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清掃周邊,合圍瀋陽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瓦克達發出一聲慘絕人寰嚎叫,就連人帶馬痛倒在地,

旁邊早就同時有數柄大刀砍下,頃刻間之間瓦克達就變成一堆散發臭氣的碎肉。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而此時跟著他進來的一百名白巴牙喇兵也同時都被殺倒在地。

外邊還未進門的韃兵,聽到裡面傳來慘叫,已知道有變。

連忙向後撤退。

奉集堡的城牆上,一堆滾木礌石朝著韃兵丟下,又有鳥銃和弓箭居高臨下一起發射。

那些靠近城牆,又毫無防備的韃兵被打的鬼哭狼嚎。

待要整頓隊伍,往城牆上射箭反擊。

東南面又傳來震天殺聲。

城牆上此時又掛出一個滿臉腫泡還淌著糞汁的人頭,正是瓦克達的人頭

離城牆還遠點的韃兵見此情形,心驚膽碎,主將已陷亡在堡內。

幾個甲喇參領連忙下令撤退,眾韃兵紛紛轉身策馬而逃。

原來,那奉集堡派兵去向瀋陽報信告急時,東江軍確實只用三千人在攻,也並未攻下。

報訊者出發半個時辰後,本來潛伏的萬人就衝了出來,圍攻奉集堡,四面豎起長梯,攀爬城牆。

這奉集堡內本就只有韃兵六百人鎮守。

這六百人就算長了三頭六臂,也不可能應付如此規模的圍攻。

不過一個時辰不到,這奉集堡就已被東江軍佔領。堡內一個韃兵都未能脫逃。

等瓦克達率兵來時,早有東江哨探提前偵查到,於是便又讓三千兵上演了一出假攻城的戲。

讓瓦克達誤以為奉集堡還在韃兵手中。

這地上的屍體,以及攻城受傷者,各種攻城器械殘留,都是前面現成留下的,不必多做偽裝,就能以假亂真。

瓦克達性子本就魯莽,根本沒有耐心細查破綻,就這麼上了當,送掉自己性命。

當然,即便他不上當,就直接回瀋陽而去,路上照樣會碰到攔截,多半還是會丟命。

只不過用現在這手段,除掉瓦克達,殲滅六千韃兵中的大部分,更容易了一些。

那四千建虜騎兵逃出五里路,經過兩個矮山之間的狹路時。

忽然砰砰啪啪數聲。

奔在最前面的馬匹長嘶數聲,馬頭急栽向下,馬屁股朝天抬起,重重跌倒。

騎在馬上的韃子猝不及防之下,被狠狠摔在地上,有的還能爬起來,有的卻是硬生生摔斷了脊椎,再也掙扎不起。痛苦哀叫。

後面的建虜大驚,連忙勒馬停住。

他們仔細往下探看。

這才發現,這路上不知什麼時候,已經被人牽了許多絆馬索。

雖然現在他們可以下馬去把這些絆馬索盡數割斷。

但前面跌倒的人馬,已經阻礙了後邊人馬的行進。

一時之間,四千人馬擁堵成一團。

正在亂哄哄時,兩邊山坡的灌木和林叢中,又冒出成千上萬的東江兵來,紛紛向下射箭放銃。

銃如密雷,箭如驟雨。

韃兵待要射箭還擊。

山坡上的東江兵,卻又在林木山石的遮擋之下,不斷移動變換位置,難以對準。

韃兵仰頭向上胡亂放出的弓箭,也沒有多少能射中目標。

這一輪攻擊下來,除了一些穿重甲的韃兵頭目沒有怎麼受傷,其他的韃兵死傷慘重。

有一千多韃兵,眼見這麼繼續往前,有死無生。

在三個牛錄額真的率領下,掉頭向迴路衝去。

衝出狹路口後,往西向渾河方向奔去。

他們意圖是沿著渾河東岸再衝回瀋陽,雖繞遠路,但這條路線地勢平坦,視野開闊,相對來說,逃生的機會大出許多。

剩下近三千韃兵反應慢,已經被兩邊山坡上衝下的東江軍團團圍住。

在這狹道兩側埋伏的東江軍,也足有兩萬多。

三千韃兵中有些悍勇韃子還在瘋狂死戰,渾身鮮血。

還有許多人眼見這情形,已經放下刀叉,放棄抵抗。

不過小半個時辰,這剩下三千韃兵已經被全殲。

晚上酉時二刻,那取道渾河東岸的一千多韃兵終於逃回瀋陽。

而此前被分兵去清掃奉集堡外圍的那一千五百韃兵中,也零星有兩三百人逃了回來。

他們被瓦克達分派出去後,大多都碰見小股東江兵騷擾,被引逗追擊,漸漸遠離奉集堡,然後被忽然出現的埋伏襲殺。

有五六百人比較機靈,見勢頭不對,返回時又遙見東南山坡邊數以萬計的東江軍,便嚇得直接往瀋陽方向逃回,中途又遭遇截殺,最後逃回兩三百。

進沈陽城後,便向代善通報了瓦克達死訊。

代善聽後大慟,幾乎暈倒。

恢復鎮定之後,下令全城戒嚴,對城中漢人奴僕嚴加戒備。

同時緊急召集其他幾個兒子碩託、薩哈璘、巴喇馬、瑪佔。

另外幾個在城中的兄弟阿拜、湯古代、塔拜,以及只有十七歲的多爾袞、十六歲的多鐸也都叫來。

一起商議城防。

等那逃回的一千韃兵靠近瀋陽,代善下令放入甕城中,讓城中韃兵親屬,逐一辨認無誤,確保沒有東江奸細混在其中,才放入城中。

從這些韃兵的敘述裡,代善得知瓦克達死時慘相。

代善又是捶胸頓足,痛哭流涕。

好不容易平靜下來,代善和碩託等人商議眼下面臨的局勢。

城內本來駐軍是一萬五千人,被瓦克達帶出去六千,逃回一千五百,現在城內有一萬稍多的軍力。

而從這些逃回士兵的報告來看,光是東江軍在奉集堡東南方向的埋伏就有兩萬多人,在奉集堡西北方向的又有兩萬多埋伏,這兩處加起來,就已經有四萬以上,甚至接近五萬人的力量。

而奉集堡顯然也被東江軍攻佔,堡內聚集著不知數量的東江軍。

另外從逃回士兵的報告,此次這些東江兵,人人都有鋒銳兵器,這是以往和東江軍作戰從來未有的情形。

面對這樣一支人數在五萬左右,並且有足夠裝備的軍隊。

已經損了四千多兵力,瀋陽城內剩餘這一萬多軍力,再要貿然出城迎擊,顯然不是明智之舉。

甚至讓駐紮牛莊和海州城的阿敏和阿巴泰率一萬五千人回援,都可能是讓他們自殺的舉動。

眼下唯一的辦法,只能是堅守城池,並立刻向親征鮮國的黃臺吉發出求援訊息,讓黃臺吉火速回防。

碩託、薩哈璘、巴喇馬、阿拜、湯古代、塔拜、多爾袞、多鐸都同意代善的分析。

代善又緊急入宮會見汗妻大福晉額爾德尼琪琪格和側福晉博爾濟吉特.布木布泰。

這布木布泰是額爾德尼琪琪格的侄女。

額爾德尼琪琪格聽說代善有要緊事情來見,就把侄女一起拉上。

代善通報眾人商議決定,並暗示說,萬一城防有變,想必額爾德尼琪琪格和其他側福晉還有格格等自有明斷。

額爾德尼琪琪格聽後驚慌失措,哀問道:“真的如此危急?”

代善神色嚴肅,點頭道:“此番毛軍來襲勢大,汗親征按時日算,已到了鮮國境內,接到求援,立即返回,所需時日也不短。且尼堪人心難測,城中萬一有東江奸細,最壞結果也並非不可能。”

額爾德尼琪琪格聽後臉色發白,身子發顫,良久無語。

代善見她情形,嘆了一口氣,心中有些失望。

布木布泰卻皺眉問道:“若是果真危急,可否宗室女人小孩潛出瀋陽,向西而行,投奔科爾沁祖父那裡暫避一時?”

她說的祖父是蒙古科爾沁部的莽古斯,也是大福晉額爾德尼琪琪格的父親。

代善一愣,連忙道:“那也不必。這瀋陽應該還是能守住。如果貿然出城,半路上被東江毛軍攔截,就反而不好了。”

布木布泰聽了,點點頭,抿緊嘴唇,不再說什麼

代善又嘆了一口氣,告辭出宮。

在路上,心想若是真到了最後關頭,說不得只能先進宮下手。

若是汗的福晉都被東江軍俘虜,就算汗能回防,趕走東江軍,也是大羞辱,對後金士氣打擊甚大。

代善等人忙著在瀋陽內組織守城。

城外六萬東江軍也差不多聚集完成。

這六萬軍由沈世魁、易承惠、曲承恩率領。

先把大軍主力隱藏埋伏起來,用少數兵力進攻奉集堡,把瀋陽守軍中的一部分調動出來,再加以殲滅,這是沈世魁出的主意。

這樣一來,一方面能出其不意削減城內韃軍力量,擴大兵力對比優勢。

另一方面也可以給瀋陽城內的韃子守軍造成極大震懾,使起不敢輕易出城突襲。

這六萬東江軍的壓力也可以減輕不少。

為確保計劃成功,沈世魁還是向毛文龍申請,這奉集堡誘敵殲滅的計劃讓一萬名有豐富戰鬥經驗的東江老兵參與。

等奉集堡行動結束,再由毛承祿調離,去青臺峪堡一帶潛伏待命。

奉集堡一役大獲成功後,六萬東江軍,兩萬左右先進發到距離瀋陽十里之地安營紮寨。

還有四萬對瀋陽外圍的重要據點彰義站、柳條寨、虎皮驛進行了一番掃蕩式的劫掠。

把這些區域的糧食、馬匹、鐵器、牛驢車輛等等搜刮一空。

對後金大小貴族在瀋陽城外的莊田宅院,也進行清掃。

在這個區域大約有七萬左右漢人奴隸,散佈在各處的據點和莊田宅院裡。

有些是農奴,有些是工匠。

他們見東江大軍來攻,而後金主力不在,剩餘兵力也龜縮在瀋陽城內,也是前所未有的激動。

他們本來都是遼東的自由平民,建虜一來,家產田地都被搶掠一空,還有大量親人被殺害,平時被建州貴族任意欺凌殘害,也毫無反抗之力,只能逆來順受。

本來以為這輩子只能當建虜的奴僕了。

沒想到居然有明朝大軍打進來的一天。

許多人還和這些東江軍隊中的士兵認識。

雖然也知道這支東江軍士兵看上訓練不算太好,要碰上黃臺吉率領的韃軍主力,未必是敵手。

但至少現在,這個時間內,建韃成了縮頭烏龜,只敢龜縮在瀋陽城裡。

城外成了明軍的天下。

他們想到可以重獲自由,甚至有機會把原先踐踏他們的那些建韃踢翻,把施加在他們身上的侮辱迫害都奉還回去,就有難以形容的興奮

心中復仇的火苗一旦被點燃,就再難遏制。

都紛紛主動搶著要加入東江軍,幫著一起攻城。

甚至漢人婦女和小孩都有許多要加入進來,在去除老弱婦孺之後,可用者有四萬。

所以四萬東江軍對瀋陽外圍的一圈掃蕩,不僅搜聚了大量物資和糧草,而且讓參加攻城的人數也直接上升到了十萬。

十二月九日,十萬軍民已經把瀋陽團團圍住。

按照原先的計劃,東江軍只是打算圍住瀋陽,吸引虜酋黃臺吉率軍趕回,就算成功了。

並不想真正攻打瀋陽。

畢竟真的要攻城,傷亡必大。

而且城內還有一萬多韃軍,戰鬥力也不小,如果真亡命一搏,結果也難料。

這次又沒辦法真的滅了後金,那攻城造成的傷亡就屬於沒有必要了。

但無奈這些新投奔東江的難民,攻城熱情都極高。

有些人甚至痛哭流涕跪在沈世魁、易承惠面前,說是一定要攻城。

他們積壓多年的仇恨,報仇就在今朝。

眼看唾手可得的報仇機會,若是放過,實在不甘心。

他們情願打頭陣衝鋒。

說是韃子雖然野戰不錯,但守城未必厲害。

說是沈陽城中也有不少漢人工匠,漢人奴僕,只要加緊攻城,瀋陽城內未必不會發生內變。

說是就算沈陽城中的韃子,也未必是鐵板一塊。

建韃的勢力不斷擴大,完全是靠武力威懾,四處征伐。

許多部落韃子都是被建韃殺怕了,才不得不加入進來,他們和建韃也有血仇。

一些韃兵對建虜都是敢怒不敢言,若是看見建虜勢力有動搖的可能,這些部落韃兵也有可能反戈一擊。

這些跪求攻城的人,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哀切無比。

讓沈世魁、易承惠、曲承恩三將都有些動心了。

覺得確實有些道理,都到了沈陽城下了,只是圍著,一點都不進攻,也說不過去。

若只是這樣圍而不攻,那如果韃子城外的哨探發現這等情形,再去快馬通報給虜酋黃臺吉。

那黃臺吉未必就會急急忙忙趕回來救援。

而且萬一真的能在黃臺吉趕回來之前,把沈陽城攻下來,那這不就是大功一件麼。

瀋陽城裡建虜聚集的資源,對東江來說也是寶貴財富,這對建虜無疑是一個很大的打擊。

所以三個將領最終決定,還是攻城。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