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老謀深算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對於趙興即將的進攻目標,李永芳和師爺一致認為,將是幾次爭奪的鎮江。

“這個地方,是東江鎮起家的地方,經過三次拉鋸,最終被我們掌握在手中。但對於大明來說,雖然是傷心地,但更是一種象徵。尤其是在東江鎮的將士眼中,在大明帝國,更是如此。”

“所以,這次趙興來,為了增強他的名聲,穩固他的地位,他唯一的選擇就是重新打下鎮江,哪怕是只僅僅佔據一時?”

“大人睿智,我正是這麼判斷的。趙興如果打擊南關,得下了那一片地區又能怎麼樣呢?對於他的名聲所起的作用,幾乎就是不痛不癢。”

“而同時,他也應該明白,現在東江鎮將士的心情,即便他辛辛苦苦的打了下來,只要他趙興一走,這裡就又將被我們收回。而還會損失東江鎮的一批寶貴人馬。”

“東江鎮,是掌握在趙興手中的一支外援,也正是有這樣一支軍隊存在,在朝廷中的政治鬥爭中,才能讓崇禎那個小皇帝投鼠忌器,才有他的今日地位穩固。這才是根本。所以,他是不會讓東江鎮輕易的損失巨大的。”

他們分析的都對,因為他們都處在權力的中心,都在為自己的一己之私,在蠅營狗苟。所以他們想當然的認為,人同此心。趙興也不能免俗。

李永芳仔細的看了東江鎮一會兒之後,越想越是這個道理:“既然是這樣,我們就在這裡設下一個陷阱,讓東江鎮有來無還!”

“不過單憑我們的能力,是不能和東江鎮抗衡的。”

這一點,李永芳承認。

自己雖然掌握著四萬漢八旗,但是所轄的地區也非常廣大,金覆蓋海,以及鞍山牛莊,這廣大的地區,必須有人駐守。

其實鞍山,那是大金鐵礦的命脈,千萬不能讓那些礦徒,再次趁機作亂。

而牛莊(營口),又是大金唯一的產鹽基地,這裡出產的食鹽,不但要供應整個遼東,還要供應幾乎整個蒙古,這可是一切一切的命脈,絕對亂不得,必須派重兵與以把守,隨時準備鎮壓。

雖然現在在遼東的漢人,對大明反攻,收復故土已經接近於絕望。

但是絕望並不等於不反抗。雖然由於後金徹底的封鎖了遼西,雖然東江鎮已經老實了,讓那些大規模的反抗不敢發動,因為他們已經沒有後路。但漢人的小規模反抗,卻依舊是風起雲湧。

就比如說現在讓大金最頭疼的,就是那個殺奴令。

在天氣木匠的時候,那個陰人魏忠賢,就效仿當初冉有的辦法,頒佈了殺奴令:無論是軍民人等,不管是什麼人種,只要拿著一顆女真人的腦袋,就獎賞他五兩銀子。

在中原地區那個富庶的地方,五兩銀子簡直不值一提。一個屠狗輩,一年賺到的錢,就是這個數量的好幾倍。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但是對於蒙古人來說,對於朝鮮人來說,對於遼中的漢人來說,這卻是一筆天文的財富。

而最讓人夢寐以求的,就是這一次趙興,明確的提出,一顆女真的人頭,換一口鐵鍋,如果這個人頭是年輕的男子,還要額外繞上一把菜刀。

鐵鍋對蒙古人的誘惑,是絕對不能夠主導的。有了鐵鍋,你才能有媳婦,有了鐵鍋,你才能活下去。

所以在草原上流傳著一句成語,到中原去搶掠,一定要做到連鍋端。

李永芳就曾經經歷過這種局面,行走在外,不敢喝水,因為你不知道哪口井裡有毒;不敢吃食物,因為你不知道剛剛採摘的大蔥,那裡面是不是下了劇毒。最終連食鹽都不敢吃,因為有許許多多的將士,就倒在了這含毒的食鹽中。

為此老漢王努爾哈赤,還特意下達了一道詔書,要求所有的女真人,不食漢汗人的一切東西,而購買來或者強掠來的食物,一定要讓狗先吃,在三天之後,確定狗沒有問題,才能食用。

然而就是這樣的嚴防死守,但是你怎麼也防備不了親如一家的蒙古人。因為蒙古人已經和後金結為了親家,成為了大金的一體。

但是,正是有這個殺奴令,剛剛還和你勾肩搭背的蒙古人,轉眼之間就掏出了刀子,割下了你的腦袋,然後歡呼雀躍地跑到大明去,領取一口鐵鍋,然後用這口鐵鍋作為聘禮,娶上一個漂亮的姑娘。

在最高峰的時候,大金一年損失的人口,達到了5萬。

這是一個什麼概念?自從努爾哈赤七大恨起兵,最慘烈的一場大戰,也沒有損失過這麼多的人口。

而當時的大金,真正的女真人是多少呢?不過是區區的五十萬啊。

但是好在,就在大金走投無路的時候,東林的那幫君子們上位了。君子懷仁,廢除了這一個齷齪的政策,這才讓大金緩過了一口氣。

經過10年的繁衍生息,讓大金的女真人口,恢復到了100萬。

然而就在大家彈冠相慶的時候,卻沒有想到,就在頭年,這個該死的趙興,卻又翻出了舊賬,推行了這個政策。

雖然已經時過境遷,局面已經不如以往,但是遼東的漢人,卻紛紛悄悄的行動起來。

趙興的規定,不但是女真人的人頭,就連是漢人那些剃髮的,也算在內。而且價格飆升到了10兩銀子。

沒有辦法,現在的趙興,可比魏忠賢有錢多了。雖然由於局勢的不同,現在的殺奴令,已經沒有魏忠賢那時候的轟轟烈烈了,但也的確讓人頭疼無比。

所以,什麼地方都需要防守,什麼地方都需要警惕,更主要的就是對漢人的高壓,一時不能鬆懈。

看著自己是4萬人馬,但分攤下來,處處顯得兵力不足,人手不夠。

“我們判定了,他們要進攻鎮江,但也不可以放鬆對南關的戒備。一會兒你傳一道命令過去,給駐守在南關的李開芳,還有旅順的李景芳等將領,讓他們嚴加戒備,不可懈怠。然後我儘可能的在各地抽調人馬,組織一支1萬人的軍隊,駐紮在岫巖。”

師爺點點頭稱好。還是多年從軍的李永芳,老謀深算啊。

“岫巖正是在南關和東江鎮之間,敵人要攻打鎮江,我就率軍救援鎮江,敵人若是打南關,我就出兵救南關。你再傳一道手令,不管這兩個地方哪裡受到攻擊?最少給我堅守5天。”

“將軍說的對,用5天的時間,來消耗敵人的銳氣,疲憊他們。然後我們大軍一到,就給他來個裡應外合,一戰定乾坤。”

“就是這個道理。憑著堅城,堅守5天,是絕對沒有問題的。那麼我們就等著收穫一場大捷吧。”李永芳,充滿信心的一拳砸在桌子上。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奔叔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