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1章 黃臺吉的決斷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漢陽乃國本所在,斷不容有失。料想以陛下天威,夏賊必不敢觸犯。”

聽說要撤退,朝鮮君臣萬分不願。

在南漢山城困了一個多月,吃盡了苦頭,那樣的日子讓他們刻骨銘心,再也不想經歷了。

為此他們甚至拍起了黃臺吉的馬屁。

然而以黃臺吉的心性,又豈會被這種凋蟲小技所影響?

“朝鮮國主,夏軍在釜山兵力幾何?”

李倧不明白他為何這麼問,只能小心翼翼的回答。

“稟陛下,夏軍共有兵力四萬餘。”

“我軍兵力幾何?”

李倧隱隱感覺到了什麼,額頭上滿是冷汗。

“我軍兵力二十餘萬。”

黃臺吉呵呵冷笑。

“二十餘萬大軍攻了一個多月,依舊沒有拿下釜山。你等何來的勇氣,只憑一萬多兵力就能守住漢陽?”

對比清晰明了,即便是再不懂軍事的人,這一下也知道了其中的差距。

金鎏膽戰心驚地組織措辭。

“釜山之賊寇有洛東江天險倚仗,因此才能苟安於一時。若非如此,早已在我大軍兵威之下灰飛煙滅。”

黃臺吉對這些朝鮮人從本心裡感覺到了厭惡。

“北線何來的洛東江天險,不照樣打不下來?”

時間緊迫,他並不想跟這些朝鮮人過多糾纏。

“爾等既然不願撤退,那便留在這裡好了。休怪朕沒有提醒爾等,夏軍既已攻佔江華島,想必那位廢人已經落入其手。以左夢庚之謀略,斷然不會錯過。待那位廢人返回漢陽之日,爾等自求多福吧。”

恰如寒流過境,朝鮮人全都抖如篩糠。李倧更是臉色煞白,頭腦裡電閃雷鳴。

黃臺吉居然知道廢人的存在!

當初清軍攻佔江華島的時候,他就萬分擔心黃臺吉會利用廢人做文章,威脅自己的王位。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也是他為什麼會痛快投降的根本原因。

他卻不知道,黃臺吉征伐朝鮮的目的,乃是為了平定戰略後方,爭取戰略盟友。對於改變朝鮮政權,並沒有任何興趣。

那位廢人在朝鮮眾叛親離,即便樹立起來也無大用。

因此黃臺吉才裝作不知道,欣然接受了李倧的臣服。

但現在不一樣了。

夏軍已經和朝鮮的反叛勢力聯合到了一起,旗幟鮮明的要推翻李倧的統治。

也就是說,李倧即便想要向夏軍投降,都撈不到好果子吃。

更別提維繫自己的王位了。

一旦廢除了李倧,朝鮮必然需要新的國王。

要是夏國啟用了那位廢人,在場的這些君臣恐怕每一個都沒有好下場。

黃臺吉的這番話一舉奠定乾坤。

朝鮮上下再也不敢提留守漢陽,紛紛回去收拾行囊,準備向北撤退。

但想撤,也不是說走就走的。

黃臺吉此時已經徹底明白了夏軍的戰略意圖。

“譚泰,你率領漢陽的所有兵馬,立刻西進搶佔高陽。不,來不及了……”

黃臺吉很快否決了原本的想法。

他目前手中的兵力還有譚泰率領的正黃旗一萬多人。

這是最後的家底,好鋼必須用在刀刃上。

他原本的想法是打算讓譚泰率領這支兵馬佔領西面的高陽郡,阻擋夏軍的兵鋒。

可是想起得到了軍情,就連金浦都已經遭遇了夏軍的攻擊,只怕高陽的淪陷也不會太遠。

倘若譚泰沒有在城破之前率軍趕到,自身也將會陷入險境。

黃臺吉的眼睛死死盯著地圖,根本不敢讓譚泰去迎擊夏軍。

雖然從高陽到漢陽的一路上有很多險要之地,似乎都可以佈防。

可是漢江的存在,讓這些防線並不穩固。

夏軍可是有戰船的。

完全可以無視這些防線,一路逆流而上,掩護漢江南岸的部隊攻擊過來。

到了那時,譚泰所部反而可能被東西夾擊,徹底覆滅。

而且漢陽這邊的情況已經不重要了,釜山那邊的大軍能不能撤回來才是關鍵。

“春川!你立刻去春川!朕把漢陽所有的兵馬都交給你。記住了,就算是死,也不能丟了春川。”

春川在漢陽以東的江原道境內,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釜山的大軍要想順利撤退回來,就必須透過春川的道路。一旦這裡被夏軍截斷,二十萬大軍將會徹底葬送。

因此春川就成為了決定滿清生死存亡的關鍵節點。

黃臺吉目前手中可信任的將領不多,只能寄希望於譚泰了。

譚泰也知道事關重大,而且九死一生。

“奴才必定死戰不退,除非夏軍從奴才的屍骨上踏過。”

在短短的時間內,黃臺吉做出了最正確的選擇。

他已經進行了全面的比較,同時發現了夏軍的弱點。

夏軍的不足之處就在於兵力太少。

雖然從江華島登陸、直取漢陽的戰略足夠驚豔,但僅僅四萬多兵馬鋪陳在那麼寬大的地域,根本做不到面面俱到。

這就給了滿清死裡逃生的機會。

漢陽雖然是朝鮮的國都,但是在黃臺吉的眼中什麼都算不上。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的至理,黃臺吉雖然沒有總結出來,但也能夠有所明悟。

只要將釜山的二十萬大軍撤退出來,那麼夏軍就無可奈何,最起碼能夠維持不勝不敗的局面。

而這一切的焦點,就在春川。

滿清能夠守住春川,二十萬大軍就能撤退到北方。

譚泰守不住的話,那滿清必定元氣大傷,蒸蒸日上的國運也將就此夭折。

在黃臺吉的強硬之下,漢陽開始了大撤退。

李倧和官員們悽惶惶的收拾了家當,踏上了北去的道路。明明是在自己的國土之上,卻如同喪家之犬一般,令這些人悲苦難抑。

而且誰也不知道,這一次的離去,究竟還能不能再回來了?

幾乎所有的官員都跟著李倧跑了。

只因為他們明白,一旦落入叛逆的手中,恐怕沒法活命。

出奇的事,幾乎大部分的百姓都留了下來。

他們可不想做滿清的奴隸,也對國王和兩班們徹底失望了。

雖然還不知道夏軍和叛逆打回來究竟什麼樣,但他們已經不想離開自己的家鄉了。

除了那些被強迫著遷移走的百姓,許多人都躲了起來,完全接受了現實。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