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去把伽利略和開普勒請到我大明來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徐光啟微微沉吟,正考慮如何開口。

羅雅谷卻已沉不住氣了,他急忙道:

“陛下,微臣以為這伽樂雷絕不至於對大明有什麼敵意,他之所以拒絕臣等的請求,實在是其人曾有違背教廷旨意之論,受過羅馬教化王訓誡,本處於疑忌之地,不願與臣等傳遞訊息,也是在情理之中。”

鄧玉函無奈地看了一眼羅雅谷,目光中的情緒複雜,似乎是怪他不該說出來,但又似乎是諒解他在皇帝的逼問下,說出來也是不得已。

他轉回頭來,嘆了一口氣,說道:

“說與陛下也不打緊。

“百年前西洋歷算家歌白泥倡言日心之說,以為太陽是天球中心,地球繞日而轉。教廷教化王視此為邪說。

“原本若只是將這日心說視為一種用於計算的假說,也還無妨。但伽勒累卻曾宣揚這日心說乃是天體執行的真實情形。西曆一六一六年被天主裁判所訓誡,令他不得將日心說視為真實之論。這也正逢臣等為前往大明做準備之時。”

“想來,那時候這伽勒累因受訓誡之故,正對吾等教士頗多怨氣,故此對吾等詢問求助不理不睬。倒並非是對相隔遙遠的大明有什麼敵意。”

朱由檢點點頭,他覺得這回鄧玉函說的應該是真話了。

他盯著鄧玉函的眼睛,一個字一個字地說道:

“若是如此,朕倒是更希望這伽勒累來我大明了。我大明沒有這等忌諱,他大可以暢所欲言,任意研究,把他的新論闡發無遺。”

據朱由檢所知,1616年伽利略受到的僅僅是訓誡,還是有相當大的行動自由。

伽利略受宗教裁判所審判,被判處終身監禁則是在1633年。

現在是1628年,還有整整五年的時間。

搶在這個時間之前,把伽利略接到大明來。

那不僅對伽利略來說,可以避免牢獄之災,獲得更好的生活待遇。

對大明來說,也是引入一個科學方面有引領性的人物,可以帶動培養出一大批科學人才來。

這機遇卻不能放過。

鄧玉函面露難色,過了半晌才道:

“陛下,這個……”

朱由檢勃然發怒道:

“什麼這個那個?這等小事,汝等都不肯辦麼?”

鄧玉函面色漲得通紅,囁嚅道:

“陛下,不是臣等不願,當初微臣千方百計託人去求伽勒累,給予一些天文資料,他都推託不理。更何況請他本人來大明?”

一旁的羅雅谷也連忙打圓場道:

“陛下,泰西尚有與伽勒累齊名的一個歷算大家,名喚刻白爾,此人學識精深,多有創見,還在伽勒累之上。

“而且此人非常熱心,我等西洋陪臣來大明之前,請他贈與資料,他便慷慨答應,幾乎將他全部著作都贈與我等。陛下若是請他來大明,成功希望頗大。”

朱由檢知道這羅雅谷說的刻白爾就是開普勒。

開普勒當然也是一個大人物。

他的提出的開普勒三定律是牛頓萬有引力理論的先驅。

從開普勒三定律出發,結合力學原理,從數學上就可以推導出萬有引力公式的形式。

能把他弄到大明,自然也是不錯的。

只是開普勒在崇禎三年就去世,壽命不如伽利略長。

不過也許把弄到大明來,弄點中藥吃,能活更長也說不準。

想到這裡,朱由檢點點頭道:

“這刻白爾自然是要請來的。不過這伽勒累也一定要請到大明。”

說到這裡,他顯出堅定的神色,盯著鄧玉函的眼睛,冷冷說道:

“鄧先生,你們是不是礙於教廷的禁令,覺得把伽勒累請到我大明,宣揚日心說,對你們大大不利,所以才推三阻四?”

“若如此,你們是不是要把我大明變成你泰西教廷的附庸?”

他說這話時,目光銳利如刀。

讓鄧玉函背脊骨上一陣發涼。

他連忙辯解:

“冤枉,臣等對歌白泥之說,並無偏見。

“歌白泥著作在西曆一六一六年已被教廷列入《禁書目錄》,臣等來大明時,卻仍設法將他的《天體執行論》帶了過來。

“如若陛下不信,臣等可以立刻從北堂書庫裡取出此書給陛下看。以臣等私見,歌白泥之說與天主造物並不相悖。”

“臣等不採信歌白泥之說,實是因為歌白泥之說太過粗陋,以此制定歷算,誤差極大。

“不過跟隨臣等一起來大明的波希米亞教士祁維材,卻是篤信歌白泥之論,可惜此人在兩年前病逝。不然陛下可親自與他談論。”

“陛下既然執意想請伽勒累來大明,臣等可派人返回歐羅巴,嘗試一番,只是成與不成,卻難以預料。”

朱由檢神色緩和了一些。

他知道鄧玉函說的基本是實話。

許多耶穌會士的觀念,其實也並沒有那麼死板僵化。

尤其是來華的這些精通歷算和博物學知識的教士。

他們中的一些人確實對科學方面的興趣更大。

在當時歐洲,一般子弟要想接受更良好教育,往往只能透過教會的渠道。

所以在對待日心說的態度上,教士們倒也並不完全像教廷那樣深惡痛絕。

尤其是來華的教士,和教廷距離遙遠,觀念上和行動上的自主性也更大一些。

“很好,鄧先生還是通情達理之人。朕也是為那伽勒累好。他在泰西既然鬱郁不得志,來我大明,正如鳥出樊籠。”朱由檢面露微笑,溫和地說道。

頓了一下,又繼續補充:

“此番回歐羅巴,還請鄧先生親自主持。可帶上一百名大明聰慧少年,在歐羅巴遊歷學習一番。隨行再帶上一兩名我大明士子。務必把朕的心意轉達給伽勒累和刻白爾兩先生。”

鄧玉函臉露苦笑,看來皇帝的意思是不會改變了。

說句實話,他還真不太想離開大明。

畢竟在大明的生活條件,比歐羅巴強許多。

光是各種生活用品都精美優良太多,衛生條件也更好,洗澡更方便。

他的年齡也五十多歲了,還要承受一番長途折騰,確實有些難當。

他一邊領命,一邊帶著些傷感的情緒說道:

“也不知臣這一去,還有沒有機會再得覿陛下天顏。”

一邊說著,鬍鬚抖動,微有些渾濁的藍色眼睛裡流下幾滴淚水。

朱由檢見他這副情狀,心中倒也有些不忍。

鄧玉函的身體確實不算太健朗,崇禎三年就病逝了。

不過他是現在的教士隊伍裡資歷最老,在歐洲的人脈最廣,要去把伽利略和開普勒請來,還是非他出馬不可。

只是也確實需要再安排一個年輕力壯的來輔助他。

朱由檢略作沉吟,就說道:

“鄧先生無須傷感,朕還等著你帶著伽勒累和刻白爾兩位一起來見朕呢。只是先生年紀大,確實也不可太過操勞。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羅雅谷還需留在大明輔助修歷。不如把現在陝西的湯若望調回來,陪著鄧先生一起返回歐羅巴。如何?”

鄧玉函擦了一下眼淚,點點頭道:

“湯若望是臣的德意志同鄉,精力強健,是一個好助手,就如陛下所說這麼安排吧。”

“好!”朱由檢滿意的一拍椅子扶手,“此事宜早不宜遲,先生明日就可以安排了,朕命會同館準備好物資。這回先生是受朕之命回歐羅巴,也不可太過寒磣了。”

“另外爾等也可以先準備好對教廷的說辭。比如對教化王說,把伽勒累帶到大明,可以讓他更好的認識日心說之謬,我大明周易以乾配天,以坤配地,坤之德為靜。伽勒累若能習學易理,自然會更尊崇教廷意旨。”

羅雅谷附和道:

“陛下的主意高明。而且教廷正怕伽勒累再在羅馬掀起什麼波瀾,若是把他請到萬里之外的大明,相隔遙遠,等於流放,教廷的顧慮擔心可以大大減輕。臣覺得教廷倒是不會施加什麼阻撓。”

“既如此,就這麼辦吧”朱由檢微笑道。

“只是陛下剛才說挑選一百個聰慧少年,隨臣一起回泰西,卻不知道如何挑選?”鄧玉函提醒道。

“此事好辦。”未等朱由檢開口,方以智先說話了:

“我大明歷來以南直隸和浙江之地人物最為聰明。鄧先生此去,必定先經過南直隸。不如就在南直隸和浙江兩省的童生和秀才中挑選。

“年齡十三歲以上,十五歲以下在府試、院試中表現優異童生挑選三百名,再從中揀選身體健壯的一百人,便可作為隨鄧先生同行之人。這一百人遊學歐羅巴,返回我大明之後,可直接賜同進士出身。願行者必多。”

朱由檢向方以智投去欣賞的目光:

“密之此法甚好。如此也無須鄧先生在京城等待了。朕今日就派錦衣衛快速通報南直、浙江兩省。待鄧先生過去,一百人便已經準備好了。”

鄧玉函隨即就帶著羅雅谷一起告辭,說是現在就要回去籌備相關事務。

兩人走後,朱由檢說道:

“朕知道徐先生大力倡導格物窮理之學,又為此極力推重度數之學,以為度數學乃是一切格物窮理乃至有用之學的基礎。”

“今日諸位都是深通於此,可討論一下,如何才能推廣這格物窮理之學,尤其是興起度數學。”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