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3章 首個目標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德川幕府判斷夏國要完成對東瀛的戰爭準備,大約需要三個月。

這個判斷,對不對呢?

對。

也不對。

對的是,如果發動的是滅國之戰,確實最起碼需要準備三個月以上。

不對的是,夏國並沒有想徹底消滅東瀛。

最起碼以目前的形勢來看,夏國絕對做不到這一點。

既然不是滅國之戰,那麼準備的時間自然可以大幅度縮減。

最最重要的是,鑑於當前的時局,夏國中樞早已安排了相應的對策。

先鄭氏,後東瀛,防大明。

也就是說,對當下的夏國而言,最重要的對手是鄭氏。

消滅鄭氏、打通東洋和南洋之間的貿易通道,重要性超過了一切。

只有先消滅了鄭氏,夏國才能徹底解除邁入深海的障礙。今後不管在做怎樣的戰略部署,都可以放開手腳。

而東瀛,其國內本身比較牢固。沒有經過長時間的運作,沒有太大的變化,夏國想要一口吞掉,實在是有心無力。

這一次對德川幕府的宣戰也是如此。

注意,夏國宣戰的物件只是德川幕府,並非整個東瀛。

而這也是那些外樣大名作壁上觀的主要原因。

對德川幕府,夏國的目的是透過戰爭的手段削弱其實力,使之不能完全掌控東瀛的局勢。

同時增加各路大名和德川幕府之間對抗的程度。

只有內亂的東瀛才能大幅度衰弱,提供夏國攻略的條件。

在這個方針之下,針對東瀛的戰爭其實規模非常有限。

夏國中樞只是將這個任務交給了朝鮮軍區和北海艦隊,並沒有提供太多的資源。

“婁大將軍,怎麼是你來了?咱們的朝鮮總督呢?”

看著趕到釜山的婁甫,張可大頗為意外。

婁甫哈哈一笑,調侃道:“白司令說了,他是朝鮮總督,職責只在朝鮮,不好干涉東瀛的事。就只好由我來了。”

張可大同樣忍不住笑意。

“白將軍聰明絕頂,必定可以前途無量。”

短短的對話中,信息量十足。

白小七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

當被任命為朝鮮總督、朝鮮軍區司令員、又是上將軍銜之後,他就明白,自己有些木秀於林了。

雖然夏國國內如今的政治局勢比較穩定,但是如果不懂得謹小慎微的話,肯定會招災惹禍。

因此這一次要發動對東瀛的戰爭時,他乾脆找了託詞,並不擔任指揮,而是將自己的副手婁甫推了出來。

除了婁甫之外,整個朝鮮軍區各大部隊都沒有調動。

因為按照中樞的計劃,用不著那麼多的兵力。

陸上的作戰當中,只有陸戰一師參與。

而即便是陸戰一師,先期的行動當中也只有陸戰一團會投入使用。

“我們的計劃是率先消滅松平信綱所部,將九州島同其他東瀛地方隔離開來。只要做到這一步,接下來不管是戰是和,我們都將佔據主動。”

新任陸戰一師師長唐文煥通報了作戰計劃。

張可大身為海軍將領,當然要配合作戰。

他問道:“如此行動的話,九州島上的各路大名會不會有所擔心?”

婁甫已經得到了中樞的授權,掌握了全部的情況。

“除了已經被島原義軍消滅的唐津藩和左賀藩之外,其餘的地方,我們將控制島原義軍不再攻擊。外交部那邊已經派人去和九州島上的各路大名聯絡,相信他們巴不得出現這樣的局面。”

外樣大名和德川幕府之間的矛盾,早已形成各種資料,此戰的各位將領自然牢牢掌握。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如果只是消滅松平信綱的話,只憑陸戰一團,有島原義軍的配合足夠了。”

不是夏軍將領們狂妄自大。

雖然松平信綱此時麾下兵馬十多萬,可實際上他從幕府帶來的親信人馬都不足一萬人。

其餘的,都是各路大名的力量。

而除了備前國福山藩的水野勝成五千六百人之外,其餘的全都是九州島上的大名。

幕府給出的理由是,既然暴亂生於九州本地,自當由本地的大名來負責剿滅。

幕府派人來此執行指揮和監督職責。

如果沒有外來勢力干涉,這種安排非常恰當。

德川幕府一邊可以深入干涉九州島的事務,一邊追究作戰當中失職的大名責任,完成力量的統合。

但是現在夏國來了,松平信綱身邊的人馬不但不會成為助力,還會成為定時炸彈。

一旦失去了這些九州大名的幫助,松平信綱自身的兵馬連自保都做不到。

計劃制定,夏軍立刻投入行動。

北海艦隊兵分兩路。

張可大親自率領主力部隊,遊弋於九州島同其他各島之間的水域,形成了隔斷。

至此,德川幕府不要再想派兵進入九州,更不可能救援松平信綱了。

哪怕幕府那邊反應神速,已經派人前來通知松平信綱。但是信使走到大坂,聽說夏軍封鎖了海域,只好停留下來,望洋興嘆。

黃蜚率領分艦隊,直奔島原半島。

這支分艦隊將成為打擊松平信綱的奇兵。

此時的島原義軍因為連戰連敗,已經丟掉了絕大多數攻佔的土地,退回了島原半島。

袁聖徒接到作戰命令,同天草時貞商議之後,乾脆一退到底,死守原城。

松平信綱雖然打得很辛苦,但是見到將島原義軍被逼到了死角,還是大為振奮。立刻率軍突進,將原城團團圍困了起來。

接下來要做的,自然就是圍城戰。

不管打多久,只要城內的糧食消耗乾淨,破城絕對不成問題。

“豐前國的兵馬為何遲遲不到?派人去催,再敢耽擱,軍法從事。”

“其餘各路的兵馬行動也過於遲緩,命令他們速速清剿各地殘兵,趕來會合。”

攻進島原半島後,松平信綱將各路兵馬分成了幾部分。除了他親率主力追擊到了原城之外,其他大名則被他分配到各地去,清剿殘餘力量。

結果他已經在原城外打了三天三夜、損失慘重,各路大名仍舊沒有趕來會合,這讓他十分不滿。

他卻不知道,那些九州大名的兵馬,已經不可能趕來會合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