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探險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我們注意到,女真人似乎正在完成奴隸制向封建制的過渡。雖然兩種制度依舊並存,但黃臺吉已經對此進行了深入的改革……】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是什麼?”

張春過來,原本是要和吳將商量行動的問題。結果看到了吳將書寫的內容,不由起了好奇心。

令張春很不舒服的橫向書寫方法,而且用詞造句十分淺白。

但內容張春看的懂,卻又覺得十分深奧。

吳將毫不在意。

“一份關於女真人的全面總結。”

“寫這個幹什麼?”

張春隨手翻了翻, 發現裡面的內容十分有趣。

不似以往大明對後金的情報,只專注於那些首領、部族矛盾什麼的,而是從政治、經濟、文化、起源、疆域、思想等多個方面,對後金進行了一個全方位的剖析。

他雖然只是粗粗一覽,整個女真的全貌似乎就展現在了他的面前。

“這是參座交待的任務,為了日後對付女真人做的準備。”

“呵呵, 你家的那位參座野心勃勃。可是連大明都沒有取而代之,居然就開始謀取遼東。也不怕好高騖遠, 栽個大跟頭嗎?”

吳將笑了。

“大明必亡無疑, 與之相比,女真才是大敵。”

這話讓張春氣的七竅生煙,可是卻毫無辦法。

畢竟目前的態勢看下來,確實只有大明在捱揍。

“你寫的又有什麼用?咱們一路北逃,離中原越來越遠,這輩子也不一定能夠回去了。”

吳將停下筆,目光眺望南方,眸子深處盡是緬懷。

“參座說,他一定會接應我們的。”

“他騙你。”

“參座從不騙人。”

…………………………………………………………

“太陽出來啦!太陽出來啦!”

喜極而泣的喊叫聲如同炸雷,令張可大從昏昏沉沉中突兀醒來。

他如同獵豹一樣衝到船舷,四下瞭望,不禁也露出了歡暢的笑意。

要說在大海上航行,最可怕的是什麼?

沒來過大海的人或許會說,一定是狂風巨浪。

只因一個不慎,就可能船隻傾覆,葬身大海。

可對於真正涉足大海的來說, 最恐怖的其實是濃霧。

大霧之下, 目不及數步,四周一片茫茫,渾然不知何處。

尤其是天地之間一片寂靜,空氣中連一絲一毫的風都感受不到。就彷彿被困在了九幽深淵一樣,完全找不到任何的依靠。

張可大的船隊就遭遇了這樣的大霧。

也不知道過去了多久,船飄到了哪裡。

現在大霧散去,豔陽重新回到頭頂,一切便鮮活起來。

“快,快快,聯絡各船,問問情況。”

立刻有人照做,不大一會兒,情況返回。

“政委,各船都安然無恙。”

張可大不禁長出了一口氣,後知後覺發現,渾身上下都被冷汗浸透了。

當大霧降下時,張可大就敏銳地察覺到了不對。趕緊傳令下去,令各船首尾用繩索相連,以免走散了。

這才是各船安然無恙的原因。

“我滴媽呀,這大海上也太嚇人了。”

百大勝搖搖晃晃地過來,臉色煞白,顯然又吐過一氣了。

沒辦法,讓一個山賊走入大海,必然要經歷這樣的過程。

“政委,咱們這是到哪兒了?”

百大勝很不喜歡大海,看哪兒都一個樣,完全辨不清方向。不像在大山裡,每座山都不同。

只需看一眼,就能知道方位。

大海上要想辨別方位,只能依靠工具。

早有測繪人員拿著工具站在了船頭,開始測量。

那是一個銅製的、呈扇形的金屬工具,一側裝了銅製的圓筒,裡面有鏡片。

測繪員把眼睛湊上去,同時開始擺弄扇形下襬上的一個卡扣。

隨著他推動卡扣,上端對準太陽的鏡片也跟著移動,然後將陽光反射到了前端的鏡片上。

這玩意兒後世的人一看就懂。

航海神器————六分儀。

直到四百年後的海船上都必須儲備的東西,以防萬一。

作弊者左夢庚為了提升海軍和海運的效率,直接拿了出來。

測繪員一邊觀測一邊報數,另有人開始在紙上進行演算,再有一人在海圖上用圓規、尺子等工具進行標註。

大約一刻鍾後,張可大得到了結果。

“報告政委,我船隊目前所在方位,應該是濟州島西南十五裡處。”

張可大驚了。

“怎麼跑到朝鮮來了?”

他和百大勝一起湊到了地圖前,看著看著,臉色十分精彩。

“奇哉怪也,不是說朝鮮在東北方嗎?為何從此圖上看來,這濟州島竟在山東東南,似與松江府平行?”

沒有人能夠回答他這個問題。

甭說古人了,即便是現代人也有許多在地理問題上存在下意識的錯誤。

就好比都覺著山海關在京師東北一樣,實際上完全不是那麼回事。

此時擺在張可大面前的海圖,乃是他們一路行來,測繪參謀一路繪製的。不敢說多麼的精確,但方位絕對精準。

“咱們返航嗎?”

百大勝想念陸地了。

張可大卻野心勃勃。

“咱們的食物、淡水還夠不?”

旗艦艦長宋寬心裡有數。

“尚夠十五天的。”

張可大想了再想,終於發了狠。

“走,去濟州島。讓當地官府給補充食物和水,然後再向東探索。”

見眾人驚愕,他又道:“咱們此次出來,就是為了探索的。先前走過的地方,都是現成的,又有何用?要想讓人看得起咱們,就必須拿出新東西來。”

海軍成立後,額弘略和張可大各率領一支船隊出港。

額弘略向南,探索去松江府的航道。

張可大因為做過登萊總兵,所以對於渤海十分熟稔。便率隊北上,一邊重溫故地,同時也探索新的海域。

從山東到朝鮮的這一路航線,其實海軍並不陌生。

壬辰倭亂時,大明的水上援軍路線就是這一條,因此朝廷裡有詳細的資料和海圖。

這些東西如今海軍手裡就有一份,也讓張可大的航行十分順利。

就是沒想到,在延坪島一帶遭遇了大霧。

待霧氣散去後,船隊竟然一路漂泊到了濟州島附近。

來都來了,張可大決定玩的更大一些。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