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2章 開放包容的重要性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隨著海軍改制的推進,各項任命很快下達。

完全沒有出人意料,出任遠洋艦隊司令員的,正是尚可喜。

作為海軍中的新生代,尚可喜的年齡雖然不小,但作戰經驗十分豐富,先後經歷了明軍、國防軍,為人穩重不說,而且十分圓滑。

也只有這樣的人,在遙遠的大西洋才能夠隨機應變,始終選擇最有利的做事方法。

雖然此人前世是個大漢奸,遭遇了千古唾罵,但時代到底不同了,這個歷史時空的尚可喜並無任何錯處。

而且正因為是海軍中的新生代,所以完全由左夢庚提拔,可謂是左夢庚親信中的親信。

同時為了加強遠洋艦隊的力量,統帥部還給尚可喜安排了精兵強將的搭檔。

西洋艦隊的軍政,是原來東海艦隊的參謀長徐建忠。副司令是原南海艦隊第三支隊司令員許錫忠,參謀長是原東海艦隊第一支隊軍政賴廣輝。

同時西洋艦隊的編制也是最大的,目前已經服役的三艘一級戰列艦全都歸屬其所有。

以三艘一級戰列艦為主導,配合上四十艘三級戰列艦,加上一百一十多艘各種輔助艦船,足以對抗歐洲任何強敵。

不客氣地說,從今以後大西洋上只會有一個聲音。

除了西洋艦隊,其他三大艦隊的將領也進行了調動。

張可大卸任北海艦隊司令,調任南洋艦隊司令。

他的歲數大了,繼續在北方的苦寒之地工作,對身體十分不好。

而且北洋艦隊接下來要遠在新大陸同西班牙作戰,更是一個艱鉅的考驗。

有鑑於此,原東海艦隊司令楊雲勝和張可大完成了對調,擔任新的北洋艦隊司令。

之前各大艦隊也都有分艦隊,但並非固定設置,而是根據作戰需要臨時增設。

但是這一次,隨著海軍改制,支隊成為了四大艦隊的標配。

畢竟經過這麼多年的建設,軍艦的數量足夠多,海軍的人才十分興旺,撐的起。

按照規劃,每個艦隊都有四個支隊,分別負責一定的區域。

北洋艦隊的四個支隊,分別負責東海、黃海和渤海、北太平洋和新大陸西海岸;

南洋艦隊的四個支隊,分別負責澹馬錫和東南亞沿岸、南海、呂宋以東和馬里亞納群島、澳洲;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西洋艦隊的四個支隊,分別負責印度洋東海岸、天竺、中東和馬達加斯加;

遠洋艦隊的四個支隊,分別負責風暴角以北、幾內亞灣、南美洲東北部以及北大西洋。

同時陸戰三師第九團也將作為先期部隊,跟隨遠洋艦隊奔赴歐洲,接收摩洛哥。

這裡雖然十分混亂,但當地土著戰鬥力並不是很強,加上有海軍的幫忙,五千人的一個團足以進行控制。

等到文政工作跟進,帝國就等於在歐洲的家門口有了一塊飛地,隨時都能以此為基地,對歐洲事務進行干涉。

海軍改制結束,各大艦隊重新出發,奔赴各自的崗位。

徐爾爵也到了該返程的時候。

過去了這麼長的時間,也不知道歐洲那邊的局勢如何了,廖中堅等人迫切地希望得到中樞的指示。

這一次前往歐洲的規模是最大的。

不但有整個西洋艦隊和陸戰三師第九團,光是民間的商船就多達四百多艘,滿載的貨物價值上千萬元。

廖中堅等人的先期工作成果豐厚,最起碼探清了什麼商品在歐洲受歡迎。

如此一來,帝國的商人們就可以根據行情進行運輸。除非遭遇天災人禍,否則的話想不賺錢都難。

除了帝國商人的商船,荷蘭、葡萄牙、英國、暹羅、緬甸、康提王國等和帝國友好的國家,也都紛紛組織了船隊,打算跟隨遠洋艦隊一起成行。

遠洋貿易,除了路途遙遠之外,半路上的政權和海盜也是致命的威脅。

有遠洋艦隊庇護,大家的安全都能夠得到保障。

針對這些商船,遠洋艦隊收取了一定的保護費。雖然價格不高,但累積到一起,也是一筆不小的財富。

最起碼抹平了遠洋艦隊此行的開銷,也降低了國內的疑慮。

畢竟勞師遠徵,在很多人看來,都是損耗國力的一種表現。

現在遠洋艦隊自己就能賺取收入,等於國家並沒有付出太多的東西,何樂而不為?

徐爾爵在臨行前,還有一些東西要跟左夢庚通氣,並且表達自己的疑慮。

“帝國的強大,如今已經充分被世界各國意識到了。許多國家都表達了想要學習的想法,這次回去之後肯定會提出派遣留學生的意圖。就怕咱們的好東西被這些國家學去,反而將來會對付我們。”

他的意思是,帝國這邊要做好防範。

其實這也是很多帝國人的心態。

自家的好東西,可絕不能被人偷了去。

莫說對外國人了,師傅教徒弟都得留一手呢。

這是中國人的思維傳統。

不過對此,左夢庚倒是胸懷寬廣。

“一個國家要想發展和強盛,最不可或缺的就是人才。一個頂尖的人才,作用遠遠超過一百個、一千個庸才。其他國家也不是沒有頂尖的人才,正好可以趁著他們來留學的機會,想辦法吸納過來,為我所用。哪怕十個裡面吸納了一個,都是咱們賺到了。”

後世的美國為何能夠那麼強大?

除了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讓其在兩次世界大戰中賺的盆滿缽滿之外,對於全世界的人才吸收,也是重要原因。

美國的影響力為何那麼大?

正是因為其強大的過程中,得到了來自於全世界最頂尖人才的貢獻。

無獨有偶,大唐的強盛,又何嘗不是可以看到各族人才的身影?

因此要想讓帝國持續進步和發展,從全世界吸收人才絕對是重要的做法。

尤其是近現代的歷史中,歐洲地區湧現出的傑出人才浩如繁星。

不用太多,能夠從中搶過來三分之一,就足以保證帝國的優勢,同時延緩歐洲的程序。

“帝國這麼好,遠非歐洲可比。那些人才過來後,只要給出豐厚的條件,提供足夠的誠意,相信可以吸引許多人留下。看看加利略國士就知道,這樣的人才是多麼的重要!”

左夢庚的說法,給所有人都吃了定心丸。

接下來,帝國只需要做好保密和防範,就等著世界各地的人才自動送上門來就行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