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杯酒即民心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夫人,還請換上鳳冠霞帔,為夫要迎娶你過門了。”

船隊過了兗州,立時一變。所有人都行動起來,開始內內外外進行裝飾。

在松江府的婚禮,只能叫迎親。

如今回到了東昌府,才是大婚。

這邊的人們早就翹首以盼,等著左夢庚迎親回來了。

“本來我們按照參座的意思,想要簡單操辦的。奈何老秦叔不同意,其他幾位長輩也不同意。如今這婚禮啊,別的不說,絕對是東昌府開天闢地第一遭。”

周遊和張延作為代表,親自跑了數百裡前來迎接,也說了臨清那邊的情況。

左夢庚大婚這件事,臨清上下全都跟著歡喜。特別是百姓們,發自心底準備了祝賀。其中最積極的人,就是老秦頭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身為左莊宿老,老秦頭無比滿足如今的生活。

雖然左夢庚身邊的大人物越來越多,他這樣的老農民已經幫不上什麼忙了。

可老秦頭很清楚,左夢庚越好,他們這些莊戶人家才能過的越好。

如今的日子,每天都能吃到肉,小孫子秦洛也長大了,在弄那什麼蒸汽機。

據說一旦成功,當個大匠師都沒問題。

所有的這些,讓老秦頭成為了左夢庚最狂熱的擁護者。

老人家雖然不識字,也沒有什麼見識,可活了一輩子的人精,最清楚的一點就是,不能讓得了少爺好處的人忘恩。

恰好趕上左夢庚的婚事,老秦頭一力要求,必須大操大辦。

一場盛大的婚禮,能夠把百姓們對左夢庚對愛戴展示出來,進而形成漩渦效應,讓更多人的產生附從心理。

老秦頭雖然不懂什麼叫心理學,但卻知道人心是怎麼回事。

臨清的百姓會配合他這麼做嗎?

顯然,這是毫無疑問的。

如今的臨清,百分之八十的百姓都是依靠左夢庚而活。

不是在各個工廠裡做工,賺錢養家,就是進入了新軍當兵。

左莊就好像是一個中心,每次在這裡產生什麼新發明、新發現,都會給最近的臨清百姓帶來生活上的改善。

就比如反季節蔬菜,如今已經不再單單只是冬季產出了。

經過兩年的經營和完善,各大家族發現,這種集約化培育蔬菜的方式,成本和產量遠比傳統的土地種植要好的多。

即使是在夏季,大棚蔬菜的競爭力都非常可觀。

重要的是,穩定的貨源才是搶佔市場的根本。

臨清已經出現了專門的蔬菜店鋪,全都靠著蔬菜公司做生意,起碼給上千個家庭提供了飯碗。

普通百姓隨時都能吃到便宜、新鮮的蔬菜,同樣對左夢庚很感激。

可以這麼說,臨清是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窮人的。

充足的工作機會,有效地吸納了閒散人口。只要有心,誰都能找到活幹。

能賺錢,自然就不會捱餓。

在這個混亂的時代,人人都能吃飽飯的臨清,儼然天堂。

至於乞丐……

想都不要想,如果在臨清的街頭發現乞丐,一定會送去幹活。

這裡不允許好吃懶做的人存在。

至於老弱病殘,瞿式耜特意籌建了福利院,使得老人、孤兒、殘疾人都能夠得到贍養。

當百姓們知道這一切都是左夢庚做的後,已經將他當成了救苦救難的活菩薩。

左夢庚的婚事,就是臨清城最大的喜事。

在松江府的婚禮,尊重徐若琳和徐家的信仰,採取的西式。

而在臨清的婚禮,則採用的中式。

徐若琳在徐若欣等人的幫助下,換上了鳳冠霞帔,安安靜靜的坐在了船艙裡,只能聽到外面吹吹打打的十分熱鬧。

過了兗州府,進入安山湖開始,普天同慶的氣氛就出來了。

運河兩邊每到一處,當地的老百姓都會跑出來,就在河邊擺開陣勢。

舞獅、社戲、鞭炮,甚至還有各個村子準備的流水宴。

為了慶賀左夢庚大婚,這些流水宴不拘賓客,南來北往的全都可以坐下吃喝。

今年各個村子都恢復了些生氣,有足夠的財力做這些。

“得民心者得天下,百姓如此愛戴,不可不察。”

劉宗周適時教導,讓左夢庚知道怎麼做了。

他們第一個路過的村子,叫陳東村。

此村位於運河與趙王河交匯之處,正好處於新軍勢力的最南邊。

村子裡大部分人靠著運河做苦力為生,少部分人種地。經常飢一頓、飽一頓的,許多人家窮的連孩子都養不活。

新軍來了後,養殖公司招收工人,這個村子有不少人去了。

後來又招募礦工,這個村子就沒有閒散的人了。

新軍接收了本村地主的土地後,僱傭了剩餘的人種植棉花、小麥等,又是一筆穩定的財源。

生活變好了,村民們對左夢庚的愛戴可想而知。

得知左夢庚大婚,陳東村是第一個開擺宴席的。

遙遙看到左夢庚的船隊過來,村民們蜂擁到河邊,不求別的,能給左夢庚磕個頭,他們就如願了。

可是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船隊停了下來。

不一會兒,身著新郎袍服的左夢庚踏上岸邊,竟然進了村。

這一下陳東村的百姓全都瘋了。

要不是有新軍士兵阻攔和維持,場面指不定什麼樣。

看著黑壓壓跪了一地的人,左夢庚忙招呼道:“鄉親們,可不敢跪。從今以後啊,咱們這兒,再不許跪了。都是頂天立地的人,跪舔跪地跪父母,跪我一個晚輩,成何體統?”

村民裡的老人不依,嚷道:“沒有將軍,俺們莊戶人家早就餓死了。您就是俺們百姓的天,給您下跪,俺們心裡痛快。”

左夢庚走上前,將老人家攙扶起來。

“您看看,我就一個人,和大家夥沒啥區別。只靠我,也救不了大家夥。要想這日子啊過得好,還得大家夥一起使勁。心往一塊兒想,力往一起使,才能不捱餓、不受凍、不受欺負。大家夥兒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村民們點頭如搗蒜,愈發敬佩他了。

以往甭說他這樣的將軍了,就算是村裡的地主,大家夥逢年過節都得磕頭請安。

老百姓們就算再愚鈍無知,難道他們就喜歡下跪,低人一頭嗎?

這個世界上就沒有人願意這麼做。

之所以做了,不過求活而已。

當大家夥都不用跪之後,那種發自內心的歡愉感,能把整個世界都照亮。

村老拿過來一盞清酒,顫顫巍巍地遞到左夢庚面前。

“今兒將軍新婚大喜,普天同慶,俺們莊戶人家沒啥好孝敬的。這是俺們今年收穫的高粱,自己釀的土酒。將軍仁善,讓俺們今年都吃上了飽飯。這一杯水酒,就是俺們全村敬將軍的。”

左夢庚接過酒杯,滿心都是成就感。

他很清楚,這不單單只是一杯水酒。

正如劉宗周所說,這是民心。

開心之下,他開玩笑道:“老人家忒也小氣,怎就這麼區區一盞?欺我不勝酒量?”

老人家咧嘴大笑。

“可不敢把將軍灌醉嘍,前面各個村子可都等著呢。要是讓將軍在這兒就醉了,大家夥可要埋怨的。”

左夢庚愣住,回頭看去。

傅豫孫臉上的喜色一點都不比他差。

“大家夥聽說參座來陳東村喝酒了,都嚷嚷著讓參座也嚐嚐他們的喜酒。所以啊,參座您不用擔心酒不夠喝,從這兒到臨清,一路一百三十多個村鎮呢。”

左夢庚抬頭四望,只見曠野裡綠意盎然,生機勃勃的小麥正在結穗,棉田裡的嫩芽已經破土,村民們的膚色雖樸實卻飽滿,十個人中已經有一兩個穿得起新衣裳了。

這片土地正在變好,手中的高粱酒似乎凝聚了所有的元氣,酒香令他迷醉。

眾目睽睽之下,左夢庚一飲而盡。

辛辣的酒水直衝肺腑,卻好似打通了四肢百骸,讓他感受到渾身上下每一處都充滿了力量。

“請大家夥放心,咱們的政策不變,會一直延續下去。在咱們這塊兒,也不容許貪官汙吏、豪強劣紳壓迫剝削。同時也懇請大家夥使勁幹,人人都能吃飽飯、家家都能住新房、孩子都能去讀書。然後咱們還要去解救全天下的窮苦人,讓全天下的人都能過上好日子……”

說罷,他長揖到地。

“拜託啦!”

村民們目送著他上船北去,終於不再跪了。

“恭賀將軍新禧,來年再請將軍痛飲!”

而在前方,各個村正早已枕戈待旦,紛紛匯聚在運河岸邊,翹首以盼著左夢庚的到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