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一路向北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崇禎二年,己巳之變。

永定門之戰時,黑雲龍跟隨滿桂出戰,墜馬被俘。

黃臺吉出於籠絡人才的目的,並沒有對他加害,而是加以招撫。

黑雲龍不答應,可也沒有反抗。

明朝方面卻以為他投降了,所以將他的家屬十五人全都羈押。崇禎又派人秘密和他接觸,勸他逃回。

顯然,如果黑雲龍不答應,那麼他的家人全都死定了。

大凌河之戰時,黑雲龍被帶著跟隨黃臺吉去了前線。於九月二十七日大雨滂沱之夜,趁亂殺了看守,竟逃了出來。

不過事情到這裡出現了變故。

原來的歷史上黑雲龍身負重傷,但終於回到了明朝,又被崇禎啟用。

可這一次,他逃出來後的半路上,卻被情報部劫了。

情報部一直都在攻略遼東,苦心孤詣地部署情報網絡,發展可用之人。

像張春、黑雲龍這些拒不投降的明臣,自然也在情報部的關注之下。

就在情報部打算接觸黑雲龍的時候,敏銳地發現了還有另一夥人似乎在策劃著什麼。

以情報部的專業,很快就弄清楚了事情的原委。

情況匯報到左富這裡,左富立刻覺得,這是原本計劃的一個有益補充,因此決定黃雀在後。

不但在半路上截了黑雲龍,還派遣精幹力量將黑雲龍的家人都給解救了出來,護送到了山東。

黑雲嶺傷好後,得知情況,欲哭無淚,知道朝廷那邊是回不去了。

好在聽了情報部的計劃,知道也是要對付女真人的,便加入了進來。

經過情報部的運作,將他喬裝後送到了恭阿的身邊,這才有了控制地載門,護送張春出城的成功。

張春和黑雲龍曾經共事過,如今又境況相同,當真是抱團哭泣,情難自已。

“二位,現在不是悲春傷秋的時候。咱們的時間有限,韃子很快就能反應過來。快走吧,停留不得。”

張春和黑雲龍也知道茲事體大,連忙收起了心緒,上了馬,一行人飛奔而去。

可走著走著,張春發覺了不對。

“為何一路向北?大明不是在南邊嗎?”

情報部的特工笑了。

“張大人,南邊韃子關隘重重,以咱們的本事,那是萬難過去的。只能往北走,走的越遠越好。”

張春頭皮發麻。

“北面俱是蠻荒之地,焉有活路?”

那特工笑聲更大了。

“就因為是蠻荒之地,咱們才有活路。黃臺吉儘管來追,天高海闊,累也累死了他。”

張春和黑雲龍對視一眼,面面相覷,可也無法。

能夠逃出瀋陽,重獲自由,對於他們來說,已經是莫大的幸運了。

現如今前途如何,已經不重要了。

瀋陽的皇宮裡,燈火通明,美酒佳餚之下,很是熱鬧。

莽古爾泰到了。

看著殿外的侍衛,他主動把佩刀扔了過去。

這一幕,惹得侍衛們紛紛側目。

什麼時候,這位桀驁的三貝勒如此好說話了?

難道想就此向大汗示好,徹底服軟嗎?

可不管怎麼說,莽古爾泰的舉動讓侍衛們送了一口氣。

讓開路,放他進殿了。

大殿裡,隨著通傳,熱鬧陡然消失,所有人都目光都盯了過來。

莽古爾泰和黃臺吉的衝突,人人皆知。滿以為莽古爾泰被廢棄了,今日這樣的盛會他不會來的。

黃臺吉也沉默著,其實心底在犯嘀咕。

不知道為什麼,今日的所有事都讓他覺得很詭異。

尤其是傳召莽古爾泰一事,似乎順利的過頭了。

正琢磨呢,陡然聽到阿巴泰一聲爆喝。

“你是誰?”

黃臺吉愕然,抬頭去看,就見到莽古爾泰已經進來了,此時正站在大殿中央,離著他大約三十來步。

不對,這不是莽古爾泰。

儘管一打眼看去和莽古爾泰一模一樣,可到底是幾十年的老兄弟,黃臺吉立刻發現了不對。

面前這人,身高、面相甚至就連鬍鬚都和莽古爾泰一模一樣,但就是缺少了莽古爾泰那種惡虎一般的氣勢。

此時此刻,不但是他和阿巴泰,代善、阿拜、塔拜、多爾袞這些努爾哈赤的子孫,全都發現了蹊蹺。

“侍衛!”

嶽託機警,立刻吼道。

一陣陣雜亂的腳步聲,無數大內侍衛衝進來,前前後後圍了許多圈,將那個“莽古爾泰”圍在了中間。

黃臺吉一顆心沉到了谷底,表面上依舊沉靜。

“你到底是誰?為何冒充莽古爾泰?”

眼見事已至此,假莽古爾泰也不裝了,咧嘴一笑,無比得意。

“還能為何?當然是掩護三貝勒出走。你要殺他,他怎會甘心束手就擒?”

滿殿譁然,許多矇在鼓裡的人面露驚懼,紛紛後退,根本不想捲入其中。

黃臺吉麵皮一緊,斥道:“一派胡言,莽古爾泰是我的哥哥,我為何要殺他?”

假莽古爾泰仰天大笑。

“哈哈哈,黃臺吉你假仁假義,能騙得了誰?這些年來,你殺的人還少嗎?”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見他似乎還要說話,黃臺吉受不了了,生怕他把自己做過的事都當眾宣揚出來。

“將他押下去,嚴刑拷問。”

假莽古爾泰卻一點都不慌亂。

“黃臺吉,你不想知道我是誰嗎?”

黃臺吉愕然,察覺到這個假莽古爾泰似乎不懷好意。

對方也不用他問,徑自道:“黃臺吉,你可記得阿敦?你害死了他,可曾心懷愧疚?”

黃臺吉腳底板升起一股涼意,代善等人也好不到哪裡去。

倒是年輕一代許多人面露迷茫,不知道有什麼故事。

其實阿敦乃是努爾哈赤的族中兄弟,在他低谷時便追隨在身邊的。

萬曆二十三年,朝鮮使者出使建州,寫給國王的奏章裡,記載了建州女真大力發展農業,建立了農幕(奴隸主莊園)。

奏章裡提到的農幕共有六處,其中一處就是阿敦的。

可以想見,當時的阿敦地位之高、權力之大。

“勇而多智,超出諸將之右。”

這便是努爾哈赤給阿敦的評價,同時也對阿敦十分的信任。

建立八旗時,努爾哈赤自領兩黃旗,其中的正黃旗固山額真就是阿敦。

萬曆四十四年,努爾哈赤稱汗建元,接受諸貝勒、大臣朝拜,敬獻賀表。其時阿敦便以侍衛的身份和額爾德尼分居左右,代表努爾哈赤接受賀表。

然而就是這樣的一位重臣,不久之後卻死了。

至於怎麼死的,黃臺吉當然一清二楚。

第449章 一路向北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