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4章 新裝備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為了征伐朝鮮而一戰功成,黃臺吉可謂精銳盡出。

除了讓馬福塔和勞薩為前鋒,豪格和尼堪為護軍之外,又安排了揚古利和徹爾格率領三千人為先遣隊後營。

只憑這些人馬,就足夠朝鮮喝一壺的了。

主力被黃臺吉分為左、右兩翼。

左翼由多爾袞率領,右翼由他親領。

又由和碩圖率領石廷柱、馬光遠為後衛,運送紅衣大炮和大將軍炮支援作戰。

十二月初三,遼東早已被大雪覆蓋,鴨綠江也結了冰。

馬福塔和勞薩率領三百人前鋒,化妝成商人從沙河堡出發,揭開了朝鮮之戰的序幕。

滿清如此大的軍事調動,自然不存在保密的可能性。

就在黃臺吉祭天宣戰的時候,山東就已經得到了訊息。

為此夏軍各部加快了籌備的步伐。

整個渤海、黃海的海面上,已經完全被海軍的船隻佔領。

各色船隻日夜不停的穿梭,將海量的物資運送到了濟州島上。同時遮蔽海面,防止任何勢力的人出入。

濟州島上,如今已經被徹底接管。

沉道勳和李崇已經失去了對濟州島的管控,只能聽從命令做事。

第四師駐紮在濟州島的東面,陸戰一師駐紮在西面,開始為作戰進行最後的準備。

這個時候,最忙碌的人就是後勤部和裝備部。

要保證十萬多人的物資供應,這絕對是一項無比繁雜的工作。

張延和左代忙的腳不著地,就連兩鬢都有些斑白。

“這是重炮的炮彈,要送到第四師那邊去,為什麼要發給陸戰一師?”

下面的人工作出了錯,張延當場就訓斥開來,絲毫不留情面。

底下的人被罵了個狗血噴頭,趕忙改正。

看到又一組車隊走出營地,將要去往第四師,左代還親自跟隨,張延不由意外。

“左大部長,這都什麼時候了?你怎麼還擅離崗位?陸戰一師需要的火箭炮炮彈,什麼時候能夠送到?”

左代苦笑不已。

“有一批新的裝備需要交給前線的部隊使用,我只能親自趕過去,不能耽擱了新裝備的交付。至於陸戰一師需要的火箭炮炮彈,最多三天就會送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張延臉色稍微緩和了一些。

“最好不要遲了,否則的話左永那個傢伙又該嘮叨個沒完。”

看著如同開了鍋一般的後勤基地,左代哀嘆不已。

“當初就想著不是打仗的料,才退居後方,還尋思能夠安穩一些。如今看來呀,這比打仗還累。”

張延苦中作樂。

“注意身體吧,可不要累垮了。咋說也不能死在那幫上戰場的傢伙前面,否則的話指不定被他們怎麼笑話呢。”

左代哈哈一笑,揮手告別。

車隊頂著漫天風雪艱難跋涉,兩天之後終於把東西送到了第四師。

而第四師的所有偵察兵早已得到命令,趕來集合。

左代讓人將裝備一一卸下,開始給這些偵察兵現場講解。

他最先拿出來的是火槍。

這火槍和如今夏軍標配的完全不同。

槍身更短,僅僅只有一米。槍管的後方原本應該裝置擊錘的地方,此時擊錘卻不見了,更沒有安放火帽的氈孔。

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小小的鐵柄。

左代用手握住鐵柄向上一掰,隨後向後一拉,嘩啦的流暢脆響當中,竟然露出了槍膛。

“你們注意看,這種槍是從這裡裝子彈的,不是從槍口。”

他從另一個盒子裡拿出了子彈。

子彈的樣式也很古怪,呈長長的尖錐型,而且泛著紅光。彈頭的後方則是用紙裹起來的發射藥,整體大約有中指長短。

眾目睽睽之下,就看到左代將子彈按入槍膛,隨後又將那拉開的鐵柄復位。

整個槍膛就閉合了起來。

隨即左代舉槍,瞄準了幾十米外的靶子,扣動了扳機。

槍響靶動,留下了一個孔洞。

在場的都是行家,看到這一幕全都眼紅了。

白小七踏步而上,從左代的手裡搶過了新式火槍,學著他的樣子進行了一番操作,立刻感受到了其中的便捷。

“這槍的射速比火帽槍快了三倍不止,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左代當著大家的面,把這支槍進行了拆解。

“你們看,這裡安裝了彈黃。利用彈黃的壓迫力來推動這根撞針,撞針刺入藥筒,裡面有火帽,便可以引發火藥,將子彈擊發出去。”

新式火槍分發下去,所有的偵察兵開始適應。

而無一例外,新槍博得了大家的一致喜愛。

雖然這種新槍的射程要比火帽槍短了一倍,射速卻快了三倍不止。本來在戰場上太遠的射程意義就不是很大,射速反而更加重要。

白小七貪得無厭。

“左大部長,這槍有多少?我們都要了。”

左代給了他一個白眼。

“現如今就只有這麼多,而且都是短款型號,只能裝備給偵察部隊。”

聽說就這麼幾十支,白小七十分不滿。

“咋不多生產一些,把那火帽槍都替換掉。倘若我軍全都裝備這種火槍,都不用他陸戰一師出手,我們第四師就能打到沉陽。”

左代呵呵冷笑。

“你可知道,這個彈黃乃是工匠們手工打造出來的。還有這個彈頭,同樣都是工匠手工磨製的。”

白小七並不懂工業生產,大大咧咧地道:“那有何難?你們多招點人手不就是了。”

左代碎了一口。

“能夠打造這彈黃和彈頭的工匠,最起碼也要有一級匠師的水準,你覺得有多少人?”

一聽說這個要求,白小七都不禁咋舌。

“那豈不是說……這等好槍一時半會兒都不能裝配部隊了?”

說起這個,左代也是份外無奈。

“估摸著十年之內是沒有辦法普及了,就看秦洛、慄美芝那邊的蒸汽機研發如何。倘若那玩意兒能夠投入工業生產,或許能夠加快進度。否則的話,只憑人工打造,絕對滿足不了全軍需要。”

後裝擊針槍其實早就研發出來了。而不能大規模裝備原因也很簡單,就是技術要求太高,不能批量生產。

畢懋康等人一直以來都在完善工藝,而在這個過程中,匠師們手工生產了不少。

雖然不能滿足普通部隊的需要,但是用來提供給偵察部隊還是可以的。

於是左夢庚下令,將這些武器調了出來,分配給了第四師和陸戰一師的偵察兵。

大戰之時,他們將要穿梭於崇山峻嶺之間,始終處於孤軍奮鬥的境地。如果有更好的武器傍身,也能保護自身安全。

鑑於偵察兵的作戰需要,左夢庚特意命令將這些擊針槍的槍管都換成了短管。

相信有了這些新式武器,偵察兵了能夠更好的儲存自己,完成任務。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