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6章 大有可為之地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左夢庚在榆林碰著了陝西省省政汪喬年。

“陛下不勞師動眾,實乃萬民之福。”

看著左夢庚風塵僕僕的樣子,汪喬年佩服萬分。

皇帝西巡一事,他早已得到風聲。

原本還和同僚們商議該如何接駕,結果卻被通知,不需地方接待。

汪喬年還不相信,覺得皇帝出巡多麼大的事情,地方怎能無動於衷?

結果看其他人都安之若素,他不免將信將疑起來。

還是茅元儀告知了他,才使他知道左夢庚的出巡,自有一套規章制度,而且從不滋擾地方。

相反如果地方趁機獻媚,反而會受到嚴厲的處置。

汪喬年也就放心下來,專心自己的工作。

如今在榆林這個貧苦之地看到左夢庚,他終於明白,帝國究竟為何能夠創造遠邁先代的豐功偉績了。

一個只注重實效的皇帝,對於國家的好處實在是太大了。

榆林當地物產有限,肯定是供應不了龐大的皇帝御營的。因此大家的吃穿用度,都是自行帶來的。

皇帝所過之處,不許地方貢獻,一應需求全都花錢採購,等於是變相地支援了地方一波經濟。

完全不像從前的朝代,民間對於皇帝巡遊畏如蛇蠍,反而是翹首以盼。

泡麵煮的滾燙,裡面切上幾片火腿,再加一個荷包蛋,也有脫水的蔬菜。

放在其他地方,不過是百姓繁忙時果腹之物,但是在這裡,一個皇帝,一個省政,卻對著吃的香甜無比。

“目前榆林這裡完全不能做任何經營,稍微一點開發都會對環境造成破壞。臣和同僚們商議決定,對這裡進行完全的財政投入,只要求地方植樹造林,抵禦沙漠的擴張。”

榆林的樣子左夢庚也看見了。

“你們的想法很對,困難大嗎?”

既然皇帝開口了,汪喬年怎能不抓住這個機會?

“目前省裡每年大約有三百萬元的財政缺口,只能靠國家來支援。”

左夢庚點點頭,沒有推脫。

“國家用錢的地方很多,這個缺口沒法全部補上。這樣,你們這裡有什麼可以開發的專案,皇家可以進行投資。”

皇室很簡約,但是又很豪富。

皇室的產業遍佈天下各地,而且全都是最頂級的賺錢專案,也就成為了皇室說話的底氣。

陝西目前看來窮困不堪,但左夢庚十分清楚,這裡還是值得好好開發的。

果然,汪喬年沒讓他失望。

一行人頂著寒風大雪北上,先行到了鄂爾多斯。

“這裡的百姓原本大多數放牧為生,可羊群對於植物的破壞很大,導致土地日漸貧瘠。臣已經禁止了這裡的放牧行為,著力於五到十年內恢復當地生態。”

看著依稀還有些山清水秀的鄂爾多斯,左夢庚認同了汪喬年的做法。

後世的鄂爾多斯羊毛,可是全國聞名。不過現在為了環境,只好做出犧牲了。

汪喬年也不是盲目破壞當地民生。

“臣與中科院合作,對此地進行了勘探,發現這裡的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如果利用的好,可以對長城以北的建設提供巨大幫助。”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如今陝西的省府是在銀川,三大重要板塊分別是前套平原、後套平原和陝北高原。

而鄂爾多斯,恰好處於三個板塊中央。

同樣位於這中間的,就是毛烏素沙漠。

要想治理沙漠,除了植樹造林,利用交通增強各地之間的聯絡,也十分重要。

但三個板塊之間全都相隔甚遠,而且途徑之處荒涼無比,無疑增加了交通的難度。

倘若能夠將鄂爾多斯的礦產資源開發出來,再以此為中心,建立交通網絡,那麼長城以北的地區也就盤活了。

左夢庚目露驚詫,沒想到汪喬年居然有這份遠見卓識。

“礦產資源十分重要,國家一定會大力支持你們的。”

有皇帝這句話,汪喬年也就放心了。

茅元儀也道:“西都那邊正在大肆建設溝通中原和西域的交通,需要的礦產資源是無限的。倘若你們這裡能夠開發出來,絕對是個利好訊息。”

隨著國防軍向西域、中亞的不停前進,西都的重要性愈發凸顯。

國家的支援能不能很好地送到西域,全看這裡的建設,為此茅元儀愁白了頭髮。

如果陝西本地就有礦產能夠開發,那可真是幫了大忙了。

畢竟西北之地不同於中原。

中原雖然也資源貴乏,但是因為交通方便,靠近海洋,可以從海外得到有效的支援。

而海外的資源要想運到西北來,那路上的消耗都夠喝一壺的。

現在有本地解決的希望,茅元儀比任何人都要急切。

大家原本以為鄂爾多斯擁有礦產這個訊息足夠好了,但是等到了歸化城,卻被更大的好消息砸暈了。

“陛下,我們勘探隊找到了特大型鐵礦,其中應該還有其他一些元素,需要化工院的專家進行鑑定。”

帝國礦業集團勘探局的王偉光看起來像個老頭子,但實際年齡僅僅三十多歲。只是因為長年累月在戶外風餐露宿,所以看起來十分衰老。

但他們的辛勤工作,換來的成果十分巨大。

王偉光開啟地圖,指著陰山以北的一個地方。

“別看這裡荒涼無比,但蘊藏的鐵礦資源十分驚人,遠超內地的所有大礦。”

左夢庚瞪大了眼睛,渾然沒有想到,勘探隊居然連白雲鄂博都找到了。

“那裡具備開發條件嗎?”

左夢庚當然知道白雲鄂博,他最關心的是這個時代能不能進行開發。

王偉光十分自信。

“那裡的礦產埋藏條件很好,開發起來不難。就是當地條件惡劣,生存不易,尤其是沒有水。”

汪喬年卻很有決斷。

他在地圖上測量了一番,肯定地道:“白雲鄂博距包頭不過三百裡,完全可以從這邊輸水。”

這個時代的人什麼沒有經歷過?

所謂的環境艱苦,完全不會成為阻礙。

如果白雲鄂博的特大鐵礦能夠開發出來,那整個陝西的經濟必然會更上一層樓。

整個陝西北部也就有了發展的血液,才能支撐起環境改善。

誰說這裡是不毛的死亡之地?

這分明是大有可為之地!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