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朱瞻墉和朱棣打賭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朱瞻墉的目的是打響鯨油蠟燭的名氣。

至於朱高煦和朱高燧這兩個便宜叔叔剛剛說的訂單,他自然沒有必要緊追不放。

夜宴在整體上還算是比較友好的一個氛圍之中結束。

接下來就是朱棣享受越王府新式生活的日子了。

當然了,朱棣來了,廣東三司的官員自然都要過來見駕。

朱棣自己也在廣州府各處轉悠了一下,甚至還去肇慶府視察了一下。

看看廣東各地的情況到底如何。

要不是大家攔著,他甚至還想直接去安南看一看。

畢竟英國公張輔在安南打了好幾年,一直都沒有完全結束戰事。

這是令他畢竟擔憂的一件事情。

“瞻墉,廣州府這邊的事情,朕雖然同意推進商業的發展,開放海禁。”

“但是如今年的賦稅不見增加的話,到時候可是要你來彌補的。”

待了差不多一個月,朱棣要回南京城了。

這一個月,他的收穫還是很多的。

這是在皇宮裡頭沒有辦法直接感受到的。

臨走的時候,他自然是要敲打一下朱瞻墉。

免得這個傢伙到時候瞎折騰。

“爺爺,你放心吧!廣東各地的賦稅收入,如果今年相比去年不能實現翻一番的目標,差額的部分孫兒補上。”

“只要完全按照孫兒的意思發展,明年還能再在今年的基礎上翻一番。”

就目前廣東各地的賦稅基數,低的可憐。

全面的賦稅收入不到一百萬兩白銀,翻一番還真不是什麼大問題。

單單越王府相關的各個作坊,就能貢獻不少的商稅。

再加上這些作坊拉動其他的產業鏈,以及其他勳貴來廣州府修建的產業,朱瞻墉還真不擔心目標做不出。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越王殿下,這話老夫可是記下來了,到時候要是真的達不到,我可是要上門要錢的。”

夏原吉樂見其成,還開玩笑的在旁邊插了一句話。

“只是翻一番的話,距離一千萬兩白銀還是有非常大的距離吧?”

朱高煦有點不甘心的想要繼續挖坑。

“二叔,瞻墉之前說的是大明各地都跟廣東一樣鼓勵商業發展,賦稅收入才能有希望增加一千萬兩白銀。”

“現在只是廣東先行試運行,能夠增加一百萬兩白銀,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情況了好不好。”

朱瞻基這些年懟這個二叔算是懟習慣了。

朱棣都當做是沒有看到。

反正一個是喜歡的兒子,一個是喜歡的孫子。

手心手背都是肉。

只要不是搞的太過分,他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廣東的發展關係著安南局勢的穩定,如果可以的話,朕希望將來安南將士的補給從廣州府這邊運輸過去。”

“具體的情況,後續讓兵部跟廣州府溝通一下。”

在廣州待了一個多月,朱棣做了不少信心。

自己已經同意朱瞻墉搞火藥作坊和火銃作坊了。

鍊鐵作坊也已經投產了,打造兵器什麼的,自然不是問題。

至於糧食和衣物,這本來就是各地都有出產的。

“爺爺,要不你讓英國公先撤退到瓊州府修養一段時間,讓將士們緩一口氣,也能透過發展軍屯,讓瓊州府的局面變得更好。”

“然後只要爺爺同意,孫兒只需要一萬兵馬,就可以在明年之內平定安南。”

朱棣主動的提到了安南的局面,朱瞻墉立馬就順水推舟的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要求。

要發展,一定要有武裝力量。

雖然越王府也可以有一定的護衛,但是終歸數量有限。

一旦超過了限額,就變得很敏感了。

並且這些護衛,自然是不允許跑到安南作戰的。

“嗯?給你一萬兵馬,你就可以平定安南?”

“瞻墉,這事可是開不得玩笑的?”

朱棣神情一滯,盯著朱瞻墉,想要看看他到底目的何在。

“哈哈!笑死我了,真的是笑死我了。”

“瞻墉,你一個毛都沒有長齊的毛頭小子,居然在那裡豪言壯語的要平定安南局面。”

“英國宮要是聽了,估計要氣死了吧。”

朱高煦顯然覺得朱瞻墉這是在瞎扯澹。

他是武將,對於行軍作戰的事情是很擅長的。

雖然他沒有在安南作戰,但是安南那邊的情況,他也是有認真的研究。

哪怕是讓他取代英國公,他也不覺得自己能夠快速的搞定。

現在朱瞻墉居然誇下如此海口。

他怎麼可能相信?

“瞻墉,戰場上的事情跟做生意不一樣,你就先把其他的事情搞好,安南的局面就不用你操心了。”

這一次,就連朱瞻基也看不下去了。

自己的弟弟,難不成還是戰神轉世?

他是無論如何都是不相信的。

“瞻墉,朕問你,你是認真的嗎?”

莫名的,朱棣現在對朱瞻墉有一種異樣的信心。

彷彿這個世界上就沒有什麼事情是可以難住他的啊。

“爺爺,孫兒願意立下軍令狀,最多明年底,一定平定安南的局面,否則孫兒此生都不回京城。”

朱瞻墉這麼一發誓,朱棣倒是覺得很有可信度。

要是朱瞻墉說自己做不到就提頭來見,那就是在看玩笑,根本沒有聽下去的意義了。

“好!那朕就給你兩年時間,也不用等到明年底,只要從今天算起,兩年內你能平定安南局面,就算是完成任務了。”

朱棣這麼一說,相當於多給了朱瞻墉小半年的時間。

畢竟,眼下都已經到了年中了。

“爹,瞻墉這是在胡鬧,不可信啊。”

朱高煦一看朱棣居然同意了,有點著急。

一萬兵馬雖然不是很多,但意義不一樣啊。

這意味著朱瞻墉小小年紀就開始涉足軍權了。

這是朱高煦不希望看到的局面。

朝中,文臣普通都是支援東宮的。

這要是以後東宮有了自己的嫡系部隊,那還了得?

自己今後還有翻身的希望嗎?

“沒錯,爹,瞻墉是在胡鬧,你不能同意啊。”

朱高燧自然也是不想看到朱瞻墉掌握兵權的。

這是一個不可控因素。

“行了,你們兩個當叔叔的,就不能期待一下侄子的好嗎?”

“左右朝廷並沒有花費什麼太大的代價,讓瞻墉去折騰一下安南人不好嗎?”

“難不成你希望瞻墉去折騰你們?”

朱棣這話,一下就把朱高煦兩兄弟懟的無話可說。

一直到登船,他們都沒有再吱聲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