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0章 北拒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近戰的希望落空了。

新軍過河的僅僅只是一小部分,即便這樣義軍最精銳的騎兵都無法衝到近前。

這個事實著實令人絕望。

眼看著過河的新軍越來越多,高迎祥和李自成都有點手足無措。

“要不咱們擺開架勢,真刀真槍的和他幹一架?”

李自成又有了新的想法。

他打算趁著新軍只有步兵過河、火炮還在河對岸的契機,集中所有主力,利用人數的優勢同新軍來一場決戰。

雖然新軍的火槍令人膽戰心驚,但義軍這邊也有火炮、佛郎機炮、虎墩炮、投石機、弓箭等遠端武器,未嘗不能一戰。

高迎祥糾結再三,剛準備答應,斥候急急衝來。

“稟闖王,何家渡失守,八大王已經退了。”

高迎祥和李自成大驚失色,遙遙向東方看去。

奈何離得太遠,看不真切,只注意到張獻忠的旗幟似乎越來越遠。

在新軍同高迎祥、李自成作戰時,張獻忠也承受了巨大的壓力。

考慮到張獻忠所部實力較弱,因此高迎祥讓他防守有城鎮依託的何家渡。

這裡是淮河兩岸最重要的渡口,因此官府在這裡建立了稅卡。有工事依託,怎麼也比野外好打。

但很可惜何家渡僅僅只是一個小鎮子,低矮破損的城牆根本擋不住新軍火炮的轟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眼瞅著城牆被大片大片的轟塌,自己的士兵絡繹不絕的死去,張獻忠亡魂大冒,再無鬥志。

他也不通知高迎祥和李自成,徑自領兵一路往南去了。

何家渡一丟,新軍渡河的速度陡然加快。

不多時,西北義軍的東面就出現了新軍的身影。

誰都知道如果再耽擱下去,肯定會被新軍兩面包抄,說不得要全軍覆沒。

高迎祥氣的折斷了馬鞭,頹然一嘆。

“庶子不足與謀!傳令下去,全軍撤退。”

西北義軍早就不想打這一仗了。

實在是如今面對的敵人完全超出了他們的想象。

那驚天動地的火炮、急如驟雨的火槍,根本不是血肉之軀能夠抵擋的。

伴隨著高迎祥一聲令下,西北義軍如蒙大赦,紛紛向西邊撤了。

他們撤退的非常乾脆,連鳳陽也不守了。

對於西北義軍的撤退,新軍並不著急追擊,依舊按部就班地行動。

到了傍晚時分,第五師全部過河,按照先前的計劃佔領了鳳陽。

第六師第二十七旅沒有選擇過河,而是逆肥水而上、朝著西北方向的蒙城而去。

他們最終的目的地是渦陽。

“黃軍長,咱們就此告別。倘若戰事緊急,還請支援。”

淮河岸邊,郭衛同黃三虎告辭。

他們第四師的目標是廬州府,因此需要越過第三軍急速來下。

郭衛也不知道前方情況如何,萬一遇到麻煩,肯定需要第三軍的支援。

黃三虎回禮。

“你放心,第二十八旅將會前出到壽州一帶,就在你們的後方。”

得到了這個保障,郭衛大為放心。待第四師全部過河之後,不做停留,沿著官道急如星火地直奔廬州府。

歸德府。

洪承疇終於到了。

得知西北義軍朝著鳳陽而去,這位五省總督著實嚇破了膽。

他當然明白鳳陽一旦被西北義軍攻佔意味著什麼。

他都來不及等候自己的嫡系部隊,孤身一人風塵僕僕的先殺到了歸德府。

從這裡順著官道,經過亳州、渦陽、蒙城,是到達鳳陽府最近的路。

而且左良玉所部就住扎在歸德府,是現成的兵馬。

可是到了歸德府,看到這邊的情況,洪承疇著實氣歪了嘴巴。

“左總戎,你莫要忘了身為朝廷將領之責,萬萬不可行流寇之事。”

洪承疇為何這麼生氣呢?

只因為左良玉將歸德府禍害的不輕,諸般慘狀比流寇經過之地還要過份。

原來的歷史上,左良玉在河南征戰不休,但從來不入歸德府。

只因為這裡乃是他的恩主,侯恂的故鄉。

左良玉不但不敢縱兵劫掠,相反還單獨上門給侯執蒲磕頭請安。

但是現如今侯恂在左夢庚手下,早已和他反目成仇,左良玉再沒了顧慮,加上有報復的心思,為禍更甚。

洪承疇看在眼中,卻毫無辦法。

畢竟如今左良玉所部乃是唯一能夠調動的兵馬。

倘若處置了左良玉,他就變成了光桿司令,談何收復鳳陽?

左良玉唯唯諾諾,眼見著洪承疇不敢追究,便也放下了心來。

“左總戎,速速收拾兵馬,隨本憲前往鳳陽。”

一聽說要去鳳陽,左良玉當場就是一個哆嗦。

“兵憲大人,去不得呀!”

洪承疇怒火沖天。

“胡說什麼?中都有難,你卻不思救援,心中可有君父忠義?須知死罪難逃。”

左良玉叫起了抱天屈。

“兵憲大人,非是末將不敢去,而是過不去呀。”

左良玉愁容滿面,指著東面道:“那小畜生調集了兵馬,就在永城。倘若我軍南下,必定和其迎頭撞上。”

洪承疇頓了一下,才想明白左良玉說的是誰。

“永城乃是河南之地,他山東的兵馬緣何越界?”

左良玉兩手一攤。

“末將不知情由。那小畜生囂張跋扈,毫無信譽,便是想要做些什麼,誰又能奈何得了他?”

洪承疇頭疼欲裂,趕緊派人前去偵查。

而傳回來的情報顯示,左良玉所言非虛。

如今的永城確實已被山東新軍所佔,兵力起碼有千餘人。

左良玉所部也不過兩千多人,正面對上毫無勝算。

可是這夥新軍就橫在前面,導致洪承疇根本無法繞行、救鳳陽於水火。

“吳先生,還請你出手,同山東兵馬交涉。無論如何,希望他們讓出一條路來。”

打肯定是打不過的,為今之計,只有談判。

洪承疇派出了自己的謀士吳新與作為使者前往永城。

“如今鳳陽流寇二、三十萬,洪兵憲區區兩千人馬,又有何用?我山東知朝廷之難,康慨仁義,已經出兵助朝廷一臂之力。還請回去轉告洪兵憲,鳳陽克復指日可待。”

駐紮在永城的,乃是第二軍第七十八團。

團長廖鳳志接待了吳新與,但是傳達的情況卻讓對方如遭雷擊。

吳新與知道……

事情大條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