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誰為蒼生唱悲苦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明代山東是鹽業大省,共有大小鹽場足足十九個。

在這其中,大沽河鹽場其實連名號都排不到。

究其原因,一個是自然條件不佳,比不上別處。而最重要的原因,則是這裡的交通條件太差。

產了鹽卻不好運出去,運輸成本高昂,讓大沽河鹽場一直沒有什麼長足發展。

而這種朝廷不重視的鹽場,自然也就成為了非法牟利的最佳場所。

反正山高皇帝遠,朝廷關照不到,圍繞著鹽場的官員、豪強肆意妄為,壓榨的鹽戶、灶戶們生不如死。

明初的時候,朝廷對灶戶控制極嚴,但是給予的優待也很不錯。

不但給灶戶們提供了草場用來樵採,能耕種的地也允許耕種,而且還免除灶戶的雜役,又會給工本米糧和自用的鹽引一石。

到了後來,這種方式的弊端凸顯,朝廷做了改革。

不再從灶戶手裡徵收實物鹽,而是改成了折色、折銀的方式向灶戶收取鹽課。

這個辦法從經濟學角度來看,當然好處極多,也降低了朝廷的成本。

可是明朝腐敗的吏治,又讓官員上下其手,侵吞了無數好處。而灶戶們,則成為了最為悲慘的人。

轉運司不徵收實物鹽,改成銀錢。可灶戶的手裡沒有現銀,就只能先把製出的鹽賣掉才能換來銀錢。

而往往這個時候,收購的鹽商、鹽幫就會和官員勾結,大肆壓價,盤剝灶戶。

官府催逼鹽課甚急,不按時繳納灶戶就要受罰。無奈之下,辛辛苦苦製出的鹽只能忍受鹽商、鹽幫的壓榨,低價賣了。

待把鹽課一繳,灶戶們的手中根本沒有什麼多餘的收入,愈發窮苦。

“以往轉運司的官老爺們在時,雖然日子苦,可好歹還能支撐一番。上次白蓮妖人鬧事,官老爺們嚇破了膽,全都跑了,這裡就被鹽幫霸佔。這幫畜生兇的很,說鹽場從今以後就是他們的了。他們還拿出了轉運司的公文,佔了理,俺們灶戶也沒得辦法。如今製出的鹽,全都被鹽幫的人收走,還不給俺們工錢。”

陳杰這樣的百姓,只是在痛訴生活艱苦。可傅豫孫一聽,立刻就門清。

顯然轉運司的官員被白蓮教造反嚇怕了,生怕死在這窮鄉僻壤之地,一逃了之。

可朝廷的鹽課必須完成。

那該怎麼辦呢?

這幫官員們就想到了一個辦法。

將鹽場交給鹽商、鹽幫等豪強打理,每年只需給足鹽課,讓他們好交差就行。

於是鹽場就落在了豪強手中。

這幫豪強為了利益最大化,可不會管灶戶們的死活。直接搶奪做無本買賣,才能賺的更多。

至於逼死了灶戶……

三條腿的蛤蟆不好找,兩條腿的人還少嗎?

得知其中的貓膩,傅豫孫怒火中燒,顯然沒有想到,就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竟然有這等惡事。

如今自己主政一方,又是左夢庚秘書出身,只要幹好了,將來前途無量。而膠州灣這邊,鹽場可是一項重要的財源。

“陳老哥這病……”

陳杰媳婦卻來了一句。

“哪有啥子病?俺們當家的去和烏老大理論,那烏老大耍狠,把俺們當家的打傷了。”

傅豫孫示意黃宗會記錄,詳細詢問。

“烏老大是誰?”

見陳杰和媳婦都欲言又止,顯然有所顧慮,傅豫孫便給他們打氣。

“好叫老哥明白,從今以後,大沽河鹽場歸我靈山鎮管理。你們的生計我說了算。”

陳杰愕然,不禁問道:“大人可有朝廷公文?那……那烏老大可是有公文的。”

這也是灶戶們無可奈何的原因。

鹽幫如今算是合法管理鹽場,他們膽敢反抗,形同造反。

傅豫孫嘿嘿冷笑,殺氣畢露。

“公文沒有,倒是有八千大軍。老哥說說,是這公文管用呢,還是大軍管用呢?”

陳杰也算是見識廣的,只是搖頭。

“大人,破大天去,還不是朝廷說了算嘛。到時轉運司的大人們回來,全都白搭。”

傅豫孫很認真很認真地道:“老哥放心,轉運司的人回不來了。”

陳杰和媳婦面面相覷,不明白他為何如此篤定。

傅豫孫也知道和陳杰說再多也沒用,當務之急,是解決了鹽幫。

不過這個陳杰在灶戶中聲望很高,將來重整鹽場用得到。

思及此,他對黃宗會、成小二吩咐道:“你們趕回靈山鎮去,請幾個大夫過來給陳老哥診治。另外調一批糧食過來,讓灶戶們捱過這段日子。”

聽得傅豫孫又要給治傷、又要送糧,陳杰激動壞了。

“大人,大人,您真是來救俺們的嗎?”

傅豫孫沒正面回答,而是指著破損的棚戶道:“你們這屋子被水泡了,而且四處漏風。過段日子入了冬,說不得會凍死。別的先不管,等雨停了,先給你們找塊好地,把房子蓋起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還給蓋房子?

陳杰噗通跪倒在地,連連磕頭。

“青天大老爺啊……您咋才來呀?俺們……俺們灶戶有救了啊!”

細沙沙的雨中,屋外的嗚咽聲漸漸變成了連片的嚎啕。

傅豫孫轉身推開門,方才看到,外面的雨中,上千灶戶全都在哭著。顯然,屋子裡的話,他們也聽到了。

這些灶戶在冰冷的雨天中,渾身上下就一件看不出顏色的單衣,赤著腳踩在汙水裡,相比起凍的青紫的身軀,或許他們的心更加麻木吧。

而傅豫孫的到來,將他們原本凝固石化的心,敲開了堅硬的外殼。

傅豫孫也不進去了,就那麼站在門口,朗聲說的話,讓屋子裡的人、屋子外的人都能聽到。

“大家夥今兒好好認清我這張臉,我叫傅豫孫,如今是靈山鎮的鎮長。從今以後,大沽河鹽場也歸我管。”

灶戶們全都瞪大了眼睛,似乎想要將這個年輕的官老爺的模樣死死印在心底。相信這一輩子,到他們死的那一天,他們不會忘記。

傅豫孫的聲音衝破雨幕,越來越響亮。

“人活著,就得吃鹽。不吃鹽就沒力氣,就什麼都幹不了。所以朝廷才把鹽看的那麼重,鹽才那麼緊俏。既然鹽那麼好,憑啥咱們灶戶卻過不上好日子?是咱灶戶不肯幹嗎?是咱灶戶不能吃苦嗎?都不是。是這TMD的世道鬧的。今兒在這兒,大家夥都聽著,我就把接下來咱們要幹的事兒,說道說道。”

事關每個人的生死,灶戶們全都緊張壞了,連眼睛都不捨得眨一下。

傅豫孫喘了一口氣,理清思緒,把計劃一一說了出來。

“這大半年來,大家夥都斷了錢糧。再捱下去,估計得餓死,所以我讓人去調糧了。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的慌。等糧調來了,就先給大家夥發了。吃飽了肚子還不夠,這種破棚子還能住人嗎?鎮裡掏錢,在這兒附近找個地勢高的好地,給你們蓋磚房。”

灶戶裡一個老頭又高興又擔憂,哽咽著道:“大人,俺們窮的就剩下一把骨頭棒子了,住不起好房。”

“沒志氣!”

傅豫孫斷喝一聲,指著近在眼前的鹽田。

“咱們守著鹽田,還怕沒錢?蓋房的錢糧,鎮子裡先出了。也不要大家夥還,今後好好製鹽,多多賣錢,鎮子裡有了進項,蓋房子的錢還算個屁呀?”

灶戶們破涕大笑,怎麼也沒有想到,這個官老爺如此有擔當,還將他們這些窮苦人當回事。

明顯可以看到,原本死氣沉沉的鹽場,已經迸發出了不一樣的生機。

傅豫孫站在門檻上,將這一切看的清清楚楚。

他就知道,鹽場有救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