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地藏說金剛經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外界有巨大的波濤在湧動,張明圖卻懶得去聽。

短暫的喜悅之後,他再一次恢復平靜。

龍蛇九變已經圓滿,現在他最重要的就是把龍蛇九變,相應的天道烙印在體內都會烙印一些。

可惜真龍相關的內丹和精血都極為珍貴,多在京都和一些頂尖的世家大族之中,尋常人物很難拿到。

即便張明圖有心搜尋,但天底下沒有那麼多漏可以撿,如日出之國這樣的好人家不是那麼多。

起碼以張明圖未來兄弟武聖境界的眼界,還有實力見到的相應的真龍內丹和經血也不多,在九江郡附近的更是基本沒有。

如今張明圖的實力水漲船高,已經到了真元巔峰,想要改變體內的血脈,起碼也需要宗師級別的內丹和精血。

這樣級別的內丹和精血在張明圖的記憶之中,也只有福州的俞家,還有京都之中的世家大派之中有。

北地或許也有,但張明圖有好幾位未來兄弟都沒有怎麼去北地走動了,對於北地的情況和環境已經有些陌生,並不瞭解全貌。

福州的俞家是因為俞志輔本身是真龍之體,但他們之前並不十分清楚,或者隱隱有所猜測,但不敢大張旗鼓的去宣傳,更不敢隨意的把相應的資訊洩露出去。

天生的真龍之體是福氣也是機緣,同時也可以成為最大的危機。

稍有不慎,如果引起了京都方面的注意或者不滿,很有可能會迎來滿門抄斬,可以從株連九族套餐之中選上一個。

“唉,法財侶地,法財侶地,修行最為重要的才我缺了好多啊!”

張明圖撫著手掌嘆息,神念在錦衣衛衛所附近掃蕩,看著在街頭上行走的諸多光頭,略略有點點猶豫。

他薅了很多次東林寺的羊毛,如今倒不是覺得愧疚,不好意思去薅,而是在想應當以什麼樣的身份去薅這份羊毛。

去東林寺當然算是不錯的選擇,但在寺廟之中天天和人辯經,相關的經歷張明圖都有點煩了,不太想去。

以他現在渾身的功法,東林寺之中也會起不少爭端,畢竟他雖然修行了佛門功法,但道家功法也修行了很多。

和尚們在這一點上還是會很在意的。

不直接去東林寺,不代表張明圖沒有其他的辦法。

如今時間可以說是寸土寸金,不能夠浪費。

東林寺這群和尚張明圖本身又對他們十分的熟悉,輕輕鬆鬆的就能夠摸到他們的g點。

不用的話,張明圖自己都覺得浪費,覺得可惜。

“要用他們的話,就得講究方式方法。”

龍蛇九變已經完成,現在最關鍵的是一頭足夠強大的蛟龍。

張明圖已經盯上了長江流域之中的那一頭,但憑他現在的實力拿不下,甚至以他現在的身份去調集人手,把那條蛟龍抓來的話也很難。

龍族的壽命很長,所以說相應的時間提升也很慢,一方面意味著在未來二十年後那頭蛟龍的實力境界提升的也不算多高和原地踏步差不多,另一方面則表明那頭蛟龍如今的實力已經強大的可怕。

別看後來那條蛟龍隨隨便便就被張明圖逮了,那是因為張明圖身邊有一位一直跟著他的武聖。

能夠對抗武聖的只有武聖,那倒黴的蛟龍被張明圖手拿把掐,不是因為它不夠強,而是因為張明圖身邊的人更強。

“要麼找到一位在宗師領域走到最巔峰的人物,讓他去和那頭蛟龍打生打死,把那頭蛟龍帶過來。”

“要麼就是找到一位武聖,直接把那蛟龍打包了。”

其實還有另一個選擇,利用張明圖,對於那頭蛟龍生活習性的瞭解,在那頭蛟龍沉睡的時候,帶好足夠多的鎮魔器械,在那條蛟龍沉睡的時候把蛟龍封印。

但這一步相當的危險,而且有很大機率失敗,單人匹馬去鎮壓一頭處在宗師領域最巔峰的蛟龍,正常腦子沒壞的話,都幹不了這種事情。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張明圖覺得,還是找武聖比較好。

心中做好了相關的盤算,張明圖拿出紙筆,默默思索了一番之後,開始在相應的宣紙上寫動。

但剛一動筆,張明圖又有些猶豫。

“該給些什麼呢?”

“我改良版的金剛經?”

曾經來自於大皇子的禮物,李存孝注金剛經,當然不會直接是原本。

原本的話雖然貴重,但李存孝本身就是絕頂天驕,他寫的就是除了同樣體質超凡的人物能夠有所借鑑之外,其他人看都看不懂。

這樣的經文對於東林寺來說或許算得上是一個不錯的禮物,但並不算彌足珍貴。

最多能夠豐富一下藏經閣的藏書對於東林寺來說沒有太過決定性的作用,這也是當年大皇子為何拿這樣的禮物當做賀禮。

禮物珍貴是相當珍貴,但如同雞肋一般,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不能夠讓東林寺實力有太多的加強,但同時本身又是佛門的禮物,屬於佛門之中頂尖的經文,不能說大皇子不重視。

皇家總是能夠找到這一些當門面的物品,有用,但沒那麼有用。

當年張明圖的某一個未來的兄弟困於經文太多,難以突破到武聖境界,因此各方面最為頂尖的經文都進行過研究。

號稱剛勐第一,防禦第一的金剛經,張明圖也曾經參考過。

前期沒有太大的收穫,後來成就武聖之後,重新梳理一番,卻有了新的理解。

想要修行金剛經要如同當年的西楚霸王一般,需要擁有絕頂的霸體,又或者如同李存孝一般,那種天生的板肋虯結之體質,極其難得。

要找到有這樣的人物,才能夠得以修行,而且能夠進步飛快。

如今張明圖當然不是要去找這樣一位體質擁有者,他未來那麼多兄弟都沒有人發現,過現在的他也沒有辦法憑空找出這樣一個人,但他曾經在研究袁大德魯尹的雜交水稻的時候,發現了血脈圖譜的秘密。

然後結合相應的血脈片段,張明圖發現不需要全部啟用相應的血脈,只需要啟用部分血脈片段,然後讓金剛經得以入門。

入門之後金剛經自然而然會進一步改變人的體質,修行起來雖然仍然非常之難,但已經不是難如登天,的確可以後天造就出金剛經的傳人。

“而如今要找的就是當年西楚霸王的後人或者說李存孝的後人,記得沒錯的話,九江郡附近就有這樣一家支脈……”

其他人不清楚,但張明圖清楚,最為頂尖的血脈,還有相應的傳承,各大世家和豪門一直都在研究,而九江郡附近就有一家頂尖豪門一直在研究相應的西楚霸王之體。

他們探尋到了部分血脈的秘密,因此在不斷的找尋當年類似的血脈或者找尋霸王的後人,希望他們的後人之中有人能血脈返祖。

“有一位修行了地藏菩薩本願經的人流落在外,東林寺是知道這一點的,但我不願過去,那送一位能夠修行金剛經的人過去,想來東林寺應當就會滿意了……”

張明圖暗自思量,東林寺在乎的不是地藏菩薩本願經的傳人,而是在乎他們未來有沒有足夠的門面級別人物。

張明圖也好,王明圖也罷,只要有這麼一個人他們就滿意。

找到一個人送到東林寺去,東林寺自然會給予相應的回報。

“僅僅是這樣還不夠,那位不一定會出手。”

張明圖對於東林寺實在是太熟,他清楚的知道僅僅是一位金剛經的傳人並不一定會讓那位底蘊級別的存在--枯榮禪師出手,但如果細細操作一番,再加上一些別的東西,應當就差不多了。

“再教一教他們如何檢測霸王之體相關的血脈碎片,再把金剛經的入門簡化一遍,讓他們多出一道最為頂尖的傳承,而且代代都有傳人,到時候提要求應當就差不多了……”

張明圖特意在腦海之中多轉了幾下,他腦海之中關於佛門的頂尖傳承,還有相應的秘法極多。

有好幾門他都確定,可以讓東林寺之中的那位枯榮禪師為他出手。

但如果給的太多,東林寺也會一枝獨秀,蓋亞天下,整個東南沿海一帶,尤其是江南西道為核心的區域,到時基本上都會被東林寺所掌控。

天下間整體東林寺擁有更強的力量,在未曾經過相應的改變之前,並不會是一件好事。

當年大夏太祖要伐山破廟,給所有的門派和世家立規矩,可並不是毫無來由的。

世家大派佔地百萬畝,甚至更加寬廣,整體穿金戴銀,佛門寺廟之中全是金身銀像,香火絡繹不絕,豪華大氣到了極點,這可不是憑空從天上掉下來的。

這是立足於百萬千萬,甚至更加廣闊的人口基數之上,佔據了原本他們擁有的田地產出才能夠有諸多人物不需要工作,不需要生產,每日享受就可。

越是強大的門派,需要的相應的資源和物資就越多,他們每日辛苦練武,唸經拜佛即可。

頂尖門派和世家可不是開善堂的,他們越強,對於下方的壓迫就會越多。

“讓其多出一脈修行者倒是不會整體改變他們的格局,算是還能夠接受。”

張明圖在宣紙上寫寫畫畫,很快就把相應的金剛經寫完。

寫完之後瀏覽了一遍,確定沒有太多的疏漏,單手一按,體內雄渾的真元,就把所有的墨汁烘乾,把宣紙卷卷,放入懷中。

略略思量了片刻,與還在練武的薛成打了個招呼,張明圖邁步而出。

記憶之中,九江郡研究霸王之體血脈後人的那一個村莊離此地不遠,記得沒錯的話,應當叫向家村。

其家族原本在蘇州一帶,不知因何變故,遷徙到了江南西道。

後來又被人沿著族譜上方的千絲萬縷的聯絡,找到了相應的村莊。

如今算是在九江郡黃家的統治範圍之內,其每年都有相應的研究,但收穫並不大,處於半放棄狀態。

後來相應的資訊轟動天下,還是因為張明圖把龍蛇九變的半成品放入日出之國的基地之中。

龍蛇九變的研究方式,還有血脈研究的部分資料瘋傳天下。

原本已經處於半放棄狀態下的研究,又被重新啟動。

九江郡黃家想要研究出能夠後天創造的霸體。

“可惜……沒什麼太大的收穫。”

也正是因為沒有太大的收穫,一直不得其門而入,後來這一訊息才流傳出去。

有部分可能是保密不嚴,另有部分可能是九江郡黃家想要讓天下其他的豪傑試一試。

因此也導致一直生活在九江旁邊的向家遇到巨大的災難。

諸多行走在江湖上的人士改頭換面,在暗地裡出手,向家村的人物基本上都被殺了個乾淨,各種各樣兇殘暴虐的研究,進行了很多輪。

張明圖想著,拳頭都不由默默的握緊了。

暗地裡研究這些事物的人物,可不會講什麼人道主義,不會講倫理道德。

很多手段相當的粗暴惡劣,張明圖回想起來都覺得心中有些不適,後來他因這一事也殺了很多人。

可惜向家村已經徹底毀了,記憶之中只有一個單眼瘸腿的中年男子活了下來,張明圖看到他的時候,那中年男子目光之中剩下的只有仇恨和怨毒。

“應當在不遠了……”

沿著江河往下走,對於向家村的所在,張明圖沒有太深的記憶,因此只能夠按著大概的方向而來。

“記得那年見到的那個中年男子所說,向家村大概有數百號人,在九江邊上也不算小,已經有多代在江邊捕魚為生,當年祖先的輝煌早已在故紙堆中成煙,無人記得了……”

整體事情有部分是因為張明圖而起,因此張明圖對於這一事件印象頗為深刻,現在回想起來,心中也會隱隱有所季動。

“想來是那位未來的兄弟心中有些愧疚,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

張明圖輕輕嘆息一聲,遠遠突然聽到漁夫駕船歸來吹的號子。

一位身材粗壯的中年在船頭划槳,身邊一個十七八歲的青年正在拉網,那少年滿臉喜悅眉眼之間,依稀可以看到對於未來生活的盼望。

張明圖心中一動:“找到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