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章 軍事調動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後金與朝鮮的矛盾,同上一次的丁卯胡亂完全不同。

當時後金的主要戰略目的,只是為了打破明朝和朝鮮的戰略同盟,獲得足夠的轉圜空間,避免多面受敵。

因此在取得軍事上的勝利之後,得到了朝鮮的承諾,便痛快退兵了。

但是這一次,隨著實力的增強,黃臺吉的野心急速膨脹。

他想要的更多。

丁卯胡亂之後,朝鮮在明朝與後金之間來回搖擺、左右逢源,對於後金的示好始終心不甘、情不願。

因為後金的戰略重心不在朝鮮身上,使得朝鮮著實度過了一段相對寬鬆的日子。

但是現在朝鮮必須在明朝與後金之間做出選擇,而且只能選擇後金。

這等於是立國之道的一百八十度大轉彎,自然在朝鮮內部激起了強烈的反響。

張冠華很清楚,這麼大的事情,絕對不是手中這五千兵力就能夠解決的。

後續如何,必須要山東大本營出面。

“各位稍安勿躁,在下立刻傳信回山東。無論如何,定能保住朝鮮之元氣。”

沉道勳和李崇面面相覷。

他們又如何聽不出來張冠華的意思。

朝鮮王廷的死活,顯然不在山東的考慮範圍內。

山東能夠保證的,只是他們這些人的安危。

在山東的定義中,他們這些人竟然超過了國王李倧,是真正的朝鮮正統。

聯想到山東的身份,顯然是將他們這些人也當成了朝鮮的叛逆。

可是們心自問,如果最終李倧扛不住後金的進攻,選擇了投降臣服。

他們這些人只怕要死無葬身之地。

即便不死,誰又願意認蠻夷為主呢?

兩相比較的話,似乎做叛逆也沒什麼不好的。

大勢如此,他們這些人根本無力自決,只能等著命運的宣判。

情報送回到山東,中樞立刻快速運轉起來。

“朝鮮一定不會乖乖聽話,戰爭必定會到來。但不會來的那麼快,拖延一年半載都有可能。”

左夢庚做出了判斷。

他有歷史作為依據,信心十足。

透過既定發生的歷史事實來反推因果,他也能夠明白究竟是怎麼回事。

朝鮮人在政治上的做法,就跟這個民族的性格一樣。

沒有動手之前,性情暴躁、驕傲蠻橫,總以為老子天下第一。

可真的動了手,又誰都打不過。一打就崩,很快就會服軟。

所以面對後金的威逼,朝鮮一定不會痛快答應。

雙方你來我往,光是唇槍舌戰就要耗費不少時間。

再一個,黃臺吉還要通盤考量。

尤其是幾十年前東瀛入侵朝鮮的時候,大明可是不遺餘力給予了支援。

那麼這一次發動滅國之戰,大明會不會出手?

最好的辦法就是,在進攻朝鮮之前先行削弱明朝的實力。讓明朝無暇他顧,才能保證整個戰略的實施。

“在打朝鮮之前,黃臺吉一定會再次入關。這既是對整個天下的威懾,也是消除攻略朝鮮的後患。”

連續兩個判斷依據十足,成功的說服了大家。

“那我們便可以從容佈置。”

柳一元長出了一口氣。

身為總參謀長,他最怕的就是後金突然發動進攻,不給山東準備的時間。

倘若那樣的話,山東就只能倉促出兵。沒有做好萬全準備,肯定損失不小,甚至達不到戰略目標。

如果有一年半載的籌備時間,以新軍的實力絕對萬無一失。

左永提議道:“如果要在朝鮮作戰的話,最好將陸戰一師調回來。無論是登陸作戰,還是跨海作戰,陸戰一師已經積累了經驗,遠非其他部隊可比。”

對於這個提議,大家都一致贊同。

遠赴朝鮮作戰和在本土作戰遠遠不同,尤其是怎麼和海軍配合,其他部隊都沒有相關的經驗。

左夢庚看向左榮。

“你部的改編如何了?”

透過陸戰一師的經驗,新軍又開始了改革。

這一次的目的,是將軍級單位取消,改成大師。

雖然級別降低,但是每一部的兵力卻得到了增強,更符合現如今的戰場形勢。

而在陸戰一師之外,最先開始改動就是第一軍和新成立的新編第五師。

新編第五師主要以兩淮、松江府的新兵為主,距離形成戰鬥力還有很長的時間。所以能夠得到指望的,就只有第一軍,現在的第一師。

沉穩的左榮永遠不會讓人失望。

“目前整個指揮系統已經全部理順,各部經過幾次演習都適應了全新的編制,隨時可以投入戰場。”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新編第一師形成了戰鬥力,毫無疑問是一個好消息。

左夢庚當即作出決定。

“命令第一師即日南下,前往松江府接替陸戰一師防務。陸戰一師開始陸續向濟州島集結,相應物資也開始儲備。”

到了這個時候,濟州島握在手中的好處就凸顯了出來。

這座位於山東半島和朝鮮半島之間的大島,成為了最佳的中轉站。

否則的話,要對朝鮮用兵,就只能從山東跨海。路途遙遠不說,一旦遇到變故,就會錯過時機。

而濟州島距離朝鮮半島不遠,朝發夕至,足以應對任何情況。

而且朝鮮內部現在亂起,已經無暇關注這座偏遠的島嶼了。

這也讓山東的動作大了起來,不用擔心事情暴露,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對於即將到來的戰爭,柳一元摩拳擦掌,提出了構想。

“未來我們登陸作戰,肯定會選擇在釜山。我打算先期派遣測繪參謀,將釜山一帶的地形掌握在手中。如果可以的話,再向釜山運輸一定的物資。到時候陸戰一師直接過去,登陸就能打仗,什麼都不耽擱。”

這便是未雨綢繆。

左夢庚想了想,提議道:“這麼大的戰略佈局和軍事調動,沒有主將坐陣,恐怕會出現混亂。柳大參謀長,這一仗交給你如何?”

柳一元一愣,隨即狂喜。

“這再好不過了。”

從新軍成軍時,柳一元就一直負責參謀工作。而除了清水關一戰,他就再沒有上過戰場。

身為軍人,尤其是他策劃了一場又一場的大戰,卻不能親身參與,總歸是有些遺憾的。

柳一元明白,左夢庚這是將青史留名的機會送給了他。

心存感激的同時,暗暗警醒自己,一定不能出現紕漏,對不起左夢庚的信任。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