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仿德日 劉永義設計制度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電話是董振堂打來的,他告訴劉永義,“贛州團”的申請被駁回了。

“駁回?幹嘛駁回?贛州城下,我們團不是打得挺好的嗎?”

“是打得挺好,可軍委,紅軍沒有頒發集體勳章的規定。”

“沒有頒發集體勳章的規定?沒有就建立唄,幹嘛要駁回?咦,怎麼可能沒有呢?一支軍隊怎麼可能不頒發集體勳章呢?”

“可事實就是這樣,在紅軍這裡,不僅沒有集體勳章,連個人勳章都沒有。”

“連個人勳章都沒有?錯!大錯特錯!馬上設立!一支軍隊沒有勳章怎麼行呢?”

“確實應當設集體勳章和個人勳章,對了,你的文筆不是很好嗎?給軍委寫一個建議吧,建議他們發行集體勳章和個人勳章。”

劉永義非常贊同董振堂的這個主意。

“好,我馬上寫一個建議,建議在紅軍中頒集體勳章和個人勳章,軍隊裡沒有集體勳章和個人勳章怎麼行?那樣的話,勇士和懦夫不就沒區別了嗎?對了,建議寫好後,你在上面簽名好不好,有了你的簽名,軍委會更重視。”

“好呀,寫好後拿給我看,我在上面簽名。”

放下電話後,劉永義很高興,他又找到了一個向上頭顯示能耐的機會。

下午,劉永義把李仕勳叫來,把上午寫的“鋼刀團戰鬥系列之一,贛州戰鬥”交給了他。

“你拿去好好看看,給意見,再拿去給關政委、李團長、每個營長連長看,徵求他們的意見,我要根據他們的意見修改這個戰鬥rì記。”劉永義道。

“好的。”李仕勳接過了文章。

劉永義伏在桌上寫起了給軍委的建議,他列舉了頒發勳章的種種好處、沒有勳章的種種弊端,最後,他建議軍委在紅軍中設立集體勳章和個人勳章。

可是,應當建立什麼樣的勳章制度呢?劉永義有些犯難,模仿德國和rì本的勳章制度顯然不太好,最好模仿蘇聯的勳章制度,可蘇聯的勳章制度是什麼樣的呢。

劉永義跑去找關秋紅。

在練兵場上,劉永義找到了關秋紅,她正在跟士兵談心。

劉永義把軍委駁回“贛州團”申請的訊息告訴了關秋紅,隨後,他把建議拿給關秋紅看,徵求她的意見。

“建立勳章制度?這個建議不錯,我也覺得應當頒發集體勳章和個人勳章。”

“你也覺得應當頒發?那好,建議寫好後,你在上面簽字。”

“好呀,我在上面簽字。”

“還有,關政委,你熟不熟悉蘇聯的勳章制度?我想,我們紅軍的勳章制度最好模仿蘇聯的。”

“蘇聯的勳章制度?嗯……我聽蘇聯回來的人過一些,他們的勳章制度很簡單,沒有集體勳章,個人勳章有三種,列寧勳章、紅旗勳章、紅星勳章。”

“沒有集體勳章?也就是,蘇聯的勳章制度根本就不完善,哎,看來,我們的勳章制度不能模仿蘇聯的,我還是模仿德國rì本的勳章制度來設計一套紅軍的勳章制度吧。”

“喂,設計制度急什麼嗎?先向軍委提建議呀,軍委同意後你再設計勳章制度。”

“軍委會同意的,一定會同意的,這麼好的建議他們不會不同意,我現在就把勳章制度設計好,這樣可以加快時間。”劉永義心中暗想,光提建議怎麼能顯出自己的水平?必須既提建議又設計制度,這才顯得自己有水平。

回到團部後,劉永義翻起書來,他東抄一些、西抄一些,弄出了一套紅軍的勳章制度。

25rì上午,劉永義拿著寫好的建議去找師長,他讓師長在上頭簽字。

師長簽完字後,劉永義去找關秋紅和李得田,讓他們兩個也在上頭簽字。

最後,劉永義騎馬去找了董振堂,董振堂看過建議後表示同意,隨即在上頭籤了字。

劉永義親自拿著建議跑了一趟軍委,把建議交到了主席那裡。

下午,劉永義召集連營長開會。

首先,劉永義通告了軍委駁回“贛州團”申請的訊息,大家自然是一通咒罵。

接下來討論賴村戰鬥。

賴村戰鬥是一場殲滅戰,打死打傷靖衛團72人,俘虜252人,這個總數是不能變的,這讓喜歡誇大戰果的連營長很是苦惱。

連營長向劉永義報告自己的戰果,賴村戰鬥雖然打的是靖衛團,可這場戰鬥很有名,連紅軍學校的劉校長都被驚動了,因此,連營長都想爭功。

劉永義把報上來的數字相加,打死打傷的人數是182,俘虜是524。

“喂,喂,賴村的靖衛團有這麼多嗎?把男女老幼全算成靖衛團也沒這麼多,你們是不是把雞鴨貓狗也算進去了?”

連營長們互相指責起來,這個你多報,那個你更多報,大家吵成一團,甚至要動起手來。

“行了行了,別吵了,這些數字我來改,我會把數字改正確了。”劉永義制止了大家的爭吵。

“對對對,讓劉團長改,他會根據你們的表現給你們分給合適的戰果的。”李得田道。

“大家以後要實事求是,改掉誇大戰果的壞毛病,這種壞毛病會導致上級錯判敵情,對我們的革命事業不利。”關秋紅勸道。

拉下來大家推薦dú lì營的幹部,每人推薦一個比自己低一級的幹部。

報完了推薦的幹部後,連營長散去了。

劉永義、關秋紅、李得田開始挑選dú lì營的幹部,dú lì營的連長由三團的排長擔任,排長由三團的班長或戰士擔任。

擔任副營長的人選引起了爭吵,劉永義打算用一個排長擔任,關秋紅不同意。

“排長的水平太低,當不好這個副營長,這個副營長應當由連長來擔任。”

“連長?我們的連長統共就這麼幾個,再抽調,三團的指揮水平就下降了,就打不好仗了。”

“抽調一個而已,不會造成多大影響的。”

吵了一陣子之後,劉永義答應派一個連長到dú lì營去。

他們在連長裡挑選起來,選定了三個人。

劉永義把三個連長叫來一一詢問,可三個連長都不願意到dú lì營去。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哎呀,我還是挺有人緣的嘛,大家都願意跟我。”劉永義自鳴得意地吹噓道,跟著他道:“關政委,連長們都不願意去當這個副營長,我看,還是從排長當中選吧。”

“才問了三個而已,就能都不願意?再問三個看看。”

“喂,喂,不能再問了,剩下的六個是寶貝,我不肯放的。”

“再問兩個吧,還不願意我們就從排長當中選。”李得田折衷道。

他們從剩下的連長裡又選了兩個來問,這一次還算好,八連長鄭雄夫願意去dú lì營。

“哎呀,你幫了我們大忙了,你不去,我們就只好在排長當中選副營長了,這樣做,三軍團會很不高興的。”劉永義起身和鄭雄夫握手。

“坐吧,鄭副營長,跟我們一起討論dú lì營的事情。”李得田道。

當上團長之後,劉永義整天忙忙碌碌,弄得非常疲憊,會議結束後他告訴關秋紅和李得田,自己明天想放鬆一下,出去打打獵,團裡的事情由關秋紅和李得田負責。

26rì上午,劉永義叫宋長吉借來了兩支獵槍,他騎著馬,宋長吉等人步行,一行人沿著大道向前走去。

悠哉遊哉地走了一陣,打了兩隻兔子、兩隻野雞、三隻斑鳩。

劉永義忽然想起打土圍子繳獲的那些物資來了,這些物資主要是衣服、布料,一部分分給了官兵,大部分存放在倉庫裡。

劉永義想把這些物資賣掉,賣給誰呢?

劉永義想了一陣,想起青龍鎮的時候,自己曾經和高平之合夥在蘇區開過七八個店鋪,其中一個店鋪在九堡鎮,他決定去找這個老闆談談。

劉永義帶人向九堡鎮進發,來到九堡鎮後,他對一個士兵道:“這些獵物你拿去賣掉,得來的錢你們三個人分,對了,別帶著槍去,免得嚇著人。”

“好的。”士兵放下槍,拿著獵物走了。

劉永義記得店鋪的名字叫“中平雜貨店”,他向人打聽,找到了這家雜貨店。

雜貨店的老闆姓常,常掌櫃。

劉永義跟常掌櫃打招呼,跟他了自己跟高平之的關係。

“哦,我聽過你,當年,高老爺給我的貨就是你給的。”

常掌櫃請劉永義進去喝茶。

劉永義詢問高平之的近況。

“高老爺?哦,他又回南昌去了,他在城裡有幾個工廠,他回南昌經營他的工廠去了。”

“看你這店鋪,貨挺少的,怎麼回事,弄不到貨?”

“是呀,就是弄不到貨呀,貨物全運不進來,你們參加紅軍後,西邊就改了朱紹良把守,朱紹良守得很嚴,貨物很難運進來。”

“想想辦法吧,總能找到路子的。”

“是呀,我們正在想辦法打通關節,可是,朱紹良那夥人很不好話,打通頭節很難。”

“西邊不通走南邊呀,南邊的陳濟棠不是挺好話的嗎?”

“南邊不是我們的地盤,走不了,再,陳濟棠最近也不好話了,你們打了贛州後,陳濟棠恨極了你們,現在他的關卡加強了,進出的貨物一下少了一半。”

又談了一陣,劉永義講了物資的事。

“你有貨?那太好了,我們馬上出發吧,到你那裡看貨去?”常掌櫃喜出望外。

“別急呀,我的貨很多,你一個店拿不下來,你多叫幾個人吧,十個左右,叫他們一起到橋頭村去。”

“幹嘛叫那麼多人呀?五個夠了,一次拿不完兩次呀。”常掌櫃不想讓太多人分享好處。

“也好,那就五個吧。”

“那五個人不在九堡,叫他們得一段時間,我馬上叫夥計找他們去,劉團長,我們一見如故,找個地方喝兩杯吧,下午,我帶他們去橋頭村找你。”

“很好。”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