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一鯨落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因為山東的加入,遠東海洋上的貿易格局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在荷蘭人的角度,山東的做法無疑令他們驚喜若狂。

荷蘭人被稱作海上馬車伕,相比起殖民擴張,他們更熱衷於貿易。

奈何大明過於保守,始終拒絕他們的交流。

現在這片世界上最富饒的土地終於有人站了出來,向他們敞開了懷抱,荷蘭人要是不抓住這個機會,上帝都不會原諒他們。

安東尼直截了當的對左華表示,從他個人的角度來說,他完全贊同和山東建立貿易關係。

但相關的事項,他需要的向巴達維亞的高層請示。

對於這一點左華表示理解。

畢竟能夠決定這件事的,也需要山東高層出面。

不過兩邊的第一次接觸十分順利,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加深溝通。

仗打完了,也好好的學習了一下這個時代的海戰,左華啟程返航。

座船距離福建越來越遠,凝視著這片海域,左華做了斷言。

“鄭芝龍遲早因為他的山大王作風而付出代價。他根本就不知道這個時代的海洋該怎麼玩兒,有他的存在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悲哀。回去之後,咱們海軍上下要勤加磨礪,不斷提升水平,將來才能夠從鄭芝龍的手中接過開拓海洋的使命。”

海軍上下神情肅穆。

經過了這一戰,這些稚嫩的海軍將士終於對海洋有了深刻的認識。

左華還沒有回來,人在山東的左夢庚已經接到了戰爭的詳細情報。

“你們商業部要提前擬定好同荷蘭人的貿易清單,不但要賣出我們的東西,還要買到我們需要的東西。”

黃宗羲在一旁補充道:“戰馬,最重要的就是戰馬。”

額攻略等人透露過,在遙遠的中東和天竺有一些非常優良的馬匹,遠超中國的戰馬品質。如果能夠得到的話,山東的騎兵發展將不會受到限制。

眾人聽了紛紛點頭。

這個時代的戰爭騎兵是絕對的王者。

隨著新軍的地盤越來越大,沒有足夠的騎兵將無法確保自身的安全,更不要提向外開拓了。

同荷蘭人貿易,山東可以得到馬匹、香料、毛皮甚至包括金屬等商品,這對山東的發展十分重要。

左夢庚本來想要在青島等著左華回來,可是一騎快馬西來,馬上的騎士神情慌張。

“統帥,臨清急信。”

左夢庚接過信件,只看了一眼當即頭暈目眩,險些摔倒。

周圍的人驚慌不已,紛紛扶住了他。

左夢庚努力喘息了半天,漸漸安穩了情緒,可是整張臉上佈滿悲慼。

見到大家都很關心,他也沒有隱瞞。

“玄扈公怕是不成了。”

眾人一聽,全都不禁臉色一暗。

儘管徐光啟的狀況大家早就知道,可是這一天真的到來時,還是令大家有些難以接受。

尤其是山東的陣營中,不少人的成長道路上學習的就是徐光啟的知識。

在許多人心目中,徐光啟就是他們的啟蒙老師。

現在得知這位老人走到了生命的終點,許多人都不禁潸然垂淚。

左夢庚用盡了力氣才控制住悲傷。

他朝大家抱拳,誠懇地道:“各位,諸般政務就交給你們了,我必須趕回臨清去。”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眾人自然沒有異議,只是勸他趕路的時候也要注意身體。

左夢庚片刻也不想耽擱,當即便從青島出發。

原本從青島回臨清最舒適的路程,是坐船繞過膠東半島,然後逆大清河而上,再轉運河。

可左夢庚知道,徐光啟等不到那個時候了。

他快馬加鞭一路風塵僕僕,只用了三天的時間就趕了回來。

臨清這邊氣氛壓抑到了頂點。

一直看到他回來,不少人才終於哭出聲來。

左夢庚無暇照顧大家的情緒,一路到了裡面,就看到徐若琳、徐若欣姐妹抱在一起,眼眶通紅。

“你終於回來了。”

看到左夢庚,徐若琳一下子卸去了女強人的外表,終於找到了主心骨。

左夢庚顧不得眾目睽睽,將她抱住好生安慰。

“不要傷心了。你這樣哭,祖父看到了,會更加難過的。”

徐若琳很想控制,可是悲傷的情緒蔓延,令她變得十分虛弱。

聽到外面的紛擾,裡面的人走了出來。

徐爾覺不知何時來到的山東,但沒有和左夢庚敘舊。

“祖父一直等著見你。”

左夢庚將妻子交給徐若欣,獨自走進了裡間。

今日是初冬難得的晴天。

那位清史留名的老人安靜的坐在屋簷下,身上蓋著厚厚的毯子,面龐一直朝著陽光。

他肯定知道,能夠感受溫暖的時間不多了。

這個澹然了一輩子的老人,此時貪心一些也是應該。

左夢庚輕輕走過去,蹲在老人身邊,想要說些什麼卻如梗在喉,滿腔翻湧盡是悲傷。

又有一段時日不見,老人的樣子更加枯藁。

整個人團在椅子中,宛如一把乾柴,似乎連轉頭的力氣都沒有。

不過徐光啟就是知道,左夢庚來了。

“中恆,我一直在等你回來。”

左夢庚鼻頭一酸,努力控制著聲音。

“祖父有什麼吩咐的?”

這種時候說再多的話都是多餘,能夠完成老人家的心願遠比什麼都強。

徐光啟的手來回摸索,左夢庚見了連忙抓住。

冷冰冰的沒有一絲溫度,隔著薄薄的肉皮,骨頭十分的脆弱。

徐光啟依舊直直的盯著太陽,聲音裡全是回憶。

“老夫這一生,前半世蹉跎,後半生略有所為。眼見得天下亂糟糟的一日不如一日,畢生所願就是能夠盡己所學,挽救萬民於水火。只可惜,這大明的頹勢就是止不住啊!”

左夢庚的手稍微用了一點力。

這是在告訴老人,他有在聽。

“這幾年來你做的很好,山東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這足以證明,你是對的。大明是大明,天下是天下。和大明比起來,還是天下更加重要。”

聽了這話,左夢庚終於流下了眼淚。

他的所作所為,徐光啟一直都沒有進行評價,而是選擇旁觀。

至於為何如此,他其實也清楚。

那就是這位老人的內心深處,始終還有大明的一絲餘地。

大明國祚兩百年,不是那麼容易被人遺忘的。

總有人懷念大明的餘暉,渴望重塑大明的輝煌。

可是致仕之後這兩年,親眼見證了山東翻天覆地的變化,徐光啟最終還是認可了左夢庚的理念。

他更加知道,這話其實不是對自己說的。

而是對一旁所裡的徐爾覺說的。

徐爾覺聽了,就代表著徐家聽了。

更代表著從今以後,徐家終於堅定了決心。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