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願意拜我為師嗎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在得到了至誠老和尚的同意之後,徐風顯得非常的開心。

透過剛才的老和尚的講解和演示,可以看得出來,這個老和尚非常的博學,對於茶道有著自己的獨特的研究和看法,而且是深諳其道。

對於能夠有這樣一個人來當老師,那是人生中一大幸事。

正所謂名師出高徒。

自己是不是高徒暫且不知,但是老和尚是一個名師而且還是一個明師那是一定的了。

高興過後,徐風終於想起了自己為何來此,於是不由好奇的向至誠老和尚詢問,此番接見他的原因。

至誠老和尚認真的看了徐風一眼,然後嚴肅的問道:“年輕人你願意拜我為師嗎?”

一聽這話,徐風不由愣了,很明顯至誠老和尚說的拜他為師絕對不是拜他為師跟他啊學習茶道的,畢竟這一個剛才他已經答應了的。

好一會,徐風才弱弱的問道:“不知道大師您這話是什麼意思?”

“我的意思是你願不願意拜我為師,跟我學習佛法。”至誠老和尚笑著說道。

“呃,大師,非常感謝您的厚愛,但是這個恐怕有點難度。我們老徐家傳宗接代這個光榮的任務可是得靠我去完成啊。”徐風訕訕的說道。

“哈哈哈,你放心,叫你跟我學習佛法,不是讓你出家當和尚。”至誠老和尚笑著說道。

“不出家也能和你學習佛法?”徐風好奇的問道。

“怎麼不能,我們廟裡的那些居士可都是又家室的啊。”至誠老和尚笑著說道。

“可是,我是黨員,黨章規定這黨員可是不能信教的啊。雖然這種事情在以前無所謂,但是最近幾年組織上對這方面查的比較嚴,前不久新聞上還報道了,湘南那邊一個村官因為兼職道士的事,還被開除了黨籍。我可不想也落個開除黨籍的下場,那也太丟人了,別的不說我爸非得打斷我的腿不可。”徐風不無擔憂的說道。

“呵呵,你說的那個新聞我也看到過了,我覺得這裡面你有幾個東西沒有搞明白,一個執政黨處理那個村官不是因為他是道士,而是因為他打著道士的旗號在搞封建迷信,從事牟利,另一方面這學習佛法和信佛教完全是兩碼事。”至誠老和尚非常耐性的解釋道。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要讓外人知道他為了收一個徒弟如此這般苦口婆心,而當事人還百般不樂意,他們肯定要暴揍這小子一頓,要知道這至誠老和尚可是好幾十年不收徒弟了。

“知道季羨林大師嗎?”看到徐風還在遲疑,至誠老和尚又問了一句。

“聽說過,國學大師嘛,我看過他寫的《牛棚雜憶》。”徐風點頭說道。

“呵呵,他不但寫過《牛棚雜憶》還寫過《佛教與中印文化交流》、《原始佛教的語言問題》、《禪與東方文化》、《季羨林談佛》等書,是國內外公認的佛教研究權威,一生對佛教研究傾注了大量的心血。而且,他也和你一樣還是一個黨員。你看你們的黨組織也麼有對他他有過什麼處分,甚至他去世之後,黨和國家領導人透過不同方式表示哀悼,並進獻了花圈。”至誠和尚笑著說道。

“大師,您不用再說了,既然你這麼看的起小子,小子要是在推脫那就有點不識抬舉了。”說完,徐風立刻從羅漢床上站了起來,來到至誠老和尚的跟前,噗通一聲跪倒在地,然後推金山倒玉柱“咚咚咚”磕了三個響頭,磕的額頭上都起了血絲。

看到這一幕,至誠老和尚也是非常的受感動,連忙把這他攙扶起來,嘴裡還激動的說道:“好孩子快起來。快起來。”

然後又叫外面的小沙彌打來溫水給徐風的額頭上擦拭乾淨,又上了一點廟內自制的膏藥,一面為了止血,同時也是為了以防感染。

一切收拾妥當之後,徐風不由好奇的問道:“師父,您這是看中我哪一點了,為什麼會主動收我為徒呢?”

聞言,至誠老和尚哈哈一下,然後把事情的緣由講了一遍。

原來這老和尚在徐風第一次到大方寺外面蹭課到時候,他就已經注意到了,開始的時候,只是以為這個年輕人早鍛鍊至此,出於好奇,順便感受一下廟裡的早課誦經而已。

但是後來發現,這個年輕人好像是專門過來聽他們誦經做早課的。

後來他又暗中觀察了一個星期的時間,他終於可以確定,這個年輕人確實就是專門來聽他們誦經的,不但早課如是,晚課也一樣。

因為在他們做早課的時候,那個年輕人都會找一個地方盤坐下來,神情非常的肅穆。

在那一個星期之內,準時準點,風雨無阻,一天不落。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夠堅持的了的,要知道他們的早課時間可是每天早上四點左右就開始了。

於是,至誠老和尚就命令廟的和尚以後早課的時間,開啟廟門,方便哪個年輕人進來,順便說一句,以前徐風過來蹭課的時候,都是在廟門外面聽的。後來廟門開了之後,他才進到廟內,在大院的那顆大杏樹下面,要是下雨的話,就到大殿的外面廊下靜靜的聆聽。

因為廟裡除了那些和尚之外,還有一些從全國各地來的居士,他們也在參加這個早課,因此徐風的舉動倒也不會顯得特別的突兀,其他人也只是當他是一個信眾而已,除了至誠老和尚之外。

經常和那些居士信眾接觸的他敏感的發現了這個年輕人在行為舉止上很明顯不是一個居士甚至連信眾都不是。

通常無論是居士還是信眾,他們到廟裡來了之後,最起碼的要給廟裡供奉的佛像上柱香,磕個頭,但是這個年輕人卻一次也沒有,可是每次到早晚課的時候他又都準時的出現,而且聽得比誰都認真,這不禁引起了至誠老和尚的好奇。

在經過了又一段時間的近距離的觀察之後,至誠老和尚發現這裡年輕人眉宇之間充盈著暴戾之氣,而且他的身上還散發出一股濃郁血腥的味道。

後來這老和尚開通天眼,在暗中對徐風進行一番仔細的觀察,發現這個人身上確實業障深重,手上沾了不少的人命,可是令他想不明白的是,這個年輕人的身上竟然還有一股精純的浩然正氣。

一個身具浩然正氣的人又怎麼會有那麼深的業障了,這更加激起了老和尚的好奇心。

於是就派人對徐風做了一番調查。

雖然這調查結果非常的簡單,只知道這個年輕人是南屏村的,當了六年兵,最近才退伍回來。

但是這些零星的資料,在加上從這個年輕人身上的看到那些蛛絲馬跡,尤其是當聽說他是南屏村那個叫徐友明施主的兒子的時候,這個睿智的並且有著豐富的人生閱歷的至誠老和尚一下子就將事情的真相猜了一個八九不離十。

也讓他明白,這個年輕人到此聆聽和尚們早晚課不是因為處於一種宗教信仰,而是希望透過和尚們的誦經來治療那個戰爭創傷後遺症的,要知道這小子的父親以前也是這樣做的。

也只有這樣才能解釋的通為什麼這個年輕人的身上為什麼有這麼大的血腥的味道了。

和平年代的士兵竟然得了戰爭創傷後遺症,這足以說明這個年輕人服役的部隊肯定不是一個普通的部隊。

雖然徐風的這個方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戰爭創傷後遺症,但是治標不治本。

為了不使這個充滿了浩然正氣,年輕人因為不能控制自己的心魔誤入歧途,慈悲為懷的至誠老和尚決定破例收為徒,向他傳授精妙佛法,從而化解這個年輕人的業障。

聽完至誠老和尚的解釋之後,徐風頓時百感交集,很少流淚的他不由熱淚盈眶,非常的激動。(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