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1章 尊號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時間來到崇禎九年,天下局勢雖然仍舊混亂,然格局已成。

大明垂死掙扎,守護著最後的餘暉。

但凡是有識之士都能夠看得出來,這個老大王朝已經難以為繼了。

只是兩百年來的中原正統,影響力不是那麼容易消除的。依舊還有許多人,願意為了大明嘔心瀝血,鞠躬盡瘁。

這些人的努力阻止不了大明滑向深淵,只是在延緩這個速度。

遼東的後金在徹底征服了蒙古之後,一統北方,開始在整個北方邊境對大明施加壓力。

是否能夠入主中原,如今還不好說,但是已經成為一方霸主,足夠和大明分庭抗禮。

在這樣的情況下,黃臺吉選擇稱帝建國,可以說並不意外。

西北義軍雖然還在流動作戰,居無定所,也不改草寇本色。但是已經成了氣候,絕非大明能夠在短時間內剿滅的。

對於任何一個王朝來說,面對這樣的內部混亂,一旦不能快速平息,必然會導致人心紊亂。

有些人的野心也會滋長,對於中央的權威也不再畏懼。

局勢如此,山東倘若還不能亮明旗號的話,必然會在這樣的格局中處於劣勢地位,好不容易聚攏了人心也會渙散。

建極立號不單單只是一種虛榮,更代表著是否有資格登上瓜分天下的舞臺。

正是明白了這一點,也充分瞭解了大家的心思,左夢庚選擇了妥協。

不恢復封建帝王的權威和規制,是他最後的底線。

如今看來,在先進思想的薰陶之下,山東眾人的轉變還是很快的。

他們也不願意放棄人人平等的良好局面。

接下來最大的大事,就是山東應當以何為號。

一個響亮的名號,不但能夠振聾發聵,還蘊含重大的意義。

以往歷朝歷代建立之初,國號如何只不過是中樞的那一小撮人所決定。

而山東這一次正式將此事推廣開來,允許人人投身其中,建言獻策。

這種參與感讓山東境內的每一個人都與有榮焉,充分的感受到了主人翁的意識。

當然了,大家都參與討論,也就意味著意見不是那麼好統一的。

訊息如同長了翅膀,迅速傳遍各地。人人振奮的同時,也都發表了不同的意見。

“國封春秋,鼎定後世。欲取國號,當以此為準。”

這樣的熱鬧事,錢謙益怎能錯過?

他跑來進見左夢庚,提出了想法。

“依牧齋公之見,當以何為號?”

錢謙益理所當然地道:“統帥發跡於山東,此乃根本。而山東一地乃春秋五霸之首齊國故土。以老夫之見,統帥當稱齊王。”

別看錢謙益浪蕩不羈,可是提出的想法卻頗有根源。

他的提議,得到了許多人的支援。

可反對者也不是沒有

曲阜那邊就送來了倡議書。

山東不僅僅只有齊國,還有魯國,至聖先師孔子便是魯國之人。千百年來“魯”更是山東的代稱。因此曲阜那邊的意見是,左夢庚當稱魯王。

不論是齊王還是魯王,歷史上在所多有,而且全都赫赫有名,似乎都有可取之處。

可是別急,不同的意見還有很多呢。

十天後,兩淮那邊的意見也送了過來。

他們的說法更有意思。

兩淮上承齊魯、下連松江,實乃陣營中央之所在,無比重要。

因此建議左夢庚稱號淮王。

半個月後,最後一波意見來自於松江府。

不是倡議書,竟然是左夢庚的岳父徐驥作為代表,親自趕到山東。

徐驥此來,一是為了稱號建國一事;二來外孫女左暄妍出生已久,老人家還沒有見過,分外思念。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再者,顧氏一直逗留山東,徐驥一個人守在家中無所事事,甚是寂寞。

最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女婿都要稱號建國了,寶貝女兒即將成為王妃,徐家也要成為外戚。

可外戚這個名頭顯然不是很好。

徐驥很是擔心,新朝建立,徐家該何須何從。

他準備探聽一下左夢庚的心思。

“松江素來繁華,又是國朝經濟命脈之所在。更且文華盛典,天下無雙。因此我松江上下的意見是,統帥當稱吳王。”

徐驥還拿出了前者的例子。

“當年朱元章便是先稱吳王,然後橫掃八方六合,建立大明。統帥循例先賢,何愁大業不成?”

聽了這麼多的意見,左夢庚不禁腦殼疼。

下面的人顯然各懷心思,都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其中蘊藏著各自的利益。

可是這些稱號,左夢庚都不喜歡。

齊也好、魯也好、吳也好,雖然在歷史的長河中都曾強盛一時,然終究抵不過滄海桑田,泯滅於時間當中。

至於所謂的淮王,更是令人發笑,連討論的必要都沒有。

諸般意見呈遞上來,見他久久沒有表態,眾人便知道他都不滿意。

“現在下面都在猜你的心思,導致人浮於事。依我看,你要是有什麼想法,乾脆坦白於眾,也免得人心浮躁。”

關鍵時刻能夠跟左夢庚交心的,只有黃宗羲。

這位彌辣而堅定的戰友,是左夢庚最值得信賴的支持者。

面對黃宗羲,左夢庚可以敞開心扉。

“當初咱們秉燭夜談,立志要開創華夏之新篇章,結束治亂之迴圈,讓天下萬民真正享受太平安寧。你說,究竟什麼樣的名號,才能夠體現我們的意志?”

黃宗羲走在他的身邊,聞言不禁輕輕點頭。

“我也覺得這些名號都差了些意思。不說別的,齊、魯、淮、吳,在歷史中的結局可不算是太好。”

何止是不好,簡直令人唏噓。

這一點在歷史中早有體現。

真正尊貴的封號,乃是秦、漢、唐、晉、魏。

只可惜不管是從山東的根本而言,還是從左夢庚的自身而論,都跟這五個尊號牽連不上。

既然如此,那就只能重開新篇。

迎著東方璀璨的太陽,黃宗羲有了想法。

“我華夏先祖開天闢地、補天造人,嘗百草而勸農桑,創文字而治洪水,造九鼎而定神州,方有我中華之今日。若論中華之始,當以夏尊……”

他頓了頓,提議道:“既如此,尊號‘夏’如何?”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