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如何對付黃臺吉親征鮮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黃臺吉眸子裡光芒閃爍,道:

“這麼說來瑚什在旅順撞見的真是大明皇帝?”

阿濟格吃驚問道:

“納密達不是說瑚什上了東江惡賊高萬重的當麼?中了圈套。他親眼看見高萬重領兵襲擊我軍”

莽古爾泰也點點頭:

“是瑚什不聽納密達苦勸,被高萬重誘騙,立功心切,鑽進毛軍伏擊中,才有此敗。”

黃臺吉搖搖頭:

“不對!納密達只是看見高萬重站在明兵中,黑夜之中,又是恐懼慌張之下,他能看清高萬重沒被挾持麼?

“朕聽說這高萬重去年就因為棄石城島而逃,得罪了毛文龍,依理東江已經容不下他,是真降我國。”

濟爾哈朗道:“汗說的有道理,況且龍骨大也說,從時間算,這明國皇帝那時候確實去皮島的路上,經過旅順完全有可能。現在看來,只怕納密達也是被耍了。高萬重說的未必是假話。”

啪的一聲

莽古爾泰一拍椅子扶手,咬牙切齒道:

“早知道如此,那時調兩萬軍就把這明國皇帝捉來,省了多少事。”

黃臺吉臉色陰沉:

“如今只能儘快再徵鮮國,明國接管鮮國時間越長,對我國越是不利。”

阿敏見狀,眼睛一骨碌,大聲道:

“要我再去征伐鮮國可以,不過這回把鮮國打下來,我要留守在那裡。”

黃臺吉鼻孔裡哼了一聲,眼睛瞥了一下阿敏,冷冷說道:

“阿敏,你以為就你能打仗麼?

“這回本汗親征鮮國,你到牛莊去駐守,防著明國來攻。”

黃臺吉見阿敏越發桀驁無禮,也不放心再讓他去攻鮮國。

阿敏討了一個沒趣,只得訕訕道:

“我上年沒能攻下雲從島,捉住毛文龍,被汗責怪。如今汗親自出征,皮島也想必能打下來,鮮國更不在話下。”

皇太極知道他說這話,看似恭維,實則在說自己這次親征,結果還未必有他上次好。

皇太極心中惱怒,本來自己還想對這阿敏寬容,現在看來越縱容,這阿敏越得寸進尺。等解決鮮國,回來縱使不殺了他,也要幽禁起來。

其實他有一瞬間想立刻就把這阿敏拿下,但想到戰前處置宗室大將,未免搖動軍心,讓濟爾哈朗也兔死狐悲,所以還是忍耐下來。

既決意親征,黃臺吉和眾貝勒一起商議出兵人數和參與將領。

商量了半天,才定下方案。

十一月二十五日,黃臺吉為親征鮮國祭告虜廟。

祭告完畢,下令各旗各牛錄各部落為徵朝鮮準備。

六天後,黃臺吉令代善留守盛京,阿敏貝勒駐牛莊、阿巴泰貝勒駐海城。

十二月二日,黃臺吉祭堂子誓師,正式發軍。

先鋒四千人由嶽託、揚古利率領

左翼軍由濟爾哈朗和豪格率領

右翼軍由黃臺吉親率,阿濟格輔助

後衛輜重由杜度、李永芳、石廷柱等率領

就在黃臺吉正式發兵的前一天,也就是十二月一日。

毛文龍帶著沈世魁、陳繼盛、曲承恩等將領親自來到義州城,為應對後金隨時可能發動的進攻做準備。

東江遠哨撥夜帶回來鄉胡四、張大頭二人,來到毛文龍面前。

胡四對毛文龍說道:

“小人在一個固山手下做僕役,十一月二十六日在營內聽得真切,虜酋黃臺吉在十二月二日便要從瀋陽出發,親征鮮國。”

張大頭則道:“小的在通遠堡,前日親見那裡的頭目接到韃使命令,準備迎候虜酋大軍到來。”

後金得知鮮國被大明監護後,會在短時間內再次攻打鮮國,這在毛文龍的預料之中。

經過這一個多月的訓練準備,包括分配了朝廷運來的物資,向鮮國購買和借用武器。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東江十五萬兵基本做到人人都有了像樣兵器,不再只是杖頭插鐵,甚至赤手空拳。

如今的東江軍力,已經算是開鎮以來的最高點了。

只是除了三萬軍隊以前就經常執行戰鬥任務,有較強戰鬥力。

其他十二萬人,大部分都只接受了簡單訓練,說是兵,其實還是更接近難民。

當然,由於東江的特殊性,這些人本身也是在後金境內經過歷練,甚至有過搏殺建虜的經歷。

從戰鬥意志和吃苦能力來說,和內地的難民不可同日而語,甚至比許多地方的明軍都要強。

在毛文龍來義州之前,毛有傑(耿仲明),耿仲裕,毛有功(李九成)就已經城內緊鑼密鼓佈置城防。

城中原本的鮮國軍民在去年年初,建虜侵入時,就被屠殺一空。

現在城中除了一萬東江軍之外,還有三萬人是後來從義州之外遷入的。

遷入進來的人中,也以遼東漢民居多。

按鮮國人的記載,遼東淪陷以來,從後金逃難出來的漢民,遍佈於朝鮮西部各道。所謂“西邊一帶,充塞殆遍。”

天啟六年十月,鮮國國王李倧給熹宗皇帝的奏疏裡甚至說,

“自昌義以南,安肅以北客居六七,主居三四”。

也就是朝鮮的昌城、義州以南,安州、肅川以北的地區,從後金逃出來的遼東難民佔據了人口的百分之六七十,朝鮮人只佔據百分之三四十。

李朝實錄天啟六年六月記載李朝實行號牌法,查核所得朝鮮成年男丁數字為二百二十六萬。

就算這個數字已經屬於完全統計所得的結果,按男丁和人口為一比三的比例,則目前朝鮮本國人口在六百七十八萬以上。

就算算昌義以南,安肅以北地區,朝鮮人口只有全部零頭不到,五十萬左右。

按國王李倧說的比例,這個地區的遼民也有將近百萬了。

考慮天啟後金侵朝殺戮,還有餓死的,此時散佈在朝鮮西部陸地上的遼東難民人口,可能也依舊高達五十萬之多。

這些人口能充分利用,當然是一筆很大的人力資源。

現在鮮國平安道西部幾個重要城市如龍川、義州、昌城、滿浦都已由東江軍把守。

守城器械、火藥、糧食都已儲備充分。

如果後金來攻城的話,東江軍是有足夠把握守住的。

毛文龍聽到胡四、張大頭報告後,在義州城的議事大廳裡召集沈世魁、陳繼盛、毛承祿、毛永詩、易承惠、曲承恩、毛有功、毛有傑諸將商議。

毛有傑作為目前直接駐守義州的將領,表態道:

“毛帥放心,我等不是鮮國那些軟蛋。建虜來打義州,保管他們攻三個月也拿不下來。”

毛有功主動請纓道:

“俺領五千人到千家莊一帶埋伏。若是建虜攻義州,殺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毛文龍沉吟,尚未回答。

毛承祿說道:“義父放心,這次不比上回。上回是鮮國邊臣和建虜勾結,才讓建虜輕取義州,分兵鐵山,殺到雲從。這回管教建虜一個地方都攻不下來。承祿願守鐵山。”

易承惠等人見毛有傑、毛有功等人都已表態,也不甘落後,紛紛請纓。

這個要求守宣川,那個要求守郭山,守安州等等。

毛文龍等他們說完,皺眉道:

“你們覺得這次虜酋親征,會一個一個攻克沿途所經的城池麼?”

他這一問,眾將先是一愣。

沈世魁最先回過神來,說道:“毛帥的意思是,虜酋會繞過沿途城池,直撲鮮國王京?”

毛文龍反問:“你們是虜酋,會怎麼做?”

其他眾將被毛文龍一問,也陷入了思索。

毛有功一拍椅子扶手道:“對啊,我是虜酋,費功夫去打沿途城池做甚?直接去打下王京便好”

陳繼盛遲疑道:“建虜糧草不足,不打下沿途城池,搶掠各城儲備的物資,糧草供應不上,也難以為繼。”

毛文龍搖頭道:“虜軍還可以搶掠鄉間鮮民,況且只要儘快打下漢城,也能獲得補給。”

沈世魁點頭:“毛帥說得有理。兵貴神速。虜酋親征,又天寒地凍,必然想速戰速決。虜酋不會放心建虜大軍被拖在鮮國四五個月以上。”

他這麼一說,其他眾將也紛紛點頭,毛永詩說道:“不錯,以這虜酋黑還的算計,他不會不知道鮮國西邊被我東江軍接管後,一座一座攻打城池不會再和鮮國時期那般容易。繞過各城,直撲王京,機會卻大了許多。”

毛文龍見眾將對這個有了共識,便補充道:

“建虜要是佔領漢城,還可能去攻江華島俘虜國王李倧,如此便能逼降鮮國全境。就算攻不下江華島,還可能直接找個鮮國王室子弟,立成傀儡國王。讓鮮國不至於全部被大明掌控”

毛承祿若有所悟:

“承祿明白了,要應對建虜的這次進攻。第一自然是確保漢城和江華島不失,第二設法拖慢建虜進攻步伐。拖的時間越長,建虜越承受不了。”

毛文龍看向毛永詩,問道:“永詩,你估計建虜什麼時候會進入鮮國境內?”

毛永詩說道:

“虜酋明日從瀋陽出發,按路程來算,六到八天之內,就會達到鴨綠江。”

毛文龍嗯了一聲,“那就是要在這六天內,做好部署”

曲承恩說道:

“只要各地堅壁清野,再讓姜監護把漢城(王京)守住,虜酋也討不了太大便宜。虜軍糧食不夠,便難以支撐下去。”

易承惠道:“鮮國西境由我東江和劉興祚兄弟控制,堅壁清野或許能做到,若是被建虜大軍深入鮮國南部,鮮民只怕很難真正堅壁清野,建虜搶掠鮮國民間,還是可以獲得補給”

毛承祿說道:“我軍守住義州、鐵山、宣川、肅川、郭山、定州。虜軍若不攻城,則不斷出兵襲他後路,還可以在鮮國山地險要設埋伏,層層截殺。虜軍要是被激怒,停留攻城攻山,便可拖住建虜。要是虜軍不願費長時間圍剿這些據點,那我軍可以不斷從城池或山寨出發襲殺分散搶掠的虜軍,”

陳繼盛皺眉:“如此戰法雖可對韃軍有所殺傷,只怕鮮國民間受創也會不小”

曲承恩道:“這也沒奈何,畢竟我東江現在實力不足以正面和建虜對決,只要能把虜酋大軍耗走就是大功。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沈世魁點頭贊同:“只要來年朝廷軍餉物資源源不斷運來,我東江軍再整訓半年,那時就不怕建虜來犯。再過一年,就是正面攻建虜,都不怕了。”

說到這裡,其他將領都附和,覺得眼下只有這樣。

毛文龍卻沉吟不語。

眾將看向毛文龍,心想莫非毛爺還能有更好的辦法。

毛承祿見毛文龍半晌不說話,忍不住說到:

“義父,你不會想去打瀋陽吧,”

毛文龍眸子裡閃光,呵呵笑道:“還是承祿瞭解俺!”

毛承祿頓時眼睛睜大:“義父,你真要打瀋陽?”

陳繼盛算是讀過點書的,皺眉道:

“去打瀋陽,這主意本來倒是合於兵法,圍魏救趙,攻敵必救,只是……”

他說到這裡,停頓住了。

毛文龍接住他的話頭,往下說道:

“只是以我東江現在的實力,要想攻下瀋陽,也做不到,是不是?”

陳繼盛點頭道:

“我東江現在真正能打硬仗的也就三四萬。建虜留守兵力只要三萬,就不怕我軍了。”

沈世魁贊同道::

“確是如此。若是關寧那邊能傾巢出動,派遣七萬以上大軍,同時進攻瀋陽,或者能對建虜造成威脅。但現在海面封凍,船運不通,難以傳遞訊息到朝廷。朝廷命令關寧出兵,只怕至少也是兩三個月以後。這個時間,建虜大軍早就打完鮮國,撤回去了。來不及配合”

毛文龍道:“俺豈能不知。以東江現在實力自然攻不下瀋陽,不過只要能嚇得虜酋回軍,就也夠了。”

陳繼盛道:

“但若是虜酋果真被嚇得回軍,建虜留守三萬軍和虜酋所率領的八萬軍,前後夾擊,那去襲擊瀋陽的我東江軍處境太危險了。

曲承恩目光閃爍:“要是只有幾千兵,也許可以冒這個風險。不過幾千人也難以牽制虜酋回兵,至少也要三萬以上的兵力。”

毛承祿聽到這裡,忍不住道:“三萬兵力?,那損失太大了。”

毛文龍呵呵笑了一下,說道:

“打仗怎有不冒風險的?況且以俺的估計,關寧未必不能和東江配合。”

他說出這話的時候,顯得很有把握

眾將領驚奇看著毛文龍。

沈世魁似乎想到了什麼:

“莫非陛下在臨行前和毛帥有過約定。”

毛文龍搖搖頭:“那倒是沒有!不過以我對陛下的觀察。我們剛才商量的,陛下應該也能想到。”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