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旗幟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對山東的態度,大明朝野出現了詭異的區別。

朝廷對於山東十分的冷澹。

官方沒有任何表示,既不出兵,也不聲討。

彷佛山東依舊是大明的山東,什麼都沒有發生過。

可明明所有人都知道,山東已經事實上獨立了,是反賊。

究其原因, 就在於朝廷很明白雙方的實力對比,知道事不可為。

尤其是朝廷的高官當中,許多人背地裡和山東生意做的飛起,更加不願意和山東交惡,以免影響了錢程。

相反在民間,確切地說是士林中,山東已經成為了大敵,甚至還在後金、農民軍之上。

因為後金正在完成奴隸制到封建制度過渡, 利益立場和中原的地主們沒什麼區別。

這也是為何後來滿清入關, 一路突飛勐進的重要原因。

什麼家仇國恨、什麼民族氣節……

在階級利益面前都得靠後。

農民軍在士林的眼中就是流寇。

流寇嘛,居無定所,猶如無根之源。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可山東不一樣。

經過前面幾年的思想交鋒,士林中的頑固派已經意識到了,這是一股截然不同的新勢力。

山東的所作所為,正在撅正統的根。

不把山東剿滅掉,他們這些人都要死無葬身之地。

張溥敏銳地察覺到了士林中的這股風暴,他決定站出來,成為這些人的旗幟。

只要在這一點上站定了,那麼他就能夠更上一層樓。即便不在朝堂上培植代言人,也依舊能夠左右天下局勢。

“此乃某新近之作,權當吾等之檄文,如何?”

張溥拿出了自己精心構思的文章,交給眾人品讀。

對於新作, 張溥十分自得。

前面幾次和山東論戰都鬧的灰頭土臉,他也吸取了經驗教訓。

這一次, 不玩那些繁雜的彎彎繞繞了。

他要直取中軍。

張採是第一個看文章的人。

只看了標題, 他就被鎮住了。

《聖裔毀而正道崩摧論》

【天不生仲尼,萬古長如夜。世惟奉聖裔,正道永為綱。欲護正道,當奉聖裔。山東左、劉、黃等邪逆,先視聖裔遭劫而不顧,再拒聖公歸鄉而自逞。此誠天下正道崩摧之危,焚書坑儒亦莫過於此。尊聖奉道,討逆誅邪,正當其時也……】

這哪兒是普普通通的文章啊?

這分明就是檄文。

張溥這是撕掉了所有的轉圜,將山東視為了生死仇敵。

這當然需要莫大的勇氣。

雖然在他看來,天下正道更多。可萬一將來山東奪取天下,張溥只怕是死無葬身之地。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可作為至交老友,張採對張溥的瞭解已經到了骨子裡。

張溥的做法,明顯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換言之,他們這些人和山東之間,還有和解的餘地嗎?

想起這段時間來,家裡的佃戶、奴僕逃跑了數十人, 良田竟然無人耕種, 張採就知道,對付山東一事, 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西銘所言,正乃吾輩心聲。諸位,維護正道綱常,我輩義不容辭。”

能來這裡的,顯然都是復社的一路人,都是傳統守舊的地主階級。

這些人對於張溥、張採的想法,自然是無比擁護的。

當下,與會的所有人都在張溥的文章上署了名。

更有一些自忖文采不錯的,還紛紛寫了附和的文章。

僅僅十餘日,張溥的文章就廣為傳播,屢次加印,傳遍大江南北。

平民百姓忙於一日三餐,對此反應遲鈍。可是整個士林卻被扇動了起來,呼應助威的人不知凡幾。

一時間,復社和張溥聲勢大盛。

各地更是發生了反對山東的暴行,許多山東經營的生意都被打砸,更有許多人被打傷。

訊息很快傳回了山東。

“這是戰爭!”

侯恂臉色鐵青,直接給這件事下了定語。

沒有人不認同。

這就是一場戰爭。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可比正常的戰爭更加兇險。

輸了,就輸掉了人心。

因此只能贏,不能輸。

但是該怎麼做,大家一時之間不禁有些撓頭。

山東的勢力畢竟無法深入天下各地,面對著受損的生意似乎有些鞭長莫及。

唯獨左夢庚澹然。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這些別有用心的之輩,咱們不好一一去對付,但是卻有人可以對付他們呀。”

左夢庚給出了辦法。

“讓外事部尋朝廷的禮部說話。按照協議,我山東在各處生意不得受到侵擾損害。發生這樣的事,朝廷必須要給我們一個交待。”

眾人側目。

還能這樣?

對此,左夢庚只能暗笑。

只能說這個時代的人對於外交的利用,還是處於原始階段,還要許多要學習的。

而除了找朝廷交涉,讓朝廷給出交待之外,左夢庚看向黃宗羲。

“事已至此,當初我的那篇文章,也到了該面世的時候吧?”

黃宗羲哈哈一笑。

“咱倆的想法不謀而合。”

他吩咐下去,工作人員進來,將左夢庚那篇《歷史的程序》的文章,分發了下去。

眾人看過,無不擊節讚歎。

“中恆出手,果然不凡。”

“這是等於指著張溥等輩的鼻子痛罵了。”

“歷史的程序是必然向前發展的,那些沉醉於老舊,以剝削奴役勞苦大眾而自得之輩,必然將被歷史大勢淘汰。痛快,這話說的便是田邊老農也能夠明白。也不知道張溥等輩看了後,會不會吐血三升?”

黃道周第一次看到這篇文章,立刻就喜歡上了。

越是在山東做官日久,就對朝廷越是厭惡。

兩邊在理想、利益、效率、目標等多個方面的區別,讓有識之士早已明白優勝劣汰的必然。

唯獨左夢庚能夠把這種區別說明白,也說到了每個人的心坎裡。

“這是我山東首次向天下人宣傳我們的主張,還請諸位共同助力。他張溥拉著一群陳腐老舊之輩呼喝囂張,咱們志同道合之輩更多,豈容天道正義讓於人手?”

終於到了山東旗幟鮮明傳播新思想的時候,劉宗周竟隱隱有些暈眩。

那是苦苦等待、理想實現時候的幸福感。

想他一輩子著書立說、闡述道理,為的是什麼?

還不是為了讓這個老舊的王朝、消頹的天下重新振作。

從前浸淫了數十年的學問不行,現如今的新思想卻讓他看到了希望。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