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6章 帝國的脈絡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大型船隻出港的過程,充滿了人類分工協作的美感。

數萬人圍繞著一艘船不停忙碌的景象,著實令人心潮澎湃。

眼看著一級戰列艦原本架在乾燥的船塢當中,而當閘門開啟、海水湧入之後,戰列艦漂浮起來,又被好幾艘拖船拽入航道,每個人都十分緊張。

一艘大船造好,僅僅只是第一步,能否適應海洋才是關鍵。

進入航道的一級戰列艦依舊巍峨而平穩,靜靜的等待著新生。

眾目睽睽之下,左夢庚開始給大船命名。

“二十年前,眼看著江山零落、百姓遭難,我與諸位同仁不忍中華毀於一旦,立大志、發宏願,遂起於山東,至有今日。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希望我海軍將士能夠牢記使命,為中華永遠昌盛而奮鬥。遂以此艦,命名為山東號!”

一級戰列艦的命名,是順理成章的。

從三級戰列艦以城市命名時,所有人都知道,更大的主力戰艦肯定是以省份命名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只不過人們都在期待著,這歷史性的第一艘一級戰列艦會花落誰家?

這可是一份無上的光榮。

最終,山東省拔得頭籌,卻也不令人意外。

畢竟山東是帝國起家的地方,可謂是帝國的搖籃。

眾人登船,開始參觀。

看著寬敞明亮的司令辦公室,左華嫉妒的不得了。

“老子剛剛調任,這艘船就下水了,全都便宜了你小子。”

接替左華擔任東海艦隊司令的楊雲勝嘿嘿直笑,卻也不敢得了便宜還賣乖。

戰艦更大了之後,艦上官兵們的生活條件自然也更上一層樓。

就比如他這位艦隊司令,在旗艦上就擁有了足足五十平左右的辦公休息區,幾乎和豪華酒店的套房差不多了。

“您日後回來,這裡還不都是屬於您的。”

面對著楊雲勝的討好,左華意興珊。

他十分清楚,自己日後登艦的時候不會太多了。

哪怕他還很年輕,精力充沛,也更加喜歡一線作戰。但身為海軍部長加上南洋總督,光是繁重的文職工作就讓他脫不開身。

不過看著後輩們紛紛成長起來,左華還是十分開心的。

“山東號雖然戰力強悍,但海軍是嚴密配合的兵種,最要不得的就是逞英雄。有幫手的山東號才是無敵的,一定要切記這一點。”

另一邊,左夢庚對山東號艦長寇慶生諄諄教誨。

隨著海軍的實力日益壯大,他最擔心的就是官兵們滋生驕縱傲慢的情緒。

驕兵必敗的道理,他比任何人都要清楚。

尤其在這個大航海時代,世界各國的航海技術都在日新月異的進步。

有他這個作弊器存在,可以讓帝國海軍搶得先機,但是要想始終保持領先的地位,還需要上上下下勵精圖治,奮勇向前。

撫摸著龐大的船身,寇慶生將每一個字都聽到了心裡。

“您說過,善戰者無赫赫之功。臣情願山東號一炮不打,終至退役。”

見他明白了自己的意思,左夢庚寬慰不已。

山東號下水之後就要開始海試,從舟山群島出發直奔青島。

等到了青島之後才會裝配火炮和彈藥,正式形成戰鬥力。

這也算是一種制衡措施。

將造船和艦炮分成兩部,起到互相牽制的作用,令中樞能夠有效掌控。

不過海試開始後,左夢庚就不能留在船上了。

這和三級戰列艦不同,一級戰列艦實在是太大,一旦出現意外搶救起來的困難成倍增加。

沒有人敢於讓皇帝冒險。

於是左夢庚只能老老實實的回到自己的座船上,跟隨山東號一起從海路回到了山東。

在山東這邊,另有熱鬧更是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濟南到梁山的鐵路已經完成全部架設,第一次通車試行,就等著左夢庚親自剪綵呢。

當左夢庚趕到梁山的時候,徐若琳已經在這裡了。

皇帝和皇后親自駕臨,足以證明這件事是多麼的重要。

事實上也是如此。

世界上第一輛蒸汽火車實現執行,代表著全新時代的到來。

世人只看到了全新的運輸工具帶來了多大的便利,唯有左夢庚知道,第一次工業革命將會提前一百多年來到這個世界上。

秦洛、慄美芝、交通部部長魏子華作為相關負責人,忙的腳不沾地,同時也十分忐忑,生怕不能取得開門紅。

左夢庚、侯恂等人則走到蒸汽火車面前,看著龐然大物節節讚歎。

“此物之運力著實驚人,倘若鐵路能夠一直修建下去,遍佈天下各處,何愁不寧?”

中樞的高層們都擁有戰略眼光,十分明白鐵路將會給國家帶來怎樣的掌控力。

一旦實現朝發夕至,那麼就可以輕鬆地實現兵力投送,保證任何一個地方在動亂之初就能平息。

“每節車廂可以運載貨物二十噸,五節車廂就是一百噸貨物。以往運送這麼多煤炭到濟南,即便是用船也耗時耗力不少。如果真的能夠順利通行,將會極大的節約成本。”

左享摸著跟他高度差不多的車輪,雙眼冒光。

身為財政部長,他優先考慮的始終都是耗費和成本問題。

濟南作為首都,消耗的資源無疑是海量的,而梁山這邊就是首都重要的煤炭供應地。

以往煤炭送往濟南,都是透過運河達成。

可是運河還承載著南來北往的商品運輸,因此十分繁忙,經常造成堵塞,嚴重影響了效率。

至於從陸地運送煤炭,是得不償失的,根本沒有人願意去做。

要是鐵路真的實現,無疑將是內陸運輸業的極大飛躍。

第一輛蒸汽火車車頭並不是很大,這受到了製造工藝的侷限。

而能夠拉拽的車廂,也僅僅只有八節。

貨運車廂的裝載量僅僅只有二十噸,完全不能跟後世的火車相比。但是對於這個時代而言,毫無疑問是十分誇張的。

第一次試驗通行,拉拽的八節車廂分別為五節貨運車廂和三節客運車廂。

第一批乘客就是左夢庚、徐若琳以及各位帝國高層。

他們要親身感受一下,鐵路運輸帶來的好處。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