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人脈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在鄧玉函的小實驗室裡,羅雅谷、薛鳳祚等人見到了左莊製造的天文望遠鏡。

“天呢,這絕對是我見過的精度最高的望遠鏡了。”

羅雅谷在實地操作後,對這款天文望遠鏡讚不絕口。

薛鳳祚則看的膽戰心驚。

他才剛剛開始跟隨羅雅谷學習,還沒有掌握太多的知識。之前只是聽羅雅谷說過,在歐羅巴可以用工具觀測星空,但並沒有實地見過。

如今的薛鳳祚正處於思想和學識轉變的過程中,對於天文的認知,還存留著傳統中國人的想象。

比如星星都是神仙們住的地方,遙遠而不可褻瀆。

現在,他透過天文望遠鏡實地看到了月亮的樣子,同樣也看到了許多星球。

月亮上面沒有嫦娥,也沒有月宮,更沒有整天暴露著腱子肉伐樹勾引嫦娥的吳剛。

這個事實,讓薛鳳祚頗為失魂落魄。不過同時,更加激發了他對西學的興趣。

那邊,羅雅谷、鄧玉函和左夢庚已經討論起這款天文望遠鏡的問題。

說起這個,鄧玉函對徐若琳讚不絕口。

“左的未婚妻是我見過的、這個世界上最好的女數學家。沒有她的精準計算,就不可能有這麼優秀的望遠鏡誕生。”

一直到徐若琳來到臨清之後,左夢庚才知道,這裡原本固有的數學知識並不足以支撐更大的天文望遠鏡製造。

不是工藝上不行,而是計算上不行。

比如鏡片凹凸比列的數值,運用傳統的演算法就求不出來。

工匠們使用的測量工具,也無法進行測算。

在徐若琳的幫助下,採用對數的運算法則,才得出了天文望遠鏡的標準比例。

更是根據徐若琳的指點,造出了對數尺。

而對數尺的出現,反過來又幫助了重炮的製造。

對於這些東西,左夢庚只能感慨,工業和科學果然是一個無比複雜又密切相關的體系。任何一點點的進步,帶來的影響是那麼的巨大。

如今徐若琳正在研究的,就是製作復對數尺。

復對數尺對於方根和乘冪的計算有著巨大的幫助,一旦成功,則左莊這邊在機床的製造上將會有巨大的提升。

在計算機發明之前,對數尺對人類社會的影響足足持續了三百多年。

左夢庚雖然對數學不是很精通,但也知道這件事很了不起,因此全力支持徐若琳進行研究。

他還用有限的數學知識對徐若琳說了一句話。

“對數是指數的逆運算。”

這是後世初中生都知道的原理,但是在這個時代,意義無疑是巨大的。

徐若琳一開始還不信,但是親自動手演算之後,差點沒動手把左夢庚的腦袋給掰開。

就是想看看,明明一個數學能力那麼渣的人,為何能夠發現這個奧妙。

就因為左夢庚這一句話,左莊這邊的數學水平一下子提升了近百年。

其中最高興的人,就是徐若琳了。

她做的這些,在徐家除了徐光啟之外,沒有人支援。

大家都覺得她是女孩子,就應該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好好學習針織女工,歲數到了嫁人後,相夫教子就成。

是的,別看徐家是基督徒家庭,可除了徐光啟,其他人的開放精神遠遠不夠。

而到了左莊後,徐若琳沒有任何限制,做的都是自己擅長和喜歡的事情。

這裡的人們也不因為她是女子而有所偏見,相反還很信服她的能力。

這其中或許有她是左夢庚的未婚妻,人們都將她當做未來主母看待的原因,但那種自己很有用的感覺,讓徐若琳樂不思蜀。

接下來的幾天,薛鳳祚參與了徐若琳、鄧玉函、羅雅谷、畢懋康等人的學術討論,更是在這裡見識到了侯恂、李邦華、耿如杞等名士。

一邊是學術上的洗禮,一邊是名臣雅士的影響,薛鳳祚決定留在左莊,加入到徐若琳的數學研究當中。

左夢庚雖然不知道他的厲害,但也感覺到他是一個人才。既然願意留下,那肯定是求之不得的。

薛鳳祚不但自己留了下來,他還寫了兩封信,託人送去了直隸。

他知道,那裡還有兩位老師正在坎坷之中。

他們應該來臨清看一看,看看這片不一樣的地方。

隨著侯恂的到來,朝廷對於左夢庚的處置也到了。

對於自己被降兩級這個處罰,新軍上下雖然氣憤不已,左夢庚是無所謂的。

這種處罰等於沒罰。

崇禎就算剝奪了他的東昌協參將身份,難道新軍上下還不聽他的了?

左貴帶著一位老人拜見了他。

“長風鏢局盧景淵見過左將軍。”

盧景淵的事兒,左夢庚聽左富、左貴提過。東平之行,盧景淵幫了大忙。

“盧總鏢頭怎麼有暇來我這蓬蓽啊?”

他的和藹讓盧景淵安心了不少,猶猶豫豫地還是把事情說了。

“小人江湖草莽,卑賤之軀,原不敢辱了左將軍視聽。可道義所在,小人無奈唐突。左將軍,還請救救李天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聽盧景淵說了,左夢庚才知道,原來兗州府那邊李青山和郭雲彪的戰事已經出現了變化。

李青山雖然名望很高,頗得人心。然而他能聚攏的人,多是閒散百姓。即使其中有武力出眾之輩,但一盤散沙,也發揮不出多大的力量。

與之相反,郭雲彪經營的乃是白蓮教老巢所在。不但兵強馬壯,而且組織嚴密,即使對抗官軍也有一戰之力的。

兩邊從年初開戰,打到現在,李青山敗相已顯。

據盧景淵訴說,李青山目前身邊還有五百多個弟兄,被郭雲彪團團圍困在了梁山的寨子裡。

郭雲彪恨透了李青山,放著其他大好的地方不管,一定要先滅了李青山。因此將李青山團團圍困,已經連續狂攻了一個多月。

要不是白蓮教的軍事素養也渣,估計李青山早就死翹翹了。

各地白蓮教起事後,盧景淵就知道李青山會被郭雲彪報復,因此派遣下面的人多次去兗州府打聽。

得知李青山危在旦夕,盧景淵急火攻心,可是卻毫無辦法。

他就是一個走鏢的,雖然在江湖上有頭面,但打仗的事兒,江湖人不頂用啊。

思來想去,他想到了左富、左貴。

如今左夢庚做的好大事體,整個臨清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新軍大隊人馬也日常在城外訓練,威勢不凡。

要救李青山,只能靠左夢庚的兵馬了。

左富神出鬼沒的,盧景淵找不到。但左貴一直負責江湖三教九流的勾當,正好和盧景淵對上了。

對於這位總鏢頭,左貴的印象不錯,也很承當初的情。

恰好左夢庚剛剛受了皇帝的訓斥,本來就要準備再次出兵的,便將盧景淵帶到了左夢庚的面前。

新軍這幾天其實一直在討論出兵的問題。

方向無非是兩個,一個兗州府,一個濟南府。

至於青州府……

左夢庚決定不管,讓衡王多吃點苦頭再說。

但不管怎麼說,最終的目的,都是要將白蓮教亂賊逼入沂蒙山區。

既然盧景淵來求救,左夢庚直接拍板,先打兗州府,救李青山。

李青山此人在東平湖一帶有著巨大的聲望,有他支援,新軍等於白得一塊地盤。

這麼划算的買賣,左夢庚一說,大家無不贊成。

不過要打郭雲彪,卻還有一個問題不容忽視。

“東平一帶水網密集,白蓮教的巢穴更是在水裡。可我軍水戰經驗不多,需要注意。”

柳一元充分發揮了參謀長的職責。

副參謀長左永也提到了一個難題。

“水上作戰,那麼重炮就無法使用。左營炮的話,也需要足夠堅固的船隻。”

無論是運河還是東平湖,都屬於內陸水系。

能在這裡航行的船隻,大小可想而知。別說重炮了,就算是左營炮可能都承受不住。

左夢庚卻沒有被困難嚇倒,而是道:“無論如何,水上作戰都是我們要面臨的課題之一。即使現在不重要,將來去江南、去海上也要經歷。我覺得,反倒不如利用白蓮教不夠強這一點,先鍛鍊一下我軍的水戰能力更好。”

大家一想,也確實如此,面對困難的猶疑便消除了。

接下來就是各大家族徵集船隻,然後挑選出合適的先行操練。尤其是要給炮兵適應,以便掌握水戰開炮的技巧。

與此同時,情報部和偵察兵也被撒了出去,開始收集東平一帶的情報,為馬上到來的出征做參考。

休整了近兩個月,新軍要再一次出動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