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5章 斯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時間來到七月,整座濟南城就如同這個盛夏一般,徹底燥熱起來。

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保持安寧,全都對最重要的日子翹首以盼。

七月十二,這一天晴空如洗、豔陽似火。萬物盎然,天地彌新。

六五,知臨,大君之宜,吉。

早上八點,全城的百姓就已經全部出動,雲集中心幹道的兩旁,耐心等候起來。

更有不少人家擺上了香桉和三牲,並且準備了鞭炮煙花。

沿街所有的建築全都自發的披紅掛綵,經過了仔細的清潔,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左夢庚卸去了往日輕便的常服,在這一天莊而重之起來。

十二柱的冕旒,是只有皇帝舉行大典時才會佩戴的。

他的冕旒又有不同。

外側甚至用黃金包裹,上面凋刻五爪神龍。

十二柱的綴珠上,每一柱都有九顆珍珠。每一顆珍珠都有拇指大小,純白晶瑩,毫無雜色。

這種珍貴的珍珠,全都來自於吉林。由採珠人潛入冷水巖縫當中獲得,價值連城。

要不是為了今日的慶典,左夢庚都捨不得使用。

他身上的龍袍,也是特別製作。

乃是最為昂貴的緙絲加入金箔染制而成,因此通體呈最純正的金黃色。

外側還有九色真龍,分別用了九種最昂貴的絲線以及九種顏色,由最好的匠人手工縫製而成。

九點整,左夢庚登上御輦,在近衛軍的拱衛之下走出夏王府。

從今以後,夏王府正式更名為皇宮。

商討建國的時候,各方面都覺得夏王府過於簡樸,不符合皇帝的身份,因此提議興建皇宮。

要麼就是等到攻下京師之後,遷入紫禁城。

但是兩個題議全都被左夢庚否決。

皇室成員簡單,並不需要太過於廣闊的宮殿群。

另外左夢庚也不希望過於龐大的皇宮,太多消耗國家財政。而單獨由皇室出錢的話,負擔又過於沉重了。

綜合考量,夏王府完全合適。

對於他的堅持,上下內外官員甚至於老百姓都滿是感動。

千百年來,什麼時候見過這般為國著想的皇帝?

甚至連最基本的享受都放棄了。

至於很多人擔心的夏王府過於儉樸、無法突出皇帝的威嚴觀點,左夢庚的回答更是在報紙上令所有人為之沸騰。

【國家強盛,吾居草廬亦無人敢於輕視;國家衰敗,縱然仙境也不過敵之寶庫。】

今天全體夏軍都換上了盛裝,遍佈於濟南的大街小巷。一邊維持治安,一邊彰顯夏國武功之強大。

左夢庚的御輦出來,立刻引起了所有百姓的歡呼。

只見御輦由六匹通體白色的駿馬拖行,每一匹馬的高度都標準如一,接近兩米,宛如天上神駒。

而在御輦之前,一千名盛裝騎兵負責開路。

以夏國之強,弄出一千名騎兵來非常簡單。但是這一千匹戰馬全都高度一致,並且全都是通體玄色,那就非常驚人了。

不要說在場的夏國百姓,就是前來觀禮的各國使臣都驚訝的張口結舌、目瞪口呆。

御輦經過精心的改造,讓左夢庚並非端坐於內。而是可以站立起來,一路行走、一路向百姓們致意。

雖然夏國的百姓見過左夢庚容貌人比比皆是,但是在今天這個意義格外不同。

每當左夢庚揮手的時候,“萬歲”之聲便響徹雲霄。

御駕車隊一路出城,最終來到泰山腳下。

這裡早已搭建好了宏大的祭壇。

左夢庚由張振秀和黃宗會在前引路,來到祭壇之上。

無數人的見證之下,左夢庚分別向天地山河、日月星辰、風雪雷雨敬香。

禮成之後,禮炮轟鳴,足足一百零八響。

這代表著左夢庚已經得到了天地萬物的承認,可以稱帝建國。

侯洵心潮澎湃,昂首闊步走上祭臺,當眾宣讀詔書。

“天地護佑、奉民承運皇帝詔曰:盤古開天而有陰陽,女媧造人而有萬物,炎黃恩澤而有中國。夏啟新章,秦創新制,封建而至今兩千餘年。時天地變換,星月輪轉,萬物競新,不同舊世。我上下臣民,當悟滄海桑田之變、順天下大勢之威,以此方能保我中國世代永昌、禍患永消,恆為天下之主。國為新,民為本,天地為綱。自今日起,國號中華。凡日月所照,皆我中華之土……”

觀禮的百姓紛紛熱議,對於新的國號十分滿意。

而且這個國號明顯和曾經的那些王朝完全不同,特別是對於不是漢族的夏國百姓來說,更多了一份認同感。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才像是一個國家的樣子。

詔書的內容很多。

除了明確國號之外,還宣佈了國都所在。

之前外界一直都有討論,都認為當夏國統一之後,都城必定遷往京師。

然而今日的詔書當中進行了明確,國都就在濟南,並且更名為上都。

除此之外,南京更名為南都。

有心思靈活的,立刻感覺到了玄機。

既然國都之外又有南都,那是不是還有東都、西都和北都?

之所以沒有公佈,是否因為那些地方眼下還沒有統一?

在國號和國都之外,又公佈了皇帝尊號,也就是曾經的年號。

年號:新中。

只是帝國並不以年號紀年,而是釋出了公曆和夏曆兩種曆法。

公曆就是後事普遍使用的陽曆。

詔書中做了說明,乃是為了與世界接軌,方便同世界各地交流。因此以耶穌誕生、佛教傳入中國之時為公元元年。

帝國成立時,則為1644年。

夏曆就是黃帝歷,這一年為黃帝4341年。

一直使用的農曆,確定為中歷。

帝國是一個開放的國度,因此帝國百姓對於公曆的接受程度非常高。

除了以上這些之外,詔書當中另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完成了夏軍的更名。

從今以後,夏軍正式更改為國防軍,內部的編制結構則保持原樣。

完成祭天儀式,左夢庚重新啟程返回萬民廣場。

這裡就是之前的泉城廣場,為了配合建國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造。

全新的萬民廣場非常宏偉廣闊,足以容納五十萬人舉行大型活動。

而這裡才是整個開國盛典的核心區域。

來自於各地的國防軍代表早已嚴陣以待,準備接受皇帝和百姓的檢閱。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