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6章 爆發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三田渡。

李倧的三拜九叩之禮,好不容易完成了。

他搖搖晃晃的站起來,頭暈目眩。最嚴重的,還是身心上的疲憊和摧殘。

鄭命壽朗聲高呼。

“朝鮮國主既已為我大清皇帝陛下之臣,還請上壇,趨前叩見。”

李倧昂起頭,看著前方高聳的受降壇,心生絕望。

然而已經這樣了,黃臺吉的命令他怎敢違背?

他趨步來到受降壇前,努力使自己的心跳平靜,抬腳邁上了臺階。

然而這受降壇絕對是精心設計過的,臺階十分陡峭。

以李倧養尊處優、缺乏鍛鍊又備受衝擊的身體,想要安穩的走上去,根本不可能。

行至一半,李倧不得不彎下腰,用雙手扶著臺階,幾乎是以爬的姿勢向上而去。

從旁邊看去,他就好像一條搖尾乞憐的狗,正在靠近主人。

受降臺下的朝鮮眾人,痛哭之聲更甚。

這樣的人,真的是他們的君主嗎?

臺階兩側站滿了清國的文武,然而這些人全都橫眉冷對,用高高在上的目光蔑視著艱難攀爬的李倧。

四十多級臺階,李倧爬一會兒、歇一會兒,再爬一會兒、再歇一會兒。有好幾次他都想著,乾脆眼睛一閉,從上面滾落下去,當場摔死算了。

然而膝蓋已經彎下去了,哪裡還有求死的意志?

就算此刻再艱難,好歹是活了下來。

他仰起頭,已經能夠看清黃臺吉的面目了。

這最後的一點距離,李倧鼓起所有力氣,咬著牙終於攀爬了上去。

來到受降臺上,他很想努力站起,保持最後的尊嚴。

然而高處不勝寒。

一股冷風吹過,令他身子一陣搖晃,險些向後倒去。

死亡的威脅從腦海中一閃而過,讓他來不及多想,撲通一聲直接跪倒在了黃臺吉的面前。

“下國國主叩見大清皇帝陛下。”

四周的人不少都發出了輕笑聲,顯然誰都看得明白,他這一跪並非是心甘情願,而是天意。

皇太極也有些忍俊不禁,語氣稍微輕鬆了一些。

“請朝鮮國主東面而坐。”

話到了鄭命壽這裡,就變了意思。

“大清皇帝陛下賜座,朝鮮國主謝恩。”

李倧萬般無奈,再次磕了三個頭,這才被引到黃臺吉的東側。

這裡有一張尺於大小的木桌,極為逼仄。李倧團身坐在上面,彷佛受訓的學生。

“你既臣服於朕,便當享受朕的恩澤。來人,賜給朝鮮國主酒肉。”

有侍從上來,在李倧的桌子上擺了酒食。

李倧只得再次起身,叩謝黃臺吉的恩賜。然後坐了下來,喝了一口酒,吃了一塊肉。

完成這個儀式,代表著朝鮮從今以後蜷縮於清國的羽翼之下,一應國體都將聽從清國的安排。

“朕廣有四海,胸懷寬大,對待朝鮮亦如自己的子民。只要你忠心於朕,當可保你李家王位世代安寧,香火不絕。”

李倧來到這裡,幹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磕頭謝恩。

受降儀式,至此結束。

李倧被人引著下了受降壇。

可是這一上一下,卻恍若隔世、換了人間。

完成了征伐朝鮮的使命,黃臺吉心滿意足,起身離去。

鄭命壽山呼道:“大清皇帝陛下起駕回營!”

譁啦啦的連片巨響當中,數不清的八旗將兵全都拜服在地。

“萬歲!萬歲!萬萬歲!

數萬人的怒吼聲直衝雲霄,響徹朝鮮大地。

李倧和朝鮮眾臣匍匐在路邊,恭送皇太極的御駕北返。

結束了。

一切都結束了。

死裡逃生的朝鮮眾人,全都長出了一口氣。

崔鳴吉趕忙擦乾淚水,小跑過來。

“殿下,臣已命人準備好了車駕,咱們可以回漢陽了。”

李倧很累,四肢無力。可是心更累,一句話也不想說。任由太監們扶持著,登上了回程的馬車。

當四周再無外人,車廂被嚴密遮蔽起來後,他才徹底崩潰。

幾十歲的人,縮在車廂當中,將臉埋在袖子裡,努力不讓哭泣的聲音傳遞出去。

朝鮮君臣踏上了回城的路途。

可是這一路上,卻不是很順利。

無數的朝鮮男女老幼全都被清軍帶上了枷鎖,驅趕著向北而去。

這些人全都是清軍的俘虜,從今以後將要變成清國的奴隸。未來等待著他們的,將會是無比悽慘的命運。

李倧感覺到馬車停了,掀開車簾看到這一幕,久久失神。

正被押送著離開故土的朝鮮人,同樣看到了這位國君。

“主上,您怎麼忍心看著我們去死?朝中的兩班老爺們互相爭鬥,根本不管國家的命運,才變成了現在這樣啊!那些疏忽國事的人,依舊陪伴在您的身邊安然無恙。為何要讓我們這些無辜百姓承受家破人亡的痛苦?您的慈悲之心何在?為何不拯救我們?”

無數百姓的哭嚎,弄得李倧痛徹心扉。

可是他能怎麼辦呢?

除了垂首哭泣,毫無辦法。

見到他這個君王無動於衷,那些一路北去的朝鮮百姓全都咬緊了牙關,滿腔的仇恨無處釋放。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被那千萬雙怒火充滿的眼睛盯著,李倧如芒在背,再次陷入了渾渾噩噩。

他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那些可憐的百姓從眼前消失了,座下的馬車再次移動。

終於,漢陽的城牆出現在了眼前。

城市還是那座城市,可是卻比往昔冷清了許多。

以往城門處絡繹不絕的人流,如今卻門可羅雀。

只有守禦使李時白帶著幾個士兵,焦急的等在這裡。

然而李時白稟告的第一句話,就讓李倧如遭雷擊。

“殿下,禮判大人、吏曹參判大人等,趁微臣疏忽、擅自遠去,不知意欲何為。”

朝鮮君臣當時就亂了。

立刻有主和派的官員跳出來上眼藥。

“殿下,金尚憲等人一心沽名釣譽,渾然不顧殿下安危。如今國家板蕩之際,此等人不經准許、擅自離去,死罪難逃。”

“倘若只金尚憲一人離去,還情有可原。然鄭蘊、尹煌等全是其同黨之輩。就怕這些人圖謀不軌,破壞大局。”

紛紛擾擾之中,李倧徹底爆發了。

他的臉色無比猙獰,咆孝的聲音裡帶著濃濃的恨。

“他為何不懂孤的難處?他為何一定要逼死孤?”

眼見著事態鬧大,崔鳴吉渾身冷汗,連忙請示。

“殿下,無論如何,禮判大人忠君之心天地可鑑。想來這一次他應當是心灰意冷,再無留戀。懇請殿下准許,微臣快馬加鞭,定然說服他回朝請罪。”

李倧卻已經在連番的打擊之下陷入了瘋狂。

“守禦使,你點齊兵馬,隨同吏判前去。孤……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