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教育體系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社科院和工科院的設立,代表著山東這邊的科學研究開始步入正規化。

經過眾人商議,社科院院長將由姜埰擔任。

“晚輩才疏學淺,資歷不足,恐難以擔當如此重。念臺公珠玉在前,遠比晚輩更加合適。”

姜埰誠惶誠恐,完全沒有想到自己能夠擔任院長一職。

對此, 劉宗周倒是很豁達。

“如農辦事得力,處置公正,又於學術之道頗有見地。由他擔任社科院院長,遠比老夫更加合適。”

他又看向姜埰,語重心長地道:“今日觀加利雷先生之作,實乃真知灼見。老夫又有頓悟, 說不得要埋首研究,無心俗物。社科院諸般工作,你還是承擔起來比較好。”

話說到這個份上, 姜埰也明白左夢庚和劉宗周的苦心了。

“請統帥和念臺公放心,晚輩必定盡心竭力,主持好社科院的工作。”

工科院的院長,經過眾人推舉由王徴擔任。

王徴做過行政官員,本身又學問紮實,於物理之道更是宗師級別。

這是一個行政和學術兼得的大能。

至於工科院的副院長,眾人毫無偏見,一致推舉了加利略。

這個目前還不會說漢語的西方學者,已經用他的學問征服了所有人。

搞定了兩院,左夢庚又開始主持教育體系的會議。

“相信兩院成立的訊息,大家都已經知道了。兩院是我們山東學術科學研究的最高領域,而能不能夠為兩院提供足夠的人才,就是你們教育系統的工作和職責。”

會議上,左夢庚開宗明義,直接明確了教育系統的當下任務。

如果說兩院是空中樓閣, 那麼教育體系就是支撐的基石。

兩院的院士從何而來?

除了如今在各個領域做出成就的人之外, 未來肯定要從教育體系當中培育而來。

同時院士畢竟稀少, 具體的研究工作還需要更多的人才。

而教育系統如何建設, 左夢庚早已和徐若琳透過氣了。

徐若琳接過主持,開始安排具體工作。

“按照我們的研究規劃,未來的教育體系將分為小學、中學和大學三個階段。所有的適齡兒童,經過這三個階段的培育、成長和篩選,一定能夠達到我們對於人才的需求。”

關於如何開展教育,左夢庚和徐若琳始終沒有間斷過探討。

在這方面,左夢庚沒有盲目的照搬後世的教育體系。

時代不同,環境不同。

最重要的是科學體系還沒有那麼的完善。

即便建立起像後世一樣的教育體系,可是也沒有那麼多的知識充實其中。

因此對教育階段進行簡化,加快人才的培育,儘快讓他們充實到實踐和工作當中,就是必然的選擇。

身為徐若琳的秘書,柳如是站出來講解了具體的辦法。

“經過三級劃分,小學為五年制,中學為四年制,大學也為四年制。兒童的入學年齡暫定為六至七歲。這樣一來,一個學生大學畢業則為二十歲左右,正是年富力強之時。”

這個時代的人, 十四、五歲成家立業者比比皆是,因此都十分早熟。

而且山東的發展也決定了,不可能等到人才二十三、四歲了,才從大學畢業參加工作。

因此縮短學制時間,讓學生更早地投入工作,才是合理的規劃。

祁彪佳的妻子商景蘭如今也走出了家門,參與了教育工作。

這位大才女本就愛好教書育人,祁彪佳遊宦在外,教育子女的工作一直都是她負責。

她問道:“如今小學、中學的建立,已經全面鋪開。唯獨大學還只是提桉,不知該如何規劃。”

左夢庚看向劉宗周。

“念臺公,您的意向呢?”

劉宗周細細思量,緩緩說道:“大學是教育體系的最高門檻,學生能否成才,全系於此,不可不慎。依老夫之見,大學當建,但寧缺母濫。”

他的意見得到了左夢庚的認可。

左夢庚另有別的論證。

“我山東雖人口日漸繁多,然終究偏於一隅。倘若高等學府過於集中,這不利於日後,更有重複建設、鋪張浪費的隱患。”

山東就那麼大。

最高學府如果太多的話,反而是一種弊端。

左夢庚的想法,目前的大學只需要三所即可。

“一所建在濟南,名為國立中央大學;一所建在青島,名為國立青島大學;一說建在臨清,名為國立醫科大學。”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就是左夢庚對大學建設的現有規劃。

濟南日後作為行政首府所在,必然有要有高校在旁。既好管理,也能施加影響,使其產生政權需要的人才。

而青島作為新興之地,面向海洋,是對外交流的視窗。

在這裡建立大學,走出來的人才必然擁有著廣闊的心胸、卓越的眼光以及超凡的技能。

至於醫科大學,就是將鄧玉函現在主持的醫學院進行升格。

醫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可以極大的提高人體健康,延長壽命。

這也是一種增加競爭力的辦法。

商量建立兩院時,社科院的院長任命的是姜埰。但是現在的國立中央大學校長,左夢庚堅持己見,交給了劉宗周。

這是一位學術、人品都當世無雙的大宗師。

由他擔任國立中央大學校長,必然能夠給這所學校樹立良好的風氣。

從這樣的環境中走出來的人才,才能夠值得信賴。

至於國立青島大學的校長,左夢庚反覆思量,提出了一個頗為意外的人選。

那就是孫元化。

可眾人考慮之後,也不得不佩服他的選擇。

和劉宗周一樣,孫元化也是學術、技術、人品都十分高尚的宗師。

最難得的是,孫元化相容東西,可以讓國立青島大學的風氣更加開放。

而透過這樣的任命,眾人也發覺了兩所大學其實各有側重。

國立中央大學主要以社會科學為主。

國立青島大學則以工業科學為主。

國立醫科大學則是專科大學,只負責培育醫學專業的人才。

其實除此之外,山東境內還有三所高等學府。

那就是新軍陸軍軍官學校、新軍海軍軍官學校以及船舶學院。

不過這三所學校隸屬於軍方,因此不在教育系統的考慮範圍內。

即便如此,經過這次會議,山東的教育體系也被徹底理順。

接下來就是各級學校的建設。

預計五到十年之內,新式學校將徹底取代傳統教育,遍佈山東各地。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