潘毓桂當漢奸為了什麼,還不是這個位置麼。而且他和李際春還有一個共同的乾女兒山口淑子,自然是更加希望壓過對方一頭。

潘毓桂立刻說道“司令官閣下,掃蕩是必須的,但這燃眉之急還是鹽的問題,我看可以這樣,每家每戶都要吃鹽,一個人也就吃那麼多,如果一家人在一段時間內不來買,就說明他一定是有私鹽可以吃,我們可以在買鹽的時候給他們一個證件,上面標記著他們來買過鹽,買了多少鹽,到時候我們再去他們家抽查,發現不對的,就統統抓起來,罰款和坐牢。”

東久邇宮稔彥王聽得連連點頭說道“呦西,很好,這個主意很有創意,我看不僅僅是鹽,其他的生活必須品也要這樣搞,以後不僅僅要查良民證,這些證件也要查,讓那些買私鹽的老鼠們無處可逃!”

——太行山

“這小鬼子還真毒!這老百姓有的富,有的窮,窮人放鹽本就少,他還把標準定的那麼高,這不是想逼死老百姓麼。”鄧先賢搖搖頭把電報拍在桌上。

劉伯承擦了擦眼鏡說道“這是對我們的回應啊,不過他們可以發證,我們就可以做證,以後讓老百姓買了我們的鹽,拿著他們的證,這樣不就得了麼,這就叫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

鄧先賢呵呵笑道“我看啊,再這樣下去,鬼子要變成挨家挨戶的賣鹽了,這段時間鬼子的鹽商可是虧損不小啊。”

劉伯承瞪了一下說道“你還怕餓死他們不成?他們可都是富得流油的啊,好了,先想想怎麼對付鬼子的掃蕩吧,這次可是大手筆啊,綏遠、河北、北平、天津都要動起來了,要不是我們的鹽還沒運到山東,恐怕山東也要掀起大掃蕩。”

鄧先賢嗯了一聲說道“你是軍事長官,你做主,我配合,我們背靠山西大後方,這仗我看再差也輸不了。”

劉伯承搖搖頭說道“輸不了可不行,要贏,而且要贏的漂亮,我的初步想法是重創綏遠軍,圍殲河北軍,躲過北平軍,讓鬼子以為我們下一步的目標是河北,以便為接下來賀老總那邊打好基礎。”

鄧先賢點點頭說道“我看可以,這也符合實際麼,河北富庶,鬼子也看得重,打的疼了,自然就害怕丟了。”

二人討論著戰事到深夜,而在上海,白黨和日軍的金融戰爭也迎來了高潮。

黝黑的牢房中,一個渾身是血的男子耷拉著腦袋,他的四肢都被綁在十字架上,一盆冷水突然澆在他的腦袋上,他搖晃了一下自己的腦袋,看了看四周,確定自己還活著,笑了笑說道“李士群,你們就這點招數麼?完全不夠啊,爺爺我啊,一點感覺都沒有呢。”

李士群眯著眼睛看著這人,搖搖頭說道“詹森,我們也不用多說了,只要你告訴我你的上級,我就讓你活下來,你要是怕惡名,我可以安排你出國,去美國!找一個沒有人認識你的地方,帶著一大筆錢,活的快快樂樂的不好麼?何必這樣找死?你看看,現在毛森、萬里浪不是都好好的麼,如果你願意投降,又不想對付重慶,你也可以學毛森,只抓紅黨就是了麼。”

詹森搖搖頭,閉著眼睛,嘴裡哼道“山川壯麗、物產豐隆,炎黃世胄,東亞稱雄。”

“夠了!”李士群聽到熟悉的歌詞,渾身發抖,揮揮手說道“拉下去!給季老夫人一個交代吧!”

幾個壯漢彷彿抓小雞仔一樣把詹森一路拉到了小叢林中,一人一腳把他踹倒在地,另外一人拔槍就打,鮮血流了一地。二人點點頭,招呼著挖了一個坑,把他埋了起來。

“太謝謝你了,李主任,季先生沒白疼你啊。”李士群送走哭哭啼啼的季雲卿的妻子,坐在一邊思考了起來。

“媽的,該死的軍統!該死的中統,主任,今天我們又死了一個張會計,現在外面的銀行都不敢開門了,而且現在已經波及到了洋人的銀行,日本大爺說話也越來越不客氣了,我們該怎麼辦啊??”吳四寶急匆匆的走進來說道。

李士群不耐煩的說道“吵什麼吵?我剛剛送走季夫人,腦袋正疼著呢,這件事情我去找周佛海說,再這樣打下去,什麼時候是個頭啊。”

——南京

周佛海聽完李士群的彙報,似乎想起了什麼,問道“那個姓張的會計是不是上次住院的那個,我記得有這麼一個人。”

李士群一邊驚訝周佛海的記憶力,一邊點頭說道“的確是他,他出院後被人尾隨槍殺了。”

周佛海一聽,頓時有些惱羞成怒的說道“好哇,這是想告訴我們只要是他戴笠要殺的人,就一定殺的了啊,你去抓他們的三個人來,我要三命抵一命,而且我要這三個人都姓張,最少也要是個主任的。”

李士群點點頭,表示沒有問題,畢竟張是大姓,想找三個也容易。繼續說道“可一直這樣也不是個辦法啊,他們的銀行開不了,我們的銀行也不能開門,您看是不是想想辦法?”

周佛海搖搖頭說道“現在就是比拼耐力的時候,我們困難,但重慶更加困難,這兩年,重慶的物價增加了三倍,而且還在增加中,如果沒有上海為重慶輸血,恐怕重慶的經濟早已崩潰了。四川的精鹽從一角漲到了四角,四川可是產鹽大省啊,呵呵,所以我們必須堅持住!等重慶來求我們,才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時候。”

——重慶

“四行在滬勉強支援,照常營業,任何犧牲,原所不惜,敵偽暴行,本屬意中之事,惟聞敵偽有如被害一人,須以三人抵命之說,似此迴圈仇殺,迄無寧止。四行行員,既非武裝將士,在此毫無保障下,人人自危,無法工作,確屬實情。事機萬急,似宜權衡輕重,由政府趕籌穩定辦法……”

蔣中介聽著孔祥熙讀完,點點頭說道“孤島上的人都值得嘉獎,不過這樣下去,對我們的影響實在太大,必須想點辦法。”

孔祥熙點點頭說道“委員長,我看是不是可以和他們談一談,這做生意麼,講究的是和氣生財,那畢竟是租界,是中立地區,我看完全可以法幣和中儲幣二者皆存麼。”

蔣中介閉著眼睛,思考了一下,說道“這也是無奈之舉,就這樣辦吧,另外,我們的軍費越來越高了,你們兩位看怎麼辦?”

孔祥熙搖頭說道“現在因為戰情緊急,軍政部往往以臨時支出為理由商請財務部在預算所列及核定戰務費數目之外另行籌撥,各省也往往以軍事開支過巨,收不敷支,請求財政部增加補助。無厭之求既難悉應,而國防工事及其他軍事設施,地方是否切實辦理,及有無虛糜,或藉口索款之處,財政部又無從查核,這才是我們軍費如此之高的原因啊。”

旁邊的宋子文點點頭說道“沒錯,現在我軍在編制之中包括八路軍和新四軍共計五百七十六萬,但實際最多不會超過三百萬人,以此推論,我們的軍費有一半都是不實的,這也是軍費高起的原因,如果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我們的軍費就會大幅度下降了。”

蔣中介點點頭,說道“的確如此,下面的那些軍閥,打仗跑的比誰都快,要錢比誰要的都兇,哼!娘希匹的東西,都是一群混賬!我的整編目的也在於此,但現在畢竟是在戰時,日本人的勸降可是一天都沒停止,我們動作太大,難保不出現幾個吳三桂一樣的敗類!再想想別的辦法吧,最好是開源,而不是節流!”

聽到蔣中介的要求,宋子文和孔祥熙面面相覷,無計可施,只能默默搖頭。

蔣中介嘆了一聲說道“這件事就先放在一邊吧,你們先把上海的事情處理好。”

二人點頭離去,很快,南京和重慶在上海的金融血戰告一段落,法幣和中儲幣共存於世的局面出現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