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決戰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九月中旬,大凌河城中的糧草就已斷絕。

而這個情況,黃臺吉立刻獲悉。

因為有個商人叫張翼輔,趁夜從城中墜繩跑了出來,把城裡的情況告知給了黃臺吉。

城內沒了糧草之後,就開始殺馬。馬肉吃光了,如今已經到了吃人的地步。

手無寸鐵的築城民夫還有餓死的士兵,都被用來充飢。

黃臺吉聞訊大喜,立刻給城內射入書信,再一次對祖大壽進行勸降。

祖大壽不為所動。

他知道,孫承宗一定會來救他的。

他的猜測沒有錯。

為了救出祖大壽,孫承宗拿出了所有的能量,為此甚至不惜翻臉,徹底壓制了丘禾嘉和高起潛。

而且這一次孫承宗不再勢單力孤,他得到了張春的支援。

張春到遼東後,才知道這邊的情況竟然崩壞到如此地步。

對於丘禾嘉和高起潛的亂政亂命,張春怒不可遏,連續給朝廷發去了好幾封彈劾奏疏。

然而令他絕望的是,這些奏疏全都石沉大海,一點回應都沒有。

不但如此,崇禎和朝廷的催戰文書一封接著一封,一封比一封措辭嚴厲,隱隱有怪罪張春畏懼不前的味道在其中。

張春這才知道,崇禎對他的賞識,原來竟是催命符。

無奈之下,他只好配合孫承宗再次調集援軍。

這一次,經過十餘日的準備,孫承宗和張春終於湊了一萬八千多的兵力,滿懷悲壯地向著大凌河城出發。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兮一去不復還。

站在錦州的城頭,孫承宗滿眼老淚,嚎啕不已。

老人家深知,張春這一去,是必不可能贏的。

不到兩萬臨時拼湊的明軍,怎麼和五萬多後金精兵打?

身臨絕境,張春反而平靜下來,全部心思都投入到了作戰當中。

九月二十五,明軍渡過小凌河。穩妥起見,張春在此構築了陣地。

結果等了三天,並沒有等到後金軍來攻。

沒有辦法,他們是援軍,等不起。

九月二十七,張春揮軍渡過大凌河,來到了距離大凌河城僅僅十五裡的長山。

戰爭的勝負,從不以慷慨熱血左右,勝或敗都有其殘酷的鐵律。

明軍的一舉一動,始終都在後金的監視之下。

當明軍跨過大凌河時,黃臺吉就知道,決戰的時候到了。

黃臺吉親率代善、莽古爾泰、德格類、阿濟格、額爾克楚虎爾、西烏里諸將,合滿蒙各部兩萬餘迎戰。

站在土坡上,黃臺吉將明軍的陣型盡收眼底。

張春深知自己手頭的這些軍隊乃是烏合之眾,因此為了避免出現混亂,乾脆令吳襄和宋緯蝟集在一起,組成了刺蝟陣。

宋緯的車營分列四周,各種槍炮覆蓋戰場,然後令盾車在前,帶著全軍緩慢前行。

吳襄的騎兵在左翼,既用來保護步兵,也隨時準備突擊。

“不能再等了,否則敵軍盾車靠前,難以應對。”

黃臺吉乃沙場宿將,立刻做出決斷。

“德格類,你率左翼,尋機破敵;阿濟格,你率右翼,繞過盾車陣,衝殺其步兵。”

德格類和阿濟格領命而去,未幾,後金陣中兩支騎兵呼嘯而出,分別從兩個方向撲向明軍。

“大人,是否應戰?”

張春站在車上,也在觀察後金軍的動向。

“令兩翼堅守,莫讓敵騎靠近。其餘兵馬,直奔敵中軍。”

張春想到了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不去和後金的騎兵糾纏,只去找黃臺吉的中軍決戰。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只要打贏了黃臺吉,兩翼的威脅也就不是威脅了。

兩翼的後金騎兵果然只是試探。

作為輕騎,他們只是在明軍的陣列外圍來回遊弋,尋找著破綻,並不敢太過於靠前。

間或發起了一次衝鋒,立刻遭到明軍槍炮的轟擊。火光四射中,留下一些屍體,便趕緊退去。

緊張的試探中,風勢越來越大,裹著黑雲漸漸籠罩了戰場。明明是白日,可能見度在極速降低。

大風裡裹著沙塵,吹的人抬不起頭來。

德格類來回試探了幾次,都無法接近明軍本陣。結果前方出現沼澤地,導致騎兵無法行進。

無奈之下,德格類只好率軍繞行。

誰知道這一繞,卻被他捕捉到了戰機。

原來大風狂沙之下,明軍的陣型出現了鬆動。

特別是吳襄的騎兵和宋緯的車營之間,因為能見度的降低,導致兩邊漸行漸遠,出現了一道三百多米寬的口子。

更加要命的是,阿濟格揮軍順風而來,帶著強大的勢能已經撞入了吳襄陣中。

女真人生長於白山黑水,在成為戰士之前,就是老林裡最好的獵手。

德格類本能地抓住這個機會,立刻一馬當先,順著吳襄和宋緯之間的空檔,切入了吳襄的屁股後面。

吳襄力抗阿濟格已經很吃力了,正在酣戰時,突然後軍大亂。回頭一看,只見風沙之下隱約暴露出來的後金盔甲,立刻亡魂大冒。

他還以為自己被切割包圍了,什麼也顧不上,立刻策馬奔逃。

主將一逃,明軍大亂,機靈的紛紛跟在吳襄的屁股後面,只往沒有後金軍的地方跑。

大家都是騎兵,明軍真想跑,其實後金軍也沒有什麼辦法。

吳襄所部其實損失並不大,不過才一百多人而已。

可他這一逃,就等於賣了張春、宋緯等人。當然了,救出祖大壽的希望也徹底斷絕。

天大地大,自己的命最大。

這種時候,就算是大舅子也顧不得了。

吳襄遁入狂風之中,不見了蹤影。張春還茫然無知,依舊指揮著剩餘的明軍鏖戰。

可站在高處的黃臺吉已經發現了異常,立刻命令西烏里率領火器部隊佔領明軍的東面,各種火炮、火箭朝著明軍猛烈轟擊。

張春親臨一線,極大的鼓舞了士氣,明軍死戰不退,同樣用火器還擊。

一時間彈丸如雨、硝煙滾滾,兩邊的傷亡在直線上升。

眼瞅著後金軍的火器竟然如此犀利,張春焦急萬分,只希望能儘快將其解決掉,然後好回頭對戰後金騎兵。

“大人,放火!”

副將張洪謨的提醒,令張春大喜過望,立刻下令照此執行。

一時間明軍各類縱火武器齊齊朝著西烏里的營地發射,火借風勢,迅速燎原,嚇的西烏里亡魂大冒,撤退的命令都到了嗓子眼。

然而人到絕路,老天都是敵人。

黑沉沉的天空突然下起了雨,不但如此,風向還詭異地調轉了回來。西烏里營地裡的大火迅速熄滅,而明軍反而被大火侵襲。

態勢逆轉,後金軍士氣大振,炮火愈發兇猛,打的明軍立足不住。

事實證明,這僅僅只是一場短促的強降雨。過了晌午,雨過天晴,戰場的形勢完全顯露。

見張春、宋緯所部被團團包圍,吳襄所部不知所蹤,黃臺吉親自來到陣前督戰。

其實後金的戰法和明軍基本上差不多。

天晴之後,後金的盾車趕到,數不清的後金軍如同螞蟻一般,躲在盾車之後,開始向明軍進攻。

德格類和阿濟格的騎兵也從另一邊衝鋒,奔到三十步內就是一陣箭雨。

明軍被壓縮在極小的一塊區域內,導致每一波箭雨落下,都被大片大片地收割生命。

張春依舊在忘乎督戰,突然感覺到不對勁,猛地抓住張洪謨問道:“宋總戎呢?”

張洪謨不知何時中了一箭,甚至都顧不得處理。抹了一把臉上的血跡,結果卻更加模糊。

此時的他,已經絕望了,基本的禮節和客氣也不在乎了。

“誰知道呢?興許戰死了,興許跑了。”

宋緯確實跑了。

當風向逆轉的時候,宋緯就怕了。

在他看來,這是天意不可違,明軍已經沒有了勝利的希望。

反正吳襄已經跑了,多他一個不多。於是宋緯瞅準機會,帶著親兵殺開一條血路,一路往西去了。

只有可憐的張春什麼都不知道,依舊努力指揮著作戰。

然而兩位主將都跑了,他一個文官面對這樣的局面,又能如何呢?

就在張春錯愕的時候,極遠處突然傳來震天動地的呼吼聲。

他抬頭看去,看到的卻是明軍的寨牆被從外面推開,數不清的後金軍從破口潮水一般地湧入。

還活著的明軍已然失去鬥志,紛紛丟掉手中的武器,高舉雙手跪地投降。

張春喟然一嘆,反手抽出文士劍,就向自己的脖子抹去。

可旁邊的張洪謨等將校動作更快,紛紛撲了上來,阻止了他的自盡。

“大人不可,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啊。”

開玩笑,你要是就這麼死了,哥幾個在韃子那裡可沒有分量,不都得被砍頭呀?

有你在,大家夥才能活命啊!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