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2章 坐山觀虎鬥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幕府時代,做天皇是一件很苦逼的事情。

無權無勢無自由,是生是死不由人。

就好比安史之亂之後的唐朝皇帝,完全成為了太監和藩鎮手中的玩具。

東瀛處處以大唐為標準,進行了深刻的學習。就連這種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行為,也學得青出於藍。

唐朝的皇帝苦逼,也只是苦逼了一百多年。隨著唐朝滅亡,也就消失了。

可是東瀛的天皇卻足足苦逼了上千年。

幕府換了一代又一代。

變過了伐?

換湯不換藥啊!

幾乎每一個天皇,做夢都想著將幕府幹掉。奪回權柄,號令天下,唯我獨尊。

只可惜皇家的弱勢根本無法改變。

後水尾天皇和德川幕府之間的矛盾更加嚴重。

本來他年紀輕輕,可以做很多年的天皇。

結果在德川幕府的壓制之下備受屈辱

因為生存的需要,東瀛朝廷的錢財都需要幕府提供,因此天皇只好給幕府背書。

雙方矛盾的源頭,起始於二十多年前。

當時後水尾天皇寵愛的宮女,生下了一子一女。

這件事傳到了當時的幕府將軍德川秀忠耳中,這讓德川秀忠非常不滿。

他向後水尾天皇施加了壓力,逼迫後者不得不迎娶了自己的女兒德川和子。

德川秀忠的意圖,是打算扶持後水尾天皇和德川和子的子嗣為皇家正統,最終實現德川家族與皇室的融合。

真正做到皇室與幕府合二為一,名份和權力都掌握在德川家族的手中。

後水尾天皇當然明白德川秀忠的企圖,只是敢怒不敢言,憋了一肚子氣。

但是到了後來,另一件事情的發生,讓雙方的矛盾徹底爆發。

因為財政短缺,朝廷決定向大德寺和妙心寺頒布法律,允許僧侶穿戴紫衣。

大德寺和妙心寺向朝廷進貢錢財。

這是一件合則兩利的事情。

朝廷的財政可以得到緩解,大德寺和妙心寺的地位可以得到提升,增加影響力。

幕府卻不允許朝廷自作主張,立刻宣佈朝廷的做法無效。

這就等於當眾打了後水尾天皇的臉,讓皇家威嚴掃地。

隨後,德川家光竟然讓自己的乳母春日局前往京都面見天皇。

春日局區區一個女子,無官無職,無名無份,卻能越過滿朝公卿,而且對天皇頤指氣使,毫無尊重之意。

這讓後水尾天皇覺著受了奇恥大辱。

老子不幹了!

他將皇位傳給了興子內親王,也就是現如今的明正天皇。

雖然明正天皇是德川和子的女兒,可是德川秀忠的目的乃是讓自己的外孫子繼位。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明正天皇身為女子,等於是斷了德川家的念想。

後水尾天皇退位之後,也一直居住在御所之內,並且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以太上皇的身份攝政。

本來如果東瀛的局勢一直穩定下去,他也只能憋屈的活著,看不到任何希望。

然而夏國的介入,讓德川幕府和外樣大名之間的力量對比漸趨平衡。

這就導致東瀛出現了分裂,爆發了內戰。

剛看到山田有榮代表的薩摩藩出現在眼前時,後水尾天皇敏感的察覺到,這或許是自己翻盤的機會。

“外樣大名打算劫持明正天皇,結果遭到了宇和島藩的強力阻擊。另外還有武功高強的武士,殺了薩摩凡一個措手不及。據說領頭的武士只有一隻眼睛,武功非常高強。他只是一出場,就讓薩摩藩的人失去了戰鬥的意志。不過山田有榮在撤退的時候,偶遇了後水尾天皇,並將其帶走。後水尾天皇現如今退到了岡山一帶,已經明令下詔,重新即位天皇,是為東瀛之主。”

夏國的作戰會議室中,柳一元通報著東瀛的情況。

那邊的變化,讓大家嘖嘖稱奇。

本來所有人都以為德川幕府和外樣大名之間,肯定要圍繞著明正天皇的爭奪大打出手。

卻不料半路殺出了程咬金,引出了早已退位的後水尾天皇。

這位太上皇也是雄心不死,看到機會之後立刻重新復出。

左夢庚問道:“明正天皇如何了?”

說起這個,柳一元苦笑連連。

“原本明正天皇對於德川幕府十分不滿,內心偏向於外樣大名。但是在外樣大名扶持了後水尾天皇之後,她立刻轉變立場,和德川幕府結成了盟友。她也同樣下詔,宣佈後水尾天皇和外樣大名為叛逆。東瀛國內因為同時出現兩位天皇,鬧得人心惶惶,不知該歸附哪一邊。”

“這便是殿下經常說的,屁股決定腦袋。明正天皇雖然不滿幕府,但是當自己的法統受到威脅的時候,依舊選擇和敵人聯手,保住自己的地位為首要。”

侯恂的話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同。

廖中堅出使歐洲了,外交的具體工作由崇華主持。

他開口問道:“德川幕府和外樣大名同時送來了請求,希望咱們能夠承認各自的法統地位。該如何回覆,還請殿下和內閣定奪。”

左夢庚立刻道:“此乃東瀛內政,和咱們無關。明確告訴雙方,我們不插手。”

眾人鬨笑不已。

誰都明白,左夢庚這是巴不得雙方打得更加激烈一些。

本來只是爭奪一位明正天皇,德川幕府和外樣大名就已經刀兵相向了。

現在兩位天皇並立,恰如一座山頭上的兩隻老虎。不倒下一個,是絕不會罷休的。

這反而比夏國當初預想的局面更好了。

夏國怎麼可能在這個時候下場,偏頗任何一方,導致力量失衡呢?

得到夏國的回覆,東瀛的雙方雖然都感覺到了夏國的不懷好意,卻也只能無奈接受。

他們唯一能夠做的,就是趕緊分出勝負,奪回正統地位,不給夏國下場的機會。

不約而同的,雙方都開始加大力量,向戰場投入更多的兵力。

鹿兒島灣。

時隔多年之後,薩摩藩的水軍再一次出征了。

當初被夏國打的全軍覆沒,片板不存。但是經過這幾年籌備,薩摩藩的水軍又有了一定規模。

不但如此,薩摩藩還從夏國購買了兩艘三級戰列艦。

這可是絕對的海上利器,擁有滅國之能。

在東瀛打仗,水軍才是決定勝負的關鍵。

當陸地上不能打破局面的時候,聯軍決定從海上尋找機會。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