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說書博士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朱由檢似乎這才想起柳敬亭,他把視線投過去,上下打量一番。

然後皺眉道:

“柳麻子,你就當個說書教師吧。”

什麼?就一個教師?

就如一桶冷水澆在頭頂,柳敬亭懷疑自己的耳朵聽錯了。

別人都當了大官,他一起來的,就當個教師?

皇帝這對自己真是另眼相看。

而且皇帝叫別人都是稱字,甚至稱先生。

叫自己,就叫柳麻子。

這也太區別對待了。

柳敬亭自然不敢直接抱怨。

但臉色怏怏,卻是一點都沒掩飾。

“柳麻子,你也別不高興,你這個教師身份不低。”朱由檢對柳敬亭的表情都看在眼裡,微微一笑道。

“不低?”柳敬亭疑惑問道。

“確實不低!朕打算在國子監下設立一個評書學校,先招收一百個說書藝人,以後再從全國招收聰慧能言的童生,你就負責教授訓練說書技巧”

“這些人技成之後,在各地說書三年,表現優秀者,會被任命為宣化使,往各地任職,甚至往軍中任職。”

“你作為天下宣化使的老師,豈不是與有榮焉。”

“那是什麼品級的官?”柳敬亭直奔主題,他知道官員品級才是實打實的說明地位身份。至於什麼與有榮焉之類的不過是虛話,當不得真。

朱由檢無奈地搖了搖了頭。

“給你一個國子監說書博士的頭銜,正八品。你可滿意?”

“只有正八品?”

柳敬亭的麻子臉一下拉垮下來。

不過他也不敢說不滿意。

只得仍舊說了一句:

“謝陛下隆恩”

“柳麻子,你也不必喪氣。你若表現得好,朕自然不吝封賞。你招收一百學徒,這一百學徒學習一年後,再各自招收一百學徒,如此再繼續。不出三年,你就可以有百萬徒子徒孫,那時你還怕身份不尊貴?”

“這百萬說書人,到時候會遍佈天下,宣講朝廷方針,天下人人尊重,你這師祖的身份如何?你自己想去。”

柳敬亭聽到這個,頓時眼睛發亮。

這個前景,確實讓他都興奮起來。

他不由得又重複說了一句

“謝陛下隆恩”。

這次卻說的中氣十足,懇切無比。顯然是真正由衷而發。

朱由檢正要讓六人散去,隨即想到了什麼。

連忙補充道:

“六位愛卿,朕今天對你們的任命,自然不是朝廷正式委任。只是先讓你們有個心理準備。宣化部屬於新建衙門。還需要制定什麼章程制度,設立哪些機構,招收什麼人員,你們現在就可以商量起來,草擬方案。”

“爾等現在可暫時掛在禮部名下,朕命尚書溫體仁和侍郎徐光啟商議一下,在禮部下屬暫設一個機構,可以命名為宣化司,爾等先掛靠在其下,各用所長,在小說、邸報、戲曲、散曲、說書方面影響輿論。”

“至於正式委任,等朕佈置妥當,召開朝會,在文武百官面前,宣佈大明進入戰時狀態,那時候就向天下頒佈對諸卿的任命。”

朱由檢最後一句話說出來。

頓時又讓在場六人陷入震驚之中。

什麼?

進入戰時狀態?

雖然大明和後金的戰爭已經持續了近十年。

可是從來就沒有戰時狀態一說。

看著眼前六人疑惑的目光。

朱由檢想到,確實有必要就這個問題,也對他們解釋一下。

“朕所謂戰時狀態,就是一切事務都須圍繞戰爭,為消滅建虜而進行。六位愛卿都是聰明人,應該很快就能想明白這其中道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宣佈進入戰時狀態,朝廷各方面的制度自然也應該相應變革,不可再如承平之時,文恬武嬉模樣,拖沓扯皮更不可容許。”

“若非宣佈進入戰時狀態,朕怎麼能一言而決,直接任命爾等為朝廷高官?”

“這暫時設立的宣化司,短期內一大任務,就是把大明為何轉入戰時狀態,這道理預先向大眾宣講明白。至少這京城內的輿論要先鋪墊好。”

“再詳細的,朕就不說。爾等自己去想一下其中道理。若什麼都需要朕來說。那朕就不必找各位來了。”

聽了朱由檢這一番話,六人都陷入了沉思之中。

總算把該說的事情都說了。

朱由檢吐出一口長氣。

他示意王世德把六人領出去,安排住宿。

六人走後。

緊接著朱由檢就召集內閣、禮部、戶部、兵部相關官員。

首先討論陝北賑災。

首輔韓爌,戶部尚書畢自嚴等人都有些愕然。

因為他們壓根沒覺得陝北現在有賑災的必要。

歷史上崇禎元年陝北大旱,但災情真正演變成饑荒,按陝北籍官員馬懋才的奏疏,是在元年九月之後。

八九月間災民吃山間蓬草,到了十月份蓬草吃盡,剝樹皮。

到年終樹皮剝盡,饑民相聚為盜,四處搶掠,甚至劫殺童子和獨行者,吃人肉。

馬懋才的奏疏是在崇禎二年三月份發出。

現在不過是崇禎元年八月末,朝廷內並無多少官員注意陝北旱災情形。

皇帝卻突然主動提出要賑濟陝北旱災,這確實讓他們有點反應不過來。。

韓爌倒是想起,確實聽一些陝北籍官員說過,延綏一帶已經大半年未曾下雨。

只是每年各地都有或大或小旱災,例如京畿這半年也一直乾旱。

旱災也不一定就發展成大饑荒。

有可能下半年就緩解。

皇帝為何對這次陝北旱災如此敏感,倒也是奇怪。

但不管如何陝北旱災是事實,皇帝要賑災,沒有理由來反對。

不過等聽到朱由檢說,打算用六百萬兩銀子賑災,採用的方式是在陝北招募十萬大軍。

韓爌和李標對視一眼,露出苦笑。

原來皇帝分明就是以此為藉口來擴軍。

新入閣的成基命便上前慷慨陳詞,大談兵在精不在多。

“陛下既然有意賑災,便該把這銀子全部發給災民,何必再以招募軍隊的方式?

“若是覺得陝北一地的災民不足以花費六百兩白銀,那其他地方也有災變,何不賑濟?

“七月南方杭、嘉、紹三府海嘯,壞民居數萬間,溺數萬人,陛下也可以從這筆款項裡賑濟”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