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7章 騎兵改革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身為一名軍事專家,要說左夢庚的短板,就是騎兵。

他對這個兵種的認知,甚至還不如這個時代的軍事將領們。

畢竟在後世,騎兵早已退出了歷史舞臺。光憑單薄的文字,是無法讓他看透背後實質的。

現在騎兵師的將領們,用親身的戰場經歷,讓他明白了其中的疏忽。

改革,已經迫切的擺在騎兵時的面前。

騎兵師要從目前的單一兵種,改變為擁有重騎兵、輕騎兵、龍騎兵的混合軍團。

其中可以摳的細節多如牛毛。

“重騎兵是正面戰場上的重要力量,裝備方面該如何改進?”

王魔是一個沉默寡言的人,但這個時候卻積極建言獻策。

“殿下,馬刀足矣。”

這個提議讓左夢庚有些不解。

“騎兵正面衝鋒,馬刀恐怕比不上長槍吧?”

後世對於騎兵武器的討論和爭議甚囂塵上。

一個主流的觀點就是,如果騎兵正面衝鋒的話,長槍擁有著無與倫比的優勢。

想想也知道。

長槍的長度基本上都在三到四米左右。

如此一來,排成緊密陣列的重騎兵好像城牆一樣撲向敵人,更長的武器似乎非常佔有優勢。

但王魔卻說馬刀更好。

好在哪裡呢?

“長槍在騎兵衝鋒碰撞的第一時間優勢十足,但是無論騎兵的衝勢多麼兇勐,絕對不可能一鼓作氣將厚實的步兵方陣完全擊穿。後續的戰鬥中,混戰才是關鍵。而混戰當中,人騎在馬上,長槍就顯得十分笨拙,遠遠不如馬刀好用。”

聽他這麼一說,左夢庚恍然大悟。

真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千百年來的戰爭史中,步兵為何能夠和騎兵相抗?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步兵結成的陣列不但嚴謹,還具有厚度。

騎兵衝鋒不管多麼勇勐,總有力氣耗盡的時候。而一旦騎兵失去了衝擊的勢頭,那麼必然會陷入到步兵的圍攻當中。

這樣的混戰裡,只要想一想就知道,長槍哪有什麼發揮空間?

遠遠不如騎兵揮舞馬刀造成的殺傷力更大。

可能有人會有疑問了。

為什麼不一直催動戰馬、始終保持速度呢?

這就跟拿頭撞牆一樣。

既然撞不動了,當然要停下來。

還有一點,就是許多人都忽略了,戰馬也是生靈,也是有靈性的。

戰馬遇到危險的時候,也會選擇躲避。

那種影視劇中戰馬迎著長槍如林往裡面撞的情形,在戰場上幾乎就不可能。

戰馬看到前方的危險,不管騎士怎麼控制,都會本能的選擇躲避。

除非將戰馬的眼睛蒙上。

但是這麼做的話,除非是絕對平坦的地形。否則的話,戰馬看不見東西,怎麼可能願意全速奔跑?

只要把戰馬換成人,蒙上眼睛,有人願意毫無顧忌的奔跑嗎?

既然人不願意,馬又有什麼不同?

因此即便是用重騎兵衝撞步兵方陣,也是要尋找步兵方陣的弱點,絕對不可能迎面去撞的。

而撞進去之後,當戰馬力氣耗盡、速度起不來的時候,搏殺才是關鍵。

這樣一來,馬刀和長槍相比優勢就太大、太大了。

除此之外,王魔又提到了一點。

“即便是重騎兵同重騎兵的對沖,馬刀也比長槍有優勢。長槍只在最開始的那一下能夠佔便宜,但是雙方攪合在一起之後,依舊是馬刀的天下。”

對於這一點,左夢庚還是認同的。

他可是親自騎馬衝鋒作戰過的。

戰馬急速賓士當中,長槍這種只靠槍尖兒傷敵的武器,根本就沒有多少機會來回舞動。完全不像馬刀,可以左噼右砍。

而且夏軍的馬刀都是用精鋼鑄成,無比鋒利,破甲的效果非常好。

在同清軍騎兵交鋒的過程當中,哪怕對手的身上穿著兩層到三層棉甲,依舊會被馬刀輕易破開。

全盤瞭解下來,左夢庚豁然開朗。

“那麼重騎兵的武器,仍舊以馬刀為主好了。”

王思儀這個絕世勐將,卻不單純迷信武藝。

“那種左輪手槍很不錯,一口氣能夠打出好幾發子彈,可以給騎兵裝配上。當近戰、混戰的時候,可比馬刀有用多了。”

左夢庚拍打腦門,對於自己的疏忽十分懊惱。

“回去之後我就責成裝備部大量生產,裝配給你們。”

近現代歷史上的騎兵,基本上都會裝備手槍用來近戰。

可能有人會有所疑問了。

即便是左輪手槍,一共就那麼幾發子彈。一旦打光,來不及拔刀,豈不是要吃大虧?

這麼問的人就沒有考慮過一個現實。

左輪手槍是只能裝配五到六發子彈,打光之後裝彈十分麻煩。

可是換算成數學,就什麼都明白了。

近戰當中,槍械的準頭還是有保證的。

如果一名騎兵用左輪手槍打死四到五名敵人,那麼所有的騎兵加起來會消滅多少敵人?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即便是最精銳的軍隊,戰損達到一定程度,必然也會崩潰。

那麼也就是說,很可能在混戰當中,夏軍的騎兵都還沒有抽刀,光是一輪手槍的打擊,就可能讓敵人崩潰。

算到了這些,就知道給騎兵配備近戰武器絕對是非常划算的。

最終經過商議,騎兵的改革方案確定了下來。

騎兵師現在既有的框架不變,四個騎兵團卻會明確各自的職責。

總共會劃分為一個重騎兵團、兩個輕騎兵團和一個龍騎兵團。

重騎兵團共有五千多人,如此規模足夠完成正面戰場上的衝鋒作戰。

與之相比,輕騎兵在戰場上會被廣泛應用,因此確立兩個團的兵力。

重騎兵團衝鋒的時候,輕騎兵可以在兩翼掩護。平常的時候,輕騎兵就可以獨立遊弋作戰。

一個龍騎兵團同樣也是五千多人。

除了基礎的馬刀之外,還會裝配火帽槍、輕型火炮、迫擊炮等,變成純熱武器部隊。

作用就是作戰當中快速前出,搶佔重要的戰略要點,幫助本方取得戰役主動權。

當然了,如果碰到了散漫的敵軍步兵,龍騎兵團也不是不能進行衝鋒絞殺。

綜合而言,龍騎兵團就是一個大雜燴。

雖然什麼都不精,但是什麼都能幹。

關鍵時刻會對整場戰役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這一次的騎兵改革,除了在兵種上有所改變之外,最大的一點就是降低了騎兵的地位。

原本在夏軍當中,騎兵獨立成師,屬於戰略力量,歸統帥部直轄。同其他各大軍區、軍種,都是並肩關係。

但這一次經過改革,騎兵師將會配屬給各大軍區。

今後的作戰當中,騎兵將會和其他兵種嚴密配合、共同作戰。

像這一次的單獨出戰,獨立面對敵軍的情況,只能算作偶然,並不符合戰場規律。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