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1章 和談?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多爾袞走進了京師,站在了巍峨雄偉的紫禁城前。

直到這一刻,他才終於明白中原的偉大之處。

沉陽的皇宮跟紫禁城一比起來,就好像鄉下土財主的院子,不值一提。

也不知道這一刻的他,有沒有後悔?

當初爭奪皇位的時候,為什麼沒有更加堅決一點?否則的話,也許這處人世間最偉大建築群的主人,就是他了。

奈何這個世界上沒有後悔藥吃,多爾袞只能無奈的收起複雜的心緒。

可不管怎麼說,滿清終於踏進了中原,並且佔據了京師。

他終於可以跪在列祖列宗面前,有所交代了。

就算將來去了地下和黃臺吉當面,他也能夠昂首挺胸。

喜悅總是短暫的,多爾袞也要面臨一個和李自成同樣的問題。

那就是近在遲尺的夏國,究竟該如何應對?

“洪先生,依你之見,是否需要出兵夏國?”

跟著清軍重新回到中原,洪承疇的心情十分復雜。

一方面看著江山變色,曾經多年為之奮鬥的王朝覆滅,內心不免唏噓;

一方面作為勝利者一方,保住了榮華富貴和身家性命,又有一些僥倖。

事已至此,他只能開始適應新的身份。

“恕微臣不敬,敢問王爺,與夏軍對陣,勝算如何?”

多爾袞皺起了眉頭。

“夏軍強盛,勝少敗多。”

自從朝鮮之戰後,多爾袞的腦海裡無日不在翻滾著戰鬥的情形。

夏軍的強大,一直都是他心頭上的陰霾。

這麼多年來,他一直都在苦思戰勝夏軍的辦法。

可讓他無可奈何的是,始終沒有找到希望。

洪承疇就知道他會這麼說。

“依臣之見,我大清暫時還是不要與夏國為敵的好。”

多爾袞微不可察的點點頭。

“就怕夏國搶先動手啊!”

沒進入中原的時候,日思夜想。結果進入了中原,卻發現心情也沒有那麼好受。

洪承疇卻有不同的見解。

“當日李闖攻入京師,夏國卻不動如山。現如今我大清亦是如此,夏國同樣無動於衷。世人皆說左夢庚驍勇善戰,但是在微臣看來,其人恐怕缺少問鼎天下的野心。這便是咱們可以利用之處。”

多爾袞不免心動,覺得他說的有道理。

天下局勢風雲變動,京師近在眼前,如果有心問鼎天下的話,又豈能坐看京師落入他人之手?

夏國明明近在遲尺,只要出兵,誰又能爭得過呢?

難道那個左夢庚當真是安於現狀?

倘若如此的話,將來的勝負可就不好說了。

“以你之見,該當如何?”

洪承疇盡心竭力的謀劃。

“可派遣得力干將南下,先行佔據滄州,與夏國形成對峙之勢。然後尋機接觸,要是能夠獲取夏國不出兵的承諾,則我大清勝券在握。”

多爾袞依舊憂心忡忡。

“夏國佔據山東、兩淮、松江等地,又離京師不遠。怕只怕其出爾反爾,害了我大清的國運。”

洪承疇開始為他剖析。

“我大清之所以不敵夏國,除了武器不如人之外,另一大缺點便是人少。只要能夠穩住夏國一段時間,率先消滅李闖,將京畿、山西、陝西、河南等地納入王土,則我大清將會擁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人力。待到了那時,大清與夏國的力量對比將會趨於平衡。以我大清武力之盛,主客易勢也。”

多爾袞怦然心動。

他也認為洪承疇說的沒錯。

滿清雖然戰力強悍,但是一大弱點就是人太少了。

當初在朝鮮,之所以不敢跟夏國硬拼到底,就是擔心死的人太多,導致元氣大傷。

雖然現在的滿清又有蒙古八旗,又有漢軍,還從朝鮮拉來了援兵,但總數還是太少了。

如果能夠在中原佔據數省之地,充分調動這些地方的人力,那麼滿清的實力將會成爆炸式的增長。

儘管滿清的武器不如夏軍,但是只要有了源源不絕的人力,多爾袞自信絕對有的打。

“那就拜託先生了。”

多爾袞將南下滄州、同夏國接觸的任務交給了洪承疇。

當然了,茲事體大,除了洪承疇之外,他還派遣滿達海和索尼率領一萬五千軍隊同往。

自從李自成敗退之後,劉芳亮明白孤軍難守,早已撤退。

於是滄州這裡就出現了勢力真空。

得知清軍來了,這裡的人們紛紛南逃,進入了夏國境內。

“前方就是夏國了嗎?”

索尼站在滄州城頭向南眺望,只見南面很遠的地方早已戒備森嚴。

數不清的夏軍士兵正在虎視眈眈,嚴防清軍進攻。

“可知對面的夏軍有多少人?”

滿達海躍躍欲試。

要是能夠攻入夏國本土,肯定是大功一件。到時候說不定,他也可以封王。

洪承疇連忙勸阻。

“對面乃是夏國的中央軍區,足足有兩個主力師,還有若干治安師,兵力起碼有二十萬人,絕對不可輕舉妄動。”

滿達海一聽,立刻消了心思。

他們的手中僅僅只有一萬五千人,恐怕都不夠夏軍塞牙縫的。

對面沒有進攻,已經值得他們高興了。

洪承疇始終記得多爾袞交待的任務。

“我去會會夏軍,探聽一下對方的虛實。”

當天,洪承疇帶著幕僚和幾個護衛,舉著白旗來到了夏軍這邊。

“我乃大清國兵部尚書洪承疇,有要事請見你家將軍。”

守衛關門的軍官一聽,趕緊向上通報。

不多時,一個肩膀上佩戴著一顆金星的將軍走了過來。

“我是夏國陸軍第二師參謀長李家勝,不知洪司馬前來有何要事?”

說話的同時,李家勝的眼神十分不善。

對於洪承疇叛國投敵一事,夏國這邊自然是十分清楚的。

對待漢奸,又能有什麼好態度?

洪承疇內心苦笑,對於這樣的遭遇已經習慣了。

“本官奉我大清攝政王之命,前來與貴軍交涉。我大清如今南下中原,只為替明皇報仇、驅逐流寇,並無他意。希望貴國莫要誤會,我軍只到滄州為止,絕無窺探之心。”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李家勝一聽,有點迷湖。

滿清這是來和談的嗎?

“事關重大,並非我能做主。還請洪大人稍待幾日,等我國中樞回信。”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