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4章 時間賽跑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戰場形勢發生變化,國防軍的行動也要做出相應改變。

阿濟格和多鐸分兵的訊息傳來,左夢庚立刻下令,讓中原戰略叢集的第六師從平陸進入山西,尾隨追擊。

與此同時,中央戰略叢集的第九師進入山西,執行堵截計劃。

目的只有一個,將多鐸消滅在山西。

於立春接到命令後,立刻從保定進入太行山區,隨即開始對沿途的地區展開了兇勐的攻勢。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因為清軍進展過快,很多地方雖然已經納入了統治,但還沒有來得及消化,屬於勢力真空。

滿清也只不過攻佔了一些大型城池,以及進軍途中的要地。至於偏遠的山溝溝裡,還沒有顧得上。

加上中國千百年來的封建社會造成的皇權不下鄉的狀況,因此太行山中還有許多地方過著自給自足、自我管轄的生活。

在這些地方,地主、士紳就是土皇帝,就是天。

國防軍攻來的時候,他們還和以往一樣,關閉寨門、組織青壯防禦。並且組織了一批糧食,送到國防軍面前。

意思很明確。

誰來做皇帝都行,他們不在乎。

只要不進犯他們的地盤就行。

“這些人還在做著美夢呢,不知道時代變了嗎?”

對於這些不開門接受統治的地方,於立春根本就不客氣,直接下令進攻。

粗糙的村寨哪裡擋得住國防軍的炮火?

往往只需要一個連的兵力,就可以將這些地方攻破。

而透過戰鬥,好處也很明顯。

那些地主、士紳全都以負隅頑抗、冥頑不靈的名義進行了清除,也讓帝國的統治有效伸入了鄉村。

大批帝國官員開始深入山西鄉村,把佔領的地方有效管理了起來。

於立春留下治安17師幫著官員們穩定地方,主力部隊繼續突飛勐進。

他的目標十分明確。

那就是代縣。

這裡是從汾河谷地前往大同的必經之路,因為需要途徑雁門關。

只要堵住了這裡,多鐸就無路可逃。

國防軍的行動帶來了天崩地裂的效果,急報連連傳到多鐸面前,讓這位宿將也禁不住心驚肉跳。

“肅親王那邊可能守住?”

“肅親王遭遇了中華軍足足一個師的攻擊,根本分不出兵力。”

豪格的手中僅僅只有兩萬多人,這還是將姜瓖的兵馬算上了。

面對第二師的迅勐進攻,只能在陽原縣附近的桑乾河谷一帶死命防守。

但能守多久,豪格一點底氣都沒有。

多鐸明白,別人是靠不住了。

“尼堪,孟喬芳,你二人速速率領輕裝兵馬北上,無論如何,都要先一步抵達代縣。”

多鐸要搶時間了。

雖然在蒲州沒能得到想要的補給,但他還不是太過於擔心。

畢竟太原、平遙、沂州等大城都在滿清手中,補給還是有的。

唯一的懸念就是,清軍和國防軍誰能更快地抵達代縣。

一旦被第九師先到了,即便清軍能夠衝過去,也必將付出慘痛的代價。

而以國防軍的戰鬥力,面對一個主力野戰師,多鐸真的沒有必勝的把握。

尼堪和孟喬芳不敢耽擱,當日便出發了。

兩人帶走了所有騎兵,扔掉了一切不必要的輜重。

到了平遙補充糧草,讓戰馬歇息了半天,就再次趕路。

清軍加快進軍的訊息傳來,國防軍也緊張了起來。

“把行李都扔掉,只帶夠彈藥和野戰食品,加快速度,絕對不能丟了代縣。”

多鐸夠狠,於立春更狠。

第九師的士兵們在行軍中,紛紛將行李扔在了路邊,由後續部隊負責收攏。

他們只帶著武器和必要的乾糧,開始奔跑起來。

雖然他們走的路都在山裡,崎區難行,但靠著腳底板也不慢。

科學訓練出來的部隊這個時候就體現出厲害來了。

第九師一天一夜狂奔到平型關下,然後用一個小時擊潰守軍。

他們距離代縣,還剩下兩百多裡了。

而此時的尼堪和孟喬芳距離代縣還有三百二十裡。

接下來雙方都是平路,一方是步兵,一方是騎兵,全都要跟時間賽跑了。

尼堪和孟喬芳卻不知道,在他們的後面,多鐸已經遇到麻煩了。

第六師進入山西後,接到軍令,也跟第九師一樣,加快了追擊速度。

同樣是拋棄行李,同樣是靠著腳底板,但第六師的行進速度只能用瘋狂來形容。

從平陸翻越中條山到達運城城下,第六師僅僅用了一天。

清軍的斷後部隊才剛剛離開這裡,就在運城以北的聞喜縣建立阻擊陣地。

“王爺,哈寧阿說,他不知道自己能阻擋多久,但已決心戰死沙場。他只求王爺快走。”

聽到後路情況,多鐸滿心苦澀。

什麼時候大清被逼迫到了這等境遇了?

哈寧阿是鑲白旗宿將,進關之後,戰功卓著,剛剛被授予三等甲喇章京。

他的手裡僅僅只有六百多人,拿什麼抵擋第六師五萬大軍?

簡宗安壓根就沒有將他放在眼中,僅僅安排了一個營去攻擊。隨即命令大部隊不管不顧,走萬安縣,貼著汾河向北勐追。

簡宗安給各部的命令十分明確。

目標只有一個。

那就是多鐸。

哪支部隊咬住了清軍,就地建立陣地,其餘的部隊圍過去就是。

汾河谷地雖然是谷地,但是足夠寬闊,起碼不是哈寧阿僅靠六百人就能堵死所有通道的。

雖然多鐸手中的兵力多達十幾萬,但簡宗安根本不怕。

多鐸只要敢回頭跟他打,那就真的一點逃走的機會也沒有了。

而且他有信心,只憑第六師就能硬撼十幾萬清軍。

果不其然,聽聞國防軍追的更快了,多鐸十分無奈。

“聶克塞,本王予你三萬兵馬,無論如何,都要守住太原十天。能不能做到?”

多鐸開始斷尾求生。

他讓湯古代的長子聶克塞負責斷後。

太原能夠成為山西省府,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處在汾河谷地的咽喉位置。

這裡是汾河谷地的最狹窄處,無路可以繞行。

名將聶克塞加上三萬精銳,憑藉堅城守十天,已經是多鐸的最優解了。

他則需要在十天之內透過代縣,跑去和豪格匯合。

只有這樣,才能保住自己這一路兵馬的絕大多數。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