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4章 誰可為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攻下高陽城的第二天,夏軍並沒有立刻對北漢山發起攻擊。

第三天同樣如此。

第四天、第五天……

一直到五天後,夏軍的攻擊才開始重新準備。

並非是夏軍懈怠了,而是因為……

崇禎十年的第一場春雨來了。

雖然比以往的時候都晚了一些,但是這場雨卻下的十分磅礴。

山洪暴發,道路沖毀,天地之間一切都是溼淋淋的。

陡然變化的天氣,成為了阻礙夏軍進攻的元兇。

純火器軍隊,最怕的就是雨天。

夏軍也是無奈,只能停留下來,耐心的等待著雨天過去。

雖然因為這場春雨耽擱了時間,但是駐留在北漢山上的朝鮮軍隊也不好過。

他們在山上只有簡易的工事,導致許多人只能無奈的淋著雨。特別是壕溝當中,水深居然到了腰部。

可憐的朝鮮士兵只能在這樣的環境裡艱難跋涉,卻尋找不到一塊乾淨的地方用來休息。

最糟糕的是,因為大雨導致上山的道路中斷,糧食的輸送也成了問題。

從第三天開始,朝鮮士兵就不得不節約糧食,每天只能吃一頓飯。而且因為在雨天當中無法生火,因此只能吃冷硬的乾糧。

而和朝鮮守軍相比,夏軍的生活倒是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

駐紮在高陽城內的軍隊,全都有房子住,可以很好的遮蔽風雨。

而駐紮在城外的部隊,則全部樹立起了帳篷。不但如此,還用鐵爐子和一節一節接起來的鐵管子,搭起了爐灶。

士兵們可以躲在帳篷裡做飯、吃飯,而產生的濃煙則會透過鐵管子排到外面,一點都不受干擾。

縮在山上,看著山腳下夏軍的營帳中炊煙鳥鳥,食物的香氣遠遠飄來,朝鮮士兵們全都羨慕壞了。

到了第五天,雨終於停了。

雖然道路依舊泥濘,但是時間緊迫,夏軍也不得不發動進攻了。

聯合作戰會議上,聶大鵬決定故伎重施。

“雖然北漢山攔住了咱們進軍漢陽的道路,但是漢陽方面已經沒有敵人了。我們完全可以利用漢江輸送部隊到北漢山的背面,然後兩面夾擊。據說守軍的糧草都囤積在西大門,如果我們攻擊此處的話,守軍在山上絕對站不住腳。”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透過高陽城的戰鬥,夏軍無師自通的掌握了跳躍作戰的技術。

按照傳統的作戰理念,既然北漢山橫在了漢陽前面,那麼就只有從正面進攻。佔領了這裡之後,才可以向漢陽進發。

但是在夏軍的眼中,漢江已經成為了坦途。

透過這條寬闊的水道,運送部隊越過北漢山,然後出現在背面,是完全不成問題的。

畢竟夏軍已經完成了一次性跨海運輸四萬大軍的壯舉,此時運送一個團的兵力,簡直是小兒科。

北漢山最高的山峰大約有六百米高,地形崎區,易守難攻。

可是這裡已經在漢陽的正北面了,完全起不到阻止夏軍的作用。

因此李恩澤將剩餘的軍隊全都部署在了北漢山的南段。

這裡都是兩百米左右的低矮丘陵,中間的空地再透過壕溝連線,一共組成了五道防線。

這些防線從北漢山一直連線到了漢江邊,是李恩澤最後的倚仗。

如果只是正面進攻的話,這些零零散散的高地在完整工事的配合下,將會給夏軍造成很大的麻煩。

但如果派遣一部分兵力繞過去,從背後進攻的話,守軍將會俯背受敵,絕對抵擋不住。

“我覺得聶團長的提議非常好,就照此執行吧。”

左夢庚親自拍板,陸戰一師上下全都沒有異議,各部立刻開赴戰場。

就在左夢庚打算隨軍前行的時候,傅新垣走了上來。

“殿下,朝鮮各位官員到了。”

左夢庚回頭,就看到金尚憲、沉器遠等人正疾步走來,神情非常熱切。

顯然他們一路走來,已經看到仁川、金浦、高陽都光復了,那麼漢陽還會遠嗎?

一想到即將佔據朝鮮的國都,這樣的重大勝利讓朝鮮的官員們全都熱血沸騰,心裡的大石終於落了地。

在此之前,他們可都是背負著叛逆的罪名。但從此以後,他們將牢牢掌握大義名分。

既然連漢陽都光復了,那麼徹底消滅李倧的偽政權還會遠嗎?

“殿下,漢陽光復在即,朝鮮重回正道已然不遠。國家究竟該如何治理,還請您示下。”

金尚憲等人的態度十分恭謹,一副全憑左夢庚做主的模樣。

左夢庚卻沒有露出任何喜色,而是十分鄭重地道:“我夏國到此,只為幫助朝鮮重塑正統。國家究竟該如何治理,乃是你們自己的事。諸位賢達雲集,相信定然有萬全之策。”

這番言辭讓朝鮮的官員們不由得蠢蠢欲動。

難道夏國真的不干涉朝鮮的內政?

倘若是那樣的話,他們豈不是依舊可以維持權柄,繼續高高在上?

不過經歷了那麼多的苦難,金尚憲等人並沒有就此得意忘形擺。在他們面前,還有一個天大的難題。

“李倧背國棄民,十惡不赦,已經不能再為朝鮮之主。下臣等經過商議,有心請立新的國王,還請殿下准許。”

事到如今,朝鮮成為夏國的屬國,已經是板上釘釘了。因此朝鮮的王位更迭,必須如同從前得到大明的認可一樣,得到夏國的認證。

金尚憲等人也是在透過這樣的方式,向夏國表達忠心。

左夢庚狀似同意這個辦法,但是問道:“你們可有合適的人選?”

這一下令金尚憲等人不禁為難了起來。

沉器遠斟酌地道:“朝鮮王室繁衍生息兩百餘年,開枝散葉,血脈眾多。倘若仔細尋找,定有符合天命之人。”

左夢庚卻不苟同。

“血脈親近的王室,都已經跟著李倧逃去了北方,將來也難逃罪責。其餘的王室,血脈早已澹薄,貿然立為人主,可能服眾?”

金尚憲等人百般糾結,顯然他們也在被這個問題困擾。

眼見著他們拿不出有效的辦法,左夢庚呵呵一笑。

“春耕即將開始,遭難的百姓必須要馬上安撫。望你等同心戮力,快些拿出辦法,莫要令朝鮮繼續動盪,百姓繼續受苦。”

誰能成為朝鮮新的王,左夢庚並不置喙。

但他的一番話,還是給眾人施加了壓力。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